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及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16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本文聚焦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及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展开研究:基于博弈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运用竞合理论等相关理论视角探索了核心企业开展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基于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竞合理论、资源整合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突破性创新等相关理论视角探索了联盟竞合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系统化、突破性、叠加式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而我国高端产业链中还有诸多“卡脖子”技术有待突破。核心技术缺失,攸关企业发展存亡,也制约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局的“阿喀琉斯之踵”[1, 2]。如何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并不断产出先进的突破性技术,是中国企业长期面临的迫切任务。
然而,现实中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从 2001 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技术商业类杂志, 每年公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关注这些技术的商业潜力及其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屠海令等(2017)[3]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2—2017 年发布的60 项突破性技术进行了重点解读与分析,发现近50%的突破性技术成熟期为5年及以上。突破性技术成熟期较为漫长,并且多数面临着商业化考验这一重要关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突破性创新为例,数据、平台架构、芯片以及人才构成了人工智能价值创造的核心,但却分布于全球数以万计的公司中。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台,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20万辆,车桩比仍不到3:1,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麻省理工每年发布的全球突破性技术,有些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较多突破性技术只是“昙花一现”,红极一时却很长时间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出现突破性技术“峡谷”。那么,为什么突破性创新难以获得成功?究其原因,互补资源匮乏、较难获取,商业转化率低。因此,如何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提升突破性技术商业转化率,是业界关注的重点议题。
...........................
1.2研究内容
联盟竞合定义为核心企业与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同时保持合作和竞争互动的关系,超越了合作和竞争作为对立力量的传统两分法[36],并被学者认为是企业绩效和创新的关键[23]。然而,企业的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的联盟竞合内涵与边界关系存在动态变化[5],有待深入探讨企业选择联盟竞合及其伙伴关系动态多角色转化的驱动因素。现有文献将竞合视为两种不同的互动逻辑之间的平衡行为[36],研究合作互动中的变化过程[46],互动中的紧张,以及竞合和绩效之间的联系[4, 5, 23]。但联盟竞合过程中存在机会主义风险与挑战使得竞合与企业突破性创新间的关系变得尤其复杂,学界对此尚无一致定论。因此,本文也将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综合考虑核心企业与不同主体的联盟竞合行为,探究其驱动因素及影响机制的多层次理论分析框架,有着突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2.1 研究框架
本文紧紧围绕联盟竞合“驱动—影响—演化”这一核心逻辑,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针对“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及“联盟竞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两大核心问题开展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四个研究模块。根据现有研究基础,首先结合竞合理论,构建博弈理论模型,基于核心企业出发探讨其开展联盟竞合及伙伴关系动态多角色转化的驱动因素,验证了核心企业利润增加、创新动机提高、行业利好因素及消费者福利增加对核心企业选择联盟竞合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联盟竞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验证了资源整合、知识模糊性在联盟竞合与企业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机制、情境价值。最后,从生态视角视角剖析联盟竞合与突破性创新的动态演化规律。


博士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竞合理论
竞合作为企业重要战略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帮助企业搜索并利用异质性资源、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已被学者广泛证明和验证。数字化时代下,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剧了企业在价值供给上的竞争。基于数字技术建立的数字化连接逐渐打破了组织和行业边界,为企业跨界创新提供了机遇,企业不得不面临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替代式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同时与多个企业保持联盟竞合关系,以获取关键资源,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联盟竞合作为竞合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其引起的新现象、新趋势以及伴随的管理新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管理领域、经济领域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已在竞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此,本章节基于新事物的内涵、影响因素等逻辑,针对竞合概念辨析、联盟竞合内涵界定、联盟竞合影响因素等方,进一步追溯并梳理联盟竞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
2.1.1竞合概念辨析
“竞合”是一个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术语,指同时包含“合作”和“竞争”的企业间关系。这一概念将两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连接起来,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混合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吸引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兴趣。
一些学者采用竞合来广泛性地描述 “价值网络”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和互补者[51, 81]。另一方面, Bengtsson 和Kock (2000) [9]狭义地将竞合定义为两家公司在某些领域合作而在其他领域竞争的二元双边关系。Crick (2018) [82]将竞合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者之间的一种矛盾关系,无论参与者是处于水平还是垂直关系,它们同时参与合作和竞争互动”[20]。此外,竞合也被定义为在不同供应链[83, 84]和网络[85]之间的发生。与任何旨在捕捉社会科学中复杂现实的理论概念一样,学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内以多种方式对竞合进行了解释。目前学术界对竞合的研究流派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竞合,认为竞合是一种双赢关系。讨论了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 和价值占有(value appropriation)之间的平衡[81, 86]。竞合的概念起源于博弈论文献[87] ,Brandenburger和Nalebuff (1997)[81]在商业界推广了这一概念。博弈论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理解企业在进行竞合以最大化其个体效用函数时的战略行为。具体而言,Dagnino和Padula (2002)[88]将企业之间的合作描述为一个变量和博弈,其中合作是正和博弈,竞争是零和博弈。相关学者还采取了企业关系战略的博弈论视角,强调了管理竞争对手之间合作的困境和挑战[81, 87]。他们用博弈论分析了竞合,认为竞合是一种加和博弈 (plus-sum game),而不是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中,即使对手不输,参与者(竞争对手)也能赢。这是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变体[87]。尽管博弈论在竞合研究中具有早期的重要性,但博弈论并没有成为主导逻辑。
..........................
2.2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联盟竞合关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相互关联的经济中,内部研发活动正被更开放的创新开发方法所取代[24]。企业越来越多地寻求与拥有更高级专业知识的外部知识来源合作。这些资源可能存在于潜在的竞争对手,他们的相似性使他们更适合分享互补的知识资产[25]。也有人认为,组织创新依赖于互补伙伴间竞合关系,其中包括同时进行的合作和竞争,形成“竞合关系”——已经成为许多组织战略的组成部分[6, 33] 。伙伴竞合关系被认为是“成功的秘密”,伙伴竞合关系可以提高创新能力[32, 128],一些创新被证明没有竞合关系就无法实现。竞合理论现已被应用于研究不同的商业和组织现象,已经探索了各种管理领域,包括创新[25],生态系统[4, 24, 45],商业网络[34, 111],战略联盟[5, 53],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129]。此外,之前的研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竞合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研究分析生态系统内的企业竞合行为。
2.2.1供应链视角下的联盟竞合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企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为来自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需要,整合全球价值链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某些情况下,立法机构“强迫”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这样做会提高经济福利[47]。因此,竞争的概念已经演变为竞合,这是一个涉及相互依存的概念,其中竞争和合作同时发生在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然而,每家公司都专注于增加部门的整体蛋糕规模[81, 130]。
供应链上的横向合作是指,旨在核心产品和互补产品之间建立联系,为客户增加价值[131, 132]。例如,PAX系统不仅要求米其林提供创新轮胎,还要求米其林提供一种轮胎系统,这种轮胎系统的轮辋是专门设计来固定这些轮胎的。因此,轮辋已经被一个轮胎一个轮胎的制造商集成,然后通过PAX系统移交给汽车制造商[133]。供应链上的垂直合作,即供应商和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和他们的客户或制造商和零售商[134]之间的联盟,具体地说,允许所涉及的企业采取动态能力,提高产品创新,并最终增加他们的竞争优势。例如,SAP与独立软件供应商的合作[135],谷歌为苹果提供地图。与横向合作相比,垂直合作尤其具有创新优势,因为结盟企业之间的关系嵌入性和较低的知识冗余。垂直合作的企业相互间提供了相互投资的重要来源,通过这种投资,公司可以减少对彼此的依赖。供应链内企业之间的纵向合作作为“自愿合作的企业间协议”[114]提供了获得合作伙伴补充或补充资源的宝贵途径。在纵向联盟中,企业沿着价值链或供应链一起工作。他们共享目标和风险,传递信息和知识,交换资源,共享市场力量,分享知识和学习。在垂直联盟中,供应商经常提供创新的想法,而买家则帮助客户推进和推出创新。因此,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不同阶段的垂直关系提供了来自不同来源的互补的跨学科知识:供应商(即价值链的上游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创造力和专业知识,而制造商和更下游的零售商和服务公司尤其提供营销知识,帮助设计适应客户需求的新产品。
...............................
第三章 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 .............................. 52
3.1 问题提出 .................................... 52
3.2 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间不同竞合模式下的策略模型 ........... 53
第四章 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 ............................. 66
4.1 问题提出 ..................................... 66
4.2模型描述 ................................ 68
第五章 联盟竞合、资源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87
5.1 问题的提出 .............................. 87
5.2 研究假设 ..................... 88
第六章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联盟竞合与企业突破性创新演化规律6
6.1 问题提出
当前,创新范式由“封闭化竞争”转变为“开放式协同”;创新组织由“一体化”转向“平台化”;创新行为逐渐从“线性创新”转变为“涌现创新”。突破性创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是科学前沿研究与突破性技术结合引发的技术创新变革,能够引领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和产业获取制胜先机和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力[304]。
突破性创新是一把价值创造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13],突破性技术在技术生命周期早期的独特性、颠覆性特征毋庸置疑,但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应用领域并物化为产品从而实现商业化,就不得而知了,如早期的激光技术。而有的突破性技术大多只是“昙花一现”,红极一时却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在主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现突破性技术“峡谷”[304, 305],如人工智能技术、LED 照明技术、石墨烯技术等。因此,为实现突破性创新,即便是谷歌、苹果、IBM这样的科技巨头企业同样需要跨界合作来获取互补资源。但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相关创新主体能力缺乏同样会导致核心企业创新的滞后,例如,组件商松下电池产量低,直接导致特斯拉自动驾驶Modle3车型突破性创新产出滞后。
企业需要寻求与其他互补伙伴、竞争企业合作完成突破性创新,这种协同互补性组织即是 “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创新生态系统由“一组参与者组成,这些参与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多边的、非属类的互补性,不完全受等级控制”,生态系统内创新主体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受到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的影响[74]。当生态系统处于萌芽状态时,它们的架构(包括角色、活动分工、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获取方式以及技术标准)往往既不明确又有争议。因此,在生态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过多的竞争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害。正如Ozcan和Santos(2015)[306]在他们对移动支付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指出的那样,过多的内部竞争可能会阻碍生态系统的融合。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变,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逐渐结构化并趋于稳定,该过程可能涉及成员之间的强大合作或激烈竞争[307]。突破性创新不能仅仅关注单个技术的提高,而应把突破性技术视为一个包含其他互补技术且附属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技术系统[308]。


博士论文参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为了更深入、系统地解析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及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紧紧围绕联盟竞合“驱动—影响—演化”这一逻辑主线,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据此分别展开三个方面研究。分别为: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影响因素分析;联盟竞合、资源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联盟竞合与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规律。其中,第一个研究模块和第二个研究模块基于联盟伙伴关系动态多角色转化,采用博弈理论模型,分别探索了“供应商—核心企业—互补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供应商—核心企业—竞争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第三个研究模块探索了核心企业的“联盟竞合—资源整合—突破性创新”路径以及在此过程中知识模糊性的作用。研究模块四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探索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下联盟竞合与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规律。归纳起来,本研究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研究模块一探索了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基于竞合关系理论等理论视角,本部分通过构建博弈理论模型,主要研究了“供应商—核心企业—互补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首先,本部分开发了一个基准模型,即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不开展合作 (模型N)。随后,构建了两种联盟竞合模型:(1) 核心企业与其互补企业实施纵向竞合战略 (模型V);(2)核心企业与其互补企业开展横向竞合 (模型H)。通过模型间7.1 研究结论 为了更深入、系统地解析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及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紧紧围绕联盟竞合“驱动—影响—演化”这一逻辑主线,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据此分别展开三个方面研究。分别为: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影响因素分析;联盟竞合、资源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联盟竞合与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规律。其中,第一个研究模块和第二个研究模块基于联盟伙伴关系动态多角色转化,采用博弈理论模型,分别探索了“供应商—核心企业—互补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供应商—核心企业—竞争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第三个研究模块探索了核心企业的“联盟竞合—资源整合—突破性创新”路径以及在此过程中知识模糊性的作用。研究模块四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探索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下联盟竞合与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规律。归纳起来,本研究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研究模块一探索了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基于竞合关系理论等理论视角,本部分通过构建博弈理论模型,主要研究了“供应商—核心企业—互补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首先,本部分开发了一个基准模型,即核心企业与互补企业不开展合作 (模型N)。随后,构建了两种联盟竞合模型:(1) 核心企业与其互补企业实施纵向竞合战略 (模型V);(2)核心企业与其互补企业开展横向竞合 (模型H)。通过模型间
研究模块二探索了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基于竞合关系理论等理论视角,本部分通过构建博弈理论模型,主要研究了“供应商—核心企业—竞争企业—客户”的价值链结构下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联盟竞合的驱动因素。本部分研究开发了两个博弈理论模型来比较竞争企业间存在和不存在竞合关系下的均衡决策。(1) 在模型P中,一个供应商向两个竞争的制造商提供组件:核心企业用它来生产高质量的创新产品,而竞争企业生产非创新产品。因此,两个竞争企业间是纯竞争关系; (2) 在模型V中,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间是联盟竞合关系。通过模型间均衡决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激发自身的创新动机,核心企业倾向于选择与竞争企业开展联盟竞合行为。由于竞合关系的存在,核心企业同时受到来自竞争企业需求的影响,这为其提供了有效的分销渠道。因此,当引入新产品的障碍(取决于新产品的引入成本)较低时,核心企业将依赖创新作为战略杠杆。这是因为核心企业不仅要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厂商的产品区分开来,而且还可以缓解两种产品之间的同类相食问题。同时,行业利好因素和消费者福利因素对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开展联盟竞合有驱动作用,一方面,双重边缘化问题得到缓和。另一方面,两种竞争产品在下游市场上的可用数量增加了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