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争论为线索的研究比较在社会科学中是否存在规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87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本文考察社会科学哲学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点:社会科学中存在规律吗?自然主义的现代拥护者亨普尔(Carl G Hempel )于1942年发表的“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一文,主张社会科学中存在普遍规律,将他己初步具有的覆盖律模型的思想运用于历史解释,点燃了这场论战之火’。本文从亨普尔入手,以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争论为线索,通过考察植根于社会科学课题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而认为社会科学规律要么不可能,要么不实际,要么不可获得的论点,维护社会科学中规律存在的可能性。
关于规律有一整套可能的说法:规律是可以合适证实的,它植根于理论,可以被它的例子证实,支持反事实条件句,用于解释并可以产生预测,具有恒常性质,在时空中不可改变、不可违背,在整个领域内是普遍的、没有例外的等等。然而,即使在物理学中也很少有例子可以满足上述所有的标准,而且在科学哲学界还有关于适当的标准是什么的激烈的争论。但是本文中,我要讨论的不是是否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适当地定义了什么是我们能合法地称作社会科学规律的东西,而是要寻找决定社会科学中存在规律的条件是否可以达到决定自然科学中存在规律的条件。
为了理解这个比较的本质,我们必须先考察规律在自然科学中的角色。关于这一点,本文沿着认识论和本体论这两条不同的探索规律的典型思路,主要选取了亨普尔、萨蒙(W. C. Salmon)和费茨尔(J. I-I. Fetzer )的主要观点对规律作了一番梳理。由于规律的作用就在于解释(explanation )",所以,无论是l哪条进路都不会排斥规律与解释的联系。而且,他们也都承认规律在解释自然现象中扮演一个潜在重要的角色。亨普尔和奥本海姆(( P. Oppenheim)在1948年的论文“解释的逻辑研究”中就明确了这一点。他们提出了覆盖律模型的第一个版本(即D-N模型),该模型曾一度成为科学解释的典范。
当前的问题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于它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人有别于原子、分子,他们是有理性,有道德,具有自由意志的;他们为实施他们的目标制定并执行计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修改原有的计划,甚至毫无道理地放弃它(M. H. S almon } ete. (eds. ) } 1992 , 405 )。由于人的自由意志的加入,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就显得比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复杂了。那么,是否社会利·学还存在规律,是否社会规律还能象自然规律在自然科学解释中所起的作用一样?
有一批社会科学哲学家认为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与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人类社会行为科学可以用自然科学方法建构模型,他们试图避开直接讨论人类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去提出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合理解释。也就是说,他们承认社会科学中存在规律,获取社会科学知识也一样从寻找规律开始。这些哲学家们就是自然主义者。主要代表人物有密尔(John Mill)、亨普尔和肯凯德(Harold Kincaid)等人。
反自然主义者坚决反对社会科学中存在规律。这是由于他们主张人类行为不是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法与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绝然不同的。这种观点的倡导者有克林伍德(( R. G. Col 1 i ngwood )、温奇(PeterWinch)、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等人。
还有一些哲学家是多元论者,他们并不否认人类行为服从因果式规律,但是怀疑是否能找到在功能和范围上与物理科学规律类似的人类行为规律。主张这一论点的代表人物有:韦伯(Max Weber),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等人。
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在整个考察中,我们要考虑如何论证社会科学规律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下列问题相关:如何看待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以及社会系统的开放性?由它们造成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是否可以经过分析而消解掉?再进一步,这些规律在社会科学解释中的作用是否和自然规律在自然科学解释中的角色一样?若不一样,我们又应如何去看待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或者如何去解释社会现象?能否调和不同观点,寻求一条新的修正思路呢?
本文正是从此出发,考察了以亨普尔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克林伍德,温奇,格尔茨为代表的反自然主义及以韦伯,戴维森为代表的多元论对规律的见解,同时试图指出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分析困难的根源,并为化解这些困难找到一个途径:弱化“规律”概念,融规律与规则于一体,以期将此作为支持不同方法论的存在的突破口。
在进入探讨前,要澄清的两个概念,一是本文中所指的社会科学,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Fetzer, James H.:Philosophy of Science[M],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93.
Fetzer, James H.:Scient沪c Knowledge[M],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D. Reidel, 1981.

3. Hempel, Carl G (ed.):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4. Martin, Michael and McIntyre, Lee C. (eds.):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A],London: the MIT Press,1994
S. McIntyre, Lee C.:Laws and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M],Oxford: Westriew Press, 1996.
6. Nagel, Ernest: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M], No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1.
7. Kitchen Philip and Wesley C. Salman (eds.):Scient沪c Explanation[A], Duluth: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8. Salmon, Merrilee H. etc.(eds):i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2.
9. Salmon,Wesley C.: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10. Winch, Peter: The Idea of Social Science[M],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0.
l 1.【德]阿佩尔,卡尔一奥托:《哲学的转变》[M],胡万福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2.【美」贝尔,丹尼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A],范岱年译,中文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
导论: 问题背景及本文的意义和主旨 7-10
第一章 规律、解释与社会科学 10-23
第一节 探索规律的两条典型思路 10-14
第二节 规律与覆盖律解释模型 14-19
第三节 覆盖律解释是否适用于社会科学 19-23
第二章 规则、理解与社会科学 23-31
第一节 反自然主义的基本观点 23-24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独特性 24-27
第三节 规则与社会科学解释 27-31
第三章 社会科学中存在规律之辩护 31-42
第一节 多元论的启示 31-36
第二节 家族类似与理想类型 36-38
第三节 弱化规律与社会科学 38-42
结语: 基于弱化规律的社会科学解释 42-45
文献综述 45-48
参考文献 48-50
后记 50-5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