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论文的结构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但你知道各部分在整个论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通过题目和前言表达研究的主题、研究依据及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题目要简洁和高度概括,前言要精炼、系统和准确; 通过研究方法介绍表达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研究方法要具体和全面; 通过研究与结果分析报道研究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对结果的分析要求逻辑性强的、客观的和有充分依据的归纳; 通过结论表明这些成果在科学上说明了什么,结论是由结果所推论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要求精到、肯定和明确; 通过讨论就研究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拓展性分析,讨论是论文的点睛之处,并非可有可无,要求深入、透彻和针对性强。当然,作为学位论文还应有一些必要的信息需要准确表达,如署名应明确表达作者在研究中的贡献,摘要应简要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全貌,致谢是为了表达相关人员对研究的帮助和支持。下面我们就分析各部分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大家在写作中要注意避免,从而保证论文质量。
一、农林学科学位论文常见的写作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培养单位虽有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和写作规范,但在实践中,在论文内容和写作规范上都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内容属学术问题,而写作规范属表达问题,这里只对涉及表达效果的写作问题进行分析。
(一) 前置部分问题
学位论文的前置部分一般是指题目、署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又是最重要的题目和摘要。
题目的常见问题是题不对文、不鲜明、太宽泛或太具体,本质问题是不能反映文章的主题。如有的调查研究性论文题目常为“某内容调查”,有些技术性论文题目为“某方法筛选”等,只体现了工作内容,而没有表现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生态学专业论文题目为“某群落结构与动态研究”、“某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等,既无特点又太宽泛,表现的基本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内容,而没有体现出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还有的将研究的地点材料或方法写在题目中,导致题目很不鲜明,实际上只有当研究地点对研究的科学问题十分重要或研究的内容是以方法创新为主时才将地点或方法写在题目中; 还有的论文题目太过狭窄或具体,所表现的是研究的具体内容,如某畜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将研究的几项具体内容全部写进题目,使题目冗长达47 字。
摘要的常见问题是介绍式、不精练、不全面、重复结果,本质是不能有效和全面的反映文章的核心信息。介绍式主要就是以介绍的口气叙述研究内容,如“本论文研究了山区开发的模式问题”,而没有告知研究要解决的开发模式的什么问题以及解决了什么问题等; 不精练主要表现为过多的介绍知识性或研究背景内容,如有的研究植物抗性机制的学位论文,摘要中关于植物种类、植物抗性表现、研究意义等内容占了很大篇幅; 不全面则表现为或研究意义和目标表述不够,或研究地点、方法等介绍不够,或只有结果没有结论等; 对结果的重复是摘要写作中最常见的误区,很多作者将研究结果照搬到摘要中,完全违背了摘要应反映文章全貌的原则。
( 二) 主体部分问题
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前言、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和讨论。该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主干,反映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和整体学术水平,要求叙述完整、系统和概括性强,表达清晰、准确和逻辑性强。该部分的常见问题是叙述概括性差、表达不准确和分析欠深入。
前言常见的问题是离题太远、知识性介绍、罗列以往研究、对学科前沿不清和科学问题不明确等。离题太远是最常见问题之一,作者往往赘述与研究的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如有的研究森林经营方式的论文,前言从森林的生态功能写起,详细介绍树种、林种、林分类型与森林经营的关系、森林经营的概念、森林经营的历史等等,这些内容与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相去甚远; 知识性介绍则是在前言中进行术语解释、理论、原理、规律等有关科学知识的叙述; 罗列以往研究是又一最常见问题,作者对有关内容的研究现状不做加工的按照作者一一罗列,从中看不出研究的进展和学科前沿; 科学问题不清是常见的影响科学问题表达的最严重问题,一方面作者对以往研究缺少深刻认识和分析,不清楚存在问题或存在的问题分析的不准确,另一方面对本研究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缺少表述或表述不准,对科学问题最不科学的表达是“该方面研究鲜有报道”“填补该方面研究空白”等,需知没有研究过的内容未必是创新性的,只有促进学科进步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研究方法的常见问题是缺少详尽的试验设计,尤其是一些调查性或宏观研究内容的论文,作者往往忽略符合科学原则的实验设计,使得无从判别研究的科学性; 还有就是过度介绍,作者将与研究有关的地点、材料、方法、公式、仪器等详细罗列,特别是对研究地区概况的介绍尽管与研究主题关系不大也尽情叙述,实际上,有些常规的研究方法等不必一一列出,只注明出处即可。
结果与分析的常见主要问题是缺少归纳和科学分析。前者往往是处理效应的简单叙述,后者是缺少对规律的分析,或者将讨论与推测作为分析,这二者都大大影响了对研究成果的价值的表达,没有归纳的结果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清晰的表达研究对科学问题的解决及取得成果的价值所在; 而缺少科学分析的结果是“死水一潭”,既不能很好体现研究的思路,又使得成果苍白和缺乏生命力。
结论与讨论的常见问题是将二者混为一谈、结论重复结果和应付式讨论等。将结论与讨论混淆是最常见的误区,结论是确定性的,讨论是探讨性的,二者的内涵和性质不同,混淆在一起显然会使得要表达的内容也是不清晰和混乱的。将结果作为结论是最常见的论文写作错误,会使得研究成果的表达黯然失色。讨论的最突出问题是泛泛叙述、缺乏针对性和不深入,作者称之为应付式讨论,这些问题使得讨论不仅不能表达与研究有关的深层次问题,反而会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 三) 附属部分问题
学位论文的附属部分包括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该部分对论文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虽属附属,但不可或缺。致谢和附录应是根据需要附述的,该部分中参考文献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参考文献的常见问题是罗列没有真正参考的文献,有的作者将大量根本没有参阅过的文献从其他文章中照搬过来,以显示其阅读文献的广泛或研究依据的充分,这不是一般的写作问题,而是学风问题。
二、学位论文写作问题成因与对策
学位论文由于写作方面的问题而严重的影响着论文的质量。究其原因,除去作者的责任心和态度外,作者的学术品质、科研素质、写作水平以及培养单位的管理、社会环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
(一) 学术品质对论文写作内在质量的制约作用
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的内在质量应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归纳、挖掘和表达。作者的思维方式、问题分析和科学归纳能力等学术品质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中的有些问题并非学术上的“硬伤”,如结果分析、结论与讨论中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已确定,怎样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等,与作者该方面的品质关系极大,也会严重的影响对研究成果的表达。比如生态学中研究环境条件对生物物种种群动态的影响,如果死板的看待某一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效应,只能得出简单的结论,其研究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如果遵循生态学的思维方式,突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和系统性,认真分析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交互效应,考虑种群本身的状态及其数量调节作用,考虑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及系统的自控能力等,就有可能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所以,要提高论文的内在质量,除去研究结果的创新性之外,还必须提高作者自身的学术品质,也就是要学会用科学和专业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关注学科前沿,还要认识学科前沿。如果仅会做实验,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员,而不会成为一个学者,当然,也
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
( 二) 科研素养对论文的表达效果的导向作用
学位论文要良好地表达研究成果需要作者的良好的科研素养,包括严谨的作风、求是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这既是做好研究的最基本的素质,又是写好论文所应具备的素质。论文的许多问题就是作者的科学研究素养不够造成的,比如题目的题不对文、前言的科学问题不清、结论的归纳不到位、讨论的不深入等问题,都是作者没有认真理解论文的写作要求,或没有认真把握学科前沿,或没有认真分析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应付差事做表面文章等,正是由于作者的这些“不认真”,使得论文的研究本身就粗糙,表达不好就更是“情理之中”了。
作者的科研素养不仅会影响研究成果的水平,也会影响研究成果的表达效果。所以,作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料的整理和论文的写作,透彻的理解每部分的要求,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内容,严谨的处理每一个问题,只要认真了就可能会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 三) 写作水平对论文外在表现的限制作用
当论文的学术水平一定时,作者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论文质量的限制因素,包括作者对论文各部分内涵的把握、对写作规范的理解以及语言的运用、表达习惯等。比如摘要中的问题一般不涉及论文的研究水平,而是由于作者的对摘要写作要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造成的; 前言中的语言啰嗦、结果分析和讨论中的逻辑混乱等问题纯粹是表达方式和能力问题; 结论中的最常见的与结果重复的问题,也不是研究水平问题,而是作者对结论的内涵把握不准造成的; 还有如遣词用句的准确、语言的精炼等问题,就更是作者的写作水平问题了。这些问题虽不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但会制约论文的外在质量。
作者的写作和表达水平也可以看做是科研素养的一部分,很显然,如果只会做不会表达,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专业人员。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多学习多实践,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优秀论文学习,向写作高手学习,向实践学习,惟有学习和实践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 四) 管理水平对论文整体质量的导向作用
除去上述作者的主观因素外,培养单位的管理也会成为影响论文质量的外在环境因素,包括导师的责任心、学风、学校的监管水平、专家的公正性等。导师的要求和培养单位的学风又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很多研究生论文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如题目错误、英文翻译错误、文献乱引等,显然是由于导师没有认真审阅和作者没有严谨的学风造成的; 学校对论文规范的监督检查以及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的负责态度也会对论文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可见,要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这既是作者的学术品质问题,又是社会的学术品位问题。一方面,培养单位和导师要提高研究生论文的质量意识,全社会也要在论文的质量上形成高度共识。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和社会要建立论文写作质量的控制机制,将论文的写作质量看作是论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作者产生的影响就不仅是论文本身,还会反作用于作者的研究水平。
总之,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不只是影响科学研究的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的传播,也会作用于社会学术品位的提升。所以,不只是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要致力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整个学术界和社会管理部门都要关注学位论文质量问题,努力形成质量第一的育人和学术环境,长此以往,必显成效。
农业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农业论文,硕士论文,论文写作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