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促进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历来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工作之一,蔬菜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居民“菜篮子”的重要鲜活农产品之一,在 CPI 构成中占较大比重。蔬菜价格一头连着市民,另一头连着农民,其剧烈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和农民增收,更关系到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近年来,以蔬菜市场为代表的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明显增加。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对农产品价格的决定性作用越发凸显,价格对蔬菜生产供需调节的信号作用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争端、跨区域市场冲击和资本投机等的共同影响下,蔬菜市场价格的联动性、依存性和传导性不断增强,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为探索创新农产品市场风险调控手段,促进我国蔬菜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产品价格保险政策作为现代化农业市场风险调控的重要创新手段,越发得到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奖保险”,2018 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更是明确提出“鼓励价格指数保险”,并将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作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作为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被摆在突出位置。在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市场风险管理中,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调控作用将愈发凸显。
蔬菜是国内最早探索试点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品种。自 2011 年以来,以上海市绿叶菜综合成本价格保险、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枣庄市蔬菜目标价格保险等为代表的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各地相继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在蔬菜品种覆盖范围、参保农户多样性、试点区域等方面最为完善,综合代表性和典型性最为凸显。以成都市为例,2019 年,其蔬菜价格保险承保面积 18 万亩,参保农户达 2327 户,保费收入超 3976 万元,年赔付额的最大值达到 2621 万元。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蔬菜供需形势不断发生改变,在各地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试点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各试点城市的实际参保率相距甚远、农户对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始终不高、保险产品自身设计不完善、地方政府负担过重等,使得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瞄准现代化农产品市场风险管控方式创新的前沿问题,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探析我国蔬菜价格保险的实施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探索提出当前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完善方向和建议,丰富和发展蔬菜价格保险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为我国蔬菜市场风险调控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获得如下新的信息:
(1)探究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平抑菜价上涨和减缓菜价波动的市场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典型试点城市成都市为例,在整理城市年鉴等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反事实分析 SCM 模型对蔬菜价格保险的市场效应进行定量评估,并利用准公共物品理论探究蔬菜价格保险对标的外其他蔬菜品种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
(2)探究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减少农户市场风险亏损的实施效应和作用机制。对成都市蔬菜种植户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和访谈,获得政策实施情况的一手数据。首先,利用 Binary Probit 模型,对农户参与蔬菜价格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理清农户参与蔬菜价格保险行为的影响机制。其次,运用内生转换模型(ESR),对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增加蔬菜种植户家庭收入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从微观视角探究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福利效应的作用路径和机理。
(3)对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完善和效应提升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完善方向和发展建议,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化风险管控手段科学调控农产品市场风险提供策略参考。
............................
第二章 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概述
2.1 全国蔬菜价格保险开展情况
自 2010 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蔬菜价格保险的发展。2010 年 8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首次提出完善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对保费给予适当财政补贴。次年,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 2011 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提出扩大大中城市郊区和主产区的“菜篮子”重要产品保险的覆盖面。2015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2018 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将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作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提出鼓励价格指数保险。2021 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蔬菜价格保险等市场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越发重要。
结合以上国家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地区蔬菜产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蔬菜价格保险的具体措施。自 2011 年起,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我国陆续开展和推广。本研究对全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试点城市中,至今仍然存续的、试点级别在县区级以上的、覆盖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主要蔬菜价格保险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汇总。如表 2-1 所示,2011 年,上海市首先在我国开展了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试点品种是 5 种居民日常食用的绿叶菜。2013 年,成都市开始探索试点蔬菜价格保险,由成都市锦泰保险公司进行承保,试点品种扩大到 11 种,成为首个副省级城市中开展蔬菜价格保险试点的城市,也是全国蔬菜优势产区中首个实施蔬菜价格保险的。其后,江苏省张家港市、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山东省的济宁市、菏泽市、枣庄市等,相继展开了蔬菜价格保险试点。以上试点地区和城市中,尤以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的试点方案设计最为全面、参保农户主体最为多元、保期覆盖面和蔬菜品种覆盖面最为多样。自 2013 年以来,成都市不断调整优化原有的保险方案,使得蔬菜价格保险的农户和地区覆盖率持续增长,取得了较好的试点成效,在全国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
表 2-1 我国蔬菜价格保险主要试点情况汇总
2.2 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概述
2.2.1 出台背景
四川省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 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年蔬菜外销量超 1200 万吨,不仅能满足地区蔬菜消费,还大量参与全国蔬菜的跨区调运,尤其在全国冬春蔬菜供给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种植条件优越。从蔬菜生产上看,成都市是“南菜北运”、“冬春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四川省首位。2019 年,成都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 17.52 万公顷,产量达 606.2 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 4.1%和 5.3%。从蔬菜流通上看,成都市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蔬菜集散中心,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2018 年日均蔬果交易量达 1.5 万吨,辐射区域包括川渝、西北、华北等地,辐射半径超 500 公里。因此,成都市蔬菜市场兼具蔬菜优势产区和大型蔬菜集散中心,是一个极为开放的全流通市场。成都市蔬菜供给是否均衡、价格是否稳定,不仅关系本地蔬菜市场稳定、农户增收和市民消费水平,也对全国其他区域蔬菜价格产生影响,成都市蔬菜价格均衡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长期以来,成都市蔬菜生产面临着种植品种多、产量大、上市集中、菜价波动剧烈等重要问题。以成都市播种面积超过 6670 公顷的蔬菜为例,其品种就有包括莴笋、萝卜、大蒜、芹菜等在内的 11 种之多(帅正彬 等, 2019)。由于生产和上市的蔬菜品种多、产量大,实现均衡规划种植的调控较为困难,加之每日区域内蔬菜的输入输出流通频繁,菜价极易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异常天气等自然风险的交织下,成都市蔬菜价格“淡季高涨”、“旺季暴跌”的现象频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有效管控蔬菜市场风险,促进区域内重点蔬菜品种的价格稳定,实现蔬菜“科学播种、适时上市、价格趋稳和种植户减损”的宏观调控目标,成都市于 2013 年 9 月正式印发了《2013 年度政策性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于 2013 年底,正式开始探索实施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
................................
第三章 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市场效应 ...................................... 19
3.1 市场效应的理论依据 ........................................ 19
3.1.1 蛛网理论 ....................................... 19
3.1.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0
第四章 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农户效应 .......................................... 29
4.1 农户效应的理论依据 ........................................ 29
4.1.1 计划行为理论 .......................................... 29
4.1.2 农户福利理论 ................................. 29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建议 .................................. 39
5.1 研究结论 ......................................... 39
5.2 启示与建议 ...................................... 40
第四章 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农户效应
4.1 农户效应的理论依据
4.1.1 计划行为理论
农户购买蔬菜价格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研究农户保险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质是对农户行为的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个体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个体的行为意向越明显,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个体行为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的控制,进而导致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框架,本文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三个方面出发,将农户对蔬菜价格保险的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环境因素、信息获取渠道、农户风险态度五大类,以分析农户对蔬菜价格保险的认知及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行为态度指个体对执行某具体行为的认知与评价,农户对购买蔬菜价格保险的行为态度反映其对蔬菜价格保险的认知和购买倾向。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策时受到的外部影响,农户蔬菜价格保险购买意愿受政府政策、农技培训参与度、保险公司宣传等方面的影响。知觉控制指个体对行为难易程度和控制能力的感知,农户对蔬菜价格保险的知觉控制包括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风险态度等。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对农户购买蔬菜价格保险的作用机理如图 4-1 所示。
图 4-1 农户蔬菜价格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对我国蔬菜价格保险的实施情况和政策效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基本厘清了我国蔬菜价格保险“菜价趋稳”和“种植户减损”两大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通过构建 31 个大中城市 2001-2019 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和 480 户蔬菜种植户问卷调查的截面数据,在反事实理论分析框架下,以成都市为例,分别应用合成控制模型(SCM)和内生转换模型(ESR),从市场效应和农户福利效应两个角度,对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全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推广成效显著,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效应惠及面持续增加。2011 年以来,我国蔬菜价格保险的试点地区、标的蔬菜品种、参保农户的多样性不断增加,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的推广形势向好。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全国试点政策中具有先进代表意义,其首创的“保淡期”和“保收期”双期承保制度、离地价格触发参数标准等,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价格保险的覆盖品种增至 18 种、覆盖范围增至 14 个区县,保险推广力度和农户参与率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存在目标价格设置过低且缺乏区域差异、农户对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认知程度有限、宣传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政策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影响。
(2)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总体上达到了平抑菜价上涨、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政策目标。以成都市为例,第一,蔬菜价格保险的实施,对平抑蔬菜年均零售价格上涨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使其相对于潜在价格平均下降了 0.141 元/kg,与潜在价格的最大价差达-0.574 元/kg。第二,蔬菜价格保险的市场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在实施初期(2014-2017 年),成都与合成成都的蔬菜年均零售价格明显分化,年均价差达-0.100 元/kg,政策平抑价格波动的效应较为明显;在实施后期(2018-2019 年),真实成都和合成成都的价差波动缩小,且由负转正,年均价差为 0.180%,政策边际效应有所减弱。根据调研情况,政策效应在近年的减弱趋势可能与目标价格的代表性下降有关。第三,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对抑制保险覆盖范围外蔬菜品种价格上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有效促进了成都市蔬菜市场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黄瓜、油菜和胡萝卜等保险覆盖范围外蔬菜品种的价格年均增长率也有明显缩小,分别比实施前减小 0.74%、3.27%和 5.68%。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