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明确了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 TKA 患者术后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关节外科明确诊断为严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初次行单侧 TKA 的住院患者,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抽样方法与样本量的确定
本研究样本量的确定方法为经验法[36],根据吴明隆[37]《SPSS 统计应用实务》规定“若实验设计得宜,有严密的实验控制,每组受试者至少 15 人,但权威学者还是认为最少应在 30 人以上为宜”,故各组受试者至少需 30 例,考虑到样本脱落,在此基础上增加 10%,计算得每组需 33 人,3 组共 99 人。
1.1.3 诊断标准
依据“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 年版)”[38]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1)近 1 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2)X 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提示膝关节间隙的变窄,软骨下骨的硬化和(或)囊性改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4)年龄≥50 岁;(5)晨僵时间≤30min;(6)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擦音。综合临床症状、X 线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符合(1)+ [(2)(3)(4)(5)条中的任意 2 条],即可诊断为 KOA。
......................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采用 SPSS 软件的随机数字生成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建立编号为 1~99 的数据,使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数据转换赋值为 1、2、3,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排序,并与随机赋值数相对应,赋值为 1 的为对照组,赋值为 2 的为试验Ⅰ组,赋值为 3 的为试验Ⅱ组。最终分组结果为对照组 33 例患者、试验Ⅰ组 33 例患者、试验Ⅱ组 33 例患者。为保证研究结果,本研究设计为单盲试验(仅研究者知道具体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1.2.2 干预方法
(1)对照组
1)术前指导:
由于 TKA 手术创伤大,患者常因疼痛、担心切口裂开、置换假体移位等因素导致术后康复依从性差、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佳,因此干预前要对患者进行 TKA 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重点是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告知患者如果患肢不进行主动活动,会导致如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充分理解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对康复的积极影响;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及锻炼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
2)基础治疗及护理:
①术后遵医嘱给予消肿、抗炎、止痛用药;②协助患者抬高患肢,脚底下垫软枕维持术膝处于完全伸直位;③采用医用冰袋置于膝盖周围并持续冰敷 2h,避免压迫患肢;④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和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具体锻炼项目及方法如下(见图 1):
护理论文参考
................................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 99 例严重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初次行单侧 TKA 的患者,对照组、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各 33 例。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 2 例(2 例均于术后第 4天出院),余 31 例;试验Ⅰ组脱落 3 例(1 例于术后第 4 天出院,2 例依从性差),余 30 例;试验Ⅱ组脱落 2 例(1 例于术后第 4 天出院,1 例依从性差),余 31 例;最终共 92 例患者完成试验及资料收集,总脱落率为 7.07%。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文化程度、既往史、置换部位、麻醉方式、术后消肿用药及止痛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1。
护理论文怎么写
.........................
2.2 三组患者不同时点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比较
2.2.1 三组患者干预前、不同时点干预结束后健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三组患者干预前、不同时点干预结束后健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血流指标的参数水平 F(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 F(处理效应)时,各血流指标的参数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各血流指标参数水平 F(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逐一分析受试者因素的单独效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对组内各时间点进行比较(下同):对照组、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在干预前、术后第 1 天、第 3 天、第 5 天 FS、FD、FM、TAM、RI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 FS、FD、FM、TAM、RI 水平均受时间因素影响;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术后第 1 天、第 3 天、第 5 天 FS、FD、FM、TAM 水平均成上升趋势,RI 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见图5-图 9)。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检验两两比较(下同),结果显示,除了术后第 1 天与第 3 天对照组 FD 水平、对照组及试验Ⅰ组 R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各血流参数水平第 1 天与第 3 天、第 1 天与第 5 天、第 3 天与第 5 天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逐一分析组间因素的单独效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对同一时间水平的组间效应进行比较(下同)。干预前及术后第 1 天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3 天 FS、FD、RI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5 天 FS、FD、FM、RI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 Bonferroni 检验两两比较(下同),结果显示:术后第 3 天对照组 vs 试验Ⅱ组 FS、FD、RI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5 天对照组 vs 试验Ⅱ组 FS、FD、FM、TAM、RI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Ⅰ组 vs 试验Ⅱ组 FD、RI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30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讨论....................30
3.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30
3.1.2 研究对象疾病资料分析.........................30
4 结论................................40
5 创新之处...............................50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讨论
3.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本研究所纳入的 92 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95±6.86(岁),其中男性 25 例(占 27.17%),女性 67 例(占 72.83%),女性手术比例远远高于男性,这与许鹏飞等[42]的研究报道一致。另外,本研究纳入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居多,所占比例为 61.96%,初中者为 32.61%,高中及以上者所占比例仅为 5.43%,可能与大多数手术患者来自边远的农村有关,由于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大部分老年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患者对该干预方案依从性较高,因此试验完成度也较高。对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比较,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基线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
3.1.2 研究对象疾病资料分析
纳入的研究对象中,三组患者的平均 BMI 指数为(23.77±3.32),这与王上增等[43]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 25 例,占 27.17%,糖尿病史患者 4 例,占 4.35%,略低于张少云等[44]研究中对 273 例 TKA 患者慢性病史的患病率,这可能与地区差异与样本量不一致有关。本研究中患者的麻醉方式选择主要以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为主,置换部位方面左侧与右侧基本一致,术后消肿用药与止痛用药主要以联合用药方式及丙帕他莫药物为主。对研究对象的疾病资料进行比较,三组患者的既往史、置换部位、麻醉方式、术后消肿与止痛用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的疾病资料基线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
.......................
4 结论
(1)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加快 TKA 患者术后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
(2)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与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 TKA 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