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业地区景观生态优良及可持续发展筹划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48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这一过程的特点是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以及土地利用多样化、均匀化、易变性方向的发展;其结果是使乡村景观中,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生态特征和人为特征错综镶嵌分布(韩哗,2006)。农村各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改变区域内部的景观格局,要求产生新型的景观格局。理想的农业区域空间应反映农业资源提供的第一性生产力、保护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方面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落后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景观生态学、规划学的原理,研究农业区域空间的景观格局尤其必要。


1.2研究区域的选择
苏南地区是我国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苏南许多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上地制约的问题,能否实现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经济发达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占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土地占用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两个重要手段,从乡村地域为主转变为城市化地域为主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使得城市非建设用地中农业种养用地和林业用地的传统生产性功能相对减弱,而生态效用和旅游休闲功能日益凸现和强化。由于人口密度较高,经济活动强度大,苏南地区的农业区域空间资源弥足珍贵。


1.3存在的问题


1.3.1农田生态支持系统薄弱
由于人口密度较高,经济活动强度大,苏南地区农田资源弥足珍贵。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苏南地区大片大片的农田变成了工厂与建筑群,很多土地得不到有效保护,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目前,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人均耕地仅0.9亩左右,其中无锡市不少乡镇人均耕地甚至低于0.7亩,已经低于人均0.75亩的国际警戒线(宋言奇,2007)。
农田的大量减少,其危害并不仅在于粮食的供给安全系数下降,更对苏南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危及城市安全。农田尤其是水稻田是苏南地区主要的生态支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苏南地区地势较低,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水稻田起到储水与滞洪作用,可以缓解洪涝灾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地面沉降。另外,水稻田还可以涵养水源、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局部小气候。


1.3.2环境污染重
在苏南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个焦点问题。“苏南模式”时期生产布局分散、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环境状况一度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当前,苏南地区进入了新苏南模式时期,在空间上强调“三集中”。“三集中”优化了经济与人口的空间布局,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种种努力下,苏南地区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缓解。但客观的讲,只是局部好转,整体尚未有实质性的改观,个别环节比苏南模式时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苏南模式期间生态“欠债”过多,环境问题具有累积性与延续性,历史上的生态债务需要今天偿还。其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目前苏南地区生态活动强度过大,污染排放总量偏大。苏南地区在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粉尘排放、废水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方面,总量大。仅以太湖为例,太湖以占全国的0.38%的水域,却承纳占全国10%的污染,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宋言奇,2007)。


第二章景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1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城乡统筹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需要,对农业区域景观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分析,对农业区域景观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景观的研究、上地规划的研究、非建设用地的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国内外对农业景观的研究动态国外对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国外开展农业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一般认为这方面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全世界的农业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捷克景观生态学家Ruzicka和Miklos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和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刘黎明,2003)。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是适用于高密度人口趋的土地利用分异(differetiatedlanduse)战略,其景观整体化规划主要包括5个步骤:土地利用分类、空间格局的确定和评价、敏感度分析、空间联系、影响分析。60年代后期,世界上不少专家提出了要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理论,即生态农业的概念。具体叫法很多,如肥力农业、腐殖质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综合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和科学生态农业等,这些农业尽管叫法和提法上略有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目前最流行的叫法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美国、日本)、综合农业和生物农业(欧洲)、我们统称其为“替代农业,,或“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避免石油农业带来的弊病,而且可以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卞有生等,2007)。


第三章 江阴市临港新城发展现状........................37-57
3.1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现状................................................ 37-43
3.2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分区规划 43-51
3.3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总体环境........................ 51-53
3.4 在建设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53
3.5 江阴临港新城区域生态建设的布局........................ 53-55
第四章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 57-73
4.1 景观空间定量分析法 ........................57-62
4.1.1 数据来源........................ 57
4.1.2 景观分类体系........................ 57-62
4.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62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2-69
4.2.1 常用景观指数........................ 62-68
4.2.2 本研究景观指数的选取........................ 68-69
4.3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区景观格局........................ 69-73
第五章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 73-87
5.1 生态系统服务........................ 73-76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76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76-81


结论


原为大面积的鱼塘,且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应以水产养殖和水生种植为主要发展方向。可将水产养殖、水生作物种植与休闲渔业、水乡观光相结合,发展高效常规鱼精养、特种水产品养殖,采用深水复合养殖、种养复合生产等多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适当的配置一些建筑服务设施,一方面可以进行渔文化的展示,渔具的出租,渔产品的出售等;另一方面可以为游人提供娱乐、休闲、观赏场所。规划初期还可结合农村村庄整治建设,尤其是村庄道路的硬化与绿化建设,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养殖场设施和环境,合理流转,整合资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集农业养殖、垂钓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渔乐园。
可结合现有果园及特色产业,发展高效果品产业,在发展原有优质水果品种的同时引进和种植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水果品种,强化该地水果生产种植优势,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重点开发特色水果生态种植,打造特色品牌,走精优发展路线,并且将生态种养植和乡村观光休闲相结合,辐射和发展生态林果、乡村度假休闲等多项等农产项目。如磺土片区的葡萄产业,可将原有布局零散的葡糖种植区集中规划,优化品种,形成规模化种植。同时可结合当地文化节庆等开展水果采摘等活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