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红色故事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32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研究认为,重视红色文化,关注红色故事,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文化记忆需要一定的语言附着、需要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或者表演形式。
第一章息烽红色故事的文化生境
一、息烽的地理与历史
(一)地理位置
息烽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6°27′—106°53′,北纬26°57′—27°19′之间,是贵阳市辖区内“三县一市”中的重要县城,全县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贵阳市面积的12.9%,与开阳县、修文县、金沙县、遵义市相邻,是重庆、四川两省的必经通道。县辖4个镇、5个乡、1个苗族乡,161个村民委员会,1456个村民组,13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息烽地貌分布广泛,以山地、丘陵以及盆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呈梯形逐渐下降,海拔多数在1000-2000米,暗河、峡谷、溶洞遍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县内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2℃—16℃,年降雨量950毫米—1200毫米,河流广布,水系支流多发源于西望山和南望山,隶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因此造就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息烽。
息烽的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主,家庭种植的农作物有油菜、玉米、稻谷、土豆、稻谷、黄豆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息烽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以企业承头,拓宽了农作物种植的种类,葡萄、高粱、烤烟、猕猴桃、刺梨、中药材、肉禽等逐渐成为息烽经济来源。此外,县内丰富的矿产资源直接作为“开磷集团”的重要原料,也为息烽县内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
二、社会与文化概况
(一)社会概况
笔者在息烽开展田野调查期间,对息烽的社会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息烽是一个以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县城,受明清“调北征南”和“改土归流”的影响,江西、四川等地的外来人口逐渐涌入息烽。据息烽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人口共为219835人。②在所有人口中,汉族人口居多,约占全县人口的95%。此外,还有苗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回族、藏族、彝族、仡佬族等22个少数民族。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姓氏中占比最多的有杨、田、张、李、黄、彭、陈、周、王等姓氏,这些姓氏人口大多都是以“大聚居,小杂居”的形式分布,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一个姓或者几个村一个姓,在某些大姓中,还设有宗祠,编写族谱,设立资金反哺,资助同族学子上学。在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宗族还会举办宗族祭祀活动,不仅维护社会稳定,也带动了族群之间关系的和睦相处,对社会的团结发展起了一定的稳定作用。而近年来,国家在推崇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也在提倡“新乡贤回归工程”,积聚乡贤力量,建设美丽乡村,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返乡建设美丽家园中来。
中央红军过息烽期间,1935年3月29日至4月3日,中央红军长征从金沙县后山乡南渡乌江进入息烽境内,耗时6天,足迹几乎遍布全县。途经息烽期间,红军在息烽境内开展了十余次大小不一的战斗,沿路留下了诸多战斗遗址。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是提起红军,百姓的口中对于这段历史的讲述依旧滔滔不绝,对红军依旧赞不绝口。在田野调查中,也收集了很多红军故事、红军与百姓间的故事。
................................
第二章息烽红色故事的类型与圈层结构
一、以红军长征过息烽为故事圈
红军长征过息烽的故事圈,中心始终是围绕着息烽,以长征过息烽路线开展。中央红军长征过息烽共计六天,于1935年3月29日南渡乌江到达息烽境内,4月3日离开息烽县挺进开阳县。
红军过息烽途中,兵分三路,分别为红军中路军,红军左路军和红军右路军。其中,红军中路军从梯子岩渡口、大塘渡口、江口渡口、黄沙渡口登陆后,又分成三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经流长乡、小鹿窝、底寨、阳朗后进入开阳县;第二条路线经过流长乡后、从小鹿窝、新寨沟、滥泥、打铁冲、中寨、牛角井、过萝卜洞后进入开阳县;第三条路线从黄沙渡口登陆,到管家坝(关家坝)、经竹花坝、九庄、石硐、西苗寨、猫场后进入开阳县。
红军右路军行军路线也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从江口渡口登陆后,到大鹿窝、九庄,第二条路线从江口登陆后经鹿窝、到九庄后,均与红军中路军第三条路线经九庄后路线一致。而第三条经过江口渡口登陆后则红军中路军第三条路线完全一致。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红军左路军行军路线同样分为三条,第一条则是一条与国民党军队周旋的路线,为掩护主力部队出城前往开阳县,经过流长之后,到毛场坡、养龙站、江土、石头田、养龙司、小寨坝、盘脚营、息烽、过阳朗后向开阳挺进;第二条自流长乡、小鹿窝、底寨、阳朗后进入开阳;第三条路线则与红军中路军第二条完全相同。
....................................
二、以息烽集中营为中心的“传说圈”
息烽红色故事的圈层结构,分为以息烽集中营为中心点“传说圈”和以息烽为中心的红军长征过息烽的故事圈。
(一)关于息烽集中营的传说
1.息烽集中营选址传说
息烽集中营,1937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刑行辕”,对国民党内部呈现的则是“息烽新监”,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息烽阳朗坝建立的一座关押所,主要用来关押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秘密监狱。作为国民党建立的三大集中营之首,对内以“大学”称呼。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合称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
刘*权:军统来时应该是1937年,抗战开始,我才半岁,1937年春天,1946年撤走我才10岁。在新街场口有卫兵站岗,要进去的要检查证件,有个土地庙,庙后有棵古树,里面供有土地菩萨,之前有桥,是木制的,木拱桥,可以过车。里面进去周养浩住莫家房子,莫尤富老宅,底下是周养浩手下住的,是土墙,是木板钉的窗子。有条公路下去,可以开到家中,茅草盖顶,比较讲究。莫二医生原住处有马房,又跟周养浩跑马。第二道关口进去是车库,车库有三亩地左右,十余辆车,十辆大卡车,第三道关口是警卫处,廖雄领军让人站岗,一直下来有两栋房子还有饭厅,还有士兵住的地方,现今馆后面有两个球场,右后面是行辕部登记室,池塘有四个,还有堆钢炭的房子,进去里面有个饭店,伙食房过去是四一旅社,女监,中山室。中山室在墙外面,其余是关人的地方。总共有五个碉堡,其中刘文权对面五十米一个,火车站处一个,还有一个在岗亭处,共五个。八角亭十余平方米,共房屋三栋,盖瓦十余米高,下面有值班室。临解放时,我回房间,刚睡下,就听到了枪声,据说,有人受惊逃跑,进去看,发现什么都没有,1948年之前,碉堡很重要,远看也很雄伟。忠斋房子很大,长有五间,两个楼梯。廖雄住火车站后面,是个茅草房,有卫兵把守。还有一对母女出去,将书放在我家,娘俩提着火罐出门。我们是房东,给房租费,请吃饭,看戏。猫洞前的田坎上有人站岗放哨,电不够用就用发电机发点。田坎中是不准人去的,左边有岗亭,墙是石砌的,也有茅草岗亭。田坎中有发电的棚。
................................
第三章息烽红色故事的文化特征与内涵·······················47
一、息烽红色故事的文化特征························47
(一)革命性····················47
(二)地方性························48
第四章息烽红色故事的传承及当代价值························60
一、红色故事的传承主体···························60
(一)文化持有者························60
(二)民间故事家·····················61
结语与展望·························74
第四章息烽红色故事的传承及当代价值

一、红色故事的传承主体


社会学论文参考

红色故事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今天,调节生活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红色故事并未因为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而被淘汰,依旧活跃、流传在民间,在民众的口耳相传中得以传播。
(一)文化持有者
美国人类学家克里弗德·格尔兹(Clifford Greer 1926-2006),在《文化的阐释》和《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提出了“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这一概念。其意义在于“田野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调查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努力消除‘我族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按照该文化对象内部的观念和审美习惯去理解它的内在特性,努力融入到当地生活中去,进行客观地观察,尽量对调查对象做出与当地人的理解相吻合的记录和描述,而不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去衡量异质、异域或异族文化”。
文中的“文化持有者”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能够识字、明理,文化水平不高,会讲一些红色故事的普通百姓。作为红色故事的传承主体之一,文化持有者在民间占绝大部分。对于红色故事的传承,文化持有者只能做简单的阐述。
我不晓得乃样红色故事。我也是听别个说来的,就是红军当时过这里(九庄)的时候,有老有少,有的骑马有的走路,他们头上带的帽子上有五角星,穿的都是灰趴趴的衣服,脚上裹着白布,穿的是那种老式的布鞋,腰杆上扎着皮带,背上背着行李,背上背着枪。
................................
结语与展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民间”和“官方”是一个对应词组。“民间”一词解释为民众之间,以及非官方的。在现代人们普遍的认知中,“民间”意为“不属于政府机构管理或者不受政府机构干预”。但是“民间”和“官方”是处于同一个社会当中,因此,在某些方面,还是会受到社会的共同约束和管理。
“民间”一词的概念讨论,可以和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Fathoms)所提出的“Folklore”进行对比分析。其以“Folk”(民众、民间)和“lore”(学问、知识)合成了“Folklore”一词,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对于“民间”一词的辨析,是指民众中间,与官方对应。简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外,都可以称作民间。“民间”的组成部分,则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民间”一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它不仅带有阶级的内容,还带有时代、政治的内容。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讲到:
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圈,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如果将“民间”等同于“人民”是以偏概全、不够全面的。在关于“民间”这一概念上,学界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形态,在这一问题上没有统一的说法,学者在理解“民间”一词时,也将“人民”和“民众”等词运用到了其中做辅助解释。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