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力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51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个性表达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通过具有个人特色的符号表达来彰显自我也成为现代社交中的重要内容。微博作为一种关系型内容生产媒介,是基于密切社会网络的信息表达场域。其私媒体的特质——即自己去管理,表达自己的思想、生活、工作等等内容,在彰显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文化研究教授格雷姆·特纳在其《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一书的导言中提出,随着媒介消费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和碎片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出现在媒体上,媒体和文化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关系领域。许多普通人通过接触媒介而获得文化机会、创作机会和参与机会,从而实现自我形象的建构。”[8]同以往的媒介相比,微博的信息发布方式呈现极大的个人化和碎片化特点,从技术和内容两方面来考察,其传播门槛进一步降低,有更多人能够通过微博自由进行个人形象的自我建构,而且这种自我建构相对以往而言更加方便,效果更加明显,甚至进一步出现了专门利用微博来进行个人营销的用户,如 2011 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尽管郭美美常被作为反面教材提出,但是后续出现的高美美炫富(高悦儿)等“美美效应”显示出,利用微博来进行个人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式,并且正负面效应兼之。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获得自我的观念,这一事实加强了以表达和印象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的稳定性。[9]微博为用户们提供了一个综合虚拟平台、身份趋势以及现实交往关系的自我展示平台,在这里,博主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粉丝们对其进行认识,个人在微博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引发围观者的联想。围观者们对用户即表演者的演出进行解读,进而在自己心中对表演者产生既定的印象,并决定是否与之产生联系。而作为草根中的明星的达人们,如何通过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达人”形象,并且是否产生了如定义中所说的“草根中的明星”所应具有的明星效应,就成为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2 核心概念和研究设计

2.2 微博用户类型
最后一类微博用户,可以称为“纯草根用户”,说他们是纯草根,是与目前微博中影响力较大的草根区分开。在《中国第一份微博影响力报告》中列出的“2011 年十大草根微博”中,有一半是新浪加 V 用户,另一半则在某些公共事件中获得极大关注,比如王云青-淳是由于在微博上向潘基文提问得到回复而出名,知书识墨则是在微博上记录 3 岁儿子绝症病情的一位坚强妈妈,她用 114 条微博记录了自己儿子患病到离世的情况,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形象得到了众多粉丝的关注和关心。这类草根主要是通过某些具体事件而获得关注。但事实上,新浪微博庞大的 3 亿用户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用户,没有优厚的背景和独特的事件让他们成为焦点,是实实在在的草根。这部分用户的微博使用行为,才是微博大部分用户的真实反映,而其中微博达人用户的使用行为,更是微博草根活跃用户中的佼佼者。“微博达人,是微博中的活跃分子,是新浪微博推出的一个真实草根用户的舞台。成为微博达人,你可以拥有专属的身份标识,炫酷的微博达人勋章,还可以结识更多跟你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获得更多粉丝,拥有更多知己,更可优先享受新浪微博各种线上线下达人活动带来的生活便利和优惠。”上述文字是新浪微博对微博达人的介绍,其中草根、活跃、身份是主要的关键词。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微博达人是草根用户中的活跃分子和代表者,因此,他们对微博的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由于达人身份的限定,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活跃用户常常是产品进行用户研究的重点,因此,对这个群体的微博自我呈现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微博真实用户的自我呈现方式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意义。

2.3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微博
社会化媒体是时下最流行的媒体形式,这一名词来自英文 social media,也有人称之为社交媒体。早在 2007 年,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 Mayfield)就在《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30]作为在线媒体,社会化媒体同样以互联网的超文本和超链接为基本属性,并具有参与性、公开性和连通性等特征。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社会化媒体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其定义的模糊性、快速的创新性和各种技术的“融合”。从技术应用视角来看,社会化媒体依赖于各种社会性软件而存在,其中包括SNS、Blog、MicroBlog、BBS、IM、Email 等一系列互联网传播工具。利用这些工具,网络中无数个节点(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等对信息过滤加工后进行传播,从而在用户之间产生交流、互动、联系。作为一种基于 web2.0 技术上的交流工具,社会化媒体的最本质特点是提供开放的平台,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从而以信息流动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交往行为。

目录

3 定量分析——多方位自我呈现的群体 ............................................................................................29
3.1 页面设置指标——自我表现欲旺盛的群体..............................................................................29
3.2 自我设定指标——碎片化多样性自我的呈现..........................................................................37
3.3 内容分项指标——言语表达塑造达人立体形象.....................................................................43
4 综合分析——活跃度有余,影响力不足 .........................................................................................54
4.1 自我表现欲有所提升 .................................................................................................................54
4.2 自我导演——重视个人形象指引..............................................................................................55
4.3 丰富形式和内容凝聚身份 .........................................................................................................55
4.4 前后台交叉“表演” .................................................................................................................56
···················································································································································

结论

微博为普通用户们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的自我表现平台,本应是实现公民表达自由,提高公民公共意识的良好机遇。然而,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商业性与公共性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天平似乎偏向了商业性一侧。“微博达人”、“草根明星”,听起来响亮而让人敬佩的名称,背后却充满着商业的气息。泛娱乐化的媒介使用使得达人用户们并没有如期望般成为草根中的优异分子,发挥“明星效应”,也没有起到发表公共意见,引导公共舆论的作用。经过本文的研究,虽然大部分微博达人们通过微博中的自我呈现展示了完整的自我形象,但是这种形象并没有与“达人”的身份形成匹配,微博达人们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并没有肩负起“达人”应负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有愧于达人称号的。
因此,在商业利益冲击社会公德的今天,一方面,公民应加强自律,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的提高,尤其是微博“达人”们,在享受达人特权时应注意自身微博言论的统一,发挥达人应有的作用,并且应从现代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在微博上积极关心公共事务,利用达人身份带来的传播能力发表正确的意见,秉持现代公民精神为民主社会的实现尽自己的一份力。另一方面,作为媒体的微博也应该尽量为用户的自由表达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摒弃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作风,避免泛娱乐化在微博中蔓延,引导用户正确的媒介使用行为,通过各种机制的改善来净化微博环境,提升微博的媒体地位。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