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释和探讨,以文化景观为例,建立旅游活动中的感知文化距离影响下的三重同构模型,对感知文化距离的形成影响机理进行了拓展和深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文旅融合”及其解析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2018年3月,国务院关于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的合并的改革方案顺利通过,由二者共同组建的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成立。顶层设计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诗与远方”的结合,对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质量下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文旅融合是指文化和旅游产业及其要素之间,融合渗透、交叉重组从而达到有机结合,通过产业链整合和延伸,突破原有要素领域或产业边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和过程。对文旅融合的理解,既不可窄化为仅仅将政府部门进行职能合并,使实践活动被局限于发展文化旅游这一特定产品方向[2];也不可泛化地消除或模糊二者之间的领域边界和行业属性,忽视行业主体特性。因此,文旅融合是要在承认差异并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有限融合”[3]和“有机融合”。
文化与旅游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无论其内涵或外延以及发展轨迹、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但二者又相互关联。文化是在一定区域或群体内,人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旅游是前往异地进行参观游览和体验的社会性活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目标指向上具有统一性[4],二者都为人类提供精神文化体验的服务,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获得美好生活为目标宗旨和实践导向。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关联性强、渗透性高等特点[1]。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抓住了其内在联系,又顺应了其发展规律,因此文旅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将文化要素融入旅游,促使旅游品位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快旅游业不断向专业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不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仅仅是浅层次的观光游览;另一方面,“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爆炸与社会环境快速发展的当下,失去旅游传播的文化也会失去其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渠道,使得文化的作用难以凸显,而旅游活动的消费场域不断扩大,旅游产业不断向文化产业的空间延伸,为文化传播、文化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具有强大潜力的发展机遇。因此文旅融合对双方均是积极且有益的[2]。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基于社会建构理论,提出旅游活动中感知文化距离的产生机制模型,阐释在感知文化距离影响下主客间的同构形成过程;以心流体验理论分析感知文化距离调适原理及方式,通过对旅游者知识技能分层,探究科技手段在感知文化距离和旅游体验中的弹性调节作用,从而得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感知文化距离进行调适的理论依据。以青州博物馆作为实证案例,验证模型建立的有效价值,分析知识技能、感知文化距离、科技展示手段、旅游体验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得到模型验证结果。通过调查游客对科技展示的态度及影响作用,为日后科技展示手段的加入提供相关依据,最终提出健康、可行的理想化目标,为青州旅游产品调整提供改动建议,解决青州博物馆实际问题。
二、理论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本文以感知文化距离为研究起点,将感知文化距离的概念延申至旅游过程中展示方与接收方之间的建构过程,是在旅游研究中对感知文化距离新的解读,丰富了感知文化距离概念的理论应用范围。
(2)构建了旅游活动中感知文化距离的形成及影响模型,对其概念内涵和结构机制进行阐述,进一步明晰了感知文化距离在旅游情景中的使用依据,并分析其前置和后置影响因素,使其解释力更充实。
(3)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将旅游活动中的感知文化距离问题进行前因后果的验证,并提出以科技展示为调节因素,探讨并归纳了旅游交换过程中,不同知识水平的旅游者的感知文化距离如何影响旅游体验效果的作用机制,得到科技如何调节二者关系使效果达到最佳的理论性支撑。
(4)本文将心流体验理论代入旅游情境,以技能与挑战相平衡达到心流体验作为分析基础,建立解读障碍和自身解读能力间的关系分析模型,完善了心流体验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扩大了心流体验理论的解释力。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
第一节 感知文化距离的界定与使用
一、文化与文化差异的形成
“文化”一词庞杂而深远,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从本质而论,文化是组织或社会成员之间共同的意义、意识、传统和规范[13]。人类学家Tylor在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能习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14]。而文化理论家Williams指出文化不仅是一个群体或一段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智慧成果,也是成果形成的实践发展过程[16]。文化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沉淀,较早的中国文化研究将文化作为“以文化之”的心理过程。综合来看,张岱年提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16]。从形成而论,文化的形成、来源以及文化存在和流传具有历史性,因此Linton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社会性遗产。文化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场域中,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以及二者结合而成的历史区位关系影响[17],通过政治、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等各方力量的参与、协同而生,根据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分析,这些影响力因长距离传播,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影响力效果体现出距离衰减规律,导致文化在不同时间、空间距离上存在差异,具备场域内的独特时空特色。从发展而论,文化体系既是活动的产物,又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18],人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都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中[19],因此文化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处理和使用[20]。而在内化与外化的不断转化中文化得以动态发展。总结来看,文化的核心规律总是脱离不了这样三点: 历史的传承性、群体的共享性、地域的分异性[21]。
...........................
第二节 感知文化距离的影响研究
一、影响因素
感知文化距离形成包括前往差异化文化环境前、中、后过程,影响感知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客观背景原因和主观心理及过程互动方面。首先,地理上的接近使得文化形成时产生相似性,并促进了文化间交流和沟通[53],因此地理空间距离会影响个人文化距离的心理感知[54],地理距离作为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的前因变量表现出较政治、经济等更显著的解释力[55],研究普遍认为地理距离越大,感知文化距离越大。
其次,个人的感知能力和心理作用影响感知文化距离的结果,Liu等通过对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意向的自我报告式调查,探讨了目的地熟悉度和地理距离对感知文化距离的前测影响,将对目的地熟悉度划分为自测熟悉度(Self-rated Familiarity)、信息熟悉度(Informational Familiarity)和经验熟悉度(Experiential Familiarity)并得出三者均对感知文化距离产生负向影响,其中以自测和经验熟悉度为甚[56]。而熟悉度依赖于对信息的掌握,熟悉度的概念符合对心理距离最初的定义和描述[56],因此感知文化距离也受到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最后,感知文化距离受到社会活动过程中主客接触和互动的影响。Fan通过调查中国内陆的香港游客,测定了旅游接触对感知文化距离的影响[51],其中接触质量对旅游者感知文化距离产生有负向影响,即和谐友好的接触促进旅游者的融入并促进产生积极情绪和主客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就接触数量而言,社会导向型接触(Social-oriented Contacts)和服务导向型接触(Service-oriented Contacts)分别对旅游者感知文化距离起负向和正向影响,社会接触主要为互动和活动参与,旅游者通过融入其中、增加沟通、摆脱偏见促使距离感的降低,而服务接触主要为与旅游工作人员,如餐饮、购物等服务人员接触,这种不深入的、规范的、偏正式的接触,强化了旅游者的客人身份,而增加了距离感。
..............................
第三章 旅游产品开发中感知文化距离的理论建构 .............................. 23
第一节 影响机理分析 ............................................. 23
一、认同原理与风险规避支持下的“文化相似—吸引”说 .............................. 23
二、成就动机理论支持下的“文化差异—吸引”说 ......................... 23
第四章 青州博物馆实证研究设计 .................................. 34
第一节 案例地选取 ..................................... 34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4
第五章 青州博物馆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5
第一节 描述统计 ............................... 45
第二节 信度检验 .................................. 46
第五章 青州博物馆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第一节 描述统计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根据表5.1人口学变量数据特征分析,反映了被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本次调研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达98.89%。根据各个变量的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布基本满足抽样调查的要求。在青州博物馆旅游者的调查样本中,男性136人,女性131人,选取的男女比例均衡;年龄分布情况以18-45岁居多;学历方面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的旅游者居多,说明前往青州博物馆的旅游者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月收入方面较为均衡,客源地方面以山东省内为主,占87%,符合青州博物馆的旅游者特征。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感知文化距离形成受到主客双方的共同作用,并影响了同构与体验的效果,旅游者因理解与共鸣和产生与旅游地的连接点,从而令主客间顺畅交融。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释和探讨,以文化景观为例,建立旅游活动中的感知文化距离影响下的三重同构模型,对感知文化距离的形成影响机理进行了拓展和深入。文化景观以其文化表征再现机理与创作者产生同构,而观看者通过符号互动进而与文化景观产生同构,二者联动下,文化景观成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媒介,而信息流动的通达与否代表着感知文化距离的程度大小,在这过程中旅游者的休闲限制为文化景观欣赏的知识门槛,但通过供给方的解说系统提供辅助传输手段,促进互通形成、距离拉进,从而达到“人—物—人”的三重同构形成。
基于心流体验理论,旅游者的知识技能与感知文化距离的理解挑战之间平衡匹配是达成心流体验的条件。根据需求方的认知及体验状况,本文提出从供给方开发设计视角的调适模型,提出了科技展示手段的“弹性”调节作用。通过知识技能对旅游者的分类,以科技展示手段降低文化景观知识门槛,从而提升旅游者知识获取效率,面对感知文化距离下对文化景观的理解难易,通过科技展示的手段丰富体验活动、加深理解范畴,从而对感知文化距离进行调控,促使技能与挑战的一致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旅游体验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