第一章 从《新闻 1+1》探寻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历史及意义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产生的背景和分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电视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必然产物,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介即信息”1理论,这一理论指的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诞生是适应时发表展、符合时代特征的,随着电视媒介实力的发展与壮大,单纯局限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新闻节目已经不能单独表达这种信息,此时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言论节目形态产生,即电视新闻评论节目。1979 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专题部,该专题部在 1980 年 7 月播出“观察与思考”,这档节目可以被称为中国独立新闻评论体产生的标志,我们将其称为电视述评,即通过电视节目这个媒介对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评论。随后,在 1988 年 7 月,央视对以前的评论组进行了改革和重组,重组的标志就是将“社会瞭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这种合并实际上加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规模,合并后的节目仍然取名“观察思考”,形象的表达了电视述评节目的含义,这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以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央视在1993 年底开始对“观察思考”节目组进行整合,在其基础上新组建了新闻评论部,在 1994 年 4 月 1 日推出了新的电视评论节目,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焦点访谈》栏目,这宣告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行业开始进入了黄金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里,又以以前的各个节目为基础,创造了大量形式多样,各具评论特色的新闻专题样式,可以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目前为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各级电视台新闻频道品牌建设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在 2008 年,随着央视《新闻 1+1》、《今日观察》、《我的今日之最》等众多新型评论节目的开播,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继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开播兴起的第一轮新闻评论节目热潮后,迎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第二轮高潮。
二、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最早开始于香港,那时凤凰卫视推出的一个基于新闻类型的纯时事分析栏目《时事开讲》,针对当前最热门的新闻话题,主持人与嘉宾就国际和两岸的重大事件、突发新闻,从华人的角度与视野做出分析评论,并展望事态发展的状况,深入讨论事件的真相及内幕,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和背景资料。《时事开讲》为观众提供即时性的新闻评论,使观众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和判断国际与两岸形势。2此节目从 1999 年 8 月开播至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论和口碑,被《新周刊》誉为“15 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同时《时事开讲》也开了中国电视台中个人化新闻时事评论节目之先河。2008 年 3 月 24 日 22:00,一档具有央视特色的新闻评论类直播电视节目《新闻 1+1》诞生,该档节目时长 30 分钟,与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颇为类似,但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点,“1+1”指的是参与讨论的人,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新闻观察员,构成了“1+1”这种讨论模式。主持人与新闻评论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以谈话模式进行探讨,并以直播的形式播出。这是央视推出的首个直播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弥补了现阶段观点解析式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空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以《新闻 1+1》节目的崛起来探求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势特征
一、《新闻 1+1》节目的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 30 周年,各地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高潮,从广东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到重庆的“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公务员电视辩论赛,一轮新的改革已经蓄势待发,每个时期的改革的都离不开媒体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例如,1978年 5 月 11 日,正是因为《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才掀起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成为为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先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南方报业集团推出“思想解放”的专栏评论,重庆广电集团通过网络和电视对辩论赛进行现场直播都是有益的尝试。作为国家媒体的央视,理应在舆论上占领新一轮改革的至高点,当好思想解放的“舆论陪审团”和助推器。由于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殊性,在思想解放的讨论中往往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风险与机遇并存,《新闻 1+1》正是在这个契机下应运而生。2008 年 3 月 24 日,央视新闻频道全新改版,破旧立新,全力打造一批精品品牌栏目。《新闻 1+1》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体系中的主力节目应运而生,并凭借专业的制作班底和优秀的新闻主持以及全新的新闻评论员方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这一权威主流媒体内一颗耀眼的明珠,同时也会成为观众心目中透视新闻真相的窗口。那么,这样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成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二、《新闻 1+1》节目的构成要素
(一)、硬新闻是节目选题界域的支点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4“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从新闻题材讲,即从新闻报道内容或报道对象来讲,“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谓之“硬新闻” ,而那些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则归之于“软新闻”。可见,对“硬新闻”的报道是《新闻 1+1》节目选题界域范围的有力支点。以 2008 年奥运期间《新闻 1+1》节目播出期间的内容为例:2008 北京奥运会期间,《新闻 1+1》栏目努力寻求频道特色、奥运资讯和新闻时效三结合,聚焦奥运期间各种社会热点和话题,积极开拓奥运评论和报道的新空间。栏目播出的选题包括各国政要云集引发的国外媒体猜测、开幕式安保工作怎样进行、奥运与四川灾区如何互动、奥运赛场上洋溢着的奥林匹克精神等国内外密切关注的问题。有关报道被其他多家媒体广泛转载,取得良好反响。而 2009 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更是只保留了《新闻 1+1》一档节目来对两会的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解析,其内容更是与两会内容息息相关。
(二)、直播性是节目吸引受众的因素
1996 年,白岩松曾在一篇论文里写道:“新闻如果没有直播就永远是假象,主持人永远不可能真正诞生。”“电视界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忘了自己是个媒体”——2008 年初,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这样评价 2007 年的中国电视,他指的是娱乐成风的中国电视在新闻报道的缺席。之后的 2008 年,中国电视重振了自己的传播价值,电视成了第一媒体。有人甚至将 2008 年比喻为一个新的纪元:中国的直播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人经历了雪灾、地震、奥运、两岸直航、金融海啸……所有这些事件都是大事件,而所有这些事件都因为空前的媒体介入,尤其是电视直播的力量,变得和每个中国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曾被业界誉为“电视时评第一人”的曹景行认为: “媒体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重视解释权的争夺。第一解释权要比其他的解释更重要。这是因为,评论也有一个时效性问题,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它的解释权的权威。”5电视在解读新闻的同时,也在为观众提供一种解读新闻的思路,即使评论者的观点被以后的事实证明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当时事物还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人们的认识还没有接近真理的时候,这些观点的存在就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第一解释权。英国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雨果·杨认为: “电视评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的短暂性,这在当时是一种强权”。6随着电视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首选。新闻的直播手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让新闻评论的直播性不再是一个梦想。在国外一些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例如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同时进行的,甚至新闻评论与新闻事件也是同步进行的。
第二章 探求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势特征...........8
一、《新闻 1+1》节目的背景分析...........8
二、《新闻 1+1》节目的构成要素............8
第三章 探索直播节目主持人对应的素质要求...........28
一、即兴表达:富有个性...........28
二、当下控场:瞬间反应...........32
三、主持风格:分寸适度...........33
第四章 结语...........35
结论
《新闻 1+1》这一央视全新的新闻评论节目,使得我们看到央视在其新闻评论的即时性,以及评论的客观性方面都有明显地提高。要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专业新闻频道,央视新闻频道需要更多这样的节目。可以说,《新闻 1+1》节目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它的崛起对于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未来的走势特征以及对于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和准备的方面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新周刊》杂志社.中国电视红皮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2、[美]爱德华·霍尔,关世杰译.语境与意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蔡长虹.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曹漪.正在现场——谈现场主持人如何把握电视直播报道[J].视听界,2004,(1).
5、陈芳.名嘴是这样炼成的[J].采、写、编.2008,(6).
6、陈虹.节目主持人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陈秀梅.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J].中国记者,2004,(7).
8、戴颖.论直播节目主持人的技巧[J].采、写、编, 2005,(4).
9、[美]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高世明.使用电视新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