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孔子学院教学媒介语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22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意义

从2004年到2014年孔子学院在短短十年内发展到所,孔子课堂达到730个,足迹遍布五大洲,12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海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阵地,孔子学院正以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着,而针对其汉语教学状况而兴起的国别化汉语教学研宄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同于国内汉语教学汉语语言环境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外汉语教学往往面临师资匮乏、课时量少、汉语语境缺乏、师生流动性大等等问题。而在这众多的问题之中,教学语言问题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问题。

每年,国家汉办都要向世界各地的孔院及孔子课堂输送近万名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那么,这些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是否都精通他们所任教国家的语言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现阶段,由于小语种人才的缺乏以及海外汉语教学的刚刚起步,除部分英语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公派教师及志愿者基本上都不掌握或者初步掌握任教国的语言。那么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他们是使用何种语言作为媒介语同学生进行交流的?是尽量使用目的语汉语,还是尽可能使用学生的母语?亦或是借助第三种语言即国际通用语英语进行教学呢?当然,随着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今后派出海外的教师都将会达到精通赴任国语言的要求。但是在目前这一过渡阶段,对这些不掌握或较少掌握任教国语言的汉语教师进行研究,了解他们在实际的汉语课堂中使用媒介语的情况,仍然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今后精通任教国语言的教师来说,在对媒介语使用度的把控以及是否得当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丛以往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外汉语学界对于媒介语的研宄多集中于国内汉语教学课堂,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媒介语的研究,而对」于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媒介语使用问题的研究则较少。本文着眼于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在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对海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地探讨与研究,希望所得出的结论对此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教学媒介语的界定

教学媒介语,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教师进行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是学生正在学习的目的语,也可以是学生的母语,还可以是学生和教师都掌握的其他共同语言。从狭义上来说,教学媒介语可以是除目的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如学生的母语或师生共同掌握旳语言。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媒介语,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课堂教使用的语言。根据教学媒介语的定义,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目前主要有三种教学媒介语:一是学生的目的语汉语,二是学生的母语,三是国际通用语英语。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学生的组成成分复杂,基本上都是多国籍学生混合编班,因此教师可能会适当地借助于国际通用语英语,配合汉语辅助教学。而在海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对所在国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更多地倾于汉语和学生母语相结合的形式,特殊情况下才借助于英语。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教学媒介语的狭义定义,在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中所说的教学媒介语均指学生的母语和英语,目的语指汉语。

1.2.2相关研究情况

关于教学媒介语的使用问题,国内英语教学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多的调查研究及实验研究,所持的观点与结论基本上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但是也应当注意发挥学生母语的积极作用。

乔佳义对所任教的两个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班级教学效果要优于以英汉双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班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同时在必要时借助于学生母语。

郑树棠、平文江、杜耀梅、肖莉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使用问题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采用的都是英汉双语授课,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课堂上应该使用一些母语,尤其是在解释一些难懂的概念如词语、语法的时候,认为母语的运用有助于英语的学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教师多用汉语进行授课,这样学生会有安全感和放松感,更能激起第二语言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第二章教学媒介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

2.1调查的目的

通过对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及汉语教师志愿者所教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媒介语的情况。

2.2调查的对象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2014年任教于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及汉语教师志愿者。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共有2位公派教师和3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其中一位公派教师基本不会西班牙语,另一位公派教师的西班牙语水平为B2级别,其余教师均为A2或B1级别。可以说,教师的西班牙语水平总体都不太高。我们向这些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派发了调查问卷。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在下文中将各个教师命名为公派教师a、公派教师b、志愿者教师c、志愿者教师d和志愿者教师e,每位教师与其所教的班级情况如下表所示:

第三章课堂教学各环节媒介语使用情况的案例分析.........24

3.1导入环节.......24

3.2讲授环节..........28

3.3操练环节...........35

第四章教学媒介语使用效果反馈.........44

4.1反馈问卷设计.......44

4.2反馈结果分析........44

第五章结论.......54

5.1海外汉语教师媒介语使用建议.....54

第四章教学媒介语使用效果反馈

通过上一章的案例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几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媒介语的情况,也从侧面观察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反馈。那么学生对教师媒介语的使用具体有什么评价呢?满意度如何?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媒介语吗?学生们对于教师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又有什么样的期望和建议呢?本章将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4.1反馈问卷设计

我们向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及汉语教师志愿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发放了一份教学媒介语使用反馈问卷,调查他们对教师媒介语使用旳评价。其中部分问卷是在教学录像结束后现场填写、回收的,另一部分问卷所调查的班级由于没有进行录像,是由任课教师负责分发和回收的。由于教师对教学媒介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习惯性和本能,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后一部分的问卷也是真实有效的,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效果以及学生对其的评价。

第五章结论

通过对巴塞罗那孔子学院5位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孔院教师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了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媒介语使用不妥之处,同时也了解了学生们对教学媒介语的建议与期望。本章我们将对教师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也指出本文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之处。

5.1海外汉语教师媒介语使用建议

在海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介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呢?又需要注意和避免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教学媒介语的误用和滥用呢?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提出一些适用于海外汉语教学的普遍性的建议。

5.1.1导入与结束环节

导入与结束环节是教学媒介语使用相对较少的部分,但是课堂导入的好坏也是奠定一堂课整体基调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学过的词汇、句型与学生交流,避免过多使用媒介语与学生聊天。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说目的语的氛围。在课堂导入环节,许多教师因为觉得学生水平有限,所以不自觉地会用媒介语同学生聊天,以至于一开始整个课堂就充斥着各种媒介语。我们认为即使学生的词汇及语法水平有限,教师也应该尝试着利用所有学过的句子引导学生发言,创设目的语的语境。

(2)适当补充一些课本中尚未学到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会经常使用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在之后的课程中不断重复,让学生自然习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常用的十分重要的词语或句子,在课文中往往要到很长时间之后才出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用多次课的时间将这些常用句型教给学生,这样的话不仅能够增加现阶段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而且也为之后系统学习这些词语和句型打下了基础。比如在导入阶段,教师经常会采取与学生谈论天气、近况的方式,这个时候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如“非常好、不太好、马马虎虎”等就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些简单的表达方法,在今后的课堂中也就会多加利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