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以Y市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07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对策,对当前亟待解决的审计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指标评价进行系统探索,为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启鉴。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GDP论英雄”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牟取发展的不可持续行为,甚至出现了党政领导为追求政绩而破坏自然生态所导致的环境群体恶性事件,如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以及物种加速灭绝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然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终身追究。”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一主题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坚定了我国要集约节约使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也表明我国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务必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生态建设文明观。报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还提出了,“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可以看出,这一举措契合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的需要,不仅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还体现了监管的综合性,克服了以往多头监管和“碎片化”监管问题。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战略举措,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在其理论上的缺失以及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宄并不完善,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是从其中一个点或者几个点进行切入,对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全面。所以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对策,对当前亟待解决的审计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指标评价进行系统探索,为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启鉴。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一项新型的审计制度,它与以往的审计在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等方面具有融通性,但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审计视角与审计模式。对该项审计的探讨有利于弥补我国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理论上的缺失,使我国的审计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又是审计学科上的一大飞跃,更重要的是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2)实际意义

领导千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为了改变以往靠GDP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错误理念所导致考核有失公允所提出来的。所以对于改进实际政绩考核中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工作的评价来说,加深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不可或缺,这不仅能转变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念,规范领导干部的政治作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能为我国治国新理念添砖加瓦,加速实现新国情下我国的强国目标。
......................

2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文献综述
2.1.1国内研究文献
(1)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我国当代的政府审计研究始于1983年国家审计署正式成立之后,政府审计部门的工作也围绕着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大政方针和基本路线紧紧展开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转移,审计界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初步探索也提上日程,但直至21世纪初期才真正开始对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问题进行研究。

宋常分析了我国绩效审计的原有文献,认为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相反,绩效审计是在政府审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邢俊芳等对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及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陈宋生详细的分析井总结了2004年以前国外及国内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的文献研究中潜心专注于描述性和具体的操作方法的文章数量不多,纯理论性研宄缺少质的保证,多数内容都较为单一。刘秋明对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他将已有文献分为“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整体制度安排下的绩效审计研宄”和“绩效审计角色和作用研究”三个方面,并通过分析提出该领域的研究缺乏整体性,且没有与审计学基本理论体系有效衔接。

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在发表的《东京宣言》中对绩效审计职能进行了阐述:一方面是通过向政府决策者及公众提供信息,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性;另一方面是通过使用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适当的信息系统以及有效地使用资源等来改正其存在缺点,以此达到提高政府部门工作质量的目标。

.......................

2.2经济责任审计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运而生的。它是由国家各级审计机构接受提请和委托,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方针,运用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程序,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经济负责人在任期内对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深化与发展,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迈进,获取的成效众目共睹。

离任审计,是领导千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形式。是对领导干部整个任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离任审计借鉴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提请审计机关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要党政领导千部在职位发生调动时,对其上一任职全过程中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对外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审计结果运用强度。离任审计与一般审计的差异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整体评价,进而关系到领导干部职位的任免及升降等。

与过去不同,离任审计主要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作为侧重,但现在,必须将其在资源环境领域的作为纳入离任审计的范畴,以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目标的达成。既然是离任审计,最主要的是对领导干部上任之初和离任之时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若自然资源资产在数量、质量及收益方面变化效果佳,给予的审计评价便好,反之则反。

......................
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分析..........17
3.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现状..........17

3.1.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概况..........17

3.1.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体试点情况..........18
4Y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分析.............26
4.1案例介绍.............26

4.1.1Y市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26
4.1.2Y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体实践...........27
5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完善...........37
5.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37

5.2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37


5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完善

5.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数据信息散列于众多部门之间,如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统计部门等,但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分布较为广泛、统计口径不一致、时而出现交叉重叠现象等原因,建立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要丰富信息的采集渠道,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其次,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共享中心,将分散的资源信息进行汇总,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掌握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最后,还可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总量管理制度和全面节约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权属不同的部门,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来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就显得尤为必要,不仅有利于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还可以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应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复杂,专业性强,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海量数据分析的压力,充分挖掘了数据的价值,极大节约了审计所耗费的时间。此外,运用互联网审计的模式,建立联网预警机制可以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有效的结合起来,对自然资源资产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重点关注异常变动,同时设立自然资源资产存量红线,一旦超越红线,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分析问题及原因,从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作用,为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