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医学定向生专科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
1.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原则
地方医学院校必须明确“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尽力以地方为依托,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 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原则
坚持主体性原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尊重所有学生发展的权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创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坚持个性发展就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提升,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
3. 实践实训的全程性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为先,十分注重实践和实训,因此,必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搭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平台。学校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大学几年的实践训练,课内课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实践教学必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加强校府间合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医学人才用人机制的对接,协同培养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免费医学定向生专科培养体系构建内容
1. 坚持需求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案
制定三年制免费医学定向生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应体现区域性和行业性。相关医学院校必须以培养区域和行业所需的医学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二是专业设置应体现应用性。在专业建设上既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地市场的用人需求,针对性地设置应用型专业。三是课程设计应体现复合性。三年制免费医学定向生应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精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包括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四是教学过程应体现实践性。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突出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职能,优化系列课程结构模块为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承担起全科医生的职责,三年制免费医学定向生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按照地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设置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群,分为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及素质扩展类 5 个课程模块。人文社科类和公共基础类 2 个课程模块,以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实施通识教育,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数学和自然科学等 ;专业基础类课程模块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包括各专业基础学科的课程,重点增加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及社区常见病诊疗技术等课程,适度增加临床流行病与传染病学课程的学习 ;专业类课程模块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改设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增设中医诊断学等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课内实践教学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包括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基本技能训练、毕业实习等 ;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包括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同时,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尽可能多地增设全科医学课程,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相应增加农村医生亟需的课程,如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健康教育、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保健学等课程。
.............
【参考文献】
1.刘民 ;谢清平 ;汪行舟 . 定向培养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J]. 世界教育信息,201(112)
医学人才定向免费培养制度方案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专科,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体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