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分别对目的地旅游吸引力、文旅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整理发现关于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研究较为匮乏,并未有学者探索过小镇这一新型业态吸引力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体系,由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文旅融合成为新的时代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发展成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发达国家旅游业一百多年的进程,现已跻身旅游大国,正向旅游强国靠拢。目前旅游市场整体发展较快,传统的观光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已经步入长尾阶段,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1],文化旅游备受关注。根据亚太旅游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旅游者愿意支付的额外项目”研究,有60%的人愿意为“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买单,可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势在必得。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立,更是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奠定了体制基础,开启了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新元年。截至2019年末,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为1065.02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4.7%。全国不同种类文化和旅游单位有35.05万个,从业人员达到516.14万人,艺术表演团体有17795个。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政府对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以及人民对文化旅游强烈的需求。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拥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二者互为补充,具备耦合关系[2]。新科技、新智能、新需求的发展,不断影响和带动着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大量的新业态,如医疗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文旅融合不只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直接融合,更是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的一种政策,是将文化产业赋予到旅游这种实体产业的过程,也是旅游产业向高层次实体创新升级的过程[3],因此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丰富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特色小镇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枢纽,对乡村振兴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旅特色小镇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类型,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旅特色小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虽然关于文旅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也略有涉及,但主要集中在对文旅特色小镇成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对于文旅特色小镇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扎根理论来研究文旅特色小镇的吸引力,能够扩展其研究内容。
(2)拓展旅游吸引力的研究对象
吸引力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由于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关于旅游目的地评价研究也十分丰富,但关于目的地吸引力评价对象仍集中在传统的旅游业态,缺乏对旅游新业态的关注,本次研究重点关注特色小镇这一旅游新业态,是对传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研究的补充与推进。此外,以往学者主要采用文献梳理法等来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借助网络优势,运用扎根理论对携程、马蜂窝等旅游网站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来探索文旅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影响因素并构建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
2.1.1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由李强(2014)提出的:不是建制镇、产业园区、风景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资源特质,明确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形成“产、城、人、文”融合的平台;卫龙宝,史新杰(2016)提出特色小镇在产业、功能、形态、机制上存在发展优势,是促进区域经济稳健发展的动力源泉[21],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结构重构具有重要的意义[22]。2016年国家发改委指出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更关注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同于行政建制镇,是一个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按照行政区划,拥有鲜明产业以及一定发展规模的城镇[23]。吴一洲(2016)提出特色小镇既可以建立在大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又可以建立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还可以建立在城市内部的独立街区[24]。
2.1.2文旅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虽源于浙江如今却早已遍布全国范围,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形态。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特色小镇已不再限制于大城市附近地域,远离城市的特色小镇不断崛起。文旅特色小镇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金虹(2018)、王时原等(2021)指出文旅特色小镇是指借助当地丰富资源条件发展旅游,并使其占据主导或者支撑地位,与其他关联产业、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当地社区以及其他旅游区等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25-26]。陈水映等(2020)认为旅游特色小镇是指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中心,在传统古村、古镇自然与文化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助文旅融合、建设规划、创意开发等措施发展起来的特色地域空间[27]。陈坚(2020)认为文旅特色小镇是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将当地特有的文化及物产同旅游业进行结合,建设产业植入式、科学特色定位的小镇[28]。从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总结得出,文旅特色小镇必有的三个特点:文化旅游产业是核心、小镇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周围的环境等要素发生交互关系。
...............................
2.2相关理论综述
2.2.1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前身被运用到对人口流动这一现象的研究,19世纪英国学者E. Ravenstien在针对人口流动现象总结的规律中提到了推拉理论,他将促使人口发生迁徙的原因总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是推拉理论产生的前因[38]。推拉理论是由学者D.J.Bagne在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提出,他认为:人类为了寻求更好的利于生活的环境而进行种族迁移,流出地糟糕的不利于生存的要素是产生迁移行为的推力,而流入地良好的生存环境就是产生迁移行为的拉力,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这一理论经Dann(1981)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之后,主要用作对旅游流现象的诠释[39]。推拉理论认为,旅游行为的发生是由游客需求推力、目的地拉力以及阻力三大要素共同运作的。其中,推力指的是旅游者自身想要增长见识、逃避现实、放松休闲等内在需求动力;拉力则是旅游目的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等要素,拉力在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以上所说的推力和拉力以外,还存在一种外在力量也会对旅游活动造成影响,这就是旅游阻力,这种作用力主要与空间距离、时间成本等要素有关。在旅游现实情境下,这三种作用力之间并非独立运作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游客的旅游行为。因此,本文借助该理论,一方面采集小镇官方旅游新闻另一方面采集网络游客评论文本试图从“推”和“拉两个方面”研究文旅特色小镇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因素,也就是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2.2.2产城融合理论
产城融合相关表述最早见于以莫尔、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时期[40]。国外学者对于产城融合研究常见于城镇化、工业化等主题。19世纪末,Ebenezer Howard第一次提出“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着重表示了理想的城市应该既具备了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又摒弃了城市和乡村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是一种“城乡结合体”模式[41]。Oltavian(2006)、Brulhart(2008)等研究了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城市经济聚集效应,表明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正相关[42-43]。Rogers(2013)注意到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44],Moran(2014)提出产业发展正向推动城镇化发展[45],Kevin H. Zhang(2018)提出城镇化对工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46]。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9
3.1研究案例选择 .......................................... 19
3.1.1扎根案例地选择 ....................... 19
3.1.2实证案例地选择 ........................... 23
第四章 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评价体系构建 ................................ 27
4.1编码分析 ..................................... 27
4.1.1开放式编码 ........................... 27
4.1.2主轴编码 ..................................... 34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武侯镇为例 ................................... 41
5.1武侯镇概况 .................................. 41
5.2统计分析 ....................................... 42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武侯镇为例
5.1武侯镇概况
(1)旅游资源丰富。首先,武侯镇作为千年历史古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道文化,汉江孕育了其传承千年的汉水文化,诸葛亮培育了其武侯文化及原生道教文化;其次,武侯镇历史悠久,境内文物遗址资源众多,有号称“天下第一流”的武侯祠等文物景点和历史遗迹;最后,汉江、咸河、黑河穿境而过,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武侯镇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业形态鲜明。武侯镇于2013年被确定为陕西文化旅游名镇,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名镇,推进“全域旅游”战略;2017年,住建部公布的国家特色小镇中,武侯镇赫然在列,这再次为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直以来武侯镇依托三国文化资源、旖旎的山水田园风光,着力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优美雅致、具有鲜明文化特色且极具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小镇,形成集聚效应,发挥品牌影响力,目前已形成了文化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观光农业,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如今的建设更聚焦于“三国文化+特色小镇”,以“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五节龙、出师表、旱莲文化节、汉服婚礼等”民俗活动和传统手工业为基础,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综合收益持续提升。2020全年武侯镇接待游客量达406.8万人次。
(3)旅游区位具有优势。武侯镇地处陕西西南部,陕、川、甘三省交界;小镇以南是汉江,以北是秦岭,区位条件良好,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上的可进入性以及文化资源的富足使得武侯镇旅游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文旅特色小镇是协调大、中、小城市之间发展关系的新型载体,是促进村民就业、就地城镇化的高效措施,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长期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升小镇吸引力刻不容缓。因此本文聚焦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以推拉理论、产城融合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识别了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侯镇为例,证实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以期借助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其他的文旅特色小镇所吸引力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分别对目的地旅游吸引力、文旅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整理发现关于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研究较为匮乏,并未有学者探索过小镇这一新型业态吸引力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体系,由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2)鉴于文旅特色小镇与传统景区开发模式的不同,吸引力影响因素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三大典型案例地(乌镇、照金镇、杨柳青小镇)进行编码分析,以期获得全面、系统、普适性的结果,在扎根结果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构建了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评价体系,包含旅游资源、品牌形象、运营管理和旅游氛围4个系统层以及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特色产业资源、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区位条件、旅游环境、场景氛围、社交氛围9个要素层和29个具体指标,其中“特色产业资源”与“社交氛围”是文旅特色小镇吸引力指标相对于传统景区吸引力指标的推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