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一: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市场失灵、政府公共治理、新公共服务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目前杭州政府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监管存在的部分问题和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杭州政府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思路不清晰、监管联动性欠缺、监管体系不合理、监管创新能力不足等若干问题,结合国内部分发展较好城市的政府在电子商务监管方面的做法,发现电子商务监管的过程中,政府不仅需要“划桨”还需要“掌舵”,“划桨”或“掌舵”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电子商务
2.1.2 政府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的现状
3.1 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概况
3.1.1 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领先
3.1.2 电子商务发展平台逐步健全
3.1.3 电子商务新领域发展迅速
3.2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的原则
3.2.1 以执行国家战略为原则
3.2.2 以促进创新发展为原则
3.2.3 以解决发展瓶颈为原则
3.3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的措施
3.3.1 构建多方监管主体协同治理
3.3.2 健全地方法规促进依法监管
3.3.3 推行激励政策营造发展条件
3.4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的成效
3.4.1 电子商务消费环境逐步改善
3.4.2 电子商务经营行为更加规范
3.4.3 电子商务监管制度逐步健全
3.4.4 监管技术智能化初步形成
第4章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新兴领域监管及时性不足
4.1.2 跨境电商领域缺乏有效监管
4.1.3 垄断企业挑战政府监管权威
4.1.4 电子商务监管措施过于传统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传统监管思路难适应新兴领域
4.2.2 跨境电商监管协调联动性不足
4.2.3 单中心模式治理垄断效果欠佳
4.2.4 监管措施制定未适应技术变革
第5章 国内电子商务政府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电子商务政府监管的经验
5.1.1 北京市电子商务监管的经验
5.1.2 上海市电子商务监管的经验
5.1.3 宁波市电子商务监管的经验
5.2 国内电子商务监管的启示
5.2.1 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5.2.2 不断创新市场监管措施
5.2.3 重视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第6章 优化杭州市电子商务监管的对策建议
6.1 及时明确新兴领域监管思路和原则
6.1.1 厘清新兴领域监管思路
6.1.2 明确早介入早监管原则
6.2 协同治理跨境电商领域监管难题
6.2.1 统一多部门综合监管目标
6.2.2 政府监管与服务协同一致
6.3 构建垄断企业多中心监管体系
6.3.1 以政府为主强化多方监管体系
6.3.2 健全监管法规推动依法治理
6.4 创新监管措施提升政府监管效率
6.4.1 提升电子商务监管现代化水平
6.4.2 依托新网络技术创新监管措施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以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多年在省、市、县三级烟草专卖局的工作经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成5章。第1章是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介绍烟草和烟草专卖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4、5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按照现状调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架构,深入分析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并从六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烟草和烟草专卖品
2.1.2 烟草专卖
2.1.3 行政执法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规制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现状分析
3.1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体系架构
3.1.1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主体
3.1.2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对象
3.1.3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范围
3.1.4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依据
3.2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3.2.1 审批发放烟草专卖许可证
3.2.2 监督检查烟草市场
3.2.3 办理涉烟违法案件
3.2.4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公开
3.2.5 加强烟草专卖队伍建设
3.3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成效
3.3.1 烟草专卖行政许可效能有效提升
3.3.2 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3.3.3 打击涉烟违法工作成效明显
3.3.4 烟草专卖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第4章 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依据不健全
4.1.2 烟草专卖执法手段相对落后
4.1.3 烟草专卖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
4.1.4 烟草专卖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
4.1.5 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建设有差距
4.1.6 烟草专卖法制宣传不到位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烟草专卖立法的预见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4.2.2 对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4.2.3 执法监督力量薄弱
4.2.4 联合执法动力不足
4.2.5 队伍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4.2.6 对构建良好执法环境的重视度不够
第5章 提升云南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水平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烟草专卖行政法律法规
5.1.1 完善烟草行业立法工作机制
5.1.2 明晰涉烟行政执法部门职权范围
5.1.3 规范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5.2 丰富行政执法手段
5.2.1 加大专卖执法硬件建设
5.2.2 强化信息化体系建设
5.2.3 引入柔性执法方式
5.3 健全执法监督体系
5.3.1 完善执法监督制度
5.3.2 建立立体化内部监管网络
5.3.3 强化社会监督
5.4 完善烟草专卖联合执法机制
5.4.1 建立烟草专卖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5.4.2 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5.4.3 创新边境地区涉烟缉私打假新模式
5.5 加强专卖执法队伍建设
5.5.1 注重建立专卖队伍人才战略规划
5.5.2 提高专卖执法人员的综合素养
5.5.3 优化绩效考核
5.6 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5.6.1 增强专卖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
5.6.2 提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的知晓度及维权意识
5.6.3 开展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法制宣传
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三: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障碍,并分析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本文从研究背景出发,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养结合与社区养老的文献,确立了选题目的和意义。接着,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进行概念界定,梳理相关的理论,为本文奠定研究基础。然后,结合广州市社区养老与医疗结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收集与整理统计的数据,从中分析广州市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2 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社区居家养老
2.1.2 医养结合
2.2 理论基础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健康老年化理论
2.2.3 福利多元化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章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医养结合服务现状
3.1 广州市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现状
3.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3.2.1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概况
3.2.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实践
3.3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医养结合服务现状
3.3.1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历程
3.3.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现状
第四章 广州市社区医养结合的供需状况调研
4.1 调研方案设计
4.1.1 调查范围与调查对象
4.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4.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调查
4.2.1 个人基本信息
4.2.2 工作、收入与社会保障
4.2.3 生活自理能力与长期照护服务
4.2.4 生活质量和服务偏好
4.3 社区居家养老中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情况调查
4.3.1 对区卫生主管部门的服务供给情况调查
4.3.2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供给情况调查
第五章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医养结合服务的问题分析
5.1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
5.2 整体政策设计及资源有效统筹不够
5.3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激励缺乏
5.4 专业人才不足及长效支持机制欠缺
5.5 社会主体参与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不充分
5.6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宣传推广及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够
第六章 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及建议和对策
6.1 完善实施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
6.1.1 实施居家社区一站式健康养老服务
6.1.2 实施居家社区上门健康养老服务
6.2 强化和完善政府指导,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落实
6.3 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实施
6.4 构建医养结合信息化平台,健全和规范医养结合服务
6.4.1 搭建社区健康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6.4.2 构建信息化的社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四: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资源型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夹江县绿色发展理论模型图
本文选择了四川省夹江县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县域转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二手数据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夹江县原有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比对改革后的状况,总结出夹江县结合两山理论实现资源型县域经济改革的经验,同时找出改革后夹江县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山理论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县域经济
2.1.1 发展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2.1.2 成熟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2.1.3 衰退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2.2 绿色转型
2.2.1 绿色转型的背景
2.2.2 绿色转型的方式
2.2.3 绿色转型的效果
2.3 两山理论
2.3.1 两山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2.3.2 两山理论的内涵
3 夹江县绿色转型的背景和压力分析
3.1 夹江县基本情况介绍
3.2 夹江县绿色转型的背景
3.2.1 陶瓷企业调查
3.2.2 环境污染调查
3.2.3 社会结构调查
3.2.4 群众绿色发展调查问卷
3.3 夹江县绿色转型面临的压力分析
3.3.1 传统产业依赖的压力
3.3.2 环境保护的压力
3.3.3 群众支持度的压力
3.4 本章小结
4 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绿色转型的方法与成效
4.1 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绿色转型的方法
4.1.1 “退城入园”与“煤改气”促进产业升级
4.1.2 找准县域资源禀赋,绿色产业成为生力军
4.1.3 加强两山理论宣传教育,培养绿色发展意识
4.1.4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4.1.5 创建卫生县城
4.2 夹江县产业转型的成效
4.2.1 传统产业换发新的活力
4.2.2 茶、纸、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2.3 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4.2.4 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4.3 本章小结
5 夹江县产业转型后留存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5.1 产业转型后,夹江县凸显的问题
5.1.1 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5.1.2 后续监督保障工作缺位
5.1.3 县域经济工业依存度依然较高
5.2 问题成因分析
5.2.1 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与绿色转型工作速度不匹配
5.2.2 环保意识开始淡薄,宣传工作停顿
5.2.3 绿色转型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占有率
5.3 对策研究
5.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长期培养机制
5.3.2 坚持环保督察工作,完善地方法规政策
5.3.3 加大对现有绿色产业的扶持,寻找高附加值产业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加强“两山理论”教育,提升全县人员理论水平,建立绿色转型基础
6.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转型提供保障
6.1.3 坚持两山理论的科学实践,逐步引导传统行业进行改革
6.1.4 结合县域自然资源禀赋,开发绿色生态产业
6.2 展望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五: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用来形容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时常用的一句话,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并不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召开的东北地区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改革信心,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在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环境下,优化营商环境又有了新要求。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服务型政府
2.1.2 营商环境
2.1.3 “放管服”改革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概况
3.1 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历程
3.1.1 “放管服”改革前哈尔滨服务型政府建设
3.1.2 “放管服”改革中哈尔滨服务型政府建设
3.2 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效
3.2.1 办事效率得以提升
3.2.2 市场环境治理有效
3.2.3 法规文件深入整理,行政规范得以修订
3.2.4 监督保障措施深入有效
3.3 优化营商环境对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3.3.1 建设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
3.3.2 建设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
3.3.3 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3.3.4 建设全面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4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够
4.1.2 部分政务人员履职不到位
4.1.3 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
4.2 市场运行维护存在问题
4.2.1 市场环境整体不乐观
4.2.2 仍存在市场竞争不公平现象
4.2.3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4.3 行政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行政立法论证不充分
4.3.2 推进依法办事不彻底
4.3.3 纠纷处理未能做到及时有效
4.4 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4.4.1 缺乏多元化的监督渠道
4.4.2 责任落实不到位
5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哈尔滨市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政务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1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5.1.2 部分政务人员缺少服务与责任意识
5.1.3 公共服务供给未以群众为导向
5.2 市场运行维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政府政策扶持能力较弱
5.2.2 对市场环境治理不到位
5.2.3 政府对融资工具利用不充分
5.3 行政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支撑
5.3.2 行政执法制度不健全
5.3.3 缺少系统的纠纷化解机制
5.4 行政监督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4.1 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履职的机制尚不完备
5.4.2 未建立系统的考核机制
6 国内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6.1 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经验
6.1.1 美国地方政府再造
6.1.2 日本地方政府改革
6.1.3 国外的经验给哈尔滨市政府的启示
6.2 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经验
6.2.1 南京的亲民富民型政府构建经验
6.2.2 浙江省经济型政府构建经验
6.2.3 上海精干高效型政府构建经验
6.2.4 国内典型地区的经验给哈尔滨市政府的启示
7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哈尔滨市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的对策
7.1 重塑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7.1.1 依托“放管服”改革建设透明高效政府
7.1.2 加强政务人员的责任及服务意识以促进“有作为”
7.1.3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机制创新以提升公众满意度
7.2 重塑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
7.2.1 加大经济投入以改善宏观营商环境
7.2.2 加强市场治理维护市场公平
7.2.3 提高融资便利度和获得率
7.3 重塑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7.3.1 优化政府法规政策制定程序
7.3.2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活动
7.3.3 建立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7.4 构建营商新环境保障体系
7.4.1 增加监督形式拓宽监督渠道
7.4.2 严控考核以把控监督
8 结论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