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41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前 言

2009 年全军召开了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和心理卫生工作座谈会,四总部作出《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军队心理服务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军已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部队心理工作干部、基层心理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梯次配备、素质过硬的心理服务人才队伍,要求在军医大学开设医学心理学系,开展医学心理学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专职心理医生。[1]近年来,军队医学院校通过多种任职教育培训形式,为军队培养了大量兼职心理医生,为提升我军心理卫生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全军尚未开办医学心理学本科学历教育,对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军队日益增长的心理卫生服务保障需求,构建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人才,提高我军心理卫生服务水平奠定基础。本课题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 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 2010-02-44。

第一部分 概 述

一、研究背景

(一)军队日益增长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为医学心理学专门人才培养提出新的任务

当前,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部队平战时心理卫生服务保障需求日益增长,贯彻以人为本建军治军理念对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因此,官兵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部队建设发展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成为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对参战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紧迫。1991 年海湾战争美军心因性减员 5 万余人,约占参战人员的 20%。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军重视和加强了对战时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使心因性减员大幅下降,只有 800 余人。从我军实际情况看,官兵精神障碍发生率还比较高,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官兵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军近几次执行重大军事任务中,官兵心理障碍发生远远高于平时。[2]从我军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来看,专业人才缺乏、骨干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官兵心理问题明显增多、心理需求更加多样化、使命任务对官兵心理素质要求更高的实际,必须从军队心理卫生工作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部队急需心理卫生人才。

(二)医学心理与军事心理学科的迅猛发展为培养军队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与实践之中,其研究领域极广,涉及了心理学与医学的所有分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 1979 年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4 年成立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此后,国内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3]从学科性质看,军事心理学研究以部队实际应用为导向,即以军事需要为目的,从军事作业环境出发,注重军队内部文化特点,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美国最早开展了军事心理学实证研究,1991 年编写出版了《军事心理学手册》,确定了 7 大类主要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不同,我国军事心理学没有明显的追随西方研究,也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几乎全部出于军队对心理学工作的需要,其研究成果也大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军军事心理学正式成为军队教育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02 年提出军人心理素质的结构、维度,随后完成了军人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初步建立起军人常模。2003 年形成了以认知、行为和情绪训练为核心的心理素质训练体系,编写出版了教材,并在部队开展了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军事心理学在军事人员心理选拔、特殊环境对军人心理影响、军人心理健康与健康教育、心理战与心理战防御等研究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4] [5]医学心理与军事心理学学科发展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发展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机遇。

(三)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从研究的历史来看,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命题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引入是始于人们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因而掀起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由此也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学者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系统性、独立性、中介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灵活型、多样性等特点。[6]21 世纪,为应对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在所有本科专业领域,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期望对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7]因此,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是军队医学心理学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二部分 国内外军队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13

一、外军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3

二、我军医学心理学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16

三、中外军队医学心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18

第三部分 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分析.................20

一、军队医学心理学人才岗位需求分析............20

二、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专业定性分析............21

三、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22

第四部分 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32

一、构建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32

二、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33

全文总结

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在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根据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实需要,开展的一项富有挑战的探索性研究。由于军队心理卫生服务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探索和建立满足部队需要的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本研究从我军与外军,历史与现状,问题与需求等方面,研究构建了满足军队心理卫生服务需要的医学心理学融合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专业实习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军队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1.构建了“医师+心理师”融合式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总体上体现军医教育特色,培养融合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和能力,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的思路,推进了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2.提出了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军事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等五个模块设计,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3.综合提出了部队专职心理医生心理卫生干预职能任务,包括心理预警、心理应急和心理维护三方面,平时提供群体预防性服务,战时偏重于个体治疗性服务。

参考文献

[1]. 全军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文件材料汇编[内部资料] .总政治部宣传部,2009,10

[2]. 主皓.紧贴形势任务和官兵需求推动军队心理卫生工作科学发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3):157-159

[3]. 2006—2007 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4].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5]. 冯正直.军事心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9

[6]. 李 亚 萍 , 金 佩 华 . 我 国 高 校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J]. 江 苏 高教,2003,(5):103-105

[7].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79-80

[8]. 陈勇,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回眸与思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1

[9]. 林玲 , 高等院校 “ 人才培养模式 ” 研究述论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10]. 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5-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