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 言
1选题背景
研究区 2003-2009 年农业产业比重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如表 3-1 所示:各研究区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均在 50%以上;畜牧业产值比重次之,研究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种植业及畜牧业的推动。从 2003 年到 2009 年之间,除民勤之外,其他地区服务业的发展逐渐成效,并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显现;至 2009 年,甘州区服务业产值比重达到了 23.9%,并略高于畜牧业的产值比重,肃州区服务业产业比重也达到 20%以上,尤其在 2008 年、2009 年表现尤为明显,而民勤、民乐服务业产值比重均低于畜牧业。在种植业方面,2003 年-2009 年期间,民勤种植业产值比重趋于上升态势,而甘州、肃州、民乐种植业比重趋于下降态势,从而说明除民勤外,其他研究区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逐渐向农业为基础,畜牧业发展及多种经营为重点的结构调整。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在这一新形式下,要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境况,就必须实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这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护西部的重大任务,是支撑和保障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能源、原材料输送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然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无计划地开垦荒地,超载放牧,乱砍滥挖,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挤占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大水漫灌等),尤其是过垦、过牧及河流上、中游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超越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生态阈值),降低了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使稳定性很差的荒漠生态系统更加失衡,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解体,导致土地沙漠化及沙尘暴频发,水资源危机,植被破坏,绿洲退化,草原“三化”( 退化、沙化、盐碱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重重生态问题的不断暴露,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农业生产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农业结构调整及驱动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变动方面。杜能在 1826 年就最先提出了农业区位及演化理论,从土地和农业的角度对德国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问题。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和需求层次演化理论,田岛俊雄研究了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动。在比较优势方面,世界银行报告了 1981 年中国经济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的比较研究结果,进而分析中国种植结构的变化。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动机是建立在成本差异上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生产某些产品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个国家地区都抓住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在不同的国家地区间自由交换,那么将使各国家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物质财富迅速增加。比较优势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只要各地区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地区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家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地区都有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引进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利益。美国的经济学家哈伯勒在 1933 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一书,最早运用了“机会成本”概念,并解释和证明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为成功地做某件事而牺牲其它的机会称为机会成本,双方进行贸易交换的条件是能够给彼此带来利益,各自把生产要素从不具有优势的产品中转移出来,增加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的生产量,使两国的经济利益都得到提高。机会成本对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是有意义的。在承认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俄林从各国间生产要素禀赋程度的差异角度,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或要素禀赋理论条件学说。假定生产的物质条件到处都是一致的,不管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特定商品的技术水平维持不变,从而这个商品要素的密集性在各国都是一样的。认为不管是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于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Mohan等认为作物品种的选择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和其它一些资源的信息,建立专家系统,用于作物品种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种植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农业生产活动受作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也不能无视农民种植习惯和生产利益,同时还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政策的严重制约和限制。B.Merenn认为伴随非城市化发展趋势而出现的人口迁移、企业经营战略变化、追逐廉价土地租金的驱动力会冲击农业区位分布。归纳起来,国外文献关于农业结构的描述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农作物之间存在的比较优势角度来分析;二是,从制度、社会条件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也就是从农业的所有制、农场(农户)的数量和规模、农场的组织方式、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的市场等来研究的。
第三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特征变迁................ 25-31
1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变迁特征 ................ 25-31
1.1 农业产值比重................ 25-26
1.2 区域内农业结构相似系数................ 26-31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 31-53
4.1 系统边界及决策变量的选择................ 32
4.2 主要辅助模型的建立................ 32-38
4.3 建立多目标体系 ................ 38-39
4.4 构建约束条件................ 39-42
4.4.1 资源约束 ................ 39-40
4.4.2 社会需求约束................ 40-41
4.4.3 生态平衡约束 ................ 41-42
4.4.4 其他约束条件 ................ 42
4.5 模型运算与结果预测 ................ 42-50
4.6 对策建议 ................ 50-53
结论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采用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变化系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区际比较分析,引入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概念作为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度量指标,以农种植业、林、牧、渔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相应的概率,构造产业结构系统熵的定义。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评价,河西走廊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种植业比重过高,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完成了河西走廊典型样区的人口预测,消费需求预测,及各种作物产量的预测,建立起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非线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完成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将算法应用到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中,得出了研究样区农业结构的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认为,为了满足研究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河西走廊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为主,以经济作物种植为辅,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需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同研究样区,资源禀赋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市场条件均有差异,因此农业结构的优化还需要依据地方实际经济、生态发展作以适当调整。
总之,本研究的各项研究成果,具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时间及生态数据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生态约束指标(包括水资源约束指标)拟定不太全面,参考指标较少,其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同时,部分生态指标数据及经济数据依赖于网络资源及部分研究成果,其有可能影响到本文预测的精准度。更多原因在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在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这些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效栋.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A].甘肃省 2003 年学术年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8-22.
[2] 张肃斌.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0:1-5.
[3] 杜能.孤立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25.
[4] W.W.Ro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3rd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84-95
[5] 田岛俊雄.中国农业的结构与变动[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20.
[6] World Bank. China: Long 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 Baltimore [M].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42-51.
[7] Mohan’s. Arumugam,N.CROPES:A Rule-based Expert System for Crop Selection in India[J].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1994,37(3):1335-1363.
[8] Adesina,A.A.Quattara,A.D.Risk and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northern cote do pie[J]r. agricultural systems2000,66:17-32.
[9] Berbel,J.Risk Programming in agriculture systems:A multiple criteria analysis[J]. agricultural systems,1993,41:275-288.
[10] B.Merenne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urban auras[J].GeoJoural,1997,1(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