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大豆种植业开始得较早,压榨企业最早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小规模压榨厂商和小作坊式加工活动为主,产能过于分散,年开工时间仅仅为大豆收获季,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豆压榨“行业”。20 世纪末,大豆进口配额权发生了改变,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其他南美国家对非转基因技术展开了充分研究,大豆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美国农业部统计,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大豆单产均值为 126 公斤/亩,而美豆单产则达到 228 公斤/亩;国产大豆生产成本为 644 元/亩每吨,而美国大豆成本为 519 元/亩每吨;东北人均耕地面积 4.6 亩,美国人均耕地面积 11.7 亩;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出油率分别为 18.1%和 16.3%。价廉质优的进口大豆快速地抢占中国市场,大豆加工产能呈现爆炸性增长,1000 吨/天以下的小型加工厂基本被大型(3000 吨/天以上)的集团化压榨企业代替,老旧差的企业被技术先进的新企业代替。至此,国产大豆主产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形成以沿海港口为主要大豆生产园区的产业新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肉蛋奶逐步成为国内消费主力产品,带动了大豆相关饲料的消费增长。蛋白粕从 2003 年至今保持年均 7.4%的高增长率(图 1.1);植物油在 2006 年之前年增速均超过 8.5%,但在人均消费到达 17 公斤后增速开始放缓,从 2006 年度至今年均增幅已经回落至 2.8%(图 1.2)。
图 1.1 国内大豆蛋白粕增速
1.2 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豆压榨行业起源较早,小规模压榨厂众多,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豆压榨“行业”。随着油脂油料需求的刚性增长,靠国内油脂油料产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利用其先天的土地优势以及后天的非转基因研发优势,大豆产量和品质竞争力远胜中国,中国大豆进口规模逐步攀升,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从国际贸易流向和压榨企业产业链的角度看,从大豆主产国采购到至中国港口的时间在 20-40 余天不等,直到加工生产成为油、粕,销售完毕再进行资金回笼,整个产业链条持续时间要达到 1-2 个月时间,时间跨度较长,市场波动的风险也较大,这就为压榨企业持续运营并控制风险、获取利润的提高提出了较大的考验。同时,国内油脂企业的行业竞争也加剧了市场波动的风险。
在此之前,大豆压榨产业经历过两次市场“波动”。第一次是 2004 年,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新作的美豆市场价格较高但国内的产品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完全能够消化成本,大量中国大豆压榨企业高位入市采购,价格后期下跌。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一直以来是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也发生剧烈的价格波动,国际市场上 CBOT 大豆短期内暴跌 27.9%。许多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在 4000 元/吨的最高价格区间购买的进口大豆运到国内生产一吨豆油就会亏损 500-600 元。国内压榨企业 70%停产,进口合同违约,造成了中国的“大豆风波”。由于无力支付货款或承担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国内压榨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整体受挫程度较高。据统计,国内油厂亏损约 80 亿元,外资企业趁机低成本兼并重组控制了全国 66%的大型油脂企业(2004 年),控制了超过 85%的加工产能,大豆民营压榨产业几乎全军覆没。在国内压榨行业发展的初期,“大豆风波”充分暴露出企业缺乏风险防控的意识和风险防控的手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分析供求与价格关系的常用理论,考虑了产品的供求和时间因素,是一种动态均衡的分析方法。蛛网理论最早在 1930 年由美国舒尔茨、意大利里西和荷兰丁伯根各自提出,后经英国卡尔多在 1934 年定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模型的基本内涵为:第一时期的价格 P1 由供给量 Q1 来决定,生产者依此价格决定第二时期的产量 Q2,Q2 再决定第二时期的价格 P2。第二时期的价格P2 又决定了第三时期的产量 Q3,依此类推。鉴于商品的供应弹性 E(S)和需求弹性 E(D)具有差异性,蛛网模型又被具体分为发散型、收敛型以及封闭型三种。
2.1.1 收敛型蛛网模型
如图 2.1 所示,当供给弹性 E(S)小于需求弹性 E(D)(即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逐渐减弱,经济状态趋于均衡。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为“蛛网稳定条件”,蛛网向内收缩,称为“收敛型蛛网”。
图 2.1 收敛型蛛网模型
2.2 期货交易的相关研究
2.2.1 期货交易的概念界定
期货交易是在特定的交易所买卖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交收特定规格等级现货商品的标准化合约。在一定程度上,构造和交易期货合约的目的是降低合约双方的信用风险,应对远期合约较容易产生的信用(违约)风险。
2.2.2 期货市场的产生
期货交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 19 世纪中期的美国芝加哥就出现了。19 世纪 30-40 年代,在美国中西部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下,中西部的谷物在芝加哥汇集,再从这里运往东部消费区,这也使得芝加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在粮食季节性生产、库存数量不足、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当时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谷物在短期内集中上市,恶劣的交通状况使大量谷物不能及时运输到东部地区,仓储设施严重不足,粮食大量堆积。粮食购销商无法采取先大量购入再见机出售的办法,因此价格一跌再跌。到了第二年春季,粮食短缺现状又造成了粮食价格的增加,加工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在供求矛盾的反复冲击下,粮食商在交通要道旁边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到了第二年再发往外地,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季节性矛盾,但也承担了一定的价格风险。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粮食商在购入谷物后立即赶到芝加哥,与粮食加工方、销售商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并在合同中事先明确销售价格以保证预期利润,这就形成了期货市场的雏形。
1848 年,82 个芝加哥商人共同发起并最终成立了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of Trade,CBOT),成立目的是为农民和商人提供会面便利性,使交易谷物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化。为了保证买卖双方都能够接受合同内容,到期执行远期合同或转让给其他人,期货交易所在 1865 年推出了标准化的期货合同,同时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买卖双方能够在公平的市场中交易,这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
.........................
第三章 国内压榨企业期现货运营模式分析.......................... 22
3.1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期货业务的有关规定.............................22
3.2 国内压榨企业期现货运营模式分析................................24
第四章 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的提出...................................29
4.1 套期保值利润的计算.............................29
4.1.1 进口大豆到港成本..................................29
4.1.2 套期保值利润测算..........................................30
第五章 SOC 公司期货保值操作实例分析..........................37
5.1 SOC 公司基本概况.....................................37
5.2 大豆采购与套期保值节奏.........................38
第五章 SOC 公司期货保值操作实例分析
5.1 SOC 公司基本概况
SOC 公司自成立以来,科学地利用期货工具进行价格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功经验。在储备油脂油料轮入轮出、油料原材料的采购、整理、压榨、处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SOC 公司均恰当地采取了套期保值、基差定价、虚拟库存和交割等手段,实现了对冲经营风险、营造平稳利润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发展。其基本概况如表 5.1 所示:
表格 5.1 SOC 公司基本概况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随着期货品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期货市场机制的逐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中,油脂油料品种体系是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发展时间最早、发展程度最完善的一支产业链,呈现出成熟的市场经验和优势。套期保值策略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小波动、防范风险、锁定利润。前面的研究提到,通过套期保值这一操作,规避了 2015 年 10 月中旬行情大跌的风险,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从 2600 跌至 2300 一线,豆油期货价格最低也曾跌至 5300 一线,波动幅度超过 300 元/吨。同期的豆粕现货基差从 90 扩大到了 120,豆油基差波动区间在 50 元左右,后期行情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套保空单的存在规避了行情大幅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
(2)指导企业完成销售。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通过运行公开、公平、高效的期货交易运营机制,可以形成真实、连续和权威的期货价格,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还能指导企业完成销售金额经营工作。
(3)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随着油脂油料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行业价格逐渐透明化,市场供应也更加充足,传统“低买高卖”的市场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竞争需要。具体而言,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经销商的豆粕销售价格要低于油厂销售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想要获得稳定的利润就必须持续关注、研究和参与到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和基差交易中,鼓励客户也积极参与到期货交易中去,加强风险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