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礼品设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21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分析当前形势下,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并以此为课题来源。在此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的背景详细阐述了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点。本章的思维框架如图 1-1 所示。


1.1 课题来源
1.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是台湾。在2002年他们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提出来,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并将其描述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国家也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盛会的项目支持。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等26 个委办局协办,北京市贸促会承办的大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盛会。“北京文博会坚持贯彻中央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关精神,秉承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会办展理念,全面展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交流当今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和观点,搭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交易平台,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投资合作与文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社会原本的平静被外来文化打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惨遭冲击,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革”时期,除了春节和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中国社会的巨变愈演愈烈,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建,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精神价值体系也日渐瓦解。西方节日受到人们争相追捧,一年比一年火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情人节的巧克力、红玫瑰,万圣节的南瓜、糖果,感恩节的火鸡,圣诞节的圣诞老人、麋鹿等等,人们对这些节日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对传统节日的热忱。更有甚者将传统的七夕与西方情人节混为一谈,认为七夕就是情人节,甚至将七夕的庆祝方式完全西化,全盘脱离了七夕节原有的文化氛围。西方节日在东方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发展,有着深厚底蕴的传统节日却变得不堪一击。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传统节庆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人们的节日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无论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节庆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政府和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传统节日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步采取保护传统节日的有效措施。

第二章 传统节日的情感记忆研究

2.1 情感记忆与记忆符号的概述
2.1.1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情感记忆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记忆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记忆的产生伴随着记忆,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如图2-2 所示,记忆重现能够引发情感,相同的情感可以唤起记忆。

情感记忆(Emotional Memory)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指代“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也被称作——情绪记忆。情感记忆即是人们的情感体验,人们在回想的过程中,对应的情绪、情感就会随相关元素一起以回忆的形式浮现。情感记忆具有鲜明、深刻、生动的特点,因而比其它记忆形式更为牢固。
认知心理学中,以著名心理学家斯夸尔对于记忆阐述的理论为主流,他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也称作非陈述性记忆)和外显记忆(也称作陈述性记忆)。经大量的研究证实,正常人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分离的。内隐记忆可以理解为“意识觉察不到的记忆”,它存在于人们的大脑皮层。外显记忆主要指我们能够觉察到的事实性记忆,外显记忆的建立似乎与海马息息相关。斯夸尔将外显记忆分类为语义(事实)记忆和情景(事件)记忆。内隐记忆则包括程序技能(例如运动、直觉、认知)记忆、启动(知觉、语义)记忆、条件反射、非联想性(习惯化、敏感化)记忆。(如图2-3所示)

情感记忆是基于心理学层面的研究,仅仅将情感记忆以理论的形式引入设计研究,是不足以验证其实际意义。立足于现有的设计理论基础,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将情感记忆符号化,成为记忆的符号,可使针对记忆的设计有明确目标。

2.2 情感记忆和记忆符号的特征
2.2.1 情感记忆与记忆的关系
集体记忆 1925 年,由法国社会学家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首次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即:具有同一性的群体对于过去统一的记忆。这种群体的同一性可以解释为信仰的统一、文化的统一,也可以解释为同一个民族或同一个国家。情感记忆是无形的,却又有规律可循的:不同时代的人对各自所处时代享有共同的情感记忆;相同生长环境的人对所处环境有共同的情感记忆;在同一所学校念书的人对此学校也有共同的情感记忆。只要开启集体记忆的大门,就可以令处于这个集体中的人产生情感和记忆的共鸣。 情感记忆具有可控性。
由于每个人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有所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记忆。这就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情感记忆也千差万别。情感作为一种无形的心理活动,不能够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提取,但记忆却具备可控的特性。记忆通常伴随着固定的通路,甚至只是一个颜色、味道就可以唤醒记忆,这些能够还原记忆的元素就是记忆符号,而记忆符号是可以进行捕捉和筛选的。也许世人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迥乎不同,回顾往昔岁月而产生的怀旧情感却是统一的。因此,设计师能够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集体记忆为参考,设计出可被识别的隐喻。同理,在节日礼品的设计中,若能够充分发挥感情记忆的作用,必然可以通过人与礼品的互动,引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怀旧情感,巩固记忆,最终达到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目的。
2.2.2 记忆符号的感知分类和特征
人们的身体通过五感的综合体验对由外界环境、事物产生的刺激做出反应、储存在记忆中,并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若同一刺激不断重复,则记忆加深,与之相随的情感体验也更加明确。在上述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事物充当了开启记忆情感大门钥匙的角色,即记忆符号。
视觉记忆符号 视觉符号对人们产生的刺激是最为广泛、最为敏感的,人们对视觉符号的记忆有片段性、误差性和完整性。片段性和误差性紧密相连。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时,视线会停留在它最有特点的部分,成为代表此事物的视觉符号被输入到记忆中。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单一的特征,都会让人回想起记忆中物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想要人们产生记忆的共鸣并不需要重现记忆中事物的全部特征,仅需提取那些最有效的部分,就可以将记忆唤醒。

第三章 礼品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符号地位............. 32
3.1 节日礼品的起源与发展 .................... 33
3.2 节日礼品的属性与特征 ............... 34
3.2.1 节日礼品的属性 ....................... 35
第四章 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礼品设计 ................... 51
4.1 记忆符号的源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51
4.1.1 传统节日的要素 ............................. 52
第五章 传统节日礼品设计步骤与案例分析 ............ 73
5.1 中国传统节日礼品设计步骤的构建 .......... 74

第五章 传统节日礼品设计步骤与案例分析

5.1 中国传统节日礼品设计步骤的构建
节日礼品隶属于产品的范畴,节日礼品的设计流程也符合产品设计的一般形式,只是在流程的细节上有所调整。根据前文的研究和论述,本人尝试着以明确意义→表达意义的顺序进行以唤醒人们情感记忆为目的节日礼品设计步骤构建,如图5-2所示。节日礼品设计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即是为那个传统节日进行的礼品设计。在明确节日之后,具体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


结论与展望
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依赖于节日文化和礼仪的弘扬,节日礼品作为节日文化和礼仪的物化存在,其本身就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符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传统节日礼品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节日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巨大的“文化产业链”,借助节日礼品回归文化价值这一思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提炼不同节日文化和礼仪中的特有特征,使之成为代表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建立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记忆。通过节日礼品创新设计的思维,将节日礼品设计的“符号化”“情感化”作为重要的思路与方法,创造富含节日文化、传承节日礼仪的节日礼品。
本次研究全面的分析了节日礼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记忆符号及情感设计应用于节日礼品设计的价值研究,总结中国传统节日礼品设计的步骤与方法。顺应当下节日礼品市场发展的要求,按照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律,研究节日礼品的功能、价值的特殊性。通过对记忆符号进行筛选及应用,革新礼品的形式与功能,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情感记忆。节日文化相关符号的缺失记忆情感传递的不足是造成传统节日礼品设计不足的主要原因。节日礼品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代表,其功能的弱化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传统节日的衰败。通过设计,明确节日礼品的指向性,重新建立其在人们心目中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桥梁作用。充分利用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记忆符号,调动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深层情感。文章从符号学及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情感记忆的可控性,叙述了情感记忆被唤醒的生理历程及心理历程。
对于传统节日礼品的设计必须充分的借鉴产品设计的思路,充分的做好市场调研与产品分析,从色彩、造型、材质、功能的角度对于传统节日礼品做出系统的研究。色彩方面,吸收传统色彩要素将其现代化,尽量采用拥有含义的节日色彩搭配,同时考虑到节日市场需求,应该尽量鲜艳明快,少用带有不利含义的色彩。造型方面,要充分利用记忆符号元素进行设计礼品,在不改变节日符号文化属性与内在含义的基础上,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对符号进行合理的置换,第一时间引发人们的静态语义共鸣。材质方面,可以适当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传统材料进行节日礼品的设计,使之更具节日的文化特征;或者选取能引发触觉记忆的材质,便于引发人们对触觉体验的回忆,引发情景记忆共鸣。在功能方面,要尊重文化的传承也要兼顾市场的选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