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衔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98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通过对搜集整理出来的整个语料的分析,对所有的衔接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我们有以下发现:微信订阅号语篇衔接系统相比于一般的汉语叙事语篇,除了衔接方式的不同之外,主要的不同更在于其使用的频率,本文通过对 442 篇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衔接方式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出的结果如下:整个语料库中使用的衔接方式共 887 处,其中指称衔接 127 个,结构衔接(涵盖省略和替代)7 个、逻辑衔接(连接)530 个和词汇衔接 223 个。

第 1 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作为人们精神食粮的一部分,新闻现今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每天必须要接触的,甚至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相比于一些政治性或学术性较强的新闻而言,他们更喜欢关注一些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奇闻轶事,即社会新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关于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获取,较传统的方式还限于报纸、广播、电视,但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到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出现已日渐平凡,由于其信息传递的高速便捷、丰富立体、强互动性等特征,越来越多的信息内容开始被转移到网络新媒体这一阵地上进行发布传播,加之,信息化时代,人们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介来获取一定的信息内容,借助于新媒体的输出方式在新闻的报道上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新媒体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深而广的影响。

当今,微信无疑要属“新媒体”中最具有代表的一种媒介形式,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人们阅读的一种主要渠道,阅读上面所推送的文章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故此,综上,我们认为,随着微信文章阅读的盛行,对于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关于衔接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语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微信订阅号这一新的媒介语境下,语篇在衔接方面相应地也表现出来自己的一些特点。本文主要是以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在“微信”这一更为具体的交际领域中,社会新闻类语篇在衔接的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以及其产生的背后的部分原因。
..........................

1.2 概念界定
1.2.1 语篇
语篇是人们在平时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单位,其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意义,即主题意义较为完整,结构也相对有序,功能一般是独立的,凭借具体的语境便可被识辨。语篇作为一个研究视域,近年来已成为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于语篇的含义,各家说法不一:
布朗和尤尔定义语篇为“一个交际行为的言语记录”,并按其产生方式分为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
韩礼德和哈桑则将语篇定义为“语义的单位”,即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做出某件事的一种语言。
胡壮麟则认为语篇指的是一种表意完整的“自然语言”[1],这种语言一般不受句子本身语法结构的绝对束缚,而在特定具体的语境下可以被人们轻易地理解。语篇之所以生成,主要是说话人或创作者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任务或是完成特定的交际行为。
钱敏汝则对于“语篇”的理解则为: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意义的表述是通过使用文字或者图像甚至是声音等等各类符号手段来进行的,形式上是有结构的、功能上也有一定的意图,是一种静态或者也可以是一种动态的符号资源。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中将其界定为:语篇是一种语义单位,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构建的一种不小于小句的语言单位,它是交际主体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出于某一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形成的话语。其无论是在形式、意义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定性。
语篇,具体展开来说,在形式上,一般是大于句子的语言结构,即“超句实体”;在意义上,必须是意义连贯的语言单位;在功能上,是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一定负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

第 2 章 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逻辑衔接

2.1 逻辑衔接类型分析
逻辑衔接最初是由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连接概念衍变而来。胡壮麟对逻辑衔接定义大致为:语篇中相邻的句子之间所存在一种“连接关系”[1],它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连接性语词的使用,进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句子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讲,逻辑衔接的使用使得我们通过前句就可以在逻辑上预知后一句所要表述的具体语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逻辑联系语不仅仅包括我们常见的连词,诸如“但是”、“然而”等等,同时也还包括一些其他同样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介词短语及一些小句成分,如“比如”“两天之后”“当被问到为什么会这么做时”等。

关于逻辑衔接的分类,韩礼德和哈桑最早将其分为添加、转折、因果和时空四种;后来韩礼德又将其分为祥述、延伸、增强三种。

本文结合所调查语料的实际特点,叙事性语篇我们采取的是按照连接语义的不同区分为的四分法的分类方式,即逻辑衔接包括添加、转折、因果和时空四小类。
我们对所收集到的语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上述的这四种逻辑衔接方式在社会新闻类订阅号语篇中的整体使用情况如下:
在所收集整理的 442 篇微信订阅号语篇中,使用逻辑衔接方式总计 530 处,在所有使用的衔接方式中占据第一位,这和以往的语篇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以往的语篇中往往是指示指称数量排在第一,在这其中“时空”方式的使用有 260处,占整体逻辑衔接方式的比例最高,排在第一位;接下来分别是添加和转折,二者分别出现过 120 和 110 次,数量相近,排在二、三位,这里也表现出了和传统的记叙文语篇的些许不同:传统语篇中转折的使用要多于添加,而此处正好相反;因果衔接方式的使用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共出现 40 处。下文将按照它们所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对其使用特点及部分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


2.2 逻辑衔接的使用特点
2.2.1 时空
时空衔接方式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前后文之间的行文脉络在时间或是空间上存在着一种顺承接续关系。分析本文的语料,我们发现特点有下列几个:
1.时间成分远远多于空间成分
经过分析统计,我们发现在本文所研究的所有语料中,关于空间的逻辑衔接成分非常少,时间上的连续占绝大部分,在 260 处的时空逻辑衔接手段中空间仅有一处:
(1)安徽铜陵的一个 11 岁小男孩就深有感受。3 月 9 日,这名小男孩背了一书包游戏卡到派出所要“自首”。在警察叔叔面前,面色沉重一张张往外掏。
在上述语篇中,“在警察叔叔面前”表明男孩所处的位置,这一空间位置的转移使所叙述的事件语义连贯起来。
2.简单时间连接成分为主,复杂时间连接成分多样化
社会新闻类订阅号语篇中前后两个小句所代表的事件在时间上往往存在着先后顺序,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又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时间连接成分往往是直接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而复杂的时间连接成分,除了在在时间上存在先后顺序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语义成分。在分析的有关时间逻辑衔接方式的语料中,从频率上看,简单的时间顺序总计出现 174 次,是复杂的时间顺序的两倍多,简单的时间顺序的使用具体例子如:

(1)a.近日,重庆男子李某因约会心仪女同事被拒绝,竟一怒之下用砖头砸烂了 8 个红绿灯,踢烂了 6 个垃圾桶和 1 个变电箱,还不解气的他甚至又扳倒了 15 棵树。b.目前,李某已被逮捕。

(2)a.3 月 31 日,重庆的陈某看到自己刚理完的新发型,不禁绝望了。b.随后陈某和理发师发生争执,冲突升级后他将理发师摁在椅子上乱剃一通,心满意足后才离开。
(3)a.近日,广东一女生投诉,称自己遭到圆通寄件员的猥亵,“他跑进房间把我抱住,手就乱摸”。b.而且寄件员竟说是因为她穿的太性感。c.目前,这位寄件员因为涉及猥亵,已被抓捕归案。d.事后圆通表示已在第一时间向女生并道歉。
...........................

第 3 章 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词汇衔接...............................29
3.1 词汇衔接类型分析........................ 29
3.2 词汇衔接的使用特点....................................29
第 4 章 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指称衔接...............................37
4.1 指称衔接类型分析.............................. 37
4.2 指称衔接的使用特点...............................38
第 5 章 结语................................. 47

第 4 章 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指称衔接

4.1 指称衔接类型分析
关于指称衔接,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照应”,韩礼德和哈桑将其定义为一种语义上的概念,具体指的是语篇中出现的某个成分需要以之前某个位置已经出现的或之后某个位置将要出现的某个参与者或情景成分为参照点的现象。对于指称的分类,胡壮麟将其分为直示和照应两种,他认为直示指的是语言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照应是语言内部成分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学者将照应分为内照应和外照应两种,外照应被认为是不能在语篇的上下文之间建立语义衔接,只有内照应才可以构成语篇的衔接,二者其实就分别对应上述胡壮麟提出的指示和照应。而此处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哪种分法,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皆指的是语篇内部的具有衔接上下文作用的指称词语。相应地对应胡壮麟所述的照应,具体来说是内照应。
相应地指称衔接指的则是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弄清楚其所指代的具体意义的指称词。进一步地,对于指称衔接的分类,因为所依据方式的不同,各学者的分类也各有不同,有按照所指称内容,还有按照指称手段的,结合社会新闻诶微信订阅号语篇中指称衔接的具体使用情况,这里我们主要在胡壮麟根据指称方式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即将其分为四类: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和词语指称。
.........................

第 5 章 结语
衔接方式运用对于新闻语篇整体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的衔接方式的使用,不仅使得整体语篇语义连贯合理,更有利于读者在进行语篇阅读理解时高效快速地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加强读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本文通过对搜集整理出来的整个语料的分析,对所有的衔接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我们有以下发现:微信订阅号语篇衔接系统相比于一般的汉语叙事语篇,除了衔接方式的不同之外,主要的不同更在于其使用的频率,本文通过对 442 篇社会新闻类微信订阅号语篇的衔接方式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出的结果如下:
整个语料库中使用的衔接方式共 887 处,其中指称衔接 127 个,结构衔接(涵盖省略和替代)7 个、逻辑衔接(连接)530 个和词汇衔接 223 个。
此处我们参考屈慧所进行过的对 30 篇汉语记叙文语料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各种衔接方式的占比数据,将其与我们这里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对比,我们发现:同样作为叙事类语篇,相比于汉语中一般的记叙文语篇,社会新闻类订阅号语篇中逻辑衔接方式的使用在频率上有了明显程度的上升,在整个衔接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 59.75%,达到了整体的一半以上,而在汉语记叙文语篇中占比52.12%,使用最多的指称在社会新闻类订阅号语篇中则位于第三位,所占比例为14.32%。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