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中华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国这块广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近200万年,历史悠久、人口庞大、分布极其广泛。但由于基本自然环境的特殊限制,中国迄今为止仍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常住居民['1。在其余区域内,人口分布状态也及不平衡。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早在1935年就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以此为界,东南半壁,人口高度稠密,西北半壁人口远为稀少,两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这一明显差异是中国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特点。以第五次人口普査数据为例,2000年二者的人口比为94比6,东南半壁的人口密度平均达到285人每平方公里,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平均为14人每平方公里,相差20倍之多。这一差距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恒定,预计未来基本格局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在中国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密度相差非常悬殊,这是各地区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同样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上海的人口是西藏的6.4倍,土地面积却仅为其1/193,人口密度相差近1256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是中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任何一位观察过中国人口地理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故而研究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及演变情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毋庸质疑,对于中国人口的研究,传统人口学已经硕果累累,但不得不承认,传统人口学局限于自身的研究方法,有许多关于人口空间分布的问题难以解释和分析。而新兴的GIS空间分析学科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契机。地理信息系统其良好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近年来,己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口空间分布问题的最有力工具。本文借助于GIS学科独有的基础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特征、变动趋势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人口密度与自然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对人口分布变动的驱动力进行解释,揭示其中的规律。以上工作为制定我国人口政策、促使人口合理再分布以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所以,应用GIS学科研究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2章研究区概况、研究理论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我领土幅员辽阔,总而枳约合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列世界第3位,面积几乎与整个欧洲相等。我国领土东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两联帕米尔高原,东两两地扣距约5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南起曾母喑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遊的中心线上,南北两地相距约5500千米,跨讳度50度。我地形复杂多样,包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类型,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总地势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第一阶梯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和盆地。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位于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主要为丘陵和平原。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至2011年,我国人U约有13.70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我国人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与地形、气候分布不谋而合。
我国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人口均在400万以上。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人口问题是这一阶段我国必须要长期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人口众多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矛盾是给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善。我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相结合。将人口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整治和解决人口问题。
2.2数据简介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作为数据分享网站,整合了分散在各个政府机构、科研单位、教育部门以及个人手中的数据资源,本文自然环境数据均来自这两个平台。其中,各年份积温值采用多年〒均值。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气候数据采用年平均值,1936年、1946年、1953年由于数据较难获取,用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值代替。................
.......................
第2章研究区概况、研究理论与方法..................9
2.1研究区概况................................................9
2.2数据简介...................................................10
2.3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12
第3章中国人口分布时空特征....................22
3.1中国人口分布主要特征...........................22
3.2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性分析...................25
3.3中国人口心迁移特征分析.........................26
3.4中国人口分布空间A相关分析.................31
3.5中国人口省级增率研究..............................35
3.6中国人口省级增长率空间关联................38
第4章中国人口分布成因分析:............40
4.1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40
4.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与人口分布..................44
4.3非经济的社会因素与人口分布...................46
4.4我国人口分布成因综合分析..................48
第5章总结与W论...............................53
5.1基本结论..........................................53
5.2讨论与展望..................................54
结论
本文在总结前人学者研究成果、了解当前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1936年、1946年、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七期中国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结合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SPSS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中国人口分布人势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叆珲-腾冲一线在过去65年间岿然不动,至今仍然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地域差异。但与过去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稠密区范围明显增人。
(2)我国人口重心远远偏离儿何重心,人口分布一直处于极不均匀状态。人口分布情况没有重大变化,人口再分配活跃程度较低。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受到不同历史事件和政策的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总趋势正由东向西倾斜。
(3)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屯垦戍边、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国家政策的出台,对我国人口分布产生了剧烈的影响。一方面打破了人口分布的状态,使得基尼系数在0.483到0.837之间有所波动,人口重心轨迹曲折多变;另一方面直接体现在人口变化率上。
(4)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人口稠密区域趋向于与人口稠密区域相互邻接,人口稀疏区域趋向于与人口稀疏区域邻接,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HH (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公里的一级人口稠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