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理念对比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55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上个世纪初以来,我国几代学者在奥尼尔研究领域辛勤垦拓,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应比前人更上一层楼。笔者将争取在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观这一课题的研究方面能有较大的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改变上述奥尼尔研究领域内的“三多三少”略尽绵薄之力。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本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和深化我国的奥尼尔研究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力图始终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将研究重心由个别的作品转向作家的戏剧观。
如前所述,当前奥尼尔研究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由于受篇幅和作者掌握资料所限,单篇论文大多是分析某一作品的。也有一些较长的论文,则是全景式的扫描,往往从最基本的作家生平创作介绍讲起,浮光掠影,缺乏深度。笔者的研究将立足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但又要超越具体的作品分析,而上升到美学和哲学分析的高度。
第二,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或者说中观研究)。
笔者的研究范围由对奥尼尔某个文本的剖析和对奥尼尔研究中的某个问题的探讨扩大到对奥尼尔整个表现主义戏剧和戏剧观的全面解读。既有事实的叙述,作品的细读,也有渊源的考证,异同的比较。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使得本文的最后完成稿和笔者原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比较重要的主观原因主要是笔者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难以全力以赴;笔者不是戏剧学院科班出身,在戏剧理论(特别是戏剧表演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方面还相对薄弱。比较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奥尼尔的研究铺得很开,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然而重要参考资料中,有的年代久远,不易找到(如已知我国最早介绍表现主义的专著,由上海北新书局于1928年出版的刘大杰的《表现主义的文学》就只知书目,难窥全豹);有的虽然是近年才出版的,但也遍寻不获。国内现有的外文资料普遍较陈旧,有的甚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最新的《剑桥文学指南:尤金·奥尼尔》(劲eCa威分jdge及娜始刃to加即ne0夕Nelll,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eationPress,2000.)中所开列的参考书目,凡是较新的,在国内的图书馆里大都付之阀如。对此,笔者的对策是: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看书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理论(特别是戏剧理论)水平;其次,尽可能全面地搜集相关资料,尤其是原始资料。值得庆幸的是,现代资讯的发达,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上的数据库,使我们搜集较新的外文资料成为可能,极大地弥补了纸质资料不足给我的研究工作带来的缺憾。正因为笔者采取了这些有效的对策,才使笔者能在完成学位论文定稿之前,已取得较显著的前期成果。如本文中论述奥尼尔与易卜生的关系那部分的主体、论述奥尼尔与叔本华的关系那部分的主体,都已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权威期刊《外国文学评论》上。
笔者现选择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观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奥尼尔创作中对中国戏剧、中国文学影响最早、最大的正是他的表现主义戏剧。奥尼尔和中国很有渊源。他有不少中国朋友,如著名学者和文化人林语堂等。这些中国学者和他所接触的中国典籍(这些典籍有不少就是他的中国朋友向他推荐的)给他以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文化中对奥尼尔影响最大的是老庄等道家的思想。道家思想,如“阴”与“阳”对立统一、人与自然一体和清静无为的观念,它所包含的神秘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相对主义、直觉主义、乃至于反战思想等对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观有一定影响,或者说两者有某些契合之处。奥尼尔自己也承认:“跟其他任何东方的著作相比,也许老子和庄子的神秘主义使我最感兴趣。’,3奥尼尔对中国现代戏剧影响最大的剧作是《琼斯皇》。(The石碗,~勿刀es,1920,一译《琼斯皇帝》,本文所列奥尼尔作品后的年份均为首次出版时间—笔者注)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洪深、曹禺都深受它的影响;他们各自的剧作《赵阎王》、《原野》明显模仿了这部作品。而《琼斯皇》正是奥尼尔的表现主义代表作之一。
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主要有《琼斯皇》、《毛猿》、《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榆树一下的欲望》(DesireUnde:th。Elms,1925)、《大神布朗》(GreatG dBrown,1926,一译《伟大之神布朗》)、《拉撒路笑了》,亦译作《拉撒路斯笑了》、《拉扎勒斯笑了》)、《奇异的插曲》(ungoInterlude,1928,一译《奇异的间隔》)、《悲悼》(MouoingBecomesElectra,1931,一译《素娥怨)等。但在其他剧作中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表现主义成分或色彩。因此,本文在论述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观时,涉及的就不只是这些作品,也会论及其他重要作品,如《长日入夜行》(eyintoNlght,1956,亦译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长夜漫漫路迢迢》、《日长路远夜深沉》、《长昼的安魂曲》等)、《送冰的人来了》(TheIcemanCometh,1946,亦译作《卖冰的人来了》、《冰人来哉》、《冰人来兮》等)。


二、第一章影响和制约奥尼尔戏剧观形成的主要因素.......6
1.政治倾向.............................................6
2.宗教信仰.............................................10
3.教育背景......................................16
4.个人特殊的经历与生活方式............................20
三、第二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与表现主义戏剧运动的契合........25
1.美学原则的契合.....……,.............................26
1.1主观性原则: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激情和创造性想象的表现........26
1.2颠覆性原则:对传统的无情否定................................29
2.戏剧作品的契合.........................................34
2.1思想内容...............................................34
2.2艺术形式.............................................41
3.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是否影响到奥尼尔”问题的辨析.........49
四、第三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文学根源.........55
1.奥尼尔与斯特林堡....................................55
2.奥尼尔与易卜生........63
3.奥尼尔与契诃夫....................................71
五、第四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思想根源.........78
1.奥尼尔与尼采............................................78
2.奥尼尔与弗洛伊德主义........................................87
3.奥尼尔与叔本华.........................................96
六、第五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社会根源..........106
七、结语............................................108
八、注释..............................................118
九、参考文献...........................................139


七、结语


结束了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的匆匆巡礼,回过头来,对照笔者给自己预定的目标:在国内外奥尼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美学、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讨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的特质,表现主义戏剧观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将研究范围由目前国内学界常见的对奥尼尔某个文本的剖析和对奥尼尔研究中的某个问题的探讨扩大到对奥尼尔整个表现主义戏剧和戏剧观的全面解读,试图立足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但又超越具体的作品分析,而上升到美学和哲学分析的高度,从而为国内奥尼尔研究、表现主义戏剧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感到基本上完满实现了预定目标,有的地方(如奥尼尔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比较)还超出了预定目标。
目前国内奥尼尔研究,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单是一个《琼斯皇))对洪深和曹禺的影响的研究就占了一大部分,而且都集中在对《赵阎王》和《原野》的研究上,往往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了无新意。此外,较多的是对奥尼尔某一作品,特别是代表作的解读,大家扎堆,很难出新。有些专著,由于要面面俱到,所以在每个具体问题的研究_匕难免开掘不深。像笔者这样,集中全力,探究奥尼尔的某一方面,既有宏观上的把握,又有微观上的钩沉探微,至少在国内还不多见。再以比较方法的运用来说,国内学者对奥尼尔与某一作家、某一思想家对比研究的也不鲜见,但像本文那样,对奥尼尔和重要作家、思想家的比较那样全面并且贯彻始终的就不多了。本文还超越了对奥尼尔某个文本的剖析或将某个文本同其他作家的作品比照的模式,而是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具有更深广的意义。例如,对奥尼尔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比较,首先探讨他们在美学原则上的契合,然后探讨他们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契合,最后辨析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对奥尼尔的影响,层层深入,力图既不流于空泛,也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再如,牢牢把握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中的一个要害问题:对物质主义的批判,将其放在一个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从文化、心理、种族、社会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就更深化了对它的理解。
此外,笔者还力争在对整个表现主义戏剧的研究上能有所创新。因为表现主义戏剧的发源地和中心都是德国,所以要研究表现主义戏剧就不能绕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目前国内对表现主义戏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不谙德语,所以也未敢奢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但借助于英文资料,在某些方面对国内表现主义戏剧研究有所超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休斯写道:“任何人若想把奥尼尔作为一个戏剧家评价,将会遇到多得不寻常的困难。奥尼尔的创作水平不断地在杰出和平庸之间起伏,其幅度之大几乎超出任何一个现代剧作家。”仰这是就奥尼尔的整个创作而言。如果单就其晚期创作而论,奥尼尔的创作水平还是比较平衡的。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几乎全是精品。从上述比较研究和追本溯源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尼尔的晚期创作保留和发展了早期和中期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主义注重心理刻画的特点,在思想内容和戏剧艺术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斯特林堡、易卜生和契诃夫等前人的传统,并受尼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叔本华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心理戏剧。虽然由于奥尼尔脱离政治的倾向和创作与现实应当保持一定时间距离的美学观点,以及对潜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过分关注,使他晚期现实主义心理戏剧未能反映当前现实,缺少强烈的时代感,因而在一定程度地影响和损害了其现实主义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由于他对晚期剧作所反映和表现的往事具有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以及斯特林堡和弗洛伊德对他的影响有所弱化,他晚期现实主义心理戏剧又从心理、伦理和美学等角度反映和表现了美国社会现实,批判了美国社会中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痛苦和危机。这使他的晚期剧作又达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高峰,成为他整个创作的最后总结,并对同时代人和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继德编,郭继德等译:《奥尼尔文集》(l一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特拉维斯·博加德编,江义群等译:《奥尼尔集》(上、下),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3.荒芜译:《奥尼尔剧作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4.尤金·奥尼尔著,荒芜等译:尤金·奥尼尔著,龙文佩选编:《天边外》,南宁:漓江出版社,1985年。
5.《外国当代剧作选》(l)(全书由奥尼尔的五个剧本构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6.奥尼尔著,刘海平等译:《马可百万》,《当代外国文学》1988年第2期。
7.裴粹民:《尤金·奥尼尔戏剧理论选译》,《外国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期。
8.刘海平、徐锡祥主编:《奥尼尔论戏剧》,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9.克罗斯韦尔·鲍恩著,陈渊译:亡金·奥尼尔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
10.龙文佩编:《尤金·奥尼尔评沦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