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年级负差异现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01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导读: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整理分析,对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概念界定 入手,分析了 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研究 ,由硕士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绪论
一、问题提出
本人十1994年中师毕业并参加工作,此后一直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自2002年起,一直在当地一所民办初中学校一一临邑洛北中学担任教育处主任,全面负责该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一个现象一直困绕着我,那就是初中生行为习惯上的“年级负差异现象”。所谓的“年级负差异现象”,其实是与行为习惯“年级正差异现象”相对Ifn来的。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正差异现象”,就是指初中生随着年龄增大、年级升高、接受教育增多,Ifn出现的行为更规范、习惯更文明,这是一种正常、自然、积极、健康的变化。Ifn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还有这样一部分初中学生,他们初入学、低年级时,往往表现得循规蹈矩、行为规范、举止谦顺,但随着年级逐渐升高,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制度}I!老师的教育教导不再是敬}fn遵之,Ifn是有意无意地违反、触犯,在衣着、言行、举止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消极变化,这令老师、家长十分困惑和!苦恼,这就是所谓的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
学生行为习惯上的“年级负差异现象”,对十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说,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甚至很多人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教育工作者大都认为“很正常”,“孩子大了嘛”,“毕业班了嘛”……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学生管理人员,我却经常为此苦恼和困惑:学生年级升高了,年龄增大了,接受的教育增多了,应该是素质更高、行为更规范、习惯更文明,应该更多地呈现“正差异现象”,但为什么在现实的初中校园里,却会出存在一些与之相反的“负差异现象”呢?对此,我经常和同事们反思、讨论:“对比学生们入学时和毕业时的表现,我们究竟是把学生教好了,还是教坏了呢?!”答案当然是前者,我们肯定是试图把孩子们教育好,Ifu}_也确实发挥了这种积极的作用,但之所以会出现“负差异现象”,是因为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些消极因素占了上风,Ifn我们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因此,我把研究视角投向了初中生行为习惯上的“年级负差异现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毋需多言,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一系列基本素质的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就是那些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自然的品质和行为。良好的基本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基本的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性平台。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着眼十初中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课题将首次提出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概念界定。课题研究将用新的视角看待初中生行为习惯问题,全面呈现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外在表现,深入分析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产生、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探讨消除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可行性、有效性对策。这对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来说,必然是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二)实践意义
作为一名初中学校德育工作者,我认为,我的苦恼和困惑绝对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必然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人们常说,忘不掉的是素质,不好改的是习惯。因此,初中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关系到初中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这一生能走多远。本课题研究,将有效地促进初中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从}fn保证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
二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如前所言,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已成为许多初中学校的通病,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难言之痛,“见怪不怪”更多的是出十无奈。本研究的开展,将会有力地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逐步消除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提供个案和借鉴。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个人从来都不是存在十社会之外的,初中生的行为习惯状况,必然会影响到所在家庭及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初中生行为规范、习惯明、道德高尚、全面发展,就会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做出贡献;反之,初中生品行不端、不思上进、违纪违规、步入误区,不但会葬送自己的美好青春,也必然影响家庭的幸福、社区的安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旨在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本课题研究,对社区建设、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国基.现代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彼得斯著,邹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土晋堂,李晓主编.实践中的做人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陈景普,李翠婷主编.学校德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5〕黄煌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黄全愈.玩的教育在美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7〕成尚荣主编.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孙云晓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9】伏主编.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0〕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
绪论8-15
一、问题提出8-9
二、研究意义9-10
三、文献综述10-13
四、概念界定13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13-15
第一章 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调查15-23
一、调查对象15-17
二、调查研究工具17-18
三、研究程序18-19
四、调查研究结果19-23
第二章 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成因分析23-36
一、学校教育因素23-27
二、家庭教育因素27-30
三、社会环境因素30-32
四、学生心理因素32-36
第三章 消除初中生行为习惯“年级负差异现象”的对策36-48
一、完善管理体系,加大执行力度36-38
二、区别年级特点,制定德育规划38-39
三、尊重学生差异,强化人文关怀39-41
四、强调主体原则,重视自我教育41-43
五、重视环境熏陶,加强文化建设43-45
六、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45-48
结语48-49
注释49-50
参考文献50-52
附录52-62
初中生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学生卷)52-55
初中生行为习惯现状问卷调查(教师卷)55-58
初中生行为习惯现状问卷调查(家长卷)58-60
初中生行为习惯调查访谈提纲60-62
致谢62

您可能有民族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民族硕士论文频道选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