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要想改善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问题,就要推动昌图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昌图县农村经济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地区学生的流失,还可以为昌图县的农村基础教育提供财政支持,根本上解决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问题。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目的
1.1.1选题背景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社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虽然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要想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就需要进一步改造农村。而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则是推动农村改造的关键。202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之后在2021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又进一步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由此可见,我国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例如学生、教师、校舍空心化的现象,即农村基础教育的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以及在年龄结构上分布的不合理。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流失和教师的老龄化。
昌图县,辽宁省最北部的县,是辽宁省扩权强县制度试点单位,亦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昌图县常住人口为711818人。昌图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农村地区转移人口的增多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学龄儿童一直呈现负增长趋势,许多村落渐渐变为“空心村”,许多农村学校渐渐荒废成为“空壳学校”。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学科结构不均衡,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质量较差,撤点并校产生的后果不断显现,城乡教育差距正在一步一步被拉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昌图县农村发展和现代化的步伐将严重滞后。因此,如何治理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问题已成为推进昌图县农村改造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梳理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明晰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现状,探索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原因及消极影响,并探讨治理该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途径。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农村空心化的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引发学者们对农村空心化现象高度关注,并开始展开更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从农村空心化的概念研究来看,易文彬提出农村空心化是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青壮年人口持续流向城镇后农村经济社会陷入衰败的现象[1]。钟勇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俗称“703861部队”,许多村子都变成了空心村[2]。
从农村空心化的表征方面来看,地理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各有自己的研究侧重点。地理学界学者们从空间角度入手,杨忍、刘彦随、陈秧分认为“人走屋空”以及“建新不拆旧”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甚至荒废,乃至城市外围规模不断扩大而农村内部逐步缩小的现象称之为农村空心化[3]。经济学界学者们从农村经济的表现方面入手研究。陈修兰和吴信如认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业需求下降,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土地废弃、农业萎缩、基层组织松散等一系列农村空心化问题[4]。而社会学界的学者们则更多从农村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来考虑。蔡华平、于莉认为相比于关注农村人口下降的情况,更应该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5]。
从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研究方面来看,李玥以保定市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建议: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优化农村管理,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实现经济驱动;促进美丽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和农村社区;利用区域优势连接京津,利用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农村内生力量[6]。黄娱隽以临川区河埠乡为例,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四个方面的治理措施[7]。
.......................................
2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相关概念
2.1.1非农化
对非农化的概念界定可以多维度来进行。从词义本身来看,非农化寓意着农民不再是农民的变化和农民不从事农业的变化,是一种变化的态势。这种非农化变化的态势早在明朝中期时就已出现,随着工商业和城市日益发展,许多农民“去本就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改业工商和交通运输业。
在《人口科学大词典》中对非农化的界定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马毅、谢嘉宬曾提出农业人口流失严重,促使农业用地弃耕,农民逐渐向非农化转移[24]。《人口科学大词典》中对非农化的概念界定,是从人口维度切入,侧重点在于农业劳动力的不断的转移带来的非农化现象。
在《农业大词典》中对非农化的界定则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城市和农村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进而导致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彭红碧、杨峰提出,农民的减少和城镇居民的增长是非农化的外部特征[25]。
单从非农化的概念界定来看,本文更认同《农业大词典》中对于非农化的界定,因其涵盖的维度更为广泛。但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问题,其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村逐步转变为城市,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的流动逐步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空心化,因而本文更倾向于《人口科学大词典》中对非农化的概念界定,即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
.........................
2.2理论依据
2.2.1城乡教育均衡理论
均衡,即“平衡”。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均衡是指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作用,且两种外力的力量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到相等的外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则此种状态就是均衡。而后,西方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在经济学中引入了均衡的概念,这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变化和对立力量保持相对平静和不变[32]。教育的均衡意味着受教育者平等获得教育的理想,以及确保它们在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监督下有效运作[33]。均衡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34]。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理论是指义务教育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均衡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理论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保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人均有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二是政府应为城市和乡村的人们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和过程;三是城市和乡村的人们在接受义务教育后所获得的效果或者是结果应当均等。也就是在接受过义务教育后的受教育者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在学业上能够收获长足的进步,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简言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和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35]。
城乡教育均衡理论为本文的分析构建了理论框架,贯穿全文。本文在探究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消极影响、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原因时,利用城乡教育均衡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城乡教育均衡理论提出了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的启示,提出了做好“整合昌图县教育经费,帮扶农村学校建设”的治理途径。
........................
3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表征及影响.............................13
3.1昌图县概要及农村基础教育现状.............................13
3.1.1昌图县概要.......................................13
3.1.2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14
4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原因..........................35
4.1农村人口的流失................................35
4.1.1非农化的演进..............................35
4.1.2随迁子女的增多................................35
5国内外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治理的经验启示............................40
5.1国外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治理的经验..........................40
5.1.1日本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40
5.1.2韩国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40
5国内外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治理的经验启示5.1国外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治理经验
5.1.1日本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二战过后,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日本经济的转变,此时的人口地域流动非常迅速,日本农村出现了“过疏化”现象。日本的“过疏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减少、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渔村的荒芜等方面,与我国的农村空心化的情况基本相同。在农村人口流失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农村学龄人口越来越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出生人口影响,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多、学校缺乏吸引力、教师流失等问题显现,这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空心化情况相同。从1968年开始,日本便开始积极应对人口过疏化问题。在不断地实践和摸索中,不仅明确了具体措施的方向,而且展开了一系列的对策活动。
(1)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将公立和私立学校分开,以保证农村教育经费,将财政的重点支出放在教师福利待遇方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稳定教师队伍并组织定期培训,建立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2)开展农村特色教育。在基本的学科教育之外,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具有农村综合特色的实践活动和地域人才活用教育计划。
(3)设置村校共同体。学校与周围村落形成共同体,共同组织一系列的学习、生活活动。学校文化与周围村落形成互相依存,将学校设立为农村区域的地域、文化与人文的中心,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相结合。
...............................
6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治理的途径选择
6.1发展昌图县农村经济
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一致,昌图县教育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城镇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城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差距巨大。可以说,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社会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必然结果。造成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昌图县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而落后,而城市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因此,要想改善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问题,就要推动昌图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昌图县农村经济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地区学生的流失,还可以为昌图县的农村基础教育提供财政支持,根本上解决昌图县农村基础教育空心化的问题。
(1)鼓励农民就地创业。鼓励农民在家乡创业,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项目,政府给予帮扶政策,让农民创业有方向,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减少农村人口流失。
(2)吸引企业到农村中来。农村要发展经济,首先要让农民增收。昌图县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的帮扶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农村中来,以此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不仅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还可以就地转化为工人,直接提高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
昌图县要大力农村经济建设,乘上乡村振兴发展的东风,加快昌图县农村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使昌图县的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从而减少昌图县农村学生的流失。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