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虽然契诃夫一生只创作了为数不多的多幕剧和一些独幕剧,但在而今的世界舞台上,其作品的上演频率仅次于莎士比亚。更有论者常分戏剧为两种,一是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一就是以契诃夫为代表的现代戏剧。
反观国内,契诃夫的剧作虽然几乎与易卜生的剧作同时期传入,但这两位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影响巨大的人物间,契诃夫似乎从未取得易卜生的地位和影响。契诃夫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更多而言,是来自其以短篇小说为代表的文学性创作,而非其戏剧。这不仅与其戏剧创作在现当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不符,更不合国际舞台上争相上演其剧作的潮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契诃夫正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2004年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契诃夫”更是引起了契诃夫在国内的新一轮热潮。而且,自从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传入国内,对他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
总的说来,在契诃夫的接受上,国人经历了一个由文学到戏剧,由著名篇章到创作整体的过程;在戏剧接受上,则有一个由独幕剧到多幕剧,由著名剧目到戏剧整体的过程;呈现上,则是由单一的现实主义到多元的手法表现的鲜明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暗合文化交流和接受的普遍规律,又彰显着本国文学(戏剧)主体意识觉醒和发展的鲜明轨迹。
然而,到现在为止,对契诃夫戏剧的研究多侧重从文本谈其剧作内涵及表现形式的现代性,演出研究方面则多集中于具体演出的得失评论,缺乏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的整体性梳理。因此,在研究当时演出评论和反应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时期内人们对契诃夫戏剧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是如何在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中表现出来,并进而具体体现在舞台呈现中,这正是本文试图努力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契诃夫戏剧在中国
第一节契诃夫戏剧的翻译概况
契诃夫最早是以小说家的身份传入中国的。这种传入,发生于中国文学汇入世界文学大潮的进程中。
鸦片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文化也开始渗透进来,翻译之风盛极一时。但风潮之初,实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重。这是当时人们救国图强诉求的表露。因此,在1840-1894文学翻译较少。但至戊戌变法前后,尤其是1899年开始,梁启超在不到三年的时间相继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受其号召和影响,文学翻译方始增多。其原因,更多地仍是政治变革的需求。正是觉悟救国之要,在于“改良群治”,启蒙民智,有识之士才试图师法外国文学,改造乃至重建中国文学。
清末民初外国文学翻译大潮中俄国文学所占比重甚小。直到辛亥革命前后,俄国文学中一些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才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契诃夫的作品也在这一过程中传入国内。但是就戏剧而言,这一时期却只有宋春舫在1916年的《世界新剧谭》中首次提到“欠壳夫”的名字。契诃夫戏剧的译介还要等到五四之后。其原因不难想见:功利主义必然影响到文体的选择,而戏剧,一方面是当时国内尚未有话剧这一文艺样式,人们认识起来有困难;另外,就戏剧本身而言,契诃夫不同于传统的、极具挑战和革新意识的戏剧也尚难让国人接受。
随着契诃夫小说译作的逐渐增多,作为世界闻名的戏剧大师,其戏剧引起译者们的注意也是迟早之事。1920年,《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12号刊登了耿济之译的契诃夫的独幕剧《求婚》,这是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契诃夫戏剧的最早译本。此后,契诃夫的独幕剧,如《蠢货》(译名有《熊》,《狗熊》,《蠢货》等),《求婚》,《婚礼》和《天鹅哀歌》等都相继被翻译了出来。1921年,共学社编译了《俄罗斯文学丛书》,专门出版《俄国戏剧集》,内收契诃夫的多部多幕剧:郑振铎译的《海鸥》,耿式之据俄文直译的《伊凡诺夫》、《瓦尼亚舅舅》和《樱桃园》。1925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曹靖华译的《三姊妹》。自此,契诃夫的几个主要的多幕剧全部得以翻译出版。这是契诃夫戏剧翻译从起步到兴盛的一个阶段。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由于注重现实功用,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对社会说起的作用,对作品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自然有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取向,与当时倡导的“为人生”的观念相呼应,不可能进行审美层面上的考虑。这使得当时对契诃夫的译介在总体上有一定的狭隘性。相比多幕剧作,独幕剧以其灵活多样,结构严谨和短小精悍更容易成为现代文学初期模仿的范本。
第一章:契诃夫戏剧在中国..................................................2
第一节契诃夫戏剧的翻译概况...................................................2
第二节契诃夫戏剧研究概况.....................................................5
第三节契诃夫戏剧演出概况.............................................12
第四节小结........................................................15
第二章现实主义的契诃夫戏剧.............................17
第一节现实主义内涵挖掘...............................................17
第二节一样的现实主义,不一样的演出...............20
第三章现代主义的契诃夫戏剧..............................27
第一节从形式到内涵——契诃夫戏剧现代主义.........27
第二节新形式的探索——现代主义的演出..............31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的契诃夫戏剧.........................39
余论....................................................................43
参考资料..........................................................45
余论
为什么到了今天仍然要读和要演契诃夫?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用童道明先生的一篇关于《三姐妹》的文章的标题来说明:“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痛苦?”这是一个折磨着现代人的难题: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已经无需为温饱而劳碌奔忙苦恼不堪的时候,为什么,心底里始终还有着巨大的缺口难以填满,为什么空虚和痛苦还始终将人们追随和困扰?
“契诃夫写的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痛苦,而是温饱解决后的痛苦;……是来自灵魂的痛苦。”正是在这一点上,契诃夫剧作以其深入的描述打动了现代人,引起了现代人精神上的共鸣。如果说,先前的戏剧描写人的理想为社会因素的阻挠归于失败,契诃夫则敏锐地将矛头指向了人自身,是人和人组成的环境构成了对自身的最大阻碍。虽然人们还苛求着答案,甚至以契诃夫只提出问题而并不解决问题对其颇有微辞,指责其剧作中缺乏“诗学正义”确立而给人的情感和道德上的满足,但是,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契诃夫,倡导“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不同的”契诃夫,本来就不可能划定一条统一的解决道路,他只是描写,只是呈现,从而激发每个人自己去认识,去体悟,解决之道,还给了每个人自己。所以,这种“探求自我存在价值,寻找生活出路”,才是契诃夫戏剧的核心,也是其与现代戏剧贯通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契诃夫戏剧的演出才有了更为切实的意义。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和上演契诃夫,可以说正是有着这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基础。而国内由于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因素,契诃夫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开始体会同样的痛苦,才回头重新发现和认识了契诃夫。从这一点看来,童道明认为中国戏剧落后世界30-40年。
所幸的是,国人终于开始逐渐重视起了契诃夫。2004年,国家话剧院主办的“国际戏剧季——纪念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更是引起了一轮契诃夫剧作上演的热潮,它是中国戏剧走向世界,与世界戏剧对话的一种冲动的表现。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国戏剧世界意识觉醒的一个表现,是开始觉悟的中国人对国际上契诃夫戏剧热的一个滞后的回响。国内外戏剧家的多台契诃夫戏剧演出同时呈现,虽然同是一个契诃夫,又是不同的契诃夫。
2006年中央戏剧学院03表演系A班《伊万诺夫》的上演,使得契诃夫多幕剧都在中国舞台上出现了。带班老师赵之诚老师说到这次演出的特点和意义时说:首先是服装美术等的中国化,在形式上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其次是在演出总强调演“人”,导演自己也说:“什么是俄罗斯的戏剧?真正的现实、真实。”“最重要的是生活的真实,是在‘我’身上发生的事”。强调演员演自己。由于由俄罗斯导演来排演俄罗斯剧作,因此演出对介绍俄罗斯文化,促进中俄关系也做出了贡献。
也许这个时代的戏剧,已经离我们需要的越来越远,所以人们才希望借着契诃夫重寻回对戏剧渺远的回忆;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病痛已经渗透到每个普通人的心里,所以他们契诃夫的诗意的忧郁才会感染那么多人。而不论导演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的态度如何,都说明了在契诃夫戏剧逐渐受到重视的过程中,在现代艺术多元和表现多元的背景下,人们已经开始有了更大的自由意识和更多的自主空间来对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这也提醒着我们,不单是契诃夫,也不单是现实主义,还有更多的传统的东西需要我们重视,需要我们去与现代贯通。无论是大师、经典、传统,只有在现代的土壤中重塑才有意义。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契诃夫:《契诃夫手记》,贾植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版。
2•契诃夫:契诃夫:《契诃夫文学书简》,朱逸森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版。
3•巴金:《谈契诃夫》,新文艺出版社1957版。
4•巴鲁哈蒂:《契诃夫的戏剧艺术》,贾植芳译,上海文化工作社1951版。
5•陈吉德:《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版。
6•叶尔米洛夫:《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中国戏剧出版社1954版。
7•叶乃方:《契诃夫戏剧中的“潜流”》,《俄苏文学》1980年4期。
8•《纪念契诃夫专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版。
9•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10•《契诃夫高尔基通信集》,适夷译,上海海燕书店195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