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12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硕士论文,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一

1 前言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是我国传统名花,有“花相”的美誉,其花大色艳,叶形多样,种类丰富,既可观花也可观叶,观赏价值较高(秦魁杰,2004)。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芍药产业,主要在芍药盆花、切花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芍药盆花应用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在花期调控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郭先锋和王莲英,2004;龙芳,2007);芍药切花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切花需求量不断上涨,已成为世界花卉产业的后起之秀(何小弟 等,2010);芍药栽培品种在园林景观中被广泛运用,国内多用作构成各种形式的专类园及群植布景等,国外还将芍药配植于混合花境及岩石园(于晓南 等,2006)。此外,芍药还兼具药用价值,《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芍药的根分别是赤芍和白芍 2 种中药材的来源,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由此可见,芍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芍药产业的发展,观赏芍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地区芍药生长不良,观赏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充分了解芍药的生理特点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光合作用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生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芍药的光合特性,对芍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植物的光合特性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生理功能,它为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提供有机物、能量和氧气,是食物链的生产者。若是缺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会有地球的发展,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而且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与光合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以,深入探究光合作用的规律,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规律,对于有效利用太阳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人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孟庆伟和高辉远,2011)。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的生长季节环境因子相差很大,叶片的光合能力也受植物生长发育时期及叶面积等的影响,因此,叶片的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呈现为不同类型,一般为“单峰”曲线(谢建国 等,1999;张晓琳,2010)、“双峰”曲线(陶俊和陈鹏,1999;于泽源 等,2004)和“三峰”曲线(王文江等,1993)三种,其中大多数植物呈现为“双峰”曲线(王建华,2010)。与芍药同属的牡丹,其光合特性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何秀丽,2005),呈“双峰”曲线,春季光合有效辐射照、空气温度、湿度等都非常适合牡丹生长,其 Pn 值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夏季高温强光容易导致牡丹休眠,使其光合能力降低,秋季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光合能力会出现小幅度上升,之后又会因叶片的衰老而逐渐降低。植物光合速率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不同,这是植物叶片光合能力与季节变化的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1.2 芍药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多学者对芍药的光合特性展开了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白伟岚(1999)对栽培芍药的 LCP 和 LSP 进行了测定,并依据其对应光合有效辐射的净光合速率绘制光响应曲线,发现栽培芍药 LCP 较低,LSP 较高;孔芬(2010)发现扬州地区‘黄金轮’的 LCP 和 LSP 分别为 24.00 和 1160.00 μmol·m-2·s-1,‘大富贵’的 LCP 和 LSP 分别为 20.00 和 1056.00 μmol·m-2·s-1;张玉等(2011)则发现青岛地区‘大富贵’的 LCP和 LSP 分别为 34.98 和 1000.00 μmol·m-2·s-1;郭丽等(2015)发现芍药品种‘紫芙蓉’的 LCP 和 LSP 分别为 29.81 和 1466.00 μmol·m-2·s-1,这说明芍药品种不同,其 LCP 和LSP 也不同,而且芍药生长地不同,其 LCP 和 LSP 也不同,因此本文选择同样生境下的 5 个芍药品种:‘红艳争辉’、‘朱砂判’‘紫凤羽’、‘粉玉奴’和‘巧玲’进行实验。张玉等(2011)的实验还发现芍药 Pn 日变化呈“单峰”型,且光合速率的主要控制因子是非气孔限制,而郭丽等(2015)则认为 5 个大田芍药品种 Pn 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杜庆平等(2011)发现芍药 2 个栽培品种‘朱砂判’和‘黄金轮’Gs、Tr 及Ci 日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导致 2 者 Pn 下降的原因不同,‘朱砂判’为非气孔限制,‘黄金轮’为气孔限制。孔芬(2010)发现不同叶位的 Pn 也是不同的。简在友等(2010)又对芍药组不同类群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组不同类群之间 Pn 存在显著差异,各个种类“午休”程度不同,芍药和毛果芍药的强光抑制现象没有川赤芍、美丽芍药和窄叶芍药明显;毛果芍药的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芍药,美丽芍药的光合速率最低。作者猜测这可能是芍药品种本身的生理特性造成的,就此本课题选择同样生境下的 5 个芍药品种进行比较,以期找出品种间光合特性的规律。

........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实验

在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实验基地进行。供试材料为大田种植的 5 个芍药 ( P. lactiflora ) 品 种 : ‘ 红 艳 争 辉 ’ ( ‘Hongyan Zhenghui’ ) 、 ‘ 朱 砂 判 ’(‘Zhushapan’)、‘紫凤羽’(‘Zifengyu’)、‘粉玉奴’(‘Fenyunu’)和‘巧玲’(‘Qiaoling’)。5 个品种为园林中广泛应用的传统栽培品种,其花色深浅不等,花期有早-早中-中花不等,叶型叶色不一等形态指标均有异同,比较能够涵盖山东地区芍药的基本特征。大田种植:株间距大于 80 cm,保证植株下部叶片互不遮挡。

..........

2.2 实验设计

2.2.1 芍药光合特性的研究

随机选取生长正常且生长势一致的植株,每个品种为 5 株,按常规田间技术管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于 6 月即芍药开始花芽发育的生长旺盛期进行;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测定包括春季(4 月下旬芍药功能叶形成开始~5 月)、夏季(6~8 月)和秋季(9 月中旬植株落叶,出现干枯为止)。2.2.2 遮阴处理对芍药光合生理的影响朱王莹(2010)发现重度遮阴条件下,牡丹开花数量、花瓣数量及花朵直径减少,且花期缩短,降低了观赏品质,这对芍药遮阴处理的实验提供了参考。芍药遮阴实验从 5 月下旬芍药花谢后进行,到 9 月中旬止,设置 3 个处理,分别为:遮阴 0%(对照CK)、遮阴 30%(处理 1)、遮阴 60%(处理 2),用不同密度的黑色遮阴网调节,遮阴网离地面 1.5m,模拟自然遮光,每处理为 5 株,测遮阴处理后叶片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每月取 1 次样,测量叶片为植株顶端向下数第 4 枚复叶的顶小叶,重复 3次。

.........

3 结果与分析.........13

3.1 芍药光合特性的研究.....13

3.2 遮阴处理对芍药光合生理的影响........18

4 讨论......35

4.1 芍药光合特性的研究.....35

4.1.1 芍药的光合作用.......... 35

4.1.2 芍药的光抑制现象......35

4.2 遮阴处理对芍药光合生理的影响........36

4.2.1 光合及荧光参数分析避免植株叶片灼伤的方法....36

4.2.2 遮阴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7

4.2.3 遮阴处理对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37

4.2.4 遮阴处理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8

5 结论......39

5.1 芍药光合特性的研究.....39

5.2 遮阴处理对芍药生长的影响........ 39

4 讨论

4.1 芍药光合特性的研究

研究发现,芍药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上午高、下午低,最高峰出现在9:00~10:00,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岳桦和时春红(2010)发现东北地区‘粉玉奴’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峰值出现在 10:30 左右,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2:30 左右才逐渐降低;而杜庆平等(2011)发现扬州地区‘朱砂判’和‘黄金轮’最高峰出现在上午 8:00,这可能是芍药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期引起的。本实验还发现,芍药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不一致,‘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3 者呈“双峰”曲线,‘粉玉奴’和‘巧玲’则为“单峰”曲线,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芍药品种本身的生理特性的不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芍药净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春季到秋季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夏季 6 月份达到最大值。品种间净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表现不一致,‘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3 个品种净光合速率值较另外 2 个品种大,光合产物积累的较多,次年其植株长势较壮;而‘粉玉奴’和‘巧玲’夏季受光抑制较严重,净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光合能力较弱,光合产物积累较少,不利于壮芽的形成,净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芍药品种本身生理特性的不同。芍药属阳生植物,对强光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与张玉等(2011),周盛茂等(2013)和郭丽等(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芍药品种间对强光的适应性不同,但当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至 1600 μmol·m-2·s-1 以上时,净光合速率均有所下降,而本地 6 月光合有效辐射已达到 1700 μmol·m-2·s-1 以上,7、8 月甚至超过 2000 μmol·m-2·s-1,此时为保证芍药的正常生长发育,建议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遮阴、喷灌等以减少伤害。

...........

结论

5.1.1 芍药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净光合速率上午高、下午低,高峰值出现在 9:00~10:00。品种间表现不一致:(1)‘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3 者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粉玉奴’和‘巧玲’呈“单峰”曲线。

5.1.2 芍药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净光合速率从春季到秋季“先增加后降低”,春季快速增大,夏季 6 月达到最大值,此期是积累光合产物的重要时期,夏季 7、8 月高温强光使净光合速率降低,秋季 9 月降至最低。品种间降低幅度不一致:(1)‘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3 者夏季 7、8 月 Pn 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2)‘粉玉奴’和‘巧玲’夏季 7 月以后 Pn 急剧下降,8 月以后地上部分过早衰老干枯。总体情况来看,‘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的光合能力要高于‘粉玉奴’和‘巧玲’。

5.1.3 芍药光补偿点在 25~53 μmol·m-2·s-1 之间,光饱和点在 700~1100 μmol·m-2·s-1之间,芍药属阳生植物。品种间光饱和点不同:(1)‘红艳争辉’、‘朱砂判’和‘紫凤羽’3 者在 900~1100 μmol·m-2·s-1 之间;(2)‘粉玉奴’和‘巧玲’均为 700μmol·m-2·s-1。夏季自然条件下,光强易达到‘粉玉奴’和‘巧玲’的光饱和点(泰安地区 8:00 后达到 700 μmol·m-2·s-1 左右),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

5.1.4 芍药表观量子效率在 0.025~0.033 之间,小于且接近一般植物的测定值0.030,说明芍药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弱于一般植物。

5.1.5 芍药午间 PSⅡ光化学效率在 0.675~0.742 之间,远低于植物受光抑制的阙值0.832,叶片受到了光抑制。长期处于光抑制状态下的叶片 PSⅡ反应中心会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光合机构被破坏。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二

1 引言

猬实喜充分日照及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也能在干旱及瘠薄的土壤中生长,较为耐寒,在华北地区生长良好。猬实株丛姿态优美,开花期正值早春诸花齐放之后(即初夏百花凋谢之时),开花繁盛,白中带粉,可爱喜人;果实形如刺猬,夏秋成熟,挂满枝头,观赏价值较高,是华北地区春夏季节重要的花灌木。园林应用采用孤植、丛植均美。多栽种于草坪种、山石旁、道路口和亭台楼阁周围,盆栽欣赏或作切花也非常别致。一直以来,因人类生产活动和猬实自身特性的影响,猬实自然群落分布分散,呈斑块状,野外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 1987 年《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将其定为三级稀有保护植物。濒危植物是植物遗传育种的珍贵材料,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是研究植物起源、进化的有力依据。目前猬实应用于园林栽植尚不普遍,但它是一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极有发展前途并值得大量推广的观赏花木。猬实常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繁殖的研究较少,该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影响猬实组培的主要因素,建立猬实的再生体系,以满足城乡园林绿化的需求,并进行种质资源保护。组织培养在猬实的化学诱变、基因遗传转化、优良品种繁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可加速猬实的良种繁育进程。近些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发展,多是以组织培养为基础开展的。最近基因靶向剪切,定点敲除/敲入原理和技术研究,更为植物育种展示了无限的前景。木本植物育种周期长,通过组织培养结合这些新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完善猬实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品种培育速度,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

...........

1.1 忍冬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忍冬科 18 属约 500 余种,我国 12 属约 300 余种。忍冬科植物观赏价值较高,锦带花属(如海仙花)、猬实属(猬实)、忍冬属(如金银木)、六道木属(如糯米条)、荚蒾属(如木绣球)和接骨木属(如接骨木)等都是常见的观赏植物。总的来说,对比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较为困难,离体培养成功率不高。并且关于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果树、经济类树种和少量林木,而对于园林观赏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少。某些植物种类难以进行植株再生和遗传操作,亲缘关系很近而基因型不同的品种对组织培养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另外,简单的培养细胞会导致非表型和非遗传的变异等,这些都制约着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一般先进行细胞脱分化,即原来已分化的细胞逐渐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而进行细胞分裂,形成由一群薄壁细胞组成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经诱导分化的激素等物质刺激,经过再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而获得再生植株,这个过程就称为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在颜色、结构上都可能存在差异。它们的颜色可能是黄色或白色,它们的外观可能是光滑的或是粗糙的,它们的结构可能是致密的或是松脆的。一般而言以颜色鲜艳、生长旺盛、结构松脆型的愈伤组织为好。成熟细胞恢复分裂活性、向分生状态逆转和形成脱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之为脱分化。一般而言,外植体通常包含不同类型的细胞,因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生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或植物器官的能力是异质的。对于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表达其全能性的过程应该首先经历脱分化,而后再经历一个再分化的过程。再分化是指脱分化的细胞或组织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变成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现象。

..........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所用材料一部分采自山东农业大学校园内,另一部分采自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红门路树木园。于 9~10 月采集当年生的成熟果实,净种阴干后装入牛皮袋中 4 ℃干燥保存。植株叶片和茎段于 4~5 月采取,随用随采。无菌叶片取自: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发芽获得的试管苗叶片;灭菌茎段萌芽生长出的新叶。

2.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组织培养选择

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碳源的选择以蔗糖 30 g/L;琼脂的浓度为8 g/L。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6-苄基嘌呤(6-BA)、玉米素核苷(ZT)。YEP 液体培养基:蛋白粉 2 g,酵母粉 2 g,Na Cl 1 g。加水定容至 200 m L,调节p H 至 7.0。YEP 固体培养基:蛋白粉 2 g,酵母粉 2 g,Na Cl 1 g,琼脂粉 2 g。加水定容至 200m L,调节 p H 至 7.0。GUS 染色液的配制主要参照 Jefferson(1987)的方法。(1)配制 50m M 磷酸钠缓冲液(p H7.0):A 液:称取 Na H2PO4·2H2O 3.12 g 溶于无菌蒸馏水,定容至 100 m L。B 液:称取 Na2HPO4·12H2O 7.7 g 溶于无菌蒸馏水,定容至100 m L。取 39 m L A 液与 61 m L B 液混合。(2)配制 X-Gluc 母液:称取 5mg X-Gluc(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酯),溶于 1 m L DMF(二甲基酰胺)。(3)染色液配制:磷酸钠缓冲液 50 m M,0.1 % Triton X-100,K4 [Fe(CN)6] (亚铁氰化钾)5 m M,K3 [Fe(CN)6] (铁氰化钾)5 m M,X-Gluc 0.5 mg/m L。

.........

2.2 试验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以达到破除休眠的目的。去除果皮后,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 50、100、150、200、250、300 mg/L 的赤霉素中 24 h,流水洗净后播种。变温层积处理是用高温与低温交替进行催芽的方法。先用高温(15~25 ℃)后用低温(0~5 ℃),通过变温模拟自然界层积的昼夜温差效应,使猬实种子在短时间内达到层积的效果。试验设定不同的变温周期及循环次数,观察其催芽效果。将种子用 5%的次氯酸钠(Na Cl O)溶液浸泡 5 min 进行消毒,蒸馏水冲洗 4~5 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在垫有脱脂棉和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恒温 25 ℃培养箱中催芽。每皿 30 粒种子为一个重复,每个处理 5 个重复。从播种第 7 天进行观察,并在每天固定时间记录种子萌发数,种子萌发以胚根达到种子长度的 1/2 为标志,如有霉烂的种子及时清除。计算在 30 天内的发芽势及最终发芽率。发芽率(%)= 发芽达到高峰期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供检种子总数×100 %发芽势(%)= 发芽达到高峰期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供检种子总数×100%

...........

3 结果与分析..........17

3.1 猬实的播种繁殖.........17

3.2 再生体系的建立.........18

3.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26

4 讨论............29

4.1 种子休眠的破除.........29

4.2 再生体系的建立.........30

4.2.1 植物激素与再生体系........30

4.2.2 愈伤组织来源与芽分化..............31

4.2.3 温度处理与芽分化............32

4.2.4 褐化现象........32

4.2.5 生根培养........33

4.3 遗传转化...........33

4.3.1 预培养时间..............34

4.3.2 农杆菌浓度和侵染时间..............34

4.3.3 乙酰丁香酮浓度......35

4.3.4 共培养时间..............35

4.3.5 抗生素浓度..............35

5 结论............36

4 讨论

4.1 种子休眠的破除

硬实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对胚生长的机械限制,导致种子休眠,而高温浸种及酸蚀是解除许多硬实种子休眠的常用方法。高温浸种可以软化种皮,去掉种皮表层的蜡质和油脂,提高透性和浸出种子内发芽抑制物,促进萌发。温度较低,软化效果较差,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种子。因此最佳处理为 80 ℃热水浸种后,温水浸种 48 h。猬实有坚硬果皮包被,浓硫酸处理果实 20 min 后,萌发率大幅提高,说明猬实果皮和种皮存在机械束缚,经过短时间酸蚀处理,种壳变薄,增加透性,促进发芽且酸蚀处理后,果皮容易去除,方便播种;但酸蚀时间过长,很容易使种子受伤,影响种胚萌发。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受植物体内生长促进物质与抑制物质的平衡控制,在休眠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很高,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赤霉素能促使营养物质转化成可溶状态,同时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打破种子休眠而促使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外源赤霉素是破除猬实种子休眠的关键因素,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能更好提高催芽效果。变温处理能够部分替代赤霉素处理的作用,适用于大量样本播种。变温周期 6 小时 15 次循环,发芽率、发芽势均到达最高。变温处理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昼夜温度变化,调控种子内部激素代谢水平,温度可控性更强,因此催芽时间大大缩短。机械束缚、抑制物质和胚休眠是阻碍猬实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激素调节是破除休眠关键因素。试验以 80℃热水烫种后,温水浸种 48 h 或用 98 %浓硫酸酸蚀 20 min,然后用 100 mg/L 赤霉素浸种 24 h,最终猬实种子发芽率超过 70 %,发芽势达到 40 %以上。人工变温处理能较好替代赤霉素处理的作用,最适为变温周期 6 小时,经过 15 次循环后播种。

...........

结论

(1)猬实的播种繁殖80 ℃热水处理后温水浸种 48 h 或用 98 %的浓硫酸处理 20 min,最后用 100 mg/L的赤霉素处理 24 h 能有效提高猬实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是高效的催芽手段。变温周期 6 h,处理 15 个循环,能较好替代赤霉素处理的作用。

(2)愈伤组织培养选取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愈伤诱导培养基选择:MS+NAA 2.0 mg/L+6-BA 0.3 mg/L较为适宜。

(3)离体叶片芽再生多种处理结合,分阶段培养能使愈伤组织获得高芽效分化:先在高细胞分裂素浓度的芽分化培养基上(MS+6-BA 4.0 mg/L+TDZ 0.5 mg/L+IBA 0.1 mg/L)培养一周;之后于不添加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进行一周的 4 ℃低温培养,扣除生长激素;最后转接到低细胞分裂素的芽分化培养基上(MS+6-BA 1.0 mg/L+TDZ 0.5 mg/L + IBA 0.1 mg/L)。

(4)生根培养最适宜生根培养基是 MS+NAA 0.2 mg/L。

(5)遗传转化以叶片愈伤组织为受体,预培养 4 d,以浓度为 OD600=0.6 的菌液侵染 40 min,并附加乙酰丁香酮 100 μmg/L 共培养 3 d,能获得较理想的转化效果。50 mg/L 的卡那霉素和400 mg/L 头孢霉素能起到很好的筛选效果。对转基因外植体进行 GUS 染色,证明 GUS基因已整合到猬实基因组中。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三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文人园林及其文化特征有着特殊的意义。回顾文人园林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作为文人园林发展的鼎盛阶段,尤以陈继儒为代表的一批晚明文人的园林活动最为活跃,成为晚明时期文人造园的典范,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极深,对现代园林的营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陈继儒的生平思想、诗歌、文集、园林营建活动的总结归纳,更加深刻的认识陈继儒的园林思想,深入挖掘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对后世园林发展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中,文人园林作为不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文人的归隐生活、放情山水的情怀与诗词歌赋的意境呈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鲜明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明清园林中国古典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时期,文人园林的发展也逐渐趋于成熟,造园体系进一步完整,对后世造园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晚明名人陈继儒,其文学作品,颇具研究价值。其在在园林建造方面也是颇有造诣的造园家(业主),从其归隐之后所建的七座园林可见一斑。不同于其他造园家的是,陈继儒只为自己建园,不为他人设计。作为隐士,他的园林是其隐居之所,园林的建设发展情况,代表着其生活轨迹。本文通过对陈继儒的作品研究、园林营建研究探索其园林思想与理论,对陈继儒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3.为现今的园林设计提供历史参考 园林的发展状况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研究分析古代文人园林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同样,现代的造园理论、造园手法与造园思想,也渗透着对古典园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于我们的园林设计师们是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的。

.........

第二章 陈继儒生平与思想

本章以陈继儒生平为切入点,首先展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其隐逸前后的生活简述,阐释思想特征,作为研究陈继儒园林的理论基础。

2.1 生平简述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又号白石山樵,自称清懒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诗人、画家、造园家、隐士。受到徐阶、王世贞、王锡爵等人的器重,与董其昌为一生挚交。二十九岁前两试不中,遂解去青衿,归隐山林,设馆授生。结庐于云间九峰,杜门著述,以八十二岁高龄终老于东佘山居。陈继儒也可谓著作等身,以《陈眉公全集》为代表,集中收录其小品文、诗文。其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编纂出版的书籍以迎合当时谈虎之风的《虎荟》、《宝颜堂秘笈》、《秦汉文脍》、《古论大观》等。 陈继儒是晚明社会的一个名士。所以有人说:“系惟明之中、晚,士名噪当时者,前无若李卓吾,后无若陈仲醇。”1其与园林相关的小品文多收录于《小窗幽记》、《白石樵真搞》、《晚香堂小品》中,诗歌收录于《眉公诗抄》八卷中,在后文中针对这几部主要作品中的园林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

2.2 名号考略

文人的名号、别署、室名,在宋元时期已经出现,元赵孟頫就有书斋名“欧波馆”。明清时代,文学艺术繁荣昌盛,名号、别署、室名成为文人、墨客附庸凤雅的标志。有寓意的名号、别署、室名,无不与文人的品格、情操、政治态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名号的意义与园林又有很大关系,文人最喜以山、水、园、花木名名号、别署、室名。明徐霖,因生于浙江松江九峰山附近,故自号“九峰道人”。明周履靖,建房在鸳湖边,种梅一百多株,故别署“梅巅道人、梅墟道人”。清李渔,自喜以山水为邻,移居杭州西湖,因号“湖上笠翁”。清钱维乔,晚年得到唐荆川旧园之半,故自号“半园逸叟”。 在陈继儒的名号中,“眉道人”因其在佘山上下种梅而的名,“白石山房”因其在东佘山筑白石山房而得名,都与其的园林活动密不可分。

............

第三章 陈继儒诗歌园林观解析 ........ 14

3.1 陈继儒与晚明诗坛 ..... 14

3.2 陈继儒的诗歌分类 ..... 15

3.3 陈继儒山水诗分析 ..... 25

3.4 陈继儒田园诗分析 ...... 40

3.4 陈继儒、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44

3.5 陈继儒园林诗考证 ..... 46

3.6 本章小结 ........... 48

第四章 陈继儒《小窗幽记》园林要素解析 ......... 49

4.1 《小窗幽记》 ............. 49

4.2 园林要素组合 ............. 49

4.3 园林活动 ........... 51

4.4 园林感怀 ........... 52

4.5 名物“第三性质”解析 ....... 53

4.6 本章小结 ........... 56

第五章 陈继儒的园林作品 ...... 57

5.1 陈继儒园林概况 ......... 57

5.2 小昆山读书台“乞花场” ............. 59

5.3 小昆山读书台“婉娈草堂”.......... 63

5.4 东佘山居 ........... 66

5.5 凤凰山来仪堂 ............. 75

第五章 陈继儒的园林作品

5.1 陈继儒园林概况

陈继儒在云间九峰修建了多处的山居、草堂,其隐居生活便在此度过。陈继儒在画作题跋云,“真人栖三山,群帝镇五岳。君居季孟间,九峰在掌握。九峰落落成列星,逈含紫翠排空青……曾向昆山1偶筑台,客寻又避干将来。秀林得一抔土,杏花绕屋阶生苔”。《陈眉翁先生行迹识略》总结了陈继儒的隐居的生活轨迹。 “先生一筑台于小昆山,以奉二陆香火,则庙貌重辉。避客泖桥,则废刹鼎造,盖尝丙舍天马细林,晚则终老于东畲”。 陈继儒一生共建造了七处居所,即小昆山乞花场、小昆山读书台、钟贾山别室、天马山草堂、辰山秀林山居、东佘山居、凤凰山来仪堂。其中天马山草堂与辰山秀林山居为为其父母守孝而建,不可称园。钟贾山别室据陈继儒的好友王世贞讲是“其室甚陋,而地尤胜”。陈继儒自己评价是“桃花春水清,古寺不知名。佛壁生阴火,僧厨啼夜鼪。夕阳犹在屋,怪木半支棚。留得山前地,年年好种耕”。由这些描述看来,钟贾山的这处园林居所很简陋,仅有田园景象和山水环境而已,亦不可称园。因此本章着重针对小昆山乞花场、小昆山读书台、东佘山居、凤凰山来仪堂进行详细分析。

..........

结论

陈继儒《青莲山房》一诗,可以说是对文人园林心领神会的总结,诗云“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文”、“心”二字,说明园林正是高雅建构的文学化,脱俗景观的心灵化。文心,是文人园的核心,这种文心主要通过按照造园法则添景提名来实现。 园林作为一个“艺术场”,在其辐射下,陈继儒在东佘山居建造了功能各异的建筑作为其园林生活的重要场所。“茶星馆”中品茗,“代笠亭”中藏书,“笤帚庵”中参禅礼佛,“此君轩”中待客会友,“东篱榭”中避暑纳凉,这些均为日常生活所是用。 在乞花场,人们可以感受到氤氲的人文气息和人文情怀,“湘玉堂”、“红菱渡”、“杨柳桥”、“洗鹤溪”、“乞花场”,借助溪流、杨柳、水湾等各种景观形态,抒写远俗之意和书卷之气。 在陈继儒看来,园的边界没有明确的大小可言,眼睛所见,双脚所到,这就是界限。瞎子与行动迟缓的人结伴出游,那么,瞎子不能欣赏园的美景,行动迟缓的人则来不及欣赏,(对于他们来说),即使有园也相当于没有。相对于一般人,夸父行得更远,离娄看得更远(对于他们来说,园就更大),那么,园的大小当下可断。并不是园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只是眼睛与双脚的能力不同罢了。然而,园是让眼睛看,让双脚走的,而眼睛和双脚是由“我”控制的,我如果身体不适,即使(给我)观音大士那无所不览的千目,韦陀菩萨那日行千里的双脚,去游览佛教圣境,那么我也不会有所收获(因为我根本无心无力观赏这一切)。 他眼中的园林尺度,是用目与足来衡量的,目与足的主体便是“我”,“我”其实是园林的使用者,对于陈继儒来说,也是园林的建造者。园林中的一切尺度与体量均应是为我服务的,也就是满足人的是用为原则。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绘画艺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典范,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明中国画理就不懂中国造园学。中国的造园虽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殷周,但就专门造园理论来说还数明末计成的《园冶》问世后才陆续有园林论著出现。而中国山水画论自南朝已有宗炳的《画山水序》问世。据温肇桐所编《历代中国画学著述录目》增订本记载,从东晋到清代的绘画著作达 814 种之多,可见画论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再则,“园者,画之见诸行事也”,自东晋后,文人画对园林逐渐发挥指导作用。加之,造园多有画家参与或造园家大多精通画理,明代后期工匠们普遍积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所以造园实践中处处体现画论、画理已为寻常,造园与绘画的联系密不可分。 因此,本论文站在园林观的视角上,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类编》著作中有关明代山水、花鸟画论部分,系统化、元素化地重点解读从明代画论文字中提炼出的园论思想,主要包括景观要素、人文要素、空间关系、园林活动等。并以此作为前提基础,进一步探讨在该特定历史时期中,具有实际造园实践经验的代表性画家或画论作者、其营建的明代园林以及各自园林活动三者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再用他们自身的画论来对应地分析其各自营建的代表性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和园论思想,从而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画家对园林设计的看法以及造园方法。 宋元明清是中国绘画与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无论在画论著作、造园专著、造园思想、造园方法、造园艺术风格上还是在造园技术工艺上都日臻达到成熟之巅,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阶段,最能璀璨闪耀诗情画意的光芒。从这一时期的画论入手探究明代园林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尝试从园林出发,一方面重新解读画论中的园林观,让我们更全面的看待传统绘画艺术;另一方面将绘画理论与传统造园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以丰富传统园论内容,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期待能够给当代中国园林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引导我国现代园林向更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

1.2 研究的创新点

画论,其实是对绘画图卷进行印象再描述与主观上的自我重新解析与诠释。绘画印象与理论阐释可以分解为绘画元素片段以及元素片段的组合,与其相对应的则是特定意境下的景观空间单元及景观空间单元的组合。这是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事实上,本人认为园林设计要达到画意目标,同时,在明末计成的《园冶》问世以前还没有一部可为造园提供系统化的、专门性的理论指导型的权威著作,早期明代文人工匠们均受绘画艺术的濡染与意境的目标来开展私家园林的营建,因此欲探索这些园林的营建方法与造园规律,必然会自动从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绘画艺术理论内容上去汲取养分与启示,这类似于造园入门的启蒙读物或教科书的作用。 鉴于此,本人在本论文中,以明代典型画论著作为研究素材,将画论中的元素片段与园林中的空间信息进行离析与重构,建立相互对应的架构,探索园林营造的方法,包括园林景观要素、人文要素、空间关系、园林审美观、该时期具有历史影响的文人画家与造园家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以及其中的园林活动研究等。

........

第二章 背景研究

2.1 明代绘画的发展阶段与整体特征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 明代前期的画家,多摹古,好隐逸题材;明中期著名画家文征明、沈周、唐寅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明代晚期,通过整理、研究、归纳传统绘画的画学思想,及历代画家在立意、立形和笔墨上的表现特点,出现了许多专著。如:董其昌《画旨》与《画眼》、唐志契《绘事微言》、顾凝远《画引》等。又如:王原祁、恽南田、金冬心等的画跋以及王世贞、陈继儒、李日华、沈宗骞的话说等。这些论著从传统绘画的各个方面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理清了传统绘画的脉络。 明代绘画很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董其昌的“南北二宗说”2。董其昌继“莫论”之后再次提出并加以阐释。 在董其昌的《画旨》中,从“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至“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内容、文字与莫是龙《画说》所载完全相同。 明代 276 年,山水画最盛,文人凡有余力,无不以学画山水、花卉为雅事。仅《明画录》所载山水画家,即得 400 余人。这些画家,多半江南士大夫,出于吴门的画家就不少。这些山水画家,除上述之外,还有如王履、谢缙、张宁、安正文、刘珏、姚绶、颜宗、张复、郑重、吴彬、李士达、关思、李日华、袁尚统、程嘉燧、文从简、宋珏、张宏、恽向、邵之麟、蒋干、吴昌、邵弥、担当、张风等。

..........

2.2 明代画论的发展背景

明人画论的发展分为三期。 初期未发现论画专书,论文散见于文集或题跋原件中。宋濂《画原》以儒家经世致用观点论画,主张绘画应“助名教而翼群伦”,慨叹当代画家“溺志于车马、仕女、花鸟、虫鱼、山林、水石”,“使古之意益衰”。练安则继承宋以来文人画见解,要求绘画表达“雅人胜士”的意态情性,反映了一般士大夫画家的倾向。王履的《华山图序》又据亲身经验重申了“师造化”的极端重要性,在对古人“宗”与“不宗”,“形”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发表了具有辩证因素的见解。 中期除大量画家均有论画言论外,还出现了较完整的理论专著。例如,代表以吴门派为中心的文人画家见解者有王世贞《艺苑卮言》、文徵明《衡山论画》、何良俊《四友斋书画论》;为浙派张目者有李开先《中麓画品》;杨慎《升庵画品》则大体继承了唐宋论画传统。 后期绘画论著更加繁荣,有专著(包括某一画科专著),有涉及画论的文集杂著,更有后人所辑名家论画之作。各书各文大多持文人画观点,以论山水画者为主,但见地也不尽相同。影响最大者为董其昌3《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与《画说》。其中心论点是倡导文人画,贬抑“行家画”的“南北宗论”。其他如著《竹懒论画》等书的李日华,写《输蓼馆集》的范允临,著《五杂俎》的谢肇淛,作《燕闲清赏笺》的高濂,撰《绘事微言》的唐志契,写《赤牍》的范式玉,虽在崇尚文人画方面与董其昌大同小异,但《六砚斋笔记》之提倡“真工实能”,《绘事微言》之提出“山水性情”,指出过于看重“画理”与“画笔”的流弊,《五杂俎》之指责“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赤牍》之反对“雷同少变化,其丘壑布置,千幅如一”等,均能触及文人画流行中的某些时弊,各有所见。

.......

第三章 明代画论中的景观要素分析 .......... 17

3.1 景观要素之山 .... 17

3.2 景观要素之水 .... 27

3.3 景观要素之石 .... 32

3.4 景观要素之木 .... 38

3.5 景观要素之屋 .... 50

第四章 明代画论中的空间关系分析 ........... 58

4.1 单一要素之空间范式 ....... 58

4.1.1 山之组合 ..... 58

4.1.2 水之组合 ..... 61

4.1.3 石之组合 ..... 63

4.1.4 木之组合 ..... 63

4.1.5 屋之组合 ..... 66

4.2 多要素组合之空间范式 ........... 69

第五章 明代画论中的文化分析 ........... 85

5.1 明代山水画论中的主题文化分析........... 85

5.2 明代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活动文化分析 .......... 95

第五章 明代画论中的文化分析

5.1 明代山水画论中的主题文化分析

《论语·雍也》把仁智与动静、乐寿、山水结合, 定位了后世园林和游览的社会学意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道出了山水比德之思,从此仁山智水把人性与园景对位起来.譬如明代常熟北园有乐山亭、浙江东阳有乐山楼。拙政园小沧浪有联:“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刘庭风教授在《儒家眼中的园林》中认为儒家核心与园林山水进行比照, 是从理论上解决儒家娱乐观, 以此表明园林的核心应是山水, 中国园林被定义为山水园, 一方面是道家自然观, 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智观。明画论中坦陈:“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亦是继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亦坦陈:“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之后对仁山智水更为直接的表达。中华文化源于中原山岳文化, 故先崇山, 后发展到沿海南疆, 遂后崇水。山崇高、稳重、好静, 而水顺下、随形、流动, 以山比德于君子、壮士, 以水比巧于小人、女子。“前辈画山水,皆高人逸士”其实也就是点明了具备高山美德品质的人方能将山水画运筹帷幄。换句话说就是要得山水性情,得之,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这里的性情其中一层意思就是暗指德性品格。山水之妙,唯“逸”之一字难解,逸,既有隐遁之意,又承载了超凡脱俗之境,于人则喻超脱品德,山水有逸,正所谓比德。

.........

结论

栖迟园林、寄情山水, 啸吟风月,排遣仕途劳顿受挫之郁愤, 享受精神的怡然闲适与心灵的虚融清净, 追求“逍遥偃傲”的境界是明代文士的理想。无论是画家还是造园者,均以手传心,或笔绘或力行,再造佳山胜水、修竹古木、冬梅花篱、白鹅紫鸳,以此营建一己心中壶隐天地。 本章主要通过画家的画论心得与他们手中悉心营造出现实园林作品进行具体对应和比对性分析,阐述如何具体将画论体悟与画意融入贯穿到园林实践中,从而加深印证画论与园论之密切关联,更好指导园论之完善与园林之创作。 中国园林自南北朝以来逐渐转为表达诗情画意。不少诗人画家亲自规划经营园林。诗人画家中最为知名的,首推盛唐诗人王维。王维建辋川别业,规模很大,有二十景,他和同代诗人裴迪赋诗赞咏。中唐诗人白居易建庐山草堂,强调返璞归真,与大自然融合。画家以规划园林知名的,除王维外,还有北宋晁无咎在济州建东皋园,园成后画为大图,并题词说明。又有南宋俞徵,堆造园林假山,大小山峰凡百余,称俞氏园。元代有倪云林、顾阿瑛、曹知白等。到了明代更是不胜枚举:有唐寅的桃花庵、王心一的归田园居、顾起元的遁园、林有麟的素园、陈继儒的白石山房、李流芳的檀园等等,也都是画家而兼工造园。还有兼为他人参与造园的画家如文征明,不仅造玉盘山房以自用,亦参与著名的拙政园设计,并绘拙政园图三十一幅,各题以咏景诗,又著《王氏拙政园记》。有关此园将在下一节结合明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点来具体分析。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山体绿化修复起源较早,美国和欧洲、日本等国家主要进行了对受损坡面预防侵蚀控制的研究。通过对山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因素比较,人们认识到植被对山体恢复的重要作用。Greenway[1]认为剋通过对于山体表面的土壤加粗,从而保护山体不受损。GrayandOhasli[2]及MaherandGray[3]从根本上提高山体的稳定性提高沙土的抗剪力适用方法,Waldron[4];Ziemer、Nilaweera[5]、Rensterberg[6]也证明了植物对山体的重要性。Greenway还详细总结植物能通过他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土壤空隙的水压力,从而稳固边坡,并且得出植物茎和根对山体土壤有锚固和防止滑坡的作用的结论。Nolan分析了对山体边坡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要是由大风自重荷载和植物的自身重量。Deluzarche R, CambouB [7]主要进行了峭壁恢复模拟实验及实践。在1930年代,一些景观设计师以恢复生态系统作为一个起点,从损失中恢复过来的山体,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将环境景观设计和生态链条和社区进行有机的组合。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开始研究破损边坡绿化恢复,针对绿化恢复到喷混植生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包含回填土、草格、绿化网、生袋等绿化技术[8]。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研究应用了厚基材喷射护坡技术来进行岩石边坡的恢复和防治[9]。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韩国政府也将边坡的保护纳入到政府管理中,并且采用了大量的边坡保护和绿化的新方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通过法律法规进行配套监管实施保护和恢复,用法律规定对矿山开采、作业方法和恢复计划进行申请和提交,采用边开矿边恢复的恢复策略[8]在开采实践中运用植被恢复的控制性爆破和恢复性爆破技术,这是从思想意识认识到人居环境恢复的的良好开端(RestorationBlasting)[1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对采石悬崖的植被进行了恢复研究。利用控制性爆破,从山体的台阶、缓坡和悬崖面,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对山体破损面进行地形、地貌的改造和再造技术这一发展得益于“表面地形恢复技术”[12]的出现。由于国外城市的前期规划较好,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山体开采少,造成的破损山体较少。而国外的山体恢复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基础建设项目及其他项目造成的山体破坏的恢复及防护。而对于矿山形成的峭壁的恢复治理和如何恢复成原生态的生态链的绿化及景观效果方面的研究很少。受损的山地生态保护技术值得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但如果原材料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话,将会极大的提高边坡绿化的成本,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

.........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政的设施建设也随之平地起,人们生存的人造景观环境一方面面临着规划建设,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在建设中,对资源的利用与开采用量上造成山体破坏严重。据数量资料不完全的统计:在我国,破损山体面积超过30000km2,每年以300km2速度剧增。以济南市为例,由于山体资源丰富,政府对开采矿山管理不严,加之房地产项目过热发展,济南市不少山体已是失去原貌,伤痕累累,破损严重。近几年,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对采石场进行整顿,据统计,在济南市,调查发现,全市共有148坐山体受损,受损面积高达12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区[29]。以武汉为例,截至2006年底,武汉市破坏山体面积超过2000公顷,并且矿山土地复垦率较低[30]。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控制对为数不多山体的继续蚕食以及如何对现有山体进行保护,将优美的自然山林景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的生态环保标志。本文拟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入手,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山体治理等方面,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方面的修复,并凸显绿色环保的概念。通过修复破损山体,改变从前遭到破坏的山体和土地,并形成系统的山体修复工程。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山体受遭到一定的损害,由于山体受到了损害,其上的生态群落也必然受到影响,物种间的竞争加大,总体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物种要保证存活只能变小。相反,物种的数量增大会导致物种重量的减小,物种的生存空间减少,不变量的资源需要供给更大量的物种。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植物的大小和重量,也就出现了自疏现象。因此,在恢复与重建植被生态系统规划时,应当生态发展遵循,根据破损山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植被物种、适应性以及环境生态水平等方面统筹设计规划,选择最适宜的、具有针对性的适合山体自身因素条件的恢复方法。

........

第二章我国破损山体的成因、特点及保护原则

城市的不断扩张,导致山体面积逐渐缩小。而自我修复还没起到显著作用,新一轮的破坏又来临,导致对山体的破坏具有可持续性,由于矿石开采等行为,短期利益短见导致山体毁灭性的开挖的不在少数,山体的物种群落进一步受到破坏。山体被遭到巨大破坏,反过来破坏着城市的自然环境,对城市景观、生态等方面产生恶劣的影响。

2.1城市发展对于我国山体的影响

2.1.1城市建设持续对山体造成侵蚀

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迅猛,而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土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造者们想尽方法应对这一现状。填海造陆、切坡建房等工程上的手段就会不断侵蚀周围的山体,破坏城市中原有的山体的地质、地貌、地形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一味追求经济效应,强调GDP发展,忽略自身拥有的自然风貌的不可复制性,许许多多水泥森林林立,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跟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影响了原有的景观资源。如果按照如此的发展模式下,目前状态下的生态平衡因此而遭受更大的破坏,环境因此而恶化。工业、制造业等企业作为利益方,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通常会带有较为明显的环境负面效应,例如,矿石开采,煤矿开采导致许多山体塌方,造成人员死亡,山体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城市经济的GDP完全依赖当地的矿产资源,这种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山体和城市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加大对于城市自然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城市不是一两个,单一的发展模式,依赖性体制发展造成了城市的山体和环境巨大坡坏,现如今的高浓度Pm2.5就是一个很好地证明。

..........

2.2我国破损山体的形成特点

破损山体边坡具有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乏等特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红,人类对于资源的过度依赖和过度采伐导致了山体受损严重;自然因素造成山体地质构造性的破坏,比如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相伴产生易发区。破损山体边坡属于一种非常见水土流失的类型,它与自然状态下山地的水土流失比较起来,具有下面几方面特点:1、由于破损山体属于人为开挖,因此遗留下来的大多属于岩质边坡,故水土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破损山地几乎很少有土地的生产力,土地表面原有的植被很难恢复;2、生态景观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并且要以改善绿色治理为主要目标;3、治理的难度系数较大、治理的技术层面要求高、治理中投入较大。破损山体的环境保护在进行总体规划时,需要针对山体的现状研究、分析、设计不同的恢复方案,并运用专业的理论进行科学技术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等理论角度,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措施进行规划和设计恢复。从破损山体的绿化生态恢复的工程设计上来看,应当以总体规划作为工程恢复的指导,从而以保证已破损山体的稳定性为前提,以山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最终目标,同时要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注重生态群落规律及经济规律,具体来说破损山体的绿化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

第三章我国破损山体修复技术及研究进展.............16

3.1破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16

3.2破损山体植被修复效果研究进展.......16

3.3破损山体生态绿化修复具体实施策略..........18

第四章国内破损山体生态绿化修复的案例分析.......31

4.1武汉市对破损山体的生态绿化修复.............31

4.2济南市破损山体生态绿化修复...........42

4.2.1背景..........42

4.2.2规划目标.............43

4.2.3具体修复措施......44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5.1结论........51

5.2本研究的创新点...........52

5.3建议与展望........52

第四章国内破损山体生态绿化修复的案例分析

4.1武汉市对破损山体的生态绿化修复

从武汉市的总体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的是南边海拔较低,北边海拔较高,中间长江中部平原的海拔大约为20米,一般海拔100~500米,其中最高的海拔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双峰尖,约为873.7米;南部则主要是丘陵环绕的地形,包括山脊和丘陵,一般海拔约为30~40米,丘陵地带的海拔约为50~l00米。武汉市的相关政府部门针对全市的受损山体的生态环境的调查发现,对武汉市破损山体植被和破坏程度等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且利用了恢复生态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引进种植了新材料、利用了新的技术并采取了新的工艺,通过综合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人工复绿的实验,重新建立破损山体的科学和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而探索出了适合于武汉市地区特点、经济上可行并且实施效果良好的破损山体绿化生态修复的模式。根据针对受损的山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发现,必须人工辅助修复,才能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在彻底的对凤凰山的现状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规划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受损山体表面的清洁和坡面平整工程;边坡坍塌,落石和潜在不稳定边坡管理;在原剩余植被的前提下,对山体进行施工,为植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在两到三年内实现山体复绿。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保护功能,使其可以维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对矿业山体进行绿化,景观工程,从而实现绿色生态为主要景观的凤凰山,构建绿色生态的凤凰山区。

.........

结论

本文利用了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如生态学、生态规划、景观学、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等,并且充分的对于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汇总,分类研究,总结方法,系统方法,比如研究方法,梳理受损的山所具备的特殊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修复后的景观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于国内外的优秀修复案例的研究,提出的策略受损的山地生态绿化恢复计划,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例子验证和渗透。简要说明破损山体的类型特征和生态恢复、景观重建的基本理论,并梳理和系统研究对于山体边坡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方法,详细讲述了关于山体损伤后的生态系统修复和景观重建的相关概念,并将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山体修复进行了结合。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将国内外在山体修复的生态方法和景观修复方面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合理的借鉴,提出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修复方案,为相关受损山体的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操作方案。在提出破损山体的景观重建规划相关理论和介绍成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战略性提出了的破损山体景观重建规划的“双喷结合”方法:细化来说,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类别是边坡的基质情况、边坡中植被情况、植被所起到的功能作用、整个边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整个景观的修复状况。然后针对破损山体的实地调查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其规划和转换模型。将景观的恢复、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人文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实现山体修复的合理开展,并符合相关因素的要求。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古典东方艺术世代流传。园林营造受到中国山水画的深入影响,并在成熟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指导山水画的画论在其中起到理论的作用,与指导园林艺术发展的园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类型最初起源于宗教画,后来山水主题仅作为绘画的一部分,常以人物背景的形式出现。直到南朝的宗炳,开始将山水风景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将自然环境加入了人的思想进行写实并加以创造,形成了纯粹的山水画。 到了宋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为寻求国内安稳,在政治上采用文官执政,重文轻武,社会整体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上至宋朝历代皇帝下至文人雅士都爱好画画。文人士大夫们的文化得到相互交流,山水画作品硕果累累。在山水画迅速发展的同时,为满足文人士大夫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他们也进一步将山水情寄托在山水园林的创造中去。在宋代,社会大兴土木工程,文人贵族们连同皇帝都积极的参与山水园林的营造,在繁乱的社会中寻求清净的自然和谐境界。一时间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观园林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据古籍资料的记载,宋代并没有类似《园冶》、《作庭记》等的园林营造类的技术性书籍。在当时,山水画作品就是园林施工的蓝图。那么记录山水画技巧的画论就成了当时山水园林营造的相关理论,“画理即园理”。由于受到禅宗思想以及文人写意画风的直接影响,画家造园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艺术的表达。文人园林在宋代受到高度的重视。但遗憾的是,经过历史的变迁,现存的宋代遗迹少之又少,山水园林更是如此,因此现阶段对宋代山水园林思想的研究程度远不如明清时代。但欣慰的是山水画论文献的相关记载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宋代山水园艺术的途径。

.........

1.2 已有研究成果回顾

就当前研究文章的整理和分析,目前,国内的学者及艺术家对宋代时期的各方面包括历史、人物、诗歌、绘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和研究。下面分开说明与本文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成果。 宋代山水画:单纯以宋代山水画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章比较丰富,其中涉及到宋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类型分析、绘画技法、空间美学分析、作者思想分析等方面。宋代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山水园林的协调发展使山水画对于山水园林的景观创造和意境的营造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现代文献的搜集来看,针对宋代山水画和园林关系的文章涉及方面相对比较集中。 除了以上相关篇章,还有一些非直接相关的文章,共计 50 余篇。以上相关论文涉及到宋代山水画与宋代园林的关系、宋代画论与宋代山水画的关系的方向较多。在宋代画论与山水园林关系上的分析则相对较少,大多从画论的人文因素、审美、景观等方面与山水园林进行对比和论述,真正涉及到画论特别是宋代画论文章分析的却是寥寥无几。作者认为,现代人研究古人的文献、思想、艺术手法,并不仅仅是探究某个时期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古人身上发现更多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山水画、画论、山水园发展成熟期的宋代为研究背景,结合文人园林的发展之路,深入探讨宋代画论中的山水观。并从中进行概括和总结,更好地促进现代风景园林以及人居环境的设计。

...........

第二章 宋代画论、绘画、园林发展的历史、文化与理论背景

2.1 宋代社会背景

宋朝(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成熟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960--1127,共 l68 年。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历九帝。建都于汴梁。南宋:1127--1279,共 152 年。自高宗偏安江南开始,历九帝。建都于临安(今杭州)。 宋代在土地使用管理上采用私田佃农制度,使得官朝在农业生产上获得了绝对的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宋代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文化在宋代初期处于重要的转折期。由于宋代文官执政的政策使得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任何时代的都高,社会中各阶层知识分子的比例都在增加。 史学家陈寅格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文化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横向的扩充,而是竖向深入的自我完善,由整体到细节,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园林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如此,园林营造艺术和工艺在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上处于登峰造极的时期。形成这样状态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宋代的种种特殊政策致使国内经济发展,对外却是国势羸弱。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合流正面通过文字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堪忧,反面却导致了国内不健康的繁荣景象,无论是宫廷里还是平民百姓之中都产生苟且偷安的心理。这些人沉醉于浮夸奢靡的环境之中,从帝王到平民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土木和园林的营造之上。 其次,宋代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中国古代领先的的四大发明,也充分影响了园林营造的技术。单体建筑平面的多样化、群体建筑组合丰富、植物配置规范化、叠石理水水平提高等。

.......

2.2 宋代园林略考

中国古典园林大体可分为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四类。中国古典园林到宋代已经步入了发展的成熟时期。在文章后面部分会结合宋代各类型园林分析宋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由于宋代遗存的园林、建筑很少,所以这部分将结合古代相关文献中对宋代园林的记载进行分析。 北宋和南宋的行政中心分别位于中原和江南。现存的宋代园林很少,中原主要集中在洛阳、东京;江南主要集中在临安等地。宋代古籍文献中对宋代园林的记载很多。当时出现了大量的园记和园林专著形式的文籍,还有一些记录两宋生活情况的随笔,为宋代园林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根据翁经方、翁经馥编著的《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二辑)》以及 陈从周、蒋启霆编著的《园综》整理宋代相关文章如表 2-2-2、2-2-3。

..........

第三章 宋代画论中的人文要素与园林营造 ........... 28

3.1 山水画与山水园对自然美的追求 .......... 28

3.2 宋代背景下的山水人文化 ....... 30

3.3 宋代画论所论山水画中的生态环境观念 .... 33

第四章 宋代画论中的景观要素与园林营造 ........... 35

4.1 景观要素之山石 ...... 35

4.2 景观要素之水体 ...... 60

4.2.1 水体的不同类型和形态 .... 60

4.2.2 水景的多样性 ............ 63

4.3 景观要素之植物 ...... 70

4.3.1 植物的不同类型和形态 .... 71

4.3.2 植物造景的类型及艺术手法 ......... 75

4.4 景观要素之建筑 ...... 80

4.5 景观要素之文 ........ 88

4.6 景观要素之人物 ...... 90

4.7 景观要素之动物 ...... 94

第五章 宋代画论中的空间要素与园林营造 ........... 95

5.1 空间要素之景观层次 ........... 95

5.1.1 景观层次之宾主之位 ...... 95

5.1.2 景观层次之远近 .......... 96

5.2 空间要素之虚实关系 ........... 97

5.3 空间要素之韵律节奏 .......... 102

第五章 宋代画论中的空间要素与园林营造

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概括了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简远、疏朗、雅致、天然。”这四个特点无一不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追求。同时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也深深地影响了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的营造。宋代文人化园林布局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自然为蓝图,尽可能的描摹自然。北宋时期,山水画家通过笔墨在追求和表现自然美,旨在构思一种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吻合的精神世界,表达与自然的亲切接触。他们深入地探求了山水之美的自然态特征, 并加以创作和联想。并进步地促进了促进了园林自然山水审美观。在宋代文人眼中,园林是充分展现审美情感的空间,是转移情绪,寄托理想和感情的场所。这样说来,园林的布局营造不再是景观的堆砌,而是从根本上的情感神游。宋代园林在追求园林布局的山水意境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丰富的空间处理手法,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景观层次、虚实相生、韵律节奏。

5.1 空间要素之景观层次

李成在《山水诀》中说:“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论述了景物布置的主次关系,宾主之位。表 4-1-1 所列画论中将大山喻为宗主,长松喻为师帅,这些已定,方可布置其他。绘画的构图需要先确定中心,譬如主峰、大松,往往是构成整幅山水画的关键所在,是各景观要素的组织枢纽。主峰、大松确定,才能将其他景观要素布置周围。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构图。这就说明了画面的布局讲究主次景物的安排,每个景观要素都有不同特点,但是又不是各自独立的。只有宾主分明,彼此相关相依,互为协调,相辅相成,构成一个丰富而又统一的整体。

..........

结论

通过对宋代社会背景、山水画、山水画论、山水园的分析和总结,从理论、到二维的平面、再到立体的空间的研究过程,展现了宋代独特的文人山水观。正因山水画和园林的相融相通,山水画论中所叙述的山水准则便不仅仅是绘画的口诀,更是园林的营造的依照。着改革开放,以江南为中心的私家园林建设又兴起了,波及北京、天津、广州、成都等原来就是园林中心的地区。很多画家、诗人、富商、官员,都在自家院落中辟私园。大多是开发商统一以各种名目开发的别墅。其类型有:富豪购地造园、园林公司老总以苗圃成园者;百姓以果园成园者;画家购地成院者,如各地的画家村,如北京宋庄等地;文学家购地成园者;亦有到乡下购老宅改造者。 这些私园的营造的依据理论大体有三个,一是园冶这样的名作,最多;二是现代西方造园理论,较少;三是以画论造园者,在画家中很普遍;四是慕园林文学名篇,再以园记、园赋等来造园者,亦不在少数。 对中国传统古籍文献研究的意义不仅是加深对专业历史的了解,更是从中发现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传统对时代的意义。提高现代的人居环境,大体如下:

第一,画论中山水画论提倡师法自然,将自然山水的内在和外在规律揭示出来,便于山水画的创作。此方面对我们造园和改造环境是很有用的。画论是我们了解自然的手段和补充,如不深入自然,品阅画论,便会对自然之景理解得更加全面,否则对于山水石的各种称谓和做法是难以凭一生精力走遍和体验的。

第二,画论之中提到的是绘画,而园林讲究的是意境,所谓意境包括诗请和画意。画论给我们的启示则是处处以画意为先。不仅从空间上,还要从形态和色彩上,让所有人所视处,都处处入画,有前后中景的层次感,有起伏变化的天际线,有主题丰富的主次空间和主次景点。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七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湿地是由地表上的水、土壤、水生或湿生植物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复杂系统,它长期被水体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具体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清除杂质净化水体、提供休闲和科研科普场所、保护湿地物种多样性等。全球湿地面积将近 5.7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6%[1]。然而,由于人类对湿地进行过度开发,使全球的湿地数量与质量急剧下降,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改善这一情况,限制城市的蔓延保护湿地,全球多个国家于 1971 年 2 月 2 日签订了《湿地公约》,随后签约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条例。截止 2010 年 2 月 2 日,签订该公约的成员国达到 159 个国家[2]。中国于1992 年也随之加入了《湿地公约》,随后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湿地保护条约,致力于开发湿地经济价值并传承湿地文化,以确保湿地生态体系的整体性、传播和保持湿地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繁荣,到目前为止,已有 40%以上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是在湿地基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典型的湿地功能和保护作用。目前,湿地公园被认为是保护城市湿地和合理开发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能够科学地发挥湿地的社会作用、经济作用及生态作用。此外,建设部于2005 年颁布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建城[2005]97),目的是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指导依据,实现和谐的保护性建设开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湿地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江苏省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对湿地保护及经营十分重视,不断地完善湿地管理机构并加大投资。截止到 2015 年 1月,我国已建立 900 多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569 个[3]。江浙水网地区共有 30 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其中有 20 个为试点单位[4],占全国国家湿地公园总数的 5.27%。江苏省的湿地公园数量共有 47 个[5],包括国家湿地公园有 20 个,其中12 个为试点单位,是全国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份[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对于休闲游憩场所的需求日渐加强,在此背景下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纷纷建立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既可以提供休闲场所,自身又能发挥生态环境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过于强调“公园化”,往往忽略了湿地独特的生态功能的建设和保护。 对已有的水网城市湿地公园实现科学的景观质量评价,可为当地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现状判断和完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公园的经济效益评价,景观环境和生态功能不够重视,评价体系仍以人为感官定性评价为主,缺乏客观的理性技术参考。本研究在对水网城市湿地及其湿地公园相关意义鉴别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各大城市发展的现状、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现状、城市湿地公园开发现状,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美学、风景园林学、数学等理论和技术支持,以“AHP-综合指数模型”为指标评价模型展开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研究。通过咨询大量专家意见,根据当地生态体系的典型特点,最终选定水网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湿地景观质量、湿地社会文化价值及湿地美学四个层面,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为今后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提供参考,找出湿地公园建设不足,调整今后的发展方向。 构建适宜水网城市的景观评价体系,主要解决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中景观公园化、生态功能被忽略等问题;并针对当前的水网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弊端提出优化策略,提高恢复湿地公园生态功能。 本研究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方法为主,根据水网城市湿地公园的典型特点,从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景观质量、社会文化价值、湿地美学等方面出发,建立一套科学、易行的方法对影响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质量的多种因素做出综合评价。本文从生态-景观-功能-美学四方面全方位对水网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对水网城市已建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的评价,找出不足和缺憾,提出优化策略,为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或指导。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指导

2.1 相关概念阐释

水网城市水资源丰富,是水系密集的城市。水网城市密集的水网,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一方面,水网城市地势低洼,主要由冲击平原构成,域内河道以及自然湖泊丰富,年降雨量充沛[17];另一方面,人们开垦荒地,围墟造田,开挖河道,防洪灌溉,使得人工水网交织纵横。中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水网区域,这里密布众多水网城市,形成极具特色的水网城市体系[18]。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城市,这里天时地利人杰地灵,气候得天独厚,孕育出灿烂的吴越文化,其他太湖之滨的水网城市亦具有特有的特征。虽然水网城市没有具体的定义,也缺乏相应定性的指标来表明一座城市是否达到水网城市的标准,但从普遍特征看来我们不难发现水网城市内部一般都水网密集,我们还可从空间距离来判断某个选定的区域。比如选择城市某点出发往最近的河流出发,该点到达河流的距离最长不超过 2000 米,即可认为是水网密集区域。基于以上概念,本文对于水网城市的概念做了简单的总结,即城市内部的水网密集度大,降雨量丰富,拥有密集布局的城市。这类城市一般被人们称为中国水乡,如鱼米之乡“苏州”,这类水乡城市大多位于珠江水网及江南水网地区,拥有各自的民俗特征和风土人情,它们的前身多是滨河城镇,发展历程类似,所以本文选择苏州作为典型的水网城市,将其代入水网城市的基础案例部分进行推进式研究。

............

2. 2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资源禀赋分析

水网作为水网城市的脉络,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遗产。其河网密度、分层水系、水流速度等均影响着水网城市的生态系统。现阶段,水网仍然可对旧城改新、提供居民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不但能带来生态环境效益,还能创造不菲的社会积极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文化效益。 可以说水网在水网城市起着全方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生态环境效益 水网及湿地具有一种强烈的边缘效应,内部生物群落复杂,种群竞争激烈,而现代化城市中的水网系统人为活动更为强势,具有很明显的人工化趋势。水网系统具有调节城市气温及适度、降噪消尘、改善局部环境气候,可维持水体自循环、保持水土、调洪蓄水、维持大气成分稳定等作用。除此之外,自然的水体驳岸通过渗透可以实现水体及周边物质、能量的交换,生物也经常沿河道自然廊道迁徙,生物保有能力高[21]。 2)美学景观价值 水网本身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多结合水系创造出优美的滨水景观。具体主要是围绕水体这一个性主体,结合水乡特色文化赋以象征性的空间元素,代入性的进行规划。水网城市景观充分满足了人们的亲水心理,不同特色的主题景观提供给人们不同层次的心理享受[22]。 3)社会文化效益 水网孕育出了丰富的水乡文化,如龙舟竞演、放河灯等,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水系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让当地水系景观满足居民日常文化需求,还考虑到观光游览需求,开发一系列的水上文化项目,达到娱乐和文化效果,同时宣扬自己的本地文化。 4)社会经济效益 一座拥有优美水网环境的城市,必然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前去投资,同时也是观光客心驰神往的城市。强烈的吸引力必然给当地带来不小的商机,随着地产项目、旅游项目以及各类社会项目的开发,能给城市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效益。

..........

第三章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 ......... 22

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2

3.2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方法 ........ 23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7

3.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28

3.5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32

3.6 评价等级的确定 ......... 32

第四章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与优化策略 .......... 34

4.1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现状问题 ........ 34

4.2 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 ........ 36

4.2.1 培育健康的湿地系统 .... 36

4.2.2 强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 37

4.2.3 综合协调利用与保护 .... 38

4.2.4 优化和丰富科教功能 .... 38

第五章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与优化策略 ......... 40

5.1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40

5.2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 ........ 44

5.3 优化策略 ...... 60

第五章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与优化策略

5.1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太湖之滨,是环太湖地区规模最大、原生态保护最完善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主要有七大功能分区,分别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32]。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汇聚原生态人文自然保护、休闲观光旅游、科普宣教以及吴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湿地生态景观。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三角的南端,苏州市区的西部,苏州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南部,总面积 4.6 平方公里。太湖,古代称之为震泽、具区、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处于北纬 30°55'40"~31°32'58"和东经 119°52'32"~120°36'10"之间,地跨江苏、浙江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太湖湿地西面近邻太湖,湿地公园水域与太湖水贯通相连。该园 2010 年 2 月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 10 月,成为我国首批 12 个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

..........

结论

本研究在概述城市湿地公园、水网城市、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影响因子。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模型。通过实地探勘苏州、无锡、杭州 24 个湿地公园,分析总结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运用 AHP-综合指数评价法,应用水网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来相应的优化措施。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是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景观质量的良好状况是水网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性的有效保障,而社会文化价值则是湿地公园是否能够发挥功能的体现,湿地美学则是衡量湿地公园是否美观的标准。本文通过以上四个层面建立了评价体系,对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进行整体把握。 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导则》(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专家咨询法,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景观质量、湿地社会文化价值、湿地美学四个层面,选取了 17 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构建了水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系统地对水网城市湿地公园开展景观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八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城市绿地水平被视为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城市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服务功能[3],它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城市绿地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维护城市的人居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景观多样性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地建设是国土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5]。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绿地建设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更关注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7]。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园林绿地面积由 217601hm2增加到了 1635240hm2,建成区绿地率由16.93%提高到了 35.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①由 1.78m2/人提高到了 12.26m2/人[8]。然而,在这种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绿地面临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各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不均衡发展,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过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从 1990-2012 年,建成区绿地率方面,汕尾由 0.45%扩大到 40.59%,而长春由 36.38%减少到 29.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方面,张掖由 0.21m2/人增加到 29.80m2/人 ,而深圳由 34.1m2/人减少到 16.6m2/人[8]。并且,1981-2012 年,我国建成区绿地率仅增长了 1.42 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了 7.17 倍[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扩张速度是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速度的 5.05 倍;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代表着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偏离,两者处于失调中。

...........

1.2 相关概念界定

“绿地”在辞海中被解释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绿地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无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等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9]。绿地的计算是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绿地可以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10]。而结合在城市的范围内,城市绿地可以理解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此类用地。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是指城市中建成区内绿地的建设状况。可以度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等[11]。其中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12]。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的增长模式主要是依托于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大,而不是旧城区中绿地的再生。因此,建成区绿地率是衡量建成区城市绿地空间规模与建成区空间规模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直接指标,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规模是否配套的重要指标,它代表着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个人享有的公园绿地面积的大小,是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间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绿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城市绿地对维护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城市文化与景观多样性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26]。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总体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还有很大差异性。因此,现阶段不仅要提高我国的整体绿地水平,还要开展关于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情况的相关研究,促使我国城市绿地空间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建设水平评价指标、城市绿地空间结构方面,关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是关于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

2.1.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评价方面,张岳恒[27]、邹波[28]、张利华[29]、张京昆[30]等开展了关于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城市绿地综合评价指标,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张春泉[31]、朱红霞[32]等。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学者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相关指标的选择意向和重视程度,搜索了中国期刊网络数据库,分别以绿色空间、绿地、绿量、公园、生态网络等为关键词,以 1990 年 1 月到 2014 年 11 月为检索时间范围,检索关于城市绿地建设评价相关的文献。从检索出来的几百篇中挑选出 100 篇左右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相关度较高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这些文章主要分布在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环境类科学、地理学、林学等方面的期刊,大部分文章都是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评价方面水平较高的文章。

..........

2.2 城市绿地空间相关研究

在国外,相对与国内对城市生态环境更为重视,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也相对普遍较高,由于当城市的绿地率达到 40%以上时,城市绿地建设的空间结构对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意义不大,因此,在国外关于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更侧重于绿地廊道及绿地建设的空间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45]。例如 Armand[46]和 Lockyer[47]运用RS和ArcGlS技术研究并分析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流域的河边廊道景观结构的变化情况;Breakaway[48]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日本札幌市的河流廊道景观,研究结论为河流廊道景观为城市绿地建设的廊道的一部分,并且论述了河流廊道景观的主要功能及内涵;Lucky[49]按照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将景观划分为了四种基本的景观类型,并且同时还研究了取决于这些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子与参数及不同形态结构对产生不同景观类型过程的影响。

...........

第三章 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20

3.1 基于“省域以上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20

3.2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21

3.3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分类 ...... 22

3.4 地级及以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25

3.4.1 地级及以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一般 .......... 25

3.4.2 地级及以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明显 .......... 25

第四章 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演变及特征 ....... 27

4.1 1990 年基于“省域以上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27

4.2 1990 年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28

4.3 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演变 ...... 29

4.4 1990-2012 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 34

4.5 小结与对策探讨 ........ 36

第五章 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演变及特征 ... 38

5.1 基于“省域以上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演变及特征 ........ 38

5.2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演变及特征 ........ 42

5.3 小结与对策探讨 ........ 47

第五章 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演变及特征

由 1990-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变化可以看出建成区绿地率的发展滞后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发展,而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65],分别代表着城市绿地建设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同时,这两项指标也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好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66]。然而,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高并不代表城市的绿地质量高,如果两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相同,也会因为城市人口数量的不同而影响到每个居民享有的绿地数量;同样两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同,建成区绿地率较低的城市的生态效益会更差。因此,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应从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两个角度进行,且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时候,城市绿地才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鉴于此,本章尝试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 1990 年和 2012 年各市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相关数据,通过模型测度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离差系数,并运用 ArcGIS 软件进行可视化表达,以此揭示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内部发展协调性演变的特征。

5.1 基于“省域以上尺度”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演变及特征

5.1.1 我国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发展失调

1990-2012 年期间我国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增长了 110.9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了 588.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加速度是建成区绿地率的 5.20 倍。同时,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离差系数为 0.6863,属于高度失调。终究原因是由于建成区绿地发展的速度远远大于建成区面积扩大的速度,另一方面,人口发展相对又比较慢,导致了建成区绿地率的扩张速度滞后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从我国整体的城市绿地发展不协调。1997-2012 年间全国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发展协调程度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发展协调到发展为严重失调再到发展协调的循环变化中,说明从发展为协调再发展到严重失调是经过了一定量的积累才形成的,同理发展为严重失调再到发展协调也是需要逐步的改变才能达到。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速度一直大于建成区绿地率的增长速度,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在城市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另外,近年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评判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关的硬性指标[67],引起了各地政府对公园绿地的高度重视,各地公园绿地的面积大量增加。因此,全国范围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发展要快于建成区绿地的发展,且我国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发展协调等级可能会加重。

............

结论

1990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较低,超过90%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为在30%以下,近 90%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小于 4m2/人,Ⅳ-Ⅵ类城市占样本城市的 98.0%。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空间分布差异不大,中部、东北略高,东部一般,西部较低,并未出现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典型的正相关关系。2012 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一般,72.5%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为 30-40%,80%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5-15m2/人Ⅰ-Ⅲ类城市占样本城市的 67.33%,Ⅳ-Ⅵ类城市占样本城市的 32.66%。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由东部向中部、东北,再向西部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在个体上分析的 251 个样本城市中,91.24%的城市属于不协调发展,同时62.15%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等级属于高度以上失调。从城市规模看,巨型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发展协调性最好,其他几类城市总体发展比较均衡,但其内部差异性也比较明显,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发展协调性较差的城市所占比例较大。从城市类别上来看,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协调性越好。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要求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实现一国及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1]。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由 1978 年的 17.9%提高至 2013 年的 53.7%[2],根据诺瑟姆曲线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尚处在一个中等发展水平上(城镇化水平在 30%-60%之间)[3]。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增加、贫富差距过大等现象日益严重,这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在未来几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着重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体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民生、可持续发展、质量内涵,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集约的目标,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新型城镇化过程[4][5]。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向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转变,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6]。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作为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绿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公园绿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必须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为指导方针,以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为主要改革策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剖析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在运营机制、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基于新型城镇化对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改革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结合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定位,考证公园绿地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管理的可行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探索其影响因素、确定内涵特征,制定全局的、长远的发展策略,为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向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公园绿地运营管理走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在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要求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内涵,梳理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耦合,提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和内涵特征,确定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理念在公园绿地运营管理上的落实,对完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理论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策略从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四个层面对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手段,既可以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又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目前公园绿地“政府垄断”的运营管理状况,降低财政支出,从而实现公园绿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提供借鉴,推动公园绿地的良性发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进展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然达到的阶段。虽然各个国家城镇化的起步时间、发展速度和目前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而言,各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规律,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将其概括为城镇化发展曲线,他认为城镇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镇化的加速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 30%时,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短期内就会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3][18]。 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较我国更早达到城镇化水平,均已达到 70%以上[19],因此其对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较我国更加先系统、全面。在城市发展驱动力研究方面,Scott 指出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所引起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20]。Henderson 却认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内生性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21]。Michael D 、Haworth R J、Jonathan F N 等学者从地质及生态环境角度指出,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在基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城市地质工作向更多领域、更大尺度发展,重视动态化、超前化,响应和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都建立了城市地质环境的检测体系,工作针对地质环境问题开展城市地质评价和风险管理[22][23][24]。Lemon A M 和 Jones N L 从城市信息化建设角度进行研究,对沉淀的数据开始标准化处理,建立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信息平台[25]。此外,Gupta A 提出,通过结合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技术水平,使工作更加系统性、针对性[26]。国外学者充分研究了城镇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27][28],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大多数服务均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其自身发展和集聚有助于创造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对增强各城镇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城镇化由“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9][30]。

...........

2.2 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在长期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过程中,发达国家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体系。 Frischenbruder M 等人指出针对美国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具有复杂化和系统化的特点,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公园绿地具体的情况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不同层次和尺度上的公园绿地其管理措施就是完全不同的,而不同地区公园绿地的规划和管理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差异[36]。美国借助了广泛的公众参与,建立多元化合作开发途径等手段构建了一套成熟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公众参与和资金保障的运转机制[36],其中包括建立多层级、多部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研究机构、社会团体、非营利性机构、当地企业和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参与到公园绿地的建设、设施运营、后期管理、资金运作和认养认管等工作[37]。此外,美国政府在公园绿地的资金筹集方面除了采取财政直接拨款的方式外,还通过特许经营、出租、企业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减轻财政压力,并采取建立专项基金、发行债券和福利彩票的融资方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38]。 在日本公园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李玉红通过对日本公园运营管理的历史研究,指出可以利用民间思想建立公园绿地管理运营体系[39]。杨秀娟则具体分析了日本在公园绿地系统中的主要特点,并且在管理体系上与国内的模式进行了对比[40]。石铁矛等人指出日本在城市规划发展初期就应确定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的永久性,并逐渐认识到公园绿地的运营管理必须是在保护原有公园绿地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41]。日本与美国都认为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改革的方法是多元的,除了扩大绿地规模、提升公园绿地的运营管理的现代化、增加公园绿地融资模式的方式外,还需要提高市民建设、保护绿地的积极性。

..............

第三章 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19

3.1 统筹规划方面 ...... 19

3.2 运营机制方面 ...... 19

3.3 管理体制方面 ...... 22

3.4 政策法规方面 ...... 24

3.5 本章小结 ...... 25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 ......... 26

4.1 “内生外延”的两大影响因素 ........ 26

4.1.1 内生因素 .... 26

4.1.2 外在力量 .... 27

4.2 “人本、持续、质高”的三大内涵 ........ 28

4.2.1 以人为本 ........... 29

4.2.2 可持续发展 ....... 28

4.2.3 质量 ........... 29

4.3 “协调、优化、高效、创新”的四大主要内容 .... 29

4.4 本章小结 ...... 33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四位一体”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策略 ..... 34

5.1 “统筹运营管理体系、构建运营管理框架”的统筹协调策略 .... 35

5.2 “公园绿地产权转移、融资模式多元创新”的转型升级策略 .... 39

5.3 “功能整合复合开发、运营管理生态现代化”的生态集约策略 ........ 43

5.4 “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的制度改革策略 .... 46

第五章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四位一体”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策略

本文通过将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统筹规划中“缺乏整体规划框架”的现状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内容中的“宏观规划与统筹协调”相结合;运营机制中的“投资维护费用昂贵、运营管理主体单一”的现状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内容中的“经济转型与优化升级”相结合;运营机制中的“公园绿地资源短缺、运营机制效率低下”的现状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内容中的“生态文明与集约高效”相结合;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中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的现状与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内容中的“制度改革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四位一体”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图 5-1),主要采取以下四类策略(表 5.1)。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生产用地和公园用地矛盾愈加尖锐、公园绿地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将杠杆原理与公园绿地各个要素对应,构建逻辑框架,规范研究流程。 根据图 5-2 逻辑框架,结合我国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现状条件和城市公园的特点,提出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研究的四部分:主体——公园绿地运营管理主体、客体与位置——公园绿地实体基础解析、期望位置——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定位与目标设定、杠杆——公园绿地运营管理调控措施.

.........

结论

本文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关系,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我国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分析其对我国公园绿地绿地运营管理的指导意义。在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和我国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差距。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得出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内涵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四位一体”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策略。论文的结论主要体现在:

(1)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和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概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的概念,归纳其内涵特征,具体包括统筹规划、运营机制、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四个方面。 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仅从微观层面(运营机制、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对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区分,而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在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基础上更加重视统筹规划,即宏观把握全国公园绿地发展水平,针对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产生原因、关注重点、发展侧重等方面两者都有显著区别。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旨在全面提升公园绿地的内在质量,推动其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提高公园绿地质量为关键,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为宗旨的崭新城镇化过程。

(2)梳理了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模式在统筹规划、运营机制、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公园绿地运营管理在统筹规划方面存在缺少公园绿地运营管理整体框架以及框架构建的统一标准的问题;在运营机制方面存在公园绿地资源短缺、运营机制效率低下和投资维护费用昂贵、运营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在管理体制方面,公园绿地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并且忽视了城市自身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各个元素互相之间的协调性;在政策法规方面,缺乏一系列针对不同运营管理主体、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农业硕士毕业论文篇十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当下我们已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工业时代造成的城市问题越来越关注,世界各国都进入了对其生存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和智能化管理的时代。工业化使我国的城市形态、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工业社会的聚集作用,把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大批追寻机会的人吸引到城市中来,致使城市用地一再扩展,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及自然空间被快速的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失衡,并且城市内部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渴求也越来越突出,如何调节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之间的关系,来满足城市及其居民的需求已成为目前困扰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之一。工业时代时城市无序的扩张,使城市的规模发生了空前的增长。城市的扩张改变了城市及其周边大量土地的使用性质,改变了它们原有的自然肌理;致使城市成为了割裂自然,污浊不堪的镶嵌在大自然中的斑块,并且造成了大量的城市生态危机。比如,大量透气性和渗水性能极差的硬化地表,致使城市呈现出不可呼吸、干燥的地表,造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地下漏斗;而林立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湍流,造成城市出现极端天气的频率日渐频繁,使得暴雨一再成为现代大型城市所特有的气候灾难;而日益凸显的雾霾天气,深深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情及其户外活动的进行,并且还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及其并发症;还有噪音污染、信息污染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得烦躁,超出水体自净能力的城市污水甚至破坏了整个区域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等等。所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给人们的不仅有生活的便捷,还有着以上种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严峻的生态危机,并且它们已经成为阻碍城市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人们期盼,城市也期盼能有一个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机制,自然也希望能在城市中得到喘息的空间。 对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大力倡建正是人们对以上种种做出的积极反应。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使用可循环的物质资源、构建节约能源的设施、珍惜水源等等,并且不遗余力的去治理那些已造成的各类环境污染,并且通过采取在城市中兴建各类绿地的重大举措从规划层面来缓和城市现存的紧张局势。这些实践活动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业已形成的工业化生活模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也正在逐渐缓解着城市的紧张局势。在学术界,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这些问题,二十世纪末的新兴科学及其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先进的实践途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就构成了他们不尽相同的城市形态发展历程,在其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形态。然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是满足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标准,并也少有对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做出完整的指标体系。然而,对形态不同的城市,结合其城市自身的形态特征和城市居民的绿地需求来布置城市绿地却有着重大意义。在城市空间结构上,有利于形成科学健康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在城市生态环境上,通过城市绿地系统将城市和自然进行紧密连接,增加了自然在城市的连续性和延展度,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并引导其持续健康发展;在社会生活上,结合城市形态和城市居民实际需求的绿地布局更能便捷的为人们服务,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风貌上,构建与城市自然基底之上的绿地系统更能快速的恢复城市的山水格局,是城市表达其自然面貌和地域文化的良好途径。所以,构建兼顾自然、城市及其居民的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与趋势

随着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大量自然空间被转换成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那些具有亲切尺度的生活空间也消失殆尽了。此时,人们在城市中引入绿地系统来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以期解决业已发生的城市问题。各领域的研究人员也从他们各自的专业角度从不同层面对城市形态和绿地系统做出了大量研究,本文查阅了大量有关城市形态和绿地系统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横纵向的对比分析,然后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形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做出了总结,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具体阐述。

2.1 城市形态

2.1.1 概念辨析及研究范畴

形态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形状神态,形状姿态”或者“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希腊语对其的解释是由“Morph”和“Logos”组成,指形式的构成逻辑。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都指出了事物的形态是带有时间性的,是在相对条件下表现出的相对状态。形态学最开始是用来研究生物体不同进化阶段的形态,并对其进行特征描述。而城市研究者将形态学引入城市研究之后,则是对城市在不同时空里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城市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态具有时空离散的空间特征。也就是说,每个城市在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城市形态的过程研究,使研究人员有了便捷的途径更加明晰的认识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使针对城市形态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其发生动力层面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调节城市现在的发展形态使其未来具有健康合理的状态。 城市形态是由城市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共同组成的。不同学者的专业角度不同,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侧重点不同。齐康从城市形态的形成动力方面给城市形态下的定义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城市这个有机体内外矛盾的结果”[1];武进从城市的表现形式上对城市形态进行研究之后,总结出城市形态是“由结构、形状和相互关系所组成的一个空间系统”[2];熊国平则通过他的社会活动研究给城市形态下了这样的定义:“各种城市活动作用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变”[3]。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城市形态就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定义,对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中的空间地域布局做出的相关研究。

........

2.2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

不同国家对绿地及绿地系统的定义是不同的。在我国绿地是指那些“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13]。在英国绿地的表述用语是开放空间,指的是“不论围合与否,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被建筑物占据的土地少于二十分之一,其余部分已建成庭园或供游憩使用,或任其自由生长的土地”[14]。美国则是将其定义为“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其具有公园和游憩价值、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历史或风景价值”[15]。国内对绿地系统进行研究的人员进一步对绿地系统做出了定义,李敏认为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地区人居环境中维持生态平衡的自然空间和满足居民休闲生活需要的游憩体系”[16];刘颂,刘滨谊则是认为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体”[17]。 本文基于以上研究,主要是从系统和结构上对绿地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解。系统的一般定义是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能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并能完成个别原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钱学森进一步对其做出了阐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并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他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则是指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组合类型或者排列顺序;结构的哲学含义是指不同类别的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个体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的有机排列。综合以上观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指城市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游憩价值的绿地以一定顺序进行有机排列后形成的绿色有机体。

..........

3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耦合机制 ........... 16

3.1 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尺度 ............ 16

3.1.1 日常活动空间层次与城市结构 ......... 16

3.1.2 游憩休闲心理需求层级与城市尺度 ..... 17

3.1.3 日常行为尺度与城市结构 .... 18

3.2 生态环境 ...... 20

3.3 绿地服务半径与城市空间 .......... 21

3.4 小结 .......... 22

4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 ........... 23

4.1 城市形状对绿地结构的影响 ........ 23

4.2 城市尺度对绿地结构的影响 ........ 28

4.3 小结 .......... 35

5 栾川县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耦合 ......... 36

5.1 耦合基础分析 ........... 36

5.1.1 自然条件基础 ..... 36

5.1.2 城市形态基础 ..... 37

5.2 耦合现状 ...... 39

5.3 耦合机制分析 ........... 40

5.5耦合关系下的栾川绿地系统 ........ 42

小结 .......... 45

5 栾川县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耦合

本章我们将针对栾川县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构建与栾川县城城市形态耦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及在此指导下的栾川县城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

5.1 耦合基础分析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洛阳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3°39′~33°11′,东经 111°11′~112°01′之间。东接嵩县,西连卢氏县,南毗西峡县,北邻洛宁县,东西长70km,南北宽47.5km,总面积2478km2。栾川县城位于县境南部,县城距洛阳167km,距省会郑州 349km。 栾川地跨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台槽分界线均为深大断裂,且有长期活动的特点。地震烈度大部处于Ⅵ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栾川县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复杂类型。现状条件下在评估范围内已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共 3 种主要地质灾害。按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属于小型地质灾害,且危险性小。 栾川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境南部为伏牛山脉,北部为熊耳山脉,中部由伏牛山分支遏遇岭,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个沟川地带,南部沟川为西东走向的伊河流域,北部沟川为西东走向的小河流域。县域东部由伏牛山分支杨山,构成南北走向的明白河流域。西部由熊耳山分支抱犊山,构成北南走向的淯河流域。上述五大山系和四个沟川地带构成全部县境,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 而栾川县城属于伏牛山北坡,伊河的上游区域。伊河穿城而过,形成了栾川县城两山夹一川的基础城市风貌。栾川县城地面海拔 800-950 米,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城市内部向南向北依次形成了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洪坡积裙、低山。县城境内长于 10km 以上的伊河支流有:陶湾南沟河,陶湾北沟河,七姑沟河,石宝河,大南沟河,栾川北沟河,洪洛河,通伊河,它们共同构成了栾川县城南北向的景观视廊。县城境内平原丘陵与秀丽山川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栾川县城周山环绕的城市空间格局。

..........

结论

本文从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和生态环境方面构建了绿地系统的结构层次;结合城市形态特征,按照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实际需求关系构建符合城市发展状态的绿地系统;使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紧密耦合,形成兼顾人、城、自然三者关系的健康、活泼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得出了以下五个结论:

(1)城市形态影响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市形态不同,城市与自然的交界面大小不同,不规则形状的交界面大,边缘效应强,城市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强;形状越规则,城市与自然的交界面越小,城市内部结构越紧凑,聚合度高,从城市边界开始的边缘效应难达城市中心,城市内部缺乏与自然的能量交流。

(2)在相同尺度下城市形状影响城市绿地布局。城市形状不同,城市内部各点到达城市边界进入自然空间的距离不同,到达自然距离的远近影响人们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影响城市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从而城市内部所需的绿地层次不同:放射状城市内部各点与自然的距离相对较近,城市内部的绿地系统以沿城市伸展轴的点线状绿地为主;带状城市沿横轴进行城市扩展,城市内部向纵轴两侧的距离较近,人们进入自然容易,绿地系统以纵向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绿带为主;块状城市越靠近城市形状中心,其与自然的距离越远,需要绿地空间的补充,所以,块状城市的绿地系统结构以圈层状从内向外扩展。

(3)在相同形状下城市尺度影响绿地系统结构。当尺度扩大时,城市中各点与自然的距离变远,人们进入自然的交通成本增大,城市内部与自然系统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弱。所以随着尺度的增加,城市对绿地空间的需求量增加,块状城市以增加圈层为表现,带状城市以增加横向绿带为主,星状城市则在城市形状中心形成绿心调节城市的环境。

(4)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与城市形态相耦合。绿地系统是城市中的子系统,它的结构布局受上层系统的限制,也就是城市形态对绿地结构产生作用。同时绿地系统结构对城市形态有反作用。不同形态的城市,形状、尺度、发展状态与发展趋势都不同,绿地系统应该从城市形态的现状出发,形成相应的绿地结构;并结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合理的为未来预留绿地空间,构建出科学合理高效的绿地系统,为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做出基础。

(5)绿地系统评价应考察绿地系统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从以上结论我们可知一个高效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必须与城市形态紧密耦合才能发挥其作用,而现今的绿地系统规划评价并没有把这一重要因子考察在内。所以,我们建议将绿地系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作为必要因子来考察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是否符合城市自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