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瓶颈日益显著,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高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占领国际分工的优势地位的重要选择。高端产业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更高发展,其发展边界涉及三大产业领域,高端产业在第一产业领域中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便是高端农业。因而,高端农业也是我国打造高端产业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对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2007 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把现代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2011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政策导向,并提出了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政策目标。高端农业是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和现代化农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农业,体现的是高质量、高效益、高辐射的农业发展思路,发展高端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由低价值、低品质、低档次向高价值、高品质、高档次攀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从现实来看,高端农业的概念已经频繁出现于新闻报道、政府文件中,被用以描述各地农业发展的先进典范,或被当作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加大高端农业相关的理论研究,探明高端农业的内涵及外延、分析高端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基本路径,既具有较强的政策背景,又是区域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高端产业孕育条件。2005 年北京市在“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中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这既强调了农业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北京市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随着北京市“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总体定位及“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如何保证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北京市总体城市定位及战略发展目标的协调成为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而高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益、高竞争力的农业,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因而,探索符合北京市现实情况的高端农业发展之路,也是促进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发展与城市总体定位及战略目标相协调的现实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随着高端产业思想向农业领域的自然延伸,高端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高端农业的相关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从 CNKI 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来看,学术文献中涉及高端农业的研究甚少,且多停留在概念描述和经验总结的阶段。本文试图通过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并充分结合相关实践,从消费需求、产品层次、产业链、价值链多角度对高端农业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探索高端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基本路径,从而实现对已有相关研究中所存缺陷进行补充,又是对整个高端农业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二章 高端农业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端农业的概念
作为一个新概念,“高端农业”一词已频繁现诸新闻报道、政府工作文件中。但根据相关内容,其对高端农业的认识是模糊且片面的。有的强调生产过中高端科学技术和先进农业设施的使用,如生物育种、“植物工厂”等农业生产形式;有的强调农产品高质量、高品位、高价值的特性,如面向国内外高消费群体,通过标准化生产打造有机农产品、品牌化运作创建名优品牌的农业生产。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org提供文科论文,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模板,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联系方式:QQ357500023,电话13795489978。而从学术文献中对高端农业的定义来看,亦没有一致的概念界定,如:李士梅(2008)认为高端农业是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位于农业价值链顶端的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产品。梁兴辉、吴秀青(2008)认为高端农业是指凭借区域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将高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瞄准高端市场,生产高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以获得高附加值的一种农业形态。刘杰(2010)认为高端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创新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先进的流通方式和高效优质的市场营销服务为连接,使农业生产出具有高质量、高品位、高赢利性、高附加值、生态、安全的高端产品,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章 国内外高端农业发展经验.........................24-29
3.1 国内外高端农业发展经验......................... 24-27
3.1.1 荷兰花卉产业高端化经验......................... 24-25
3.1.2 法国葡萄产业高端化经验......................... 25-26
3.1.3 山东平度芹菜产业高端化经验 .........................26-27
3.2 国内外农业高端化实践的启示......................... 27-29
第四章 北京市农业发展概况......................... 29-35
4.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29-30
4.2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0-33
4.3 北京市发展高端农业的意义......................... 33-35
第五章 北京市高端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35-43
5.1 优势分析 .........................35-37
5.1.1 丰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 35-36
5.1.2 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 36
5.1.3 丰富农业文化创意资源......................... 36-37
5.1.4 较好的产业基础......................... 37
5.2 劣势分析......................... 37-38
5.2.1 自然条件的局限......................... 37-38
5.2.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38
5.2.3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38
5.3 机会分析......................... 38-40
5.4 威胁分析......................... 40-41
5.4.1 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 40
5.4.2 土地制度的约束......................... 40-41
5.5 综合分析......................... 41-43
结论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对高端农业的概念、内涵及农业高端化的动力因素、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据此对北京市高端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一、高端农业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上,高端农业是指面向高消费群体、顺应高端需求变化而生产和销售具有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特性的高端农产品的农业经营活动;广义上,高端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文化内涵和产业发展质量,以获取产业链控制性地位和相对竞争优势,最终占据价值链高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其二、农业高端化的动力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升级、农业政策引导、科学技术进步和资源与产品升值;农业高端化的基本途径包括: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产业融合升级。
其三、北京市高端农业发展应定位于成为农业发展前沿态势的展示窗口和满足城市高消费群体高端化、多样化需求的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规模经济原则、与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相协调原则,北京市高端农业在充分发挥其需求和资源优势的基础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方面构建以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生物农业为内核的内部经营体系,另一方面打造适应农业高端化需要的、包括高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的外部支撑体系。
其四、北京市高端农业的发展应通过高科技投入、高文化创意投入、高资本投入,促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培育优良品种、创新农业生产工艺、提升农产品品质、品位,占据产业链的控制性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北京市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内容上,按照农业高端化的三种路径,一方面沿“微笑曲线”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内升级,做强产业高端;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间升级和产业融合升级,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制种育苗、创意设计、产品提升、精深加工、物流与销售、品牌塑造六个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构建产业高端发展体系;第二阶段,以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生物农业为核心,形成高质、高效、高辐射的农业高端产业体系。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各类电子垃圾增量惊人。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中国每年产生超过 100 万吨电子垃圾,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进口国,中国每年接纳全世界 70%的电子垃圾。在中国的一些电子垃圾拆解地,人们以简单粗放的工艺处理电子垃圾。曾有人把贵屿处理电子垃圾的方式比喻为“19 世纪的工艺处理 21 世纪的垃圾”。电子垃圾拆解过程中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新兴而严峻的环境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一般分为杀虫剂、工业化学品以及生产中的副产品这三大类。POPs 作为重要的环境激素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 POPs 典型代表的 PAHs 是环境中致癌化学物质中最大的一类。1976 年 EPA 公布的 129 种优先监控污染物中 PAHs占了 16 种,分别是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其中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 6 种化合物被 WHO 癌预防委员会认为是环境中 PAHs 的代表物。我国也于 1990 年列出了 7 种 PAHs 作为环境优先监控污染物。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 中规定苯并(a)芘的含量不得大于 0.01ug/L。PAHs 是最早被发现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污染物之一,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环境中 PAHs 污染具有以下 5 个特点:(1)PAHs 种类繁多,有几千种以上。已经发现的 PAHs 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如菲和蒽,芘、屈和苯并(a)荧蒽等。根据分子结构理论推算,六环的 PAHs 有 82 种同分异构体,七环的 PAHs 有 333 种同分异构体,2 至 8 环的 PAHs 同分异构体总数为 1896种;(2)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3)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食物、饮用水、装修建材中均存在 PAHs;(4)多数 PAHs 很难被自然降解,在环境中存留时间长,并可通过水、大气、生物体等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5)“三致”作用,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六种 PAHs 被世界卫生组织癌预防协会选定为环境中 PAH
2 实验材料、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贵屿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东靠谷饶镇、铜盂镇,西临普宁市,北接潮阳区金灶镇,南与陈店镇隔练江相望,地处潮南、普宁、潮阳三地交界,镇域面积 52 平方公里,耕地 3.15 万亩。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小部分丘林大部分平原地带。年平均气温 21.4℃,年均降水量 13864mm,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地势低洼,贵屿镇属于严重内涝区,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早在 20世纪上半页,贵屿人就开始在潮汕一带走街串巷,以收购废铜烂铁为生。上世纪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贵屿人开始从事旧五金电器的拆解回收,在国外电子垃圾货源充足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整个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此,电子垃圾拆解真正发展为贵屿人的主业。据 2005 年潮汕区政府的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报道,贵屿镇28个村中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的村有20个,从事专业拆解的企业有300多家,手工拆解作坊有 3000 多家,其中年拆解量 1000 吨以上的有 40 家,20000 吨以上的有 10 家,有的拆解大户高峰日拆解量高达 200 吨。贵屿的电子垃圾拆解业大部分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拆解下来的余料、废弃物等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或是焚烧,整个贵屿镇空气中充满刺鼻的气味,当地绝大部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都已经不能饮用,因此运水业成为贵屿重要行业之一。
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劳动就业,活跃了当地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遍地开花的电子垃圾拆解家庭作坊、不科学的焚烧和酸洗方式,大量残余电子垃圾的随意堆积,污水横流、烟雾弥漫,环境污染的巨大阴影为贵屿镇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巨大的问号。如今,“富庶、污染、艰难”构成了贵屿人的生存怪圈。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本研究采集的土壤样品来自贵屿镇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土壤,采样面积约为128km2,于 2010 年 8 月中旬和 12 月下旬采集得到 119 个土壤样品,采样点均记录了 GPS 数据。每个采样点用取样铲铲取土壤表层 0~20cm 土壤约 500g,多点位采集后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减,装入纸袋中带回实验室,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研磨过 100 目筛,再按四分法取约 50g 放入冰箱中保存。采样点分布如图 2-1 所示。
3 研究区域农业土壤中 PAHs 统计分析........................ 25-43
3.1 常规统计分析........................ 25-32
3.2 相关性分析 ........................32-35
3.3 研究区域农业土壤中 PAHs 来源解析........................ 35-42
3.4 本章小结 ........................42-43
4 研究区域农业土壤中 PAHs 空间变异分析 ........................43-59
4.1 PAHs 含量空间分布图........................ 46-57
4.2 PAHs 总量污染等级评价图........................ 57-58
4.3 本章小结 ........................58-59
5 研究区域农业土壤中 PAHs 生态风险评价........................ 59-66
5.1 苯并(a)芘毒性当量生态风险评价........................ 59-61
5.2 风险商值生态风险评价........................ 61-65
5.3 本章小结 ........................65-66
结论
本研究以汕头市贵屿镇及周边地区为采样区域,以农业土壤中 EPA 优控的16 种 PAHs 为研究对象,共采集了 119 个土壤样品。实验室中分析测定土壤样品中 PAHs 含量。运用数理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以及相关辅助软件处理样品PAHs 含量数据。
(1)汕头贵屿及周边地区农业土壤中 PAHs 总量范围为 100.45~1040.76ng/g,主要是外源性 PAHs 输入。PAHs 单体以萘、菲、荧蒽、芘和苯并(b)荧蒽为主;
(2)研究区域内农业土壤中 PAHs 污染是多种污染源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类燃料的燃烧是汕头贵屿及周边地区农业土壤中 PAHs 的主要来源;
(3)研究区域内农业土壤中萘、菲、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和苯并(a)芘含量的空间分布明显呈现以贵屿镇和陈店镇以及两地联合部位为中心的岛状分布特征。练江两岸农业土壤均受到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 PAHs污染,中上游地区多数种类 PAHs 含量大于下游地区。理化性质相近 PAHs 尽管含量差异较大,但空间分布特征相似。贵屿镇及周边地区农业土壤中 PAHs 污染属于轻微-中等污染。中等污染等级区域主要分布贵屿镇、陈店镇以及谷饶镇等地;
(4)研究区域内农业土壤 PAHs 污染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等风险 2 等级。潜在的环境威胁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练江中上游的贵屿镇、陈店镇、铜盂镇和司马浦镇地区,PAHs 总毒性当量最高值达到 199.94ng/g。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垃圾拆解等危害性大、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生态风险有显著影响。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Tiangong Kaiwu, the Chinese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which is completed by Song Yingxing in the late Ming Danasty, has gained a lot of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provides valuable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f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technologies relating toagriculture, textile, mining, metallu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building of theboat and cart and the manufacture of the weapons are recorded in Tiangong Kaiwu,Before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is book also provides asystematic summarization to those technologies, which forms an integr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system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e and artisan. The original text is pidedinto 3 parts, which includes 18 chapters.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of Tiangong Kaiwuintroduces more than 130 technologies and sorts of instruments of cultivation, whichare also illustrated with the pictures in the book. In the original text, those chaptersrelating to agriculture have been emphasized, especially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grains.At present, Tiangong Kaiwu has been indispensabl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which implicatea large amount of speci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 Tiangong Kaiwu^ become the key tothe understanding for the readers of Tiangong Kaiwu both at home and abroad.Meanwhil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in the original book show their typical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excise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hetranslation methods.Ren Yidu and Sun Shouquan translate this book into English entitled Chinese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ien-Kung K'a"Wu, which is the firstcomplete English vers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edition, this English verion's languageis simple and intelligible, which makes Tiangong Kaiwu available for vast ordinary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r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road. A large number of vocabularies relating to the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pisible and influential in both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translated version. A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er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the firstcomplete English version implicate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hoice of thetranslation method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Chinese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s imbue with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wisdom andlabour. Tiangong Kaiwu is brand-named as "China's 17 century Encyclopedia" whichcontains amou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relating to different fields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nd before 1Century in China. Thoseterms not only posses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 butalso embody speci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Therefore, thetranslation of tho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plays an inevitable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whole book.However,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mainlyfocuses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lthough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technology have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both athome and abroad, its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cientific andtechnical terms in particular is still the baby in the cradle.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chapter, it serves to present the relating theories and the previous studiesrelating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In this part, the theories relating to domestication andforeignizati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 which covers thefield of agricultural term are all presented.
2.1 Overview of Theories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at the attentionfrom pure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shifting to cultural translation. With this tendency, thediscussion and study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ouses much attention of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section, relevant theories on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will be touched,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previous studies, arguments between domesticationand foreignization.
.Chapter 3 Methodology .............................19
3.1 The Subject ...........................19
3.2 Data Collection........................... 19
3.3 Data Analysis 20Chapter 4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22
4.1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Grain and Processing Products........................... 22
4.1.1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Rice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s........................... 23
4.1.2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Wheat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s........................... 27
4.1.3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Millets and Sorghum and the ProcessingProducts........................... 29
4.1.4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Hemp and Sesamum........................... 32
4.1.5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Legumes and the Processing Products........................... 32
4.1.5 Discussion........................... 36
4.2 Translated Terms of the Conditions of Cultivation ...........................38
Chapter 5 Conclusion ...........................66
5.1 Major Findings ...........................66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67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68
CONCLOUS
On the basis of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it can be conducted that someimportant conclusions have been gained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rmsin Tiangong Kaiwu. The contributions which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made can be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thesis expands the domain of the research of the agricultural termtranslation. Since most of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rms arefocused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is thesis thus contributes to the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rms.
Secondly, this thesis takes the agricultural terms from the one of the most famousChinese classics Tiangong Kaiwu. Those term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ultivation andprocessing of the grains. There are not so many researches on Tiangong Kaiwu^ and theauthor chooses the terms which appear in this classic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us itcan be considered as a new orientation in the field of term translation and a neworientation of the study on Tiangong Kaiwu.Thirdly, self-collected materials 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udy on the termsrelating to the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grains. The usage of those materialshelps to make the research efficient and feasible.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点源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治理和控制,但是由非点源污染引起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业非点源污染(Agricultural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SP)所占的比重最大,目前各国都在控制污染源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由于 ANSP 具有形成过程随机性大、影响因子复杂、分布范围广和潜伏周期长等特点,而导致研究和控制 ANSP 难度较大。
国外开展 ANSP 的研究工作较早,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 ANSP 情况十分严峻。例如,全美国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为 ANSP[5];欧洲输出到北海河口的总氮(TotalNitrogen, 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分别有 60%和 25%来自于农业活动;荷兰由 ANSP 所产生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污染总量的 60%和 45%左右。世界各国在对 ANSP 进行系统的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研发和执行,减少 ANSP 对环境的破坏,尤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急剧增加,而且化肥利用率较低,加上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田养分、畜禽粪便和农村生活污水随降雨径流、农田灌溉排水、土壤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能截留污染物质的缓冲带却在迅速退化,这使我国的 ANSP 形势十分的严峻。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 2004 年监测的27 个重点湖库中,ANSP 严重。ANSP 已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中急待探讨的课题。辽河是东北重要的水系之一,对流域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大伙房水库是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随着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大伙房输水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为沈阳、抚顺、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和盘锦七座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成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地,并被列为全国城市供水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水库汇水区农药、化肥大量的使用,畜禽养殖粪便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人工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增建较多,地表植被破坏,加重了流域 ANSP。大伙房水库库区氮、磷含量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库区水体中 TN 和 TP 年均值超标率分别为 100%和 85.7%,可见水源地水质和水库的蓄水及防洪能力面临一定威胁。
1.2 研究意义
针对大伙房水库汇水区 ANSP 问题的日渐突出,本文依托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监控预警主题“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及预警技术体系研究”课题下设的子课题“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的第一个子内容——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负荷及污染特征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可以对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的来源、产生、分布和入库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了解其随降水产生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将为大伙房水库预警平台的搭建,保障大伙房水库水源地水质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确保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的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与战略意义。
第2章 模型介绍与研究区概况
2.1 SWAT 介绍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水文和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是 DR. Jeff 为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开发,主要用来模拟和预测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复杂的流域在不同的土壤、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对的水、泥沙与污染物质的影响。由于可以有效模拟流域水文与水质的时空变化,SWAT 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问题。细节上,SWAT 模型可以同时计算数百个子流域,能模拟层间流、地下水流、河段污染物迁移转化,而且还有流量数据和点源数据的接入口。SWAT 模型属于物理机理模型,可以使用实测数据进行直接模拟流域内的水文循环、泥沙输移、营养物质循环,也可以对缺少实测数据的流域进行模拟,并可估算输入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SWAT 模型可以将流域划分为多个子流域,再进一步划分为多个水文响应单元,然后进行模拟;SWAT 模型可以对流域进行长期模拟,解决了污染物累积效应及其对下游水体的影响问题。
2.1.2 SWAT 模型结构与原理
SWAT 模型采用模块化结构,是由 701 个方程和 1013 个中间变量组成的一个模型。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水文过程子模型、土壤侵蚀和泥沙输运子模型和污染负荷子模型。
2.1.2.1 水文过程子模型
SWAT 模型的水文过程子模型可以模拟和计算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中降水、地表径流、层间流、地下水流以及河段水分输移损失等部分。流域水循环模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产流与坡面汇流,这部分是控制各子流域向主河道输入的水量、泥沙量、营养成分及化学物质多少的各水分循环过程;第二部分是河道的水文过程,是和汇流相关的各水分循环过程,决定着水分、泥沙和污染物在河道中向流域出口的输移运动情况,水文循环过程和结构见图 2.1 和图 2.2。
第3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查研究 ............................39-55
3.1 种植业污染调查研究........................... 39-43
3.1.1 种植业面积及空间分布 ...........................39-41
3.1.2 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41-43
3.1.3 耕作管理措施........................... 43
3.2 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研究........................... 43-49
3.3 生活污染调查研究 ...........................49-53
第4章 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55-89
4.1 SWAT 模型基础数据库构建 ...........................55-67
4.2 基于 SWAT 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68-74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74
4.4 模型校准与验证........................... 74-88
4.4.1 模型校准 ...........................76-83
4.4.2 模型验证 ...........................83-88
小结 ...........................88-89
第5章 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89-105
5.1 农业非点源污染时间分布 ...........................89-95
5.1.1 年入库负荷研究 ...........................89-90
5.1.2 月入库负荷研究........................... 90-95
5.2 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95-103
结论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查研究,利用 SWAT 模型,并结合 GIS 等技术对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研究,取得如下结论:
1.种植业基础信息调查研究
大伙房水库汇水区耕地总面积为 585.13km2,其中水田 135.72km2,旱田449.41km2(包括玉米、大豆、蔬菜和其他作物);2006~2009 年四年年均主要农作产量:水稻 4.98 万 t,玉米 16.29 万 t,大豆 0.50 万 t,可见玉米和水稻为研究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最大;化肥(折存量)和农药的施用量为11489.1t和472.2t。
2.畜禽养殖业基础信息调查研究
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共养殖肉禽 798.01 万只,蛋禽 162.82 万只,猪 28.1 万头,肉牛 7.25 万头,奶牛 0.14 万头,羊 11.7 万只;由牛产生的年粪量和年尿量分别为53.95 万 t 和 26.97 万 t,猪为 11.18 万 t 和 18.45 万 t,羊产生的年粪量为 11.12 万 t,鸡为 12.4 万 t,可见牛产生的粪便量最多,羊产生的最少。研究区内大型养鸡厂有8 家,大型养猪场有 18 家,大型养牛场有 2 家,年均产生的总氮和总磷分别为 426.04t和 124.80t。最后计算出研究区畜禽养殖业总氮和总磷的产生量分别为:8294.96t 和2249.35t。
3.生活基础信息调查研究
研究区总人口数为 56.80 万,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和本研究目标建立了主要河流两侧 l km 缓冲区和水库周围 5km 缓冲区,缓冲区内人口数为 44.87 万;其中新宾县城镇常住人口为 6.84 万人,清原县为 6.92 万人,抚顺县为 1.1 万人。城镇生活产生的 TN 和 TP 为 580.90t 和 42.84t,农村生活为 1687.45t 和 155.27t。
4.SWAT 模型适用性评价
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分布、DEM、气象、土壤属性等数据构建的SWAT 模型,利用 Re、R2与 Ens结合实测数据对其径流、泥沙、TN 和 TP 模拟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 SWAT 有很好的实用性,适合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企业化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农区中农户不仅是一个家庭组织单位和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最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1],所以农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的稳定。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并制定一系列支农惠农、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农户自主发展的热情被点燃。传统农区中农户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农户逐渐开始从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企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农村建设阶段,加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区中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户企业化是传统农区中农户自主发展的重要出路。企业化可以改变传统农户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使中国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模式转变。可喜的是,当前中国传统农区中已经出现这种农户企业化现象,这对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增加农户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当前,世界农业信息化、市场化和多样化趋势,也要求中国传统农区中的农户走企业化的道路。由于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信息闭塞,经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不利于中国传统农区的现代化发展。农户企业化有利于农户更好的收集当前农业经营信息,充分了解当前市场需求,进行多样化生产,改变传统农业的信息闭塞和经营结构单一的缺点,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关于农户企业化的研究,学术界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较早研究农户行为的舒尔茨认为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小农无论在市场领域还是在政治生活中,都更倾向于投资者的原则行事即“舒尔茨-波普金的理性小农”命题。斯科特[5]等人认为小农会坚守“安全第一”原则,提出“道义小农”命题,即小农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收益最大化。这称之为“生存理性”,前者也称之为“经济理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基本生存得以满足以及农户的义利观念的变化,使中国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企业化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农区中农户不仅是一个家庭组织单位和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最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所以农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的稳定。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并制定一系列支农惠农、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农户自主发展的热情被点燃。
传统农区中农户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农户逐渐开始从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企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农村建设阶段,加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区中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户企业化是传统农区中农户自主发展的重要出路。企业化可以改变传统农户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使中国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模式转变。可喜的是,当前中国传统农区中已经出现这种农户企业化现象,这对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增加农户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前,世界农业信息化、市场化和多样化趋势,也要求中国传统农区中的农户走企业化的道路。由于中国传统农区中农户信息闭塞,经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不利于中国传统农区的现代化发展。农户企业化有利于农户更好的收集当前农业经营信息,充分了解当前市场需求,进行多样化生产,改变传统农业的信息闭塞和经营结构单一的缺点,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关于农户企业化的研究,学术界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较早研究农户行为的舒尔茨认为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小农无论在市场领域还是在政治生活中,都更倾向于投资者的原则行事,即“舒尔茨-波普金的理性小农”命题。斯科特等人认为小农会坚守“安全第一”原则,提出“道义小农”命题,即小农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收益最大化。这称之为“生存理性”,前者也称之为“经济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基本生存得以满足以及农户的义利观念的变化,使中国农户经济行为呈现出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的转变.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户不再仅仅满足于纯粹的小农经济,而是更为理性的向企业化方向发展。这些新的现象学术界把它定义为农户企业化现象,也即是农户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以企业经营的方式经营农业产业。这与过去传统农业经营中的不计成本、不管市场,主要满足于自身的消费行为不同,农户企业化行为主要是农户以现代企业管理原则、方法对传统农业进行企业化管理,包括农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
1.1.2 选题意义
农户企业化在农户组织关系结构及其演化过程中都是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农户企业化是农业企业化的基础,在农户企业化的基础上形成农业企业化。只有农户企业化、农业企业化,才会形成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农户企业化有助于把中国农业“小而散、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引向专业化,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一种借鉴思路和发展模式。中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农业的发展依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而研究具有典型性的河南省传统农区中的农户企业化,对形成全国农业企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中国农户企业化的特殊背景
农户企业化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农户企业化在中国又具有特殊的背景条件。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市场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中国打开国门,进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更多的外资企业为中国带来雄厚的资本,同时也带来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与此同时,国内本土企业在经历改革春风后,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的中国第一代创业人,开始了创业之路。我国农户企业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始出现。
2.1 制度的变迁
2.1.1 土地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户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户收入开始出现稳步增加。农户在此阶段主要是自给型农户,经营方式上主要采用粗放经营,农作物种植的特点是“小而全,小而散”,农户生产主要解决温饱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出现弊病,严重束缚农户的发展。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太小。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是按现有人口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分工的发展,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中国农村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率低下。
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低效率而受到强烈冲击,农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使得农户不仅把土地作为维持基本生存的重要资源,而且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农户应付非农就业风险的保障功能。许多农户虽然已经实现了非农化也不放弃土地占有权,宁愿粗放经营或抛荒。承包制使许多农户不能真正离开土地,安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又使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取得规模效益。承包制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间存在着矛盾。
3 农户企业化理论基础 ...............................30-40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0-31
3.1.1 农户............................... 30
3.1.2 农户企业化 ...............................30-31
3.1.3 农户企业化演变............................... 31
3.2 相关理论基础 ...............................31-37
3.2.1 组织创新理论 ...............................31-32
3.2.2 深化分工理论 ...............................32-34
3.2.3 路径依赖与关系转向 ...............................34-35
3.2.4 能力理论............................... 35-36
3.2.5 心理契约理论 ...............................36-37
3.3 农户企业化理论框架的构建 ...............................37-40
4 鄢陵花木产业农户企业化过程分析............................... 40-52
4.1 农户企业化的形成............................... 40-46
4.2 典型农户企业化过程 ...............................46-52
5 农户企业化演变机理............................... 52-70
5.1 组织演化取决于农户企业的内生能力 ...............................52-56
5.2 农户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56-60
5.4 影响农户企业化演变的因素分析 ...............................61-70
5.4.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1-64
5.4.2 影响程度的模型测度 ...............................64-65
5.4.3 模型建立............................... 65-66
5.4.4 结果分析 ...............................66-70
结论
本文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生产基地中的农户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深入的调查并取得第一手资料,对鄢陵花木生产基地中的农户企业化行为进行个案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遵循“理论背景分析——过程考察——实证分析”这一线索,即本文在创新理论、分工理论和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户企业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一般的过程分析,接着探讨了农户企业化演化过程中创新、分工以及演化经济地理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分析了农户企业化的两个典型案例;然后分析了农户企业化的演化机理,并从微观尺度上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农户企业化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的分析和归纳,将农户企业化的形成过程分为萌芽、诞生、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农户企业化形成的萌芽阶段实际上是传统小农经济向农户商业化转变的阶段,这个阶段传统小农经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小农生产关系开始出现松动,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最有可能成为农户企业化的先驱;农户企业化的诞生阶段主要是农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农户的自发性和竞争性较强,农户之间开始出现分工;发展阶段主要是农户联合经营阶段,此阶段的农户具有模仿和示范作用;农户企业化成熟阶段是农户横向分工,形成网络并建立区域品牌的阶段。
(2)在农户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企业家精神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企业家的示范效应也存在着区别。在萌芽阶段,企业家精神是农户企业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对市场前景的前瞻性,往往成为农户企业化的积极响应者,并在其成功后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在农户企业化诞生阶段,农户企业化只是进行到商业化阶段,农户企业家在累计资本和人脉的阶段。在农户企业化发展阶段,农户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人,在资本不足以成立企业的时,企业家开始利用前期阶段累计的资本和人脉在农户间进行联户经营。在成熟阶段,农户企业化过程中,出现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这个时期农户企业家成为农区中知识或者技术守门人。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差序格局,并在这种格局中处于人际关系网络的核心守门人位置。
(3)创新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本文认为,对于农户企业化而言,创新的动态决定农户企业化发展类型,农户企业化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创新的过程。创新进程的快慢以及创新的能力大小决定着农户企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农户企业化过程中,农区中的社会环境和农户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农户组织创新过程的主要因素。农户自身的特征和条件、农户自身的资源需求、农户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农户自身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农户企业化组织创新依赖于农户企业家精神的带动。
(4)农户企业化演化机理方面,农户组织的内生能力决定农户企业组织演化的方向,焦点企业的动态能力带动,一般农户企业跟进的过程。农区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通过内生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农区中的焦点企业,并占有专有资源,成为农区中的核心节点位置;一般农户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只能对区域内焦点企业的专有资源、隐性知识和技能模仿创新。在农户企业萌芽阶段,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先驱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进入门槛低、专有性资产少的简单劳动密集产业,然后通过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向外扩展自己的关系网络。在农户企业诞生阶段,农户企业开始出现分工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在农户家庭内部,在农户之间也出现分工,焦点企业处于分工的核心地位,一般企业跟进。在农户企业发展阶段,焦点企业开始积聚能力,着力进行本地创新,逐渐成为农区中的核心节点位置,一般企业进行模仿创新。在农户企业成熟阶段,农户企业间横向分工开始出现,焦点企业专有性资产增多,农区中出现以焦点企业为核心的行业协会,区域内囊括小企业形成一个农户企业网络。
(5)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决定农户组织企业演化。农户企业间的隐性契约非常重要,这种隐性契约是镶嵌在农户企业的关系网络中的。农户企业的这种隐性契约关系是自我实施的。在农户企业萌芽阶段,农户企业的契约关系是以血缘或地缘关系而扩散的。在农户企业诞生阶段,农户内部的关系契约是建立在以亲戚、朋友或者邻居等信任基础上的,农户之间的关系契约更注重心理契约的履行和遵守。农户企业发展阶段,焦点企业起着知识或技术守门人的作用,农户企业间心理契约被打破,隐性知识流动增大。农户企业成熟阶段,农户企业间的关系契约开始弱化,法律契约逐渐强化。
(6)通过对案例的调研,发现影响农户企业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企业家精神、内生能力、外部契约关系三大类变量。通过有序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分析,本文发现企业家精神方面,企业家学历和企业家对本行业的感知度与农户企业化形成的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每提高一个等级的农户企业家学历和对本行业的感知度,农户企业化的概率分别提高了 0.512 和 0.542 个单位。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以农业为根基的现代化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农业发展难以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在“十一五”时期,虽然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了农业发展活力。但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相比较,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显然慢了,同时农业基础仍然难以支撑现代化发展需要;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村发展仍然滞后与城镇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增加收入仍然困难;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矛盾仍然突出。可以看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现代化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10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广西来讲,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广西现代化建设水平是比较落后的,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较低,人均 GDP 在全国排位靠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步子较快,但并未形成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动力,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业人均收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
目前,人们普遍关注 GDP 快速增长、工业化加快推进,而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所忽略,现实情况是这样,理论研究也受影响。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比较少见关于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文章。时代呼唤着我们对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为广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随着新十年西部大开发规划的实施,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将面临诸多重大机遇,结合新阶段新形势的变化特点,研究这一问题,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
农业现代化的文献概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标准整齐的历史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政治制度,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会使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历程。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由此引发了国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为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实践
第一节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通常而论,工业生产取代农业生产力的历史地位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核心标志,实现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工业化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方面,农业现代化,即从传统农业向与工业文明相互适应的现代农业的转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对早日实现工业化的急迫感,常常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而发展的情况,导致在某一个时期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国家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高度繁荣,但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苦,整个农业经济游离于现代化发展体系,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进步始终未能出现,这就需要对现代化发展的完整意义,对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和认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已经完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以机械作业代替手工操作并广泛使用化工产品及其他设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经营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与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以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为例,探讨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半机械化阶段,18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以按照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的改良农机具取代传统作业方式。第二阶段是机械化发展的阶段,在 19 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动下,以电力驱动的大型现代农业机械代替非机械动力农机具的过程,完成了半机械化。在这一阶段是美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和科学化,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和扶持农业的法律和政策措施。第三阶段是全盘机械化阶段,是机械化的成熟阶段,开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完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在这一发展时期,不仅农机具的数量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创制适应精细化作业要求的人工智能化农业机械①。可以看出美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互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城镇工业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美国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城镇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非常突出。农业生产资料部门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改进农用生产资料的性能和质量,加强各种修理和安装服务,农业关联企业极为发达。二是城镇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过程。二战后,美国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仍在继续,乡村人口主要流向中小城镇,大城市甚至出现人口向郊区小城镇迁移的郊区化或逆城市化趋势。随着中小城市(镇)产业的扩张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中小城市(镇)的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带动了中小城市(镇)经济的发展。以现代观念看,在美国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同先进工业并驾齐驱的最强大的现代基础产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耕地充足,工业发达,劳动力短缺,以节约劳动力为目的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类似于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 广西农业现代化现状以及发展..............................23-34
第一节 广西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情况.............................. 23-26
第二节 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衡量.............................. 26-34
第四章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比较分析.............................. 34-44
第一节广西“三化”协调度动态分析.............................. 34-40
第二节 广西“三化”协调度..............................40-44
第五章 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44-51
第一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44-47
第二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不利条件 ..............................47-51
结论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广西现代化建设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比较少见关于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文章。时代呼唤着我们对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为广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现状分析显示,广西目前即将迈进农业现代化“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就业比重较大,农村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不尽合理,拖累了广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比较分析表明,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一直在不断优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状况趋于向好,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广西与浙江、四川等省市的“三化”协调度比较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居于中下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合理,但是,这只是在低水平上的协调和同步。在广西现代化建设中,排在第一位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工业化水平较低,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我们可以从加快克服传统农业发展难题,着重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扎实确保农民保持增收势头,务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强巩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改善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面貌关键之举措,加大投入农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根本出路;紧密把握广西现代化全进程,深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从而促进广西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尽管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在研究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本文仍存在不少值得改进和深入研究的地方。一是理论研究深度尚显不足,关于农业现代化与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二是实证研究不够精细和全面。由于统计资料条件的限制,数据收集较为单一,在指标的选取方面显得比较粗略。今后可根据条件考虑设置更合理更全面的指标,进一步提高计量分析的可信度。三是在研究有利与不利因素中,忽略了国外农业对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影响和冲击,在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四是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所限,在对策建议方面缺乏实践的模拟与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策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学习,建立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将可以进一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本文是对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初步研究,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们加以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会进一步努力探索和争取完善。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工业等其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阶段之后,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入石油农业阶段。石油农业多采取集中式经营,利用大量石油或其它能源作为材料进行生产,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实现了高产高效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缓解了人口数量骤增与世界粮食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开始感受到科技革命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处,对世界农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耗用石油造成了农业生态成本增大,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石油化工危机重重。
频繁发生的环境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向人们敲响警钟,农业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在这一社会背景下,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7 年美国农业部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国际农业会议上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联系在了一起,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一切农业活动应遵循的准则。而集自然、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在确保人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无公害的生产效果,展现了其在发达国家后工业时代中解决农业问题的优越性,成为 21 世纪各国首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用仅占世界 9%的耕地和 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浪费资源、过度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问题不断显露,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前进的步伐。为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继 1992 年联合国颁布的《21 世纪议程》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规定了中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展生态农业是战略要求之一。1996 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和 1997 年党的十五大均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做出指示,要求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第 2 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1971 年,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William Albreche)正式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其最初的含义是尽量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提倡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施用绿肥等来保持土壤肥力,利用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1981 年,英国生态学家沃辛顿(M.Worthington)给出了生态农业的确切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方面、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接受的小型农业[13]。我国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国家的有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先人概念的简单引入,而是借用了生态农业的名词,将传统农业之精髓和现代农业科技紧密相连,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实际发展现状提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理念。
生态学家叶谦吉认为:生态农业正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农业专家卞有生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可能少的燃料输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输出,从而实现生产发展、资源再利用,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其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持续地取出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综合以上学者观点,生态农业是根据一国国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原理,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精髓,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技从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农业管理等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不断改善,以保证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实现高产、高效、低耗发展的一种农业运作方式,代表着未来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第3章 长丰县农业发展现状 ................................24-28
3.1 长丰县自然概况................................ 24-25
3.2 长丰县农业发展情况 ................................25
3.3 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5-28
第4章 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28-35
4.1 优势分析................................ 28-30
4.1.1 农业自然条件良好................................ 28
4.1.2 社会劳动力富足 ................................28-29
4.1.3 区位优势明显................................ 29
4.1.4 林业绿化覆盖率高................................ 29-30
4.2 劣势分析 ................................30-31
4.3 机遇分析................................ 31-32
4.4 威胁分析................................ 32-35
第5章 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划设计................................ 35-44
5.1 指导思想 ................................35
5.2 基本原则 ................................35-36
5.2.1 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原则 ................................35
5.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35-36
5.2.3 效益优先原则 ................................36
5.2.4 农民主体原则 ................................36
5.3 建设目标 ................................36
5.4 总体布局 ................................36-44
5.4.1 核心农业生产区................................ 37-40
5.4.2 特色农业示范区................................ 40-44
结论
本文在经济繁荣发展与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以合肥市长丰县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该县农业发展现状、政府的生态农业政策、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生态工程等实际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全面分析了县域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础上,针对长丰县部分地区设计出合理改建生态农业的规划方案,并提出相应实施措施。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从长丰县具备的气候、水资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和近年来一些颇有成效的尝试来看,该县适合发展生态农业。长丰县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光热条件较好,其滩地平原土壤肥沃,还有高塘湖和瓦埠湖的充足水源,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近几年县政府一直重视县域的生态问题,为实现生态县的目标,县内近几年建设的项目中以“丰乐生态园”、“造甲乡宋岗村林下养鸡”效果较为显著,受到广泛好评。2011 年合肥市政府提出建设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又向生态农业靠近了一步。
(2)通过对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进行 SWOT 剖析,我们发现:该县具备农业自然条件良好、社会劳动力富足、区位优势明显、林业绿化覆盖率高的优势;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蔬菜种植水平不高、特色产品及品牌优势不明显、科技支撑乏力成为不利于其发展的障碍;随着党中央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合肥市绿色农产品需求增加的良好机遇给予了县域生态农业一定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又受到旱涝灾害频发、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威胁。
(3)在中央农村工作精神指导下,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可持续发展、效益优先、农民主体的原则,基于长丰县自身优势和机遇,结合国内先进生态技术,规划设计出五项主要建设内容:针对滩地平原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建立优质商品粮种植基地;针对县域南部地区良好的光热条件和临近合肥的区位优势建立绿色设施蔬菜培育基地;针对县域北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养殖基础建立家禽牲畜生态养殖基地;针对水家湖附近利于草莓生长的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建立草莓“种植—采摘”生态体验园;针对双墩镇附近利于菊花种植的多种条件建立菊花“种植—品尝”休闲示范区。
(4)促进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大投融资力度,为生态农业建设积累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妥善处理和利用工业废弃物,缓解“三废”对农业的污染;大力宣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建立县域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缓和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干旱是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干旱所造成的影响范围最大,它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多,不仅会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此外,干旱地区的不恰当开发更是会加剧该区沙漠化的速度,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往受干旱监测手段的限制,对干旱的监测、预测比较滞后。不过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干旱监测方法的不断丰富,人类对干旱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越来越细致,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这对未来建立更为完善的干旱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研究干旱,人类有必要通过对已发生的干旱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干旱发生的特点和成因,完善干旱评价的影响因子,增强干旱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现势性,以便尽最大可能的减轻干旱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位于松嫩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东部,其包括白城、松原2个地级市和10个县(市、区),研究区内主要以耕地为主,具有田、林、草等多种混合型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是从半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带,同时还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和中国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由于研究区地处中国湿润的东亚季风和干旱内陆之间的气候过渡带(降水量300~500 mm/a),受气候的自然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共同影响,研究区内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该区已成为全球变化响应比较突出的区域,是生态脆弱带和气候脆弱区,同时也是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最集中、最明显的地区,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的典型区和热点地带。由于该地区降水量少且年内降水量变化较大,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的到满足,特别在春季,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同时,吉林省西部作为吉林省主要的农牧业主产区,受干旱影响程度较其他地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农业干旱进行研究,分析该区的农业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科学研究以及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该区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区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业干旱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业遥感干旱监测的研究相对较早。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Waston等人首先利用一种热惯量的简单模式,并用于计算土壤水分。随后 Price等人对这一简单模式进行了改进。进入 80 年代,随着遥感监测手段发展到了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阶段,利用遥感手段进行干旱监测得到快速发展。并且根据绿色植被内部结构、叶子以及冠层的不同光谱特性来提取植被信息,如可见光能够反映绿色植被叶绿色含量、中红外谱段能够表现叶细胞内水分含量等。继而有学者通过研究实验提出了“植被指数”这一概念,并在日后发展为几十种不同的植被指数,这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由于在植被监测、作物产量估算和干旱监测、制图中具有显著优势,是应用最广的植被指数之一。90 年代初,Price、Carlson等研究发现利用遥感资料获得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所构成的散点分布图呈三角形;Nemani、Moran等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呈梯形分布。Moran[19]等在综合考虑作物缺水指数的理论参数和植被覆盖度关系,扩大了监测研究的应用范围,建立了水分亏缺指数。90 年代中后期,Goetz、Carlson等研究发现单独运用地表温度或植被指数做参数进行监测,会受到不完全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背景或植被对于暂时的水分胁迫不能敏感反映的影响而不能有效监测土壤湿度。Lambin等系统地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发现陆地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所以两者可以结合使用,建立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的特征空间既可消除土壤背景的影响,又可使两者信息互补,消除植被指数只有在水分胁迫严重受阻不利于作物生长时才会变化的滞后性缺点。Sandholt 等提出了温度植被指数(TVDI)用于表层土壤水分监测。Koike 等提出了 TRMM/TMI 微波数据表层土壤湿度指监测方法,通过在青藏高原土壤含水量的研究实验,取得较好结果。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区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西端、科尔沁大草原东部,以松花江流域为主。区内包括白城和松原两个地级市。白城市主要包括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松原市主要包括宁江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扶余县、乾安县。研究区总面积4.69 万平方公里,占吉林省土地总面积的 25%,总人口为 489.65 万。具体地理坐标范围是:东经 123°09′—124°22′;北纬:44°51′—45°46′。研究区北面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西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处于松嫩平原中西部低洼易涝盐碱地与风沙地交错分布区,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和中国历史上农牧交错带。
第3章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的建立 ............................26-39
3.1 原理与方法 ...........................26-28
3.2 数据预处理过程 ...........................28-31
3.2.1 植被指数数据处理 ...........................28-30
3.2.2 地表温度数据处理 ...........................30
3.2.3 气象数据处理........................... 30-31
3.3 TS-NDVI 特征空间的建立 ...........................31-32
3.4 干湿边的提取........................... 32-34
3.5 TVDI 的反演........................... 34-35
3.6 模型的验证评价........................... 35-39
第4章 基于 TVDI 的吉林省西部干旱监测 ...........................39-57
4.1 研究区干旱等级的划分 ...........................39-45
4.2 研究区旱情月际变化分析 ...........................45-53
4.3 研究区植被生长期旱情年度变化........................... 53-57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7-60
5.1 结论 ...........................57-58
5.2 不足与展望 ...........................58-60
结论
本文利用 2000-2008 年 5-9 月的 MODIS 地表温度数据和地表反射率数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进行了 TVDI 反演,分析月际、年际的时空分布规律及 TVDI 值与表层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 Ts-NDVI 特征空间的干、湿边并非呈一条直线,且不同时期特征空间的干、湿边具有相似的形状;干、湿边的斜率随着NDVI 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TVDI 与 Ts、NDVI、采样点表层土壤湿度以及气象站点降水量具有一定关系,从关系中可以发现 TVDI 作为旱情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TVDI 与 Ts、NDVI 和采样点表层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TVDI 与 Ts 呈显著正相关,与 NDVI 呈负相关性;TVDI 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446;从 TVDI 与气象站点降水量数据变化趋势来看,随着 TVDI 值的增大,气象站点降水量呈减小趋势;
3)2000-2008 年的月际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北部的湿润区总体变化不大;研究区各年的 5-6 月以中旱和重旱为主,白城、洮南、通榆三地较为严重;各年的 7-8 月全区中旱和重旱面积有所减小,正常和轻旱面积增加,松原、前郭、长岭三地旱情减轻尤为明显;到了 9月,研究区干旱情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大安以西的地区(包括大安)仍然会以中旱和重旱为主,而大安以东的地区则以正常和轻旱为主;
4)2000-2008 年的年际变化分析表明,2000-2008 年研究区全区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研究区内由东向西分别呈现出由轻旱向重旱的过渡性变化,其中研究区西南部通榆地区出现重旱年份最多。2000-2008 年 9 年中,2007 年的中旱和重旱面积比最大,高达 71.5%,旱情最为严重;2005 年中旱和重旱面积比最小,两者和为 38.7%,是旱情最轻的一年。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歩推进和深入发展,城市化、市场化、商品化不断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都迫在眉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更加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问题,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歩伐,使我国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快速前进。中共中央在2011年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提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但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为我国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与出路。"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和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化,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对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结合国内先进区域及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基于价值链研究视角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讨,目的在于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开辟新思路、新视角,寻求更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式,以便使我国农业早H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正因为如此,本文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开阔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思路,拓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研究理论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开展新的研究视角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现实意义,第一,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贯彻政府对农业的指导意见、措施,努力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献计献策。第二,目前我国很多农民面临着"卖难"的问题,这已成为一个严重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问题,龙头企业如何将农产品通过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便让农产品快速、有效的送到消费者的面前,使农民不再为农产品易种难卖而苦恼,同时农户如何让农作物直接进入超市,也就是实现"农对超",使农作物直接作为商品而不是原材料被销售出去,以便提高农作物的销售价格,从而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这也是现代化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更多的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产品 ^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那些绿色、新鲜、高营养含量的农产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这种需求,造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这是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解决 I的问题。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调动农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心态和面貌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的销售价格,从而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这也是现代化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更多的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产品 ^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那些绿色、新鲜、高营养含量的农产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这种需求,造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这是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解决 I的问题。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调动农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心态和面貌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现状
约翰戴维斯和罗伊戈德堡(1957)认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三个环节进行合理、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侧重点,相关研究不能偏离这个过程。Reardon. T. Barret (2000)的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有三个动态特征:一是农场生产之外的农产品加工、分配和农户投入供应的增长;二是在农户和农业加工企业之间的组织变革趋势,如纵向协调的增加;三是在此基础上的农场内部结构的变化,如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盖尔克拉默和克拉伦斯詹森(1994)在对美国"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综合企业"、"垂直协作"以及"农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经济意义等问题。James M. Macdononald (2004)认为农业产业化在组织方面有几个重要的转变,表现在农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农产品的生产更具差异性,生产和销售渠道的协调度更高更清晰,农场主在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服务更加广泛等。罗纳德克努森(1983)在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组织形式当中对农业产业化有比较系统的阐述,他通过对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其一是农工商综合企业,工商企业与农场的直接结合形成的;其二是一体化经营模式,工商企业与美国农场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其三是一体化合作经营组织,农业合作组织与农场二者建立起来的。詹姆斯(1993)认为,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为了减少或转移风险,农场主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都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Mighell&Jones(1993)指出农业的"纵向协调"是一种组织创新,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产品储存、运输到销售等活动的一个过程,它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减少活动成本和不确定性因素,改善管理的方法、增强其市场地位以及市场谈判的能力,如果将农业中的"纵向协调"运用到农业产业化组织中的话,将会进一歩提升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三、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概述 .........................18-24
(一) 概念界定 ........................18-20
1. 农业产业化........................ 18
2. 农业产业化经营 ........................18-19
3. 战略联盟........................ 19-20
4. 农业生产基地 ........................20
(二) 研究理论概述........................ 20-24
1. 价值链理论概述........................ 20-22
2. 产业融合理论概述........................ 22-24
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 ........................24-29
(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24-25
(二)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形式 ........................25-26
(三)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6-29
五、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29-32
(一) 生产经营集约化,产品标准化 ........................29-30
(二) 流通渠道信息化,产品销售网络化........................ 30
(三) 加工深入精细化,生产一体化 ........................30
(四) 产品建设品牌化,品牌战略化........................ 30-32
结论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必然要选择的发展方式,也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潮流。本文在研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国内"山东寿光"农业和国外美国农业、日本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进行剖析、总结,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价值链的视角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目前本文只是给出了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实际应用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歩观察、考证,同时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歩的深入、量化,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歩的全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尚需进一歩健全、完善,以便提高其构建方法实际的可操作性。
鉴于本人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有限,在研究论述此课题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是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机会和发展阻碍,因此本文只是给出了针对现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构建,具体地区依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农业情况因时、因地的采取方法。另外,由于本人能力所限,本研究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尚有不健全之处,需要根据农业应用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歩提高模式的应用价值。
精选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1章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含义、结构及理论基础
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8年8月29日获得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条规定了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法》第2条规定了其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条、第2条对循环经济立法目的与循环经济的定义的规定可知,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思想在农业中的运用,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农业经济活动的总称。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是遵循生态规律,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等,目标为低消耗、低排放及高效率,核心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而达到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三赢。可见,农业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本质区别,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中心,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农业废弃物和污染物没有得以处理,直接排放到了大自然中。这种结构型经济以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及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为特征。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粗放的。与之相反,农业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模式。
在这种经济与环境和谐的模式下,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循环的利用,农业经济活动中排放的废弃物与污染物经过加工处理又可以作为新的资源得以利用,从而在使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的同时又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农业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它的特征是资源的低开采和高利用,而污染物却是低排放。通过这种模式尽量使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的程度。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清洁生产以及绿色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不仅如此,它还按照循环经济学和系统论的理论,在组织农业产业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技术成果,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与和谐,达到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在农业大系统中农业循环经济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其指导,将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组合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废物一资源"有机循环的经济链,在这个循环经济链中,农业经济上一环节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利用一定技术经过适当处置,便又能转化成为农业经济下一环节中新的资源。这样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农业资源就能达到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就能实现良性循环,这也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第2章广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广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的必要性
广西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根据广西岩溶地区2006年?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统计数据显示,石漠化已成为广西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广西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8.6%,已达237.91万公顷。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1.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其中有5.42万公顷已达到剧烈侵蚀的程度,7.47万公顷达到了极强度侵蚀,34.27万公顷为强度侵蚀,87.41万公顷的面积达到了中度侵蚀,轻度侵蚀面积也已达到146.66万公顷。此外,气象灾害一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强对流天气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农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如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中旬和2010年9-11月,广西分别出现夏秋冬春连旱和秋旱总共造成107.9万公顷农作物受灾,有4.2万公顷农作物甚至绝收了;旱灾造成的36.9亿元直接经济损失中,26.0亿元为农业经济损失,可见农业经济损失比例之大。2010年洪涝灾害造成广西46.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3.9万公顷绝收;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
受热带气旋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8.8万公顷,绝收0.3万公顷;倒塌房屋0.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1.8万公顷。2010年也是近十年来广西地质灾害最严重的一年。据统计,全区共发生1210起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931.91万元。可见,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较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广西农业收到极大的损失,是广西发展农业经济的障碍之一。
第3章 广西经济法律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24-32
一、广西经济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24-28
(一) 我国经济的立法现状 ..............................24-26
(二) 广西经济立法现状与不足 ..............................26-28
二、广西经济执法监督机制的现状..............................28-31
(一) 广西农业执法监督机制的现状.............................. 28-29
(二) 广西农业执法监督机制的不足.............................. 29-31
三、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机制的现状.............................. 31-32
第4章以广西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为例.............................. 32-37
一、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的运行状况.............................. 32-34
(一) 因地制宜地采取“三位一体”生态农业.............................. 32
(二) 完善的地方立法及配套政策.............................. 32-33
(三)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33
(四) 民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普遍提高 ..............................33-34
二、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机制的做法..............................34-37
第5章 完善广西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的对策.............................. 37-46
一、广西农业立法机制层面的完善.............................. 37-42
二、广西农业执法监督机制层面的完善 ..............................42-44
三、广西农业守法机制层面的完善 ..............................44-46
(一) 建立经济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44-45
(二) 转变发展观念切实践行循环经济理念.............................. 45-46
结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多赢发挥着重大作用,对于广西摆脱落后的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以及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诸多重大社会问题都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对广西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也都停留在模式、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层面,过于粗略,不够深入和系统。从法律角度研究的也只是提及而已,并没有对广西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的系统研究,因此全面分析广西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机制很有必要。广西区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等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使广西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研究广西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广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恭城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为广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借鉴,因此广西应当借鉴恭城以及国外的一些经验。在立法上要贯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遵循科学的立法原贝IJ;应及时制定《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要充分行使广西相应的立法自治权,加强地方立法并在立法中突出广西地方特色;要不断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配套政策。在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方面,农业执法监督部门要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创新多样化的行政执法监督手段;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的资金支持。在农业循环经济执法方面应逐步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转变发展的观念,切实践行循环经济理念,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广西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本人的能力及学识有限,加之关于广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机制方面的资料较少,使得部分观点和建议可能不够成熟,建议还不够具体详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