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森并购路透的绩效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08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研究,本文在之前的章节中以汤姆森并购路透为案例,首先对其并购的过程和动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然后再从短期和长期,定量和定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该案例的并购绩效做出了研究。在研究短期绩效时,使用了事件研究法,在研究长期绩效的时候,采取的是会计指标研究法,并结合了熵值法来进行分析,此外还将汤森路透在并购后 5 年时间的经营业绩与同行业企业进行了横向对比。最终得到结论如下:从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上来讲,汤姆森此次并购路透的决策无疑是成功的。汤姆森成功对自己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原本在整个集团业务占比第二的金融信息业务一跃成为全公司第一大的核心业务,此次并购一举奠定了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与此同时,此次并购还帮助汤姆森有效地减少了直接竞争对手,而借助并购路透,汤姆森也得以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彭博相抗衡。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George J. Stigler 在《通往垄断的寡头之路——兼并》中所阐述的那样:“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兼并与收购早已经成为企业在实施自身战略发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举足轻重的方式之一。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发激烈,通过兼并收购,企业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并购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优化企业经营效率,实现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不断发展壮大。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企业之间的并购在西方国家开始变得日益活跃起来。在之后的 100 多年里,西方国家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资本规模在并购浪潮中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从而诞生了一大批大型跨国企业。从总体上来看,2001年到 2015 年间,全球市场完成并购数量和规模一直在稳步上升,2001 年全球市场完成并购数量为 25907 起,并购规模为 1.70 万亿美元,2007 年全球完成并购数量上升到 39907 起,并购规模达到 4.22 万美元,2008 年开始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与 2007 年相比,完成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有所下降,而到 2015 年,全球市场完成并购数量攀升到 35097 起,并购规模扩大到 3.46 万亿美元,与 2001 年相比,完成并购数量增加 35.47%,并购规模扩大 103.53%。
与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相比,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开始的相对比较晚。自我国上世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并购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该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并购主要由政府主导,并购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国企内部,并未形成规模。第二阶段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20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企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此阶段政府行政色彩依然明显,但是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活跃,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阶段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到现在,中国加入 WTO,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关于企业并购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相对之前不断成熟,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大量活跃,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 2008 年西方经济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开始大举进军海外,进行大量的跨国并购活动。中国企业并购虽然起步晚,但是增长速度十分迅猛,从 2001 年到 2015 年的 15年间,中国市场完成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同时保持了惊人的增长势头。2001 年中国市场完成并购数量仅为 383 起,并购规模为 103.98 亿美元。
...........................

1.2 研究内容
本文将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对国内外并购绩效相关理论,概念以及评价并购绩效的方法进行充分论述,然后再对汤姆森并购路透的背景资料进行介绍,之后将利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研究法对汤森路透并购案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最后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为国内同领域企业的发展提供启示,同时希望为中国企业国外大型并购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本文将分为五章:
第 1 章绪论:结合目前全球并购热潮以及我国企业并购情况,介绍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 2 章企业并购及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综述:首先介绍企业并购,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然后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对并购绩效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构建理论框架,为接下来的具体案例研究打好基础。
第 3 章汤姆森并购路透的案例介绍:首先对并购方汤姆森公司和被并购方路透公司的背景资料进行介绍,然后详细分析汤姆森并购路透的并购动因以及整个并购过程。
第 4 章汤姆森与路透并购案的短期与长期绩效分析: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运用事件研究法时,首先建立事件研究模型,确定事件窗口,选取并购前后双方的样本数据,计算并购双方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从而研究其短期并购绩效。在运用会计指标研究法时,结合熵值法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等多个方面构建会计指标分析框架,分析企业长期并购绩效,并且就并购后经营业绩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第 5 章结论与启示: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汤森路透并购案的经验教训,为我国企业提出建议和启示。

..........................

第 2 章 企业并购及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总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企业兼并作出了如下解释:“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定或更多的公司。”而企业收购指的是一家公司通过现金股票等手段,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并且取得其控制权。
大型公司并不满足于进行本国企业之间的并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施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大型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并且对外输出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国家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某个战略目标,通过某种方式与渠道,将另外一个国家的企业股权或者资产购买下来,从而达到对该企业的控制。跨国并购不仅涉及到多个国家的企业,而且涉及到这些不同国家的市场,社会文化以及各个国家政府实行的不同法律制度,因此难度与普通的企业并购相比也大大增加。

2.1.2 并购绩效
企业的并购绩效指的是,在并购完成之后,被并购企业被并入到并购企业中经过多个层面的整合之后,实现并购预期目标,产生效率的相关情况。并购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衡量的是在并购后,企业多大程度上完成当初的并购目标,是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是否发挥了协同效应等等问题。按照影响的时间长短来分,并购绩效可以分为短期并购绩效和长期并购绩效,短期并购绩效衡量的是企业并购完成后近一年内并购企业所受到的影响,而长期并购绩效衡量的是在企业并购活动完成之后 2 到 5 年或者更长的时期内,该并购对并购企业业绩所带来的影响。根据是否可以量化来划分,并购绩效可以分为财务性并购绩效以及非财务性并购绩效,财务性并购绩效可以运用企业财务指标等可量化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分析,而非财务性并购绩效指的是由企业的并购活动所带来的一些无法使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的收益,例如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等等。
.................................

2.2 并购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企业的并购行为分为多种类型:
依据并购方与被并购方二者的行业关系为标准,并购类型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在横向并购中,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其提供给客户的产品与服务完全一致或者比较接近,此类并购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于直接竞争对手之间。在纵向并购中,企业对与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密切关联的企业进行并购,并购双方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对手关系,此类并购大多数情况下产生于上下游企业之间。而在混合并购中,并购双方既不属于竞争对手,也不存在任何纵向关联。
依据并购双方对并购的态度为标准,并购类型可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其中善意并购指的是被并购公司接受相关并购条款,双方就有关细节经过磋商形成一致意见来完成并购过程。而敌意并购指的是并购公司在被并购方一无所知或者持否定意见的情形下对其采取强行并购。

依据并购支付方式为标准,并购类型可分为:现金支付式并购,股权支付式并购,以及混合支付式并购。现金支付式并购指的是并购企业以付出一定数额现金的方式获取被并购公司的资产或者股权,从而完成并购。股权支付式并购指的是并购企业通过以自己公司的股权换取被并购公司的资产或者股权的方式,从而完成对被并购公司的收购。而在混合支付式并购中,并购企业将综合利用多种支付方式来完成对目标公司的并购。
................................


第 3 章汤姆森并购路透的案例介绍 ..................... 16
3.1 并购双方公司简介 ...................................... 16
3.1.1 汤姆森公司简介 .................................... 16
3.1.2 路透公司简介 ...................................... 18
第 4 章汤姆森与路透并购案的短期与长期绩效分析 ........................... 24
4.1 短期并购绩效分析 ............................... 24
4.1.1 短期绩效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24
4.1.2 短期并购绩效结果分析 .................................. 30
第 5 章结论与启示 ............................ 45
5.1 结论 ..................................... 45
5.2 启示 .................................... 45

第 4 章 汤姆森与路透并购案的短期与长期绩效分析

4.1 短期并购绩效分析
接下来将结合第二章中所介绍的步骤和原理对汤姆森并购路透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企业并购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4.1.1 短期绩效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1 确定事件发生日以及窗口期的选择

2007年5月15日,汤姆森和路透共同对外宣布,两家公司将合并为汤森路透集团,因此本文将2007年5月15日确定为事件发生日,即事件窗口中的0时刻。为了充分捕捉事件前预兆以及事件发生泄露的影响,避免事件窗口选择过短导致考虑不充分,本文将选择(-20,20)来作为事件窗口,加上事件发生日,共包含41个交易日的数据。同时为了计算研究无事件发生时的正常收益率,本文将选择(-180,-90)作为估计窗口,即从2006年8月24日到2007年1月4日,共包含91个交易日的数据。
4.1.1.2 建立可以测量正常收益率的模型

正如第二章所讲的那样,本文将选择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市场模型来测量正常收益率,市场模型假设个股收益率和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于汤姆森在纽约证券交易上市,本文将选择标普500指数作为市场平均收益率,估计期内每天的汤森路透个股收益率和标普500收益率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于汤森路透金融数据库。

............................

第 5 章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本文在之前的章节中以汤姆森并购路透为案例,首先对其并购的过程和动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然后再从短期和长期,定量和定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该案例的并购绩效做出了研究。在研究短期绩效时,使用了事件研究法,在研究长期绩效的时候,采取的是会计指标研究法,并结合了熵值法来进行分析,此外还将汤森路透在并购后 5 年时间的经营业绩与同行业企业进行了横向对比。最终得到结论如下:
从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上来讲,汤姆森此次并购路透的决策无疑是成功的。汤姆森成功对自己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原本在整个集团业务占比第二的金融信息业务一跃成为全公司第一大的核心业务,此次并购一举奠定了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与此同时,此次并购还帮助汤姆森有效地减少了直接竞争对手,而借助并购路透,汤姆森也得以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彭博相抗衡。

从并购绩效的角度来看,在短期绩效方面,在(-20,20)的时间窗口期内,汤姆森并没有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其累计超额收益率为-3.78%。在长期绩效方面,汤姆森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其并购后的整体经营绩效与并购前相比小有提高,但是提高幅度并不明显,公司资产运营能力有所提高,偿债能力基本保持持平,但是公司盈利能力与公司成长性较并购前有着不小幅度的降低。此外,其并购后的经营业绩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也不容乐观。在并购之后,汤姆森公司的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经营协同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两个大公司合并之后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来进行资源,产品,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重新调整,因此难免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汤姆森并购路透更多的是出于其战略上的考虑,一时的经营业绩不佳并不能代表其并购失败。想要进一步发挥此次并购的积极作用,并购后的汤森路透公司需要在内部资源合理整合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