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之身体审美与服装关系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23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关于唐代的女性服饰的研究也已有很多,有些存在于中国服饰通史中,也有专门研究唐代服饰的书籍和论文。
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已有比较丰富的成果,例如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是一部服装通史,以朝代为线索,各章按服饰名称进行解释,结合丰富的图像和文献资料对历代服饰的演变进行了阐述,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做了通史研究和系统梳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服饰史研究的框架和经验。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历史朝代为编序排列,采用“札记”式的结构、“由物证史”的研究方法。从大量的具体历史实物(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出发,同时参考古代文献,先是个别论证、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最终得到某些带规律性的认识。沈先生考据严谨,对于证据确凿的主题叙述详尽,对于存疑的部分则少言或存疑书中。这两本书,前者重文物考释而轻舆服文献,后者则重以文献资料推其渊源流变,都是从历史实证与宏观发展演变角度来研究的通史格局。周汛、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以朝代为线索,参考壁画、文物、卷轴画等,绘制了大量的服饰复原图,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服装细节。孙机的《中国古舆服论丛》收录了孙先生历年的论文,文献考证严谨缜密、条理清晰,线描稿精致。此外,还有原田淑人的《中国服装史研究》、袁杰英的《中国历代服饰史》、黄能馥、陈娟娟的《中国服装史》等。
妇女服饰研究的专著有周汛、高春明的《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孟晖的《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序列,以“锦绣中原”、“胡风入华”、“两宋风流”、“金缕曲”四个主题来作文,对妇女服饰的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从新的角度做了论述。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唐代女性服饰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斐然,现有的对唐代女性服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服装形制、服装文化、服装审美等方面。服装史研究以服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服装的发展史、服装结构与细节等;服饰文化研究倾向于将服装理解为一个“符号系统”;服饰心理学则注重考查服装在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意义与意图;服装审美则主要从审美的角度去考查服装。长期以来,服装与身体的关系被大家忽略了。
所有这些关于唐代女性服装的研究,都忽视了身体和身体带给服装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服装“与自我身份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这三者——衣装、身体和自我——不是分开来设想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被想象到的”就好像博物馆里中陈列的服装,我们可以看到它属于哪个时代,也可以看到剪裁、样式、结构、颜色、刺绣,可是我们看不到的是当这件衣服被穿在身上时,她走动起来时裙角是怎样的飞舞,她的表情又是怎样?她是在怎样的场合穿着它,做了些什么事情?没有了人的身体,服装就是未完成的。当我们抛开身体去看一件服装时——我们对它的理解是很有限的。
同时服饰是对身体的遮盖或者显露,是身体的表达。“人类的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社会世界是着衣的身体的世界。……所有已知的人类文化莫不如此:所有的人都以某种方式给身体“着衣”,通过衣服、刺青、化妆或者其他身体绘饰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情境中,人们会被要求穿上不同的衣服。例如在中国唐代,服装实行双轨制:重要仪式时穿着的礼服一般为汉制;平时燕居穿的常服则胡汉不定;跳舞时穿的舞服根据舞蹈内容而定,一般胡舞穿胡服,传统汉族舞蹈则服汉服。
此外对唐代女性服饰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就某些固有的观念,依然是很多研究默认的前提,例如一提到唐代女性,便是簪花仕女图中面如满月、蓬松大髻、穿着袒胸露乳的丰满女性形象。并习惯于将这种独特的着装现象归结为唐朝国力强大,唐人心胸开阔,思想开放等等。现有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有学者(孙机、王彬)对唐代各个时期的妇女服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固有观念进行了重新探讨,但也仍有不少研究未能脱离固有观念的影响。
因此虽然对唐代女性服装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唐代女性服装,又会有新的发现。本文以身体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探讨唐代女性的“身体审美”同“服装”的关系。试图拓展唐代女性服饰研究的范围,丰富研究视角。也是身体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的一种尝试 。

第2章 初唐女性身体审美和服装

2.1 初唐女性身体审美表现
本文参考唐代分期的一般标准,将公元 618-705 年划分为初唐。可将 17 座墓室壁画和 9 座墓室女俑归入这期(见附录图录一)。按女性身体、发型、服饰的风格特点,可将初唐分为二期:
初唐一期(约为公元630-660 年)包括公元 631-651 年的5 座唐墓出土壁画、线刻画;公元647-657 年3 座唐墓出土女俑。
初唐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大部分为手捧物品的侧身而立的侍女,或者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腹前,或双手拱于胸前,或手持帔帛,动作略为僵硬,本期也不例外。初唐侍女大都身材纤长,头身比例适中。脸型均匀圆润,脸颊上两抹淡淡的红晕,眼睛狭长,广眉,鼻子直挺,嘴唇小而丰润。这种对修眸丰唇的偏爱在唐代300年的时间中持续不变。
从服装和发型上看,初唐一期女性发型(图2-1)延续了隋代平而阔的平云髻;侍女身形纤长秀美,均身着窄襦长裙、肩披帔帛,几乎人人着间色裙,鞋子多为高头履和绣花或者团花的锦鞋。帔帛较宽大,披于双肩,盖住肩膀和手臂,袖口紧窄。裙腰系到乳上,在胸前打一结,这种高腰线的长裙可以很好地修饰身形,使人体显得更加纤长。
初唐二期(约为公元660-700 年)包括公元658-689 年的 12座初唐墓壁画,公元664-698 年的 6 座唐墓出土女俑。
本期处于女装和发型由隋风向盛唐一期风格转变的过渡时期,女性脸型圆润,身形依旧以纤长为主(下文单述个别例外)。从发型上看,初期以小髻和双鬟髻为主,个别侍女出现了高髻(单刀半翻髻);后期双鬟髻逐渐消失,高髻的比例有所增加。从服饰上看,与前期最大的变动是:1、间色裙的穿用比例逐渐减少,到700 年代已很少见。2、与前期人手一条宽帔帛的情况不同,本期部分墓(663新城长公主、665 李震、668 李爽、672 燕妃墓)中侍女的披帛变薄变窄,甚至出现不围披帛的侍女。3、女鞋中高头履穿用比例很高。高头履的履头部分在盛唐时期变得更加高长华丽,且成为女装的标准搭配。从功能上看,这种高头履的流行可能与女装裙子加长有关。


2.2初唐时期间色裙的流行
初唐壁画中常常可见着间色裙的侍女,早期条纹较宽,后来逐渐变窄。公元640~670 年代是间色裙盛行的时期,武周前后已少见,721 年后未见出土实物,当是退出生活。
著间色裙的女俑可见于新疆阿斯塔纳张雄墓中出土女立俑、663 年新城长公主墓骑马女俑、664 年郑仁泰墓女俑。在630~684 年的唐墓中,均可以见到间色裙的身影。间色裙在公元 630 到 650 年代的墓葬中出现的比例较高:例如 651年段简璧墓中侍女几乎人人穿红绿或者红紫间色裙,可见间色裙的风靡程度。公元660-670 年代依旧盛行但比例逐渐降低:663 年新城长公主墓墓室壁画中着间色裙的侍女比例近一半;670 年李勣墓和 672 年燕妃墓中的舞乐伎均着间色裙,武周后的几座大型墓,例如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和章怀太子墓中众多侍女,却不见一人穿间色裙,可见间色裙在此时已退出流行舞台(但永泰公主墓出土有穿着间色裙的女骑马俑)。
竖条纹在条纹间距大于 1cm 时,可以在视觉上起到纵向拉升的作用,能让人更显倾长纤细,这与初唐时期女性纤长的身体审美取向是一致的。到了 700年初的几座大墓壁画中,已不见间色条纹裙的身影,最晚在 721 年薛儆墓中出现。纵观唐代女性条纹裙的流行与消亡,客观原因是唐代纺织技术的限制,主观上看,应与唐代女性身体审美的变化相关。例如 721 年薛儆墓石椁上,身形纤细的侍女衫子袖口紧窄,细条纹腰裙系至乳下,因而更显腰身;而丰腴的侍女则是长裙系至乳下,酥胸微露,柔软的披帛层层叠叠地垂在臂上,一派雍容气度。此时处于女性身体审美的过渡时期,721 年后绘画中的女性以丰腴为主,间色裙亦不再见于出土物中了。

第3 章 初唐女性身体审美和服装 ............... 27
3.1 初唐女性身体审美表现.................. 27
3.2 初唐女性身体审美与发型.................. 29
第4 章 盛唐女性身体审美和服装 ........ 32
4.1 盛唐一期女性身体审美与服装.............. 32
4.2 盛唐二期女性身体审美与服装.................... 35
第5 章 中晚唐女性身体审美与服装 .............. 45
5.1 晚唐女性身体审美...................... 45

第5章 中晚唐女性身体审美与服装

5.1 晚唐女性身体审美
参照唐代分期的一般标准,将公元776-907 划分入中晚唐时期。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历史原因,墓室壁画开始衰退,因此目前本文中可归入本期的有确切纪年的唐墓壁画只774 年贝国夫人、784 年唐安公主墓、787 年郯国大长公主墓和829 年河南赵公逸夫妇合葬墓四例。可归入本期的女俑有 780 年张堪贡墓和 787郯国公主出土女俑(见附录图录一)。

从前三个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出土的侍女形象看,基本还是继承了盛唐三期女性丰腴体态,只是这时期的壁画制作远不如盛唐时期精美。而河南地区赵公逸夫妇墓,与前三个墓相隔时间较长,且妆容怪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直到公元924 年五代时期河北王处直墓壁画中所见侍女,虽妆容、服饰、发型时有变化,但仍是肌胜于骨的丰腴体态。而绘于公元 970 年左右的著名历史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五代南唐韩熙载在其府邸夜宴的全过程。画中绘侍女(图21)与同是五代的王处直墓壁画(图 20)中侍女相比,形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身材纤细,发髻变小,妆容淡雅;女装以交领为主,腰线下降,披帛变窄。王处直墓代表的是北方的审美,韩熙载则地处南方,二者虽存在地域差异,但短短四五十年间,女性身体审美出现如此剧烈的变化(或者反差),还是值得深思的。

第6章 结论


从文献资料中看,从初唐到晚唐的女性身体审美较一致,且与历代女性审美未见明显差别。女性身体以纤、白、长为优,腰以轻、柔、软为美,手则以纤细、洁白为美。虽然盛唐以后多见丰腴女性形象,但唐人笔下并未见专门赞美丰肥女性的文字,更多地是欣赏“秾纤得度”,即不胖不瘦的女性。但唐人眼中的“秾纤得度”(图 9-2)在现代人眼里看来,可能会略显丰腴。同时文献中也提到以“体轻”而“若不胜罗绮”为美的女性。总之,唐人笔下的女性身体审美是多元的。但从出土壁画和女俑上看,从初唐到晚唐女性身体审美却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
从壁画上看,初唐女性形体纤细,此时女装衣衫紧窄,间色条纹裙风靡一时。从客观上看,条纹裙的流行似乎是受初唐纺织技术的限制。但从审美角度看,其在视觉上的拉升作用使女性的身体显得更加修长,其审美效果与此时的身体审美取向一致,才是间色裙能够流行的根本原因。
盛唐是女性身体审美变化的关键时期。武周时期的壁画中女性均是体态修长,公元708-721 年间,同一座墓的壁画中,纤细窈窕(或者说丰满苗条)的女性和丰腴的女性常常同时存在,可见此时处于女性审美向丰腴变化的阶段,并且这种变化是先从地位较高的妇女身上开始的。这种审美倾向反映在了女性的发髻上,这时期造型瘦高的单刀半翻髻的流行程度逐渐超过了武周时期的螺髻等小型发髻。
而公元740 年代是唐代女性最为优雅的时期。从壁画上看,这时期的女性已是面如满月,体态丰腴,发髻重心降低,衣裙渐阔,裙摆曳地更长,充满了慵懒闲适的富贵气息。同期的女俑亦是发髻低垂,肩线已不再硬挺,而是圆润柔和,下半身则依旧纤细,称得上是“鬓发腻理、秾纤得度”。(见附录图录一)对比壁画和女俑中的女性身体,发现壁画总是先于女俑若干年发生身体上的审美变化,如果将绘画看中的女性做是艺术中的理想身体,而将“似于生人”的女俑看做现实中的身体,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种变化了。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