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63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


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理念。中学音乐课程作为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对中学音乐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课程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显而易见,中学音乐教学中价值目标更加彰显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情操的目的,这使我们研究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题中之义。
②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够全面。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素质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人们虽然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大环境下,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了解不够准确,实施也不够到位,在教学包括在音乐等艺术教育教学中依然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人文情怀等的培养。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多样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人类把握多彩世界的有效方式,让自己的生活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学校,除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在其它的课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音乐课可以通过审美体验、合作学习等等方式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研究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学音乐教学寻找自身发展的需要。

1.1.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①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中学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中学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该选题从中学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出发,根据《新课标》指出的音乐课程的价值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的要求,实现中学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向上的一致性和互促性,有利于挖掘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这些价值的基本方法、途径、保障条件和可遵循的规律等,进而充分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的功能。
②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音乐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艺术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学科。该课题从二者的相关性入手利用艺术学、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研究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现实意义
①该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音乐新课标》将课程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说明《新课标》强调在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矫正和提升,反映了由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目前更为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研究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新课程的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该研究有利于推动《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实践探索。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其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一教学领域一感受鉴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一内容目标。两者均强调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层次的内容,这就使得研究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有助于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目标。
③该研究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自主能动的去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站在育人的高度,立足音乐教学,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在音乐教学中寓教与乐、寓乐于学,融“思想政治教育”于“音乐真美动感”的升华之中。使我们的广大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感受善恶美丑,升化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进而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有效地提高理解、认同、形成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1.2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文章约千篇,但研究中学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文章只有寥寥几十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以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为特点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文章共有20篇左右,主要是从音乐教学的审美特点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杨剑辉在《中学音乐教育与德育》中写到:“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地教学形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
②音乐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黄英提到“音乐教育具有以形感人、以情感人的独特性,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独特作用,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到音乐艺术之中,让道德教育在音乐艺术欣赏中完成”②。郑苗指出“将音乐欣赏的德、智、体功能发挥并结合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入脑入心,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它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和作用的长久和持续,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完成、不能替代的。”
③音乐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对当今音乐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非常薄弱。刘星提出:“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音乐教师素质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落不到实处。”④郝冰,孔凡克也指出:“目前,许多学生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歌剧、交响乐等高雅音乐自知甚少,在学生中对于高雅音乐的传播远远比不上通俗歌曲的传播。我国部分学校的高雅音乐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提升方面的功能以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④音乐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针对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和不足,有学者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应巩固素质教育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探索两者的互相渗透”②王育霖着重强调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加强音乐教育的观念与内容的创新、加强教育模式改革、加强社会音乐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来实施音乐教育的正面功能。③

1.2.2国外研究现状
当今国际音乐教育领域围绕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和研究,其流派或主要观点大体可分为四种:音乐教育的审美哲学、实践哲学、功能哲学和强调“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文化哲学。
音乐教育的审美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贝雷特·雷(BennettReimer)。雷默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他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俱来的反应力”;“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那就必须首先是音乐教育。”④美国1993年9月刊的《音乐教育者》杂志以首篇位置刊登了艾奥瓦大学肯尼斯.菲利普斯的《为音乐教育确立更强有力的思想》。“该文提出:音乐有着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能改变人的态度和情感。”⑤
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音乐教育哲学家大卫·埃里奥特(David J " Elliott)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主张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从事音乐学习。在他的著作《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中强调“Praxial这个术语强调的是,对音乐的理解,应当与真正的音乐活动((musicing making)以及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聆听中所体现出来的意义相联系。

1.2.3小结
总之,研究中学音乐教育和中学音乐教学的文章很多,但是研究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章还很少,成果也很少。少数研究者分别从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对策进行了研究,因为研究者多为是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研究的优点是对现状的把握比较准确。但是,文章理论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对课题的分析论述比较肤浅,对策研究也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甚至还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因此为进一步研究这个课题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1.3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1.3. 1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查阅《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光盘索引》和相关的年鉴、杂志等查阅有关中学音乐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并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努力使论文的写作能够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中学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探究、把握两者之间的共性,进而利用相关共性规律及方法去挖掘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也可以促进音乐教学的丰富与完善。

1.3. 2研究路径

1.3.3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文章创新点:
本文从音乐教学的价值目标入手进行探讨,探索论述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避免单纯局限于音乐教学的僵化模式框架,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探索融汇运用音乐教学进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宏广域界、特色视角和鲜活思路,从而给新课改注入活力,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学术界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很少,资料收集相对来说不够充分,影响了该课题的相关研究。
②由于本人对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学的理论研究较少,理论基础知识缺乏,该选题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拟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①充分扩展资料来源途径,查找相关统计年鉴,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吸收国内外学者关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做好基础性准备。
  ②咨询相关音乐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有针对性的询问相关问题,努力探求两者的结合点进行研究。

2 核心概念与相........................ 13-17
2.1 核心概念........................ 13-14
2.1.1 中学音乐教学................... 13
2.1.2 思想政治教育.................. 13
2.1.3 思想政治教..................13-14
2.2 相关理论基础................. 14-17
2.2.1 孔子的乐教................... 14-15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 15-16
2.2.3 中学音乐教学与.......................16-17
3 中学音乐教学的思..........................17-20
3.1 提高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以帮助他们......................... 17
3.2 丰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培养他们积.....................17-18
3.3 净化中学生的心灵世界,以培育他们..........................18
3.4 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升华..............................18-20
4 发挥中学音乐教学思想政治教育...........................20-22
4.1 学校和学生不重视中学音乐教学影............................ 20
4.2 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影响音乐教学思........................... 20
4.3 相关制度的制定影响中学音乐.............................. 20-22
5 发挥中学音乐教学思想政治教.................................. 22-27
.....................................................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是目前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应强调的“重中之重”。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是我们每一个中学音乐教育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笔者粗浅的论述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引起更多的音乐教学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为音乐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途径方式,更切合实践运用,更有功效。使音乐教学在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 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4]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2001
[5]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1
[6]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7] 刘沛编著.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8] 张 健主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9]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197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