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笔者将胜任力理论运用到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中,通过科学的分析探讨了灵性照护知识、态度及共情能力与灵性照护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提高整体照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抽样方法
2021 年 6 月~7 月,采用最大差异目的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肿瘤科护士,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最丰富的信息,在选择研究对象过程中应尽量选取能够代表不同年龄、学习经历、职称、所在科室的典型研究对象。
1.1.2 样本的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资格证书;②对本研究课题感兴趣的肿瘤科护士;③能用语言表达其感受;④直接参与不同阶段肿瘤患者临床护理 1 年及以上;⑤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外来进修护士;②调查期间休假不在岗护士;③因为其他原因中途退出。
1.1.3 样本量
质性研究对样本量没有硬性规定,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当某一概念或范畴没有新的访谈资料产生,且资料分析时不再出现新的分类或主题,即被调查对象达到了“理论饱和”[88],对资料的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即可结束。本研究预计纳入 10~15 名肿瘤科护士,最终纳入 14 名。
..............................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研究者本人
研究者本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其个人因素在质性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9]。本研究中,研究者开朗活泼,待人真诚,语言表达能力良好,且具有较好的共情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和访谈对象达成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前,研究者作为肿瘤医院在职护士,有 7 年直接参与肿瘤患者照护的工作经验,积极参加医院开展的安宁疗护和灵性照护相关的培训。在查阅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的相关文献过程中,发现护理学者大多是运用量性研究的方法对护士灵性照护能力进行研究,但是护士照护能力的相关改进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因此,研究者试图通过与受访者的深入谈话,了解临床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实践的切身感受,探索量性研究所不能及的真实的行为体验及需求,为制定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培训计划提供更贴合实际的理论依据。同时,研究者在开展质性研究之前,有针对性地学习了质性研究的相关课程,并阅读大量质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其中包含《护理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参与观察:质性研究中的“看”与“被看”》、《质的研究方法与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 , 《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descriptive and interpretive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pproaches》、《Anoverview of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y asa research methodology》等,并随时向相关专家及学者进行探讨,请教相关质性研究实践经验,总体而言,研究者具备质性研究的能力。
1.2.1.2 访谈提纲
(1)初步设计访谈提纲:系统检索已发表的与灵性照护认知与行为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了解目前国内外灵性照护的实施现况,发现目前针对护士实施灵性照护的行为、情感体验及相关需求的讨论和研究较少,在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的临床工作内容和照护经验,结合质性访谈提纲设计要求和标准,制定了访谈提纲初稿。
(2)预访谈及修改访谈提纲:对 3 名高年资临床肿瘤科室护士进行预访谈,对访谈提纲初稿中不妥的提问点和措辞进行恰当的修订;并根据反馈意见对提纲初稿中欠缺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预访谈内容不纳入最后的访谈资料。
(3)确定访谈提纲:根据预访谈修订后的结果,并经过质性研究专家的学术指导和安宁疗护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实践指导,最终确定质性访谈提纲。
..........................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访谈了 14 名肿瘤科护士,来自安徽省某三甲肿瘤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称、不同学习背景的肿瘤科护士。受访者均为女性,年龄 26~45 岁,工作年限3~23 年,其中安宁疗护专科护士 5 名,肿瘤专科护士 2 名,2 名护士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 名护士持绘画分析师资格证书;2 名护士有宗教信仰。研究对象包含了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职称的肿瘤科护士,分别来自 9 个科室,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 1。
护理论文参考
..............................
2.2 研究对象灵性照护实践与体验的主题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者最后得到四个主题:灵性照护实践行为、灵性照护情感体验、灵性照护阻碍因素、灵性照护培训需求多样化。
2.2.1 主题一:灵性照护实践行为
2.2.1.1 灵性需求评估
受访者主要通过语言交流、观察患者情绪、举止等方式来发现患者的灵性需求,9 名受访者不知道灵性需求评估工具,3 名受访者知道有量表,但很少使用,1 名受访者表明对如何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有疑惑。
护士 A:“我一般从患者的表现和语言来发现。之前有个男性患者,50 岁左右,刚确诊的肺癌,在病房脾气比较暴躁,但他妻子说查出来生病之前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跟他聊天,会听到他有意无意地说,活着有什么意思啊,我为什么会生这个病呀?我感觉这就是他在向我发出求助的信号,他有这(灵性)方面的困扰”。
护士 D:“我学了两年的绘画疗愈,有时候我会通过这个工具去和患者进行交流来评估(患者的需求),像做游戏一样,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有些话他可能不想说,但画里会有所体现”。
护士 J:“我会着重观察在一些应激事件发生的时候他的变化,比如被告知病情恶化的时候、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吵架啊之类的,我会多注意他,是不是需要帮助”。
护士 E:“也可以用灵性安适量表来筛查患者的灵性需求,但是病房用的比较少”
护士 N:“我有时候也会产生不知道怎么评估,每个人对痛苦的表达方式不同,有时候我看到的他(患者)很乐观积极,但家属会说他经常一个人发呆,默默流泪,我观察到的可能和实际有差别”
................................
3 讨论....................................... 61
3.1 肿瘤科护士开展灵性照护的行为实践与体验现状.......................... 61
3.2 本研究对当下护理人员实施灵性照护的思考和建议....................... 62
4 全文小结.................................... 63
5 研究创新................................. 64
3 讨论
3.1 肿瘤科护士开展灵性照护的行为实践与体验现状
3.1.1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胜任力不足,培训需求多样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在实践过程中,对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存在困难,大多数护士以主观感受评估标准,且对灵性需求的评估工具使用不熟悉;缺乏对灵性照护的记录、评价与追踪;对实施灵性照护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以往的研究[43]结果相似;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理念不足,对灵性相关问题存在误解和回避等行为;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对灵性照护教育培训存在内容、形式等多方面需求;因此应开展并加强针对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胜任能力提高的相关培训和交流工作。
3.1.2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工作中的负性情感体验需及时重视疏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肿瘤护士在为患者提供灵性照护的过程中态度积极,对工作意义、动力和成就感等正向的情感体验的感知与实施灵性照护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也有护士表明提供灵性照护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无力感,甚至会产生耗竭感。持续的负性情感体验会伤害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及灵性照护能力的提高,因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情感体验应得到及时的关注和适当的疏解。
3.1.3 灵性照护工作中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支持需进一步加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护士在提供灵性照护过程中面对独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知道向谁转介或求助,多学科团队成员角色部分缺失,来自团队的支持有限。研究表明:由于灵性照护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明确的转诊制度将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提供灵性照护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团队内其他成员的灵性照护的认知水平、态度和实践能力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91]。
护理论文怎么写
...............................
5 研究创新
将胜任力理论运用到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中,通过科学的分析探讨了灵性照护知识、态度及共情能力与灵性照护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提高整体照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将质性研究运用到针对灵性照护的行为实践、体验及需求的探讨中,更加深入地护理人员在灵性照护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为后续的护理灵性照护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