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个特殊群体“80后啃老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80后“啃老族”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由硕士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1绪论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80后”这个词是在2000年首先出现在诗歌领域的。“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指称1980一1989年出生的青年群体。”①2000年7月,((诗参考))率先推出了“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专栏,这一拗口的提法,后来进一步简化为“80后”。发展到今天,“80后”这一产生在文学诗歌领域的命名,被社会各个领域借用,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就目前而言,“80后”这一群体,正处在大学毕业的阶段。
“啃老族的前身叫袋鼠族,用来描述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理由依赖父母的年轻人,讽刺他们像小袋鼠一样生活在母亲的育婴袋中。”②“啃老族的英文名是“NEET”,由20世纪S0年代的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使用,是N。 tinEdueation, EmploymentorTraining的缩写。”③之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中国文化,孩子长大成人的标志是他们是否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然而,当今社会的“80后”群体,毕业之后在已成年,有谋生能力的情况下,却没有担当自己应有的角色,而是继续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在不“断乳”的状态下虚度年华。本应享受美好退休生活的父母已步入老年时期,但此时子女却没有真正的断乳。这种尴尬的局面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违背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值得全社会的关注“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①如今,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中国社会存在很大一批不负责任的“80后啃老族”,这个庞大的群体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社会和家庭的最大隐患。到目前为止,中国的“80后啃老族”数量到底发展到多大,没有人做过统计,官方也没有公布一个实际的数目。但是,我们可以预料的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就业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啃老”的大军,这种现状使得“啃老族”的层次变得更加复杂起来。随着近年来“啃老族”这一群体数量的急剧上升,有关于“啃老族”的学术研究也日益增多,也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啃老族”这个特殊的群体,最早是来自社会媒体的报告,进而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从而从;理论上加以研究。透过啃老族自身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啃老”成员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不是很好,大多都处于社会的中低阶层,这种家庭背景决定他们的社会先赋资本处于弱势地位和缺失状态,同时,也正是源于这种先赋资本的缺失使得“啃老族”这个群体的个体很难从父母及家庭中取得向上层社会流动的资源动力,更多的个体则几乎断绝了向上层流动的资源动力。对于他们来说,获取社会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就会弱于那些先赋资本相对丰厚的个体,这种不平衡源自先天,是无法改变的。正是这种先天的不足,使得“80后啃老族”很难获得对其有利的先天人力资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80后啃老族”由于个体的先赋资本的薄弱、人力资本的缺乏甚至断裂导致了个体社会资本的断裂进而引起劳动力市场及社会大众群体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排斥与不认同。本文以社会资本和社会排斥为理论依据对“啃老族”进行社会学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从研究对象来看: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其目的是控制人口的增加,在此政策的影响下独生子女伴随着家长的溺爱畸形成长,三口之家的家庭模式成为社会新兴家庭构成的主旋律中国“80后”一代,据官方统计大约有四亿七千万人左右,本文以中国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个特殊群体“80后老族”为研究对象。“80后”是祖国设的主力军和社会的财富,现今的“80后”正处大学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单位,或己经工作几年。他们是否能成功地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啃老族”的前身叫袋鼠族,用来描述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
理由依赖父母的年轻人,讽刺他们像小袋鼠一样生活在母亲的育婴袋中。“啃老族”的英文名是“NEET”,由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使用,是 NotinEdueation, EmploymentorTraining的缩写。之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啃老族是一群拒绝长大的人,他们都已经成年而且具备工作能力却依旧躺在父母怀里,在不断乳的状态下生存。本文将“啃老族”定义为已经成年而且不再进行全日制的学校学习,也没有在社会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个体本身具备劳动能力却主动放弃谋生的能力,闭吧在家不参加工作时间超过一年,而且其生活来源全部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援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青年人群.从内容上来看:本文以个案访谈的研究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从社会学角度进行阐述的,并以“社会资本”和“社会排斥”为理论依据对“啃老族,,进行社会学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啃老族”问题的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索这一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或是缓解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孟利艳“80后”现象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5
[2]潘形,储庆中.对大学毕业生中“傍老族”现象的思考【Jl.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6一57
[3]蔡嵘.中国NEET现象分析与社区教育对策〔J].教研探索,2007(10):4
[4]戴香智,侯国凤.‘啃老”现象的社会工作视域分析[J].社会工作,2006(11):3l
[5]汪建强.英国“啃老族”现状简析[J].经济纵横,2007(11):91一93
L6]徐迅雷.美国的“啃老”不是“老啃”〔J].浙江经济,2008(6):8
[7]崔迎春.日本的‘叹EET”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6):698一701
[8]吴增.透过‘时EET”现象看日本社会[J].日本问题研究,2005(4):55一59
[9]戴香智,侯国凤.“啃老”现象的社会工作视域分析【J].社会工作,2006(11):31一34
[l0]乌吓君竹一个啃老族的自白[l1.成才与就业,2006(4):38一39
[11]张秋玲.我国社会的啃老现象评析[J].经济研究导干,J,2009(20):201一203
[12]刘娟.中国NEET族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青年探索,2006(3):80一82 [13]BourdieuP.HandbookofTheoryandReserchfortheSoeiologyofEdueation[M].GreenwoodPress.1985.
[14]ColemanJ.S.Foundationsofsoeialtheor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0.
[15]PutnamRobertD.MakingDemoeraeyWork:CityTraditions inModernItaly.[M]PrineetonUniversityPress.1993.
中国80后“啃老族”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摘要2-4
Abstract4-5
1 绪论8-14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12
1.1.1 选题背景8-10
1.1.2 研究意义10-12
1.2 文献综述12-14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2-13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3-14
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14-20
2.1 相关理论14-19
2.1.1 社会资本14-16
2.1.2 社会排斥16-17
2.1.3 80后啃老族的分类17-19
2.2 研究方法19-20
2.2.1 研究方法的选择19
2.2.2 访谈对象的选择19-20
3 "80后啃老族"的形成原因20-28
3.1 家庭教育的缺陷20-22
3.1.1 依附心理的养成20-22
3.1.2 社会适应力的培养22
3.2 社会教育的缺陷22-25
3.2.1 教育内容不全面22-23
3.2.2 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23-24
3.2.3 就业教育缺乏24-25
3.2.4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25
3.3 市场化就业环境恶化25
3.4 自身教育的缺陷25-28
3.4.1 缺乏社会适应能力26
3.4.2 对职业定位过于理想化26-27
3.4.3 在心理上无法断乳27-28
4 "80后啃老族"群体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影响28-32
4.1 "80后啃老族"对个人的影响28
4.2 "80后啃老族"对家庭的影响28
4.3 "80后啃老族"对社会的影响28-29
4.4 "80后啃老族"现象的社会效应29-32
4.4.1 正效应29-30
4.4.2 负效应30-32
5 "80后啃老族"问题的解决对策32-39
5.1 社会价值观重塑32-36
5.1.1 改进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33-34
5.1.2 完善学校教育功能34-35
5.1.3 强化政府职能35-36
5.1.4 改变父母"被啃"认同态度36
5.2 机构性措施保障36-38
5.2.1 建立系统的就业培训体系36-37
5.2.2 改善就业环境37-38
5.3 加强自身责任意识38-39
参考文献39-41
后记41-42
您可能有社会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社会学硕士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