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素界定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认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以上核心素养。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议题由此备受关注,并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术界和教学一线深度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新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是问题的关键。基于此背景,结合新课标高考卷,以阅读教学为视角,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英语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外语考试科目,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方式,也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相比较听说写三者能力,是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占的比例较高、时间较长的教学与学习内容。抓住阅读理解能力就等于抓住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心。这正是本研究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为分析对象,以阅读教学设计为落脚点,探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以 2016 年-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中的阅读理解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题命题特征和试题考查特点的掌握,针对性地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此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通过高中英语阅读课例的实践与教学反思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基于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新路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述评
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内涵与框架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 21 世纪以后为了更加明确新时期的人才形象,各国以及各个组织对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品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随着研究的深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内涵才得以明确。国外较早地开始对核心素养概念、内涵与体系的研究。
综观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可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包含的特定内容来进行描述的,如“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Development,简称 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Foundations,即 DeSeCo 项目)认为,核心素养内容结构包括 3 个一级指标和 9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三类。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互动地使用工具是个体实现与世界相互作用而行使的社会文化工具,包括使用的语言、符号和文本,知识和信息,新技术等。2004 年,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Organization,简称 UNESCO)出版的《发展教育的核心素养:来自一些国际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核心素养是人适应社会、过上满意生活的必备素养,包括贯穿人一生的七个学习领域的指标体系,涉及到从幼儿阶段一直到中学阶段的身体健康、学习方式与认知、文化艺术、社会情绪、文字沟通、数字数学与科技领域等。2005年,欧盟(European Commission),正式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为欧盟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尤其是课程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和方向。从2002 年到 2006 年,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文字表述一直在改变,但其包含的八个领域从未改变过,即: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信息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创业精神和文化素养。其中的“母语”和“外语”素养被我国学界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指标构成予以借鉴。2002 年,美国正式启动 21 世纪核心技能研究项目,并创建了美国 21 世纪技能联盟(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简称:P21),努力探寻那些可以让学生在 21 世纪获得成功的技能,建立 21 世纪技能框架体系(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认为 21 世纪的人才应具备“学习与创新技能”(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交流沟通与合作)、“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 素养)、“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会与跨文化素养、效率与责任、领导与负责)三个方面。综合看来,各国与各个组织对 21 世纪人才的素养要求大同小异。这些素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通用技能,例如批判性思维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另一种就是专业领域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母语和外语),数学能力、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信息素养等。
图 1.1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一节 阅读理解试题材料分析:话题、语境、语篇类型
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都影响着学生对篇章的理解。阅读主题能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体现在阅读中便是限定了文章话题范围,话题的差异能影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程度。语篇类型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文体特征与整体框架,学生掌握不同语篇的框架与特征有助于学生对从宏观层面了解文章。因此,为了直观明晰地展示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考查内容,本小节将从话题、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三方面对阅读试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主题语境包含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类,为阅读限定了主题范围。语篇是发展语言能力的载体,其类型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连续性文本,还包括广告、漫画、访谈、对话等多模态语篇。根据辜向东(2008)制定的阅读理解试题分析框架中对体裁的分类标准,本文将语篇类型划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将广告、海报、公告应用型文章归类到应用文中。对于试题样本中出现的夹叙夹议文,由于该文体所属语篇没有明确的归类标准,本论文将依据“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内容在文中篇幅比例大小来决定该文体的语篇类型。
表 2.4 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的阅读试题统计表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不仅对传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了新的提炼与升华,也增加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考查学生能力的新维度。从这四个方面分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将有助于英语教师更好地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命题特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进一步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体现语言能力的试题分析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础要素,更是其余素养成长的沃土。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能力素养,语言能力在试题中常常以词义猜测、细节理解等考查方式出现。如 2016 年 B 篇的 27 题为例,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与具体语境对单词含义的理解。“downside”是复合词,原意为“下侧,在下边”。在文中,结合下文“I ran the risk of losing those students who had a different style of thinking”,可知其意思是“鼓励这种思维方式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有失去那些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的风险”,根据这一句可知“downside”在文中有“不好的地方、弊端、缺点”等含义,选项中“drawback”有此意。这道题就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根据上下文对生词与陌生短语进行意义上的理解与转换。再如 2018 年 B 篇阅读的 26 题,考查了学生对单词“juicer”的理解,如果学生有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积累则知道“juicer”是榨汁机,但如果不知道单词的意思则也可以根据后文提到的“...into top of the machine”推断出“juicer”是一种机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的“词义猜测”将语言能力的考查置于一个完整语篇中。因此,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督促他们立足于整个语篇进行生词理解,充分发挥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而不是将单词或短语与文章割裂出来作为个体进行机械翻译。
.............................
第三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24
第一节 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设计策略...........................24
一、 加强对文本主题语境与语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24
二、 融合语言技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24
第四章 阅读教学设计课例................29
第一节 教学分析.....................29
一、 主题语境............................29
二、 教材分析.................................29
结语..........................36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36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36
第四章 阅读教学设计课例
第一节 教学分析
一、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 2019 年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章难度较之前面几个单元略微偏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知识,文化元素多;生词增多,对于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词汇的能力要求提高;语篇类型是说明文,对文章结构的掌握要求较高。教师的教学难度和深度也随之增加,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讨说明文的文本顺序以及背景知识来使他们了解并把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本节课的话题是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涉及到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因此在对汉字发展历史讨论后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汉字体系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次阅读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文章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副标题“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是对主标题“The ChineseWriting System”的解释。文章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第一段,也是文章的总起段,主要阐释了汉字书写体系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作用。第二部分包含文章第二、三、四段,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汉字在关键时期的变化与特征。第三部分包含文章第五、六段,介绍了汉字书写体系在当代的现状。文本内容强调了统一汉字书写体系的好处,即方便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的人们能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让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延续。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一种由汉字书写体系发展而来的艺术——“书法”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策略,如预测、自主提问和寻读等阅读策略的同时,也要探究汉字书写体系的功能和重要性。
.........................
结语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重视情境创设,渗透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素养;第二,重点考查事实性知识,突出对语言能力的关注;第三,重视理解,强调逻辑性思维的培养
根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教学设计策略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加强对阅读文本主题语境与语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融合语言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二、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解读语篇结构,帮助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文本以自我的理解进行评价鉴赏,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拓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分析文化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对比,深化对不同语言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四、积极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拓宽阅读学习渠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本次课例实践,笔者发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1)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发展不全面,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高中生学业紧张,只有在英语课堂上才会接触到英语,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培养他们的听说技能,促使语言能力全面发展;(2)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引导技巧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本次课堂实践中,如学生答不上问题、回答错误的时候,笔者就直接让其他学生回答,或者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没有考虑换一种提问方式,导致个别学生失去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应具备教学机智,做到在课堂上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改变问题或转换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