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化叙事范文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8 日期:2023-06-18 来源:论文网
本文认为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延续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只依靠文字媒介,当今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化与图像叙事已成为经典传播的必然趋势,同时文学经典也只有借助图像,与图像融合,加以“图文化”才能适应新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读者的阅读审美需求。经典著作的图文化,在古代典籍中配上精美的图像,高雅的诗词漫画化,经典文学文本的影视化,其神秘性和高雅性遭到了破坏,使文学经典从高居庙堂走向普罗大众。很多古代文学典籍若非专业人士是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奥妙的,没有一些文化常识和文学积累的人去读,难免会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即使是有一些文学底蕴的人,对于较晦涩的典籍恐怕也会产生曲解。


第一章 “经典”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基本特性

一、“经典”的词源学渊源
提到经典,我们不免会想到“四大名著”,李白、杜甫的诗歌,鲁迅、茅盾、老舍等人的小说和散文,以及西方的《荷马史诗》、《神曲》、《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浮士德》、《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等。当然,每个人心中对经典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经典的认定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当我们回到“什么是经典?”或者“经典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上时,我们往往感到茫然。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对文学经典进行界定,探讨文学经典的含义,首先离不开对“经典”一词的辨析。虽然“经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量的、广泛的使用,但至今都没有一个外延明确、边界清晰的公认定义。正如童庆炳先生所言:“研究经典所无法绕过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当然是‘什么是经典’,这也是一个争议最大的问题,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就像人们至今没有得到关于‘文学’的公认定义??”从词源系谱学的角度来看,“经典”最初是由“经”和“典”两个词语构成。从现有的资料推断来看,“经”最早出现在周朝,金文里作“经”、“泾”、“径”等来解。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经,织也。”《辞海 》对此作了进一步补充:“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可见,“经”的本义是指一种织物,表示织物的纵线。后引申出规范、标准的含义。而在现代意义上用“经”指代“经典”的含义是直到战国之后才有的,《释名·释典艺》中提到:“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由此可知,“经”很早就具有恒久、标准、权威的含义。
关于“典”的具体含义,《说文解字》中解释到:“典,五帝之书也。从冊在丌上,尊阁之也。”因而,我们认为“典”最初的原义是指书架上的书籍,具体是“五帝之书”。从造字法上来解,“典”乃为会意字,其基本含义是典籍和文献,并由此可引申为常道、法则,故而《尔雅·释诂》中记载为:“典,常也。”
............................

二、经典性:文学经典的基本特性探究
生命是短暂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就读书而言“读书必有取舍,因为实际上一个人没有足够时间读尽一切,即使他万事不做光读书也罢。”58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首先要学会甄别选择。毫无疑问,历经时间淘洗的文学经典必然不能逃脱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又知道文学经典既不是神灵附体,也不是天生永恒,而是变动不居的,不是所有的文字书写都能成为经典,经典与非经典之间必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文学经典是如何生成的,又具有哪些独特的品质特性,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们研究文学经典及其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经典的生成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必然离不开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即“经典性”。

首先,文学文本成为文学经典是时代性与历史超越性的统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文学经典不仅是它所属时代的人文风貌的反映,还是特定时代精神的镜像和缩影。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经典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留下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因子。正如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哈姆雷特》中所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嬗变发展的模型。”59一部文学经典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总能从经典文本所书写的相关文字信息中发现这个时代的独特面貌。黄乔生也曾谈到,经典作家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和集大成者,我们总能从作家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中发现时代的某些特点。60伟大的文学家总能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榜。例如,从李白诗歌中的飘逸不群、澎湃雄放、热情豪迈就能看到整个盛唐时期繁荣恢宏的景象;从杜甫感情深沉、沉郁顿挫的诗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一个时代由盛而衰的悲哀。作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安史之乱前后社会深层的矛盾激化,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较为深刻的反映。因而无论是边塞诗的粗犷壮丽还是田园诗的隽永空灵;无论是讽喻诗的犀利活泼还是咏物诗的借景抒情,都能找到时代的文化气质对文学经典风格、特点的不同影响。从《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骄奢淫逸以及大观园中底层人物的生活境况,我们可以看到没落的清王朝的腐朽与凋敝。从贾宝玉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泯灭;从《狂人日记》底层小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体会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国民性”的劣根性。经典总是对时代历史景观的反应,而作为特定时代中的一员,经典作家的思想情感总是受时代的影响。例如,丹纳就认为时代精神以及社会风俗环境对作品的创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经典作家们又不拘泥于杂陈的生活表象,他们对社会、对人性的揭露与批判总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共鸣,其缘由就在于经典作家们对时代的关注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象,而是深入到时代最根本的特质,时代赋予他们的生活经验,都将转化为作家笔下最质朴的人和事。

............................

第二章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化趋势与阅读转向

一、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化表征
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视觉文化具有明显的颠覆性特征,它与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形态截然不同,视觉文化以图像或影像为传播媒介再加之视觉图像传播的便捷、形象、直观等优势,给以“语言”为媒介的传统文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正如艾尔雅维茨所描述的,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视觉文化占据着文学文化的中心位置并散发着靓丽的光辉,而文学则退居至后台。100其中,文学经典名著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不再以原典形式存在,呈现出图文化和影视化是其图像化的显著特征。

随着视觉文化的泛滥,文学的生存境遇变得更加狭窄,越来越依托于图像化而生存。正如尼古拉·米尔佐夫所言:“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象化。”①
(一)“图”文天下:文学经典著作的图文化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图像化的一个首要和突出表现就是经典著作出版的图文化。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版“蔡志忠古典漫画”系列被引入内地以来,文学经典著作就开始出现了图文化的势头。虽然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不是以文学经典为对象,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刺激了出版商对经典著作的图文化出版。而“读图时代”这一口号的提出,在不到十年时间,“图像”就开始风靡,“读图”就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为了人们最享受的阅读方式之一。于是,在传统的图书出版领域,“图文并茂”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各种印刷精美的插图本和图文书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少儿的阅读,而更主要还是为了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趣味。
........................

二、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图像化的逻辑理据
(一)经济动因:消费社会的全面来临与图像文化的兴起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正在经历着图像化的转型,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不难发现,消费社会的全面来临和图像文化的兴起是当前文学经典图像化的社会经济根源。

首先,消费社会在本质上体现为视觉符号的消费。消费社会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的大量消费,正如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开篇中描述的那样:“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①消费社会的到来,在给人们提供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更为人们提供了各种视觉符号消费。因此,这种“物”的丰富和“物”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概念,还应包括视觉文化符号。而鲍德里亚对这种视觉符号消费有着深刻的见解,在他看来,“物”的消费不只是生活需要的满足,更是在消费过程中自身地位和权力的满足。消费社会是一个以满足消费欲望为最终目的世俗社会。消费品的符号价值超越它的使用价值,象征意义得到凸显。房子、车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标配,商场中琳琅满目的高档消费品象征着消费者优越的身份,消费的意义在于获取商品所展示的符号价值,商品的符号表达着消费者的风格、品位以及社会等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者为确证自己的社会身份在消费社会进行犬兔式的角逐。在这个过程中,视觉因素作为最本质的因素体现出来。对此,周宪表示认同,他认为:“消费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视觉消费社会,是符号的视觉化和视觉意义交换的复杂语境”。②文学经典的视觉消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自身地位的确证。也就是说,文学经典的图像化作为消费社会中视觉消费的一种形式,可以图像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在视觉文化时代的精神需求。
............................

第三章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叙事 .......................... 51
一、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图像叙事的话语优势 ..................... 51
(一)言说优势:形象的直观性 ............................... 51
(二)本体优势:符号的隐喻性 ............................... 52
第四章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归宿 .................................. 66
一、“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 ............................... 66
二、文学“死亡”抑或“终结”? ................................. 70

第四章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归宿

一、“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
无论目前学术界对当代文坛作如评价,当代文坛中文学经典的断层和缺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也是当代文坛经典焦虑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经典的心结一直成为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心病,直到 2012年当代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焦虑才似乎有所缓解。然而,也仅仅只是有所缓解罢了,当前时代对文学经典的关注恐怕比任何时代都要来得更加急切,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文学研究者都纷纷在各种阅读中寻觅当代文学经典的影子,使与“经典”有关的各种话题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方向,然而,各种研究和论证无一不指向这样一个事实,当代文学经典断层与隐匿。

2010 年 4 月 14 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的深度报道,文章集中采访了当前中国文坛上一大批知名作家和批评家,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创作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共同感受:“笔墨当随时代,作品应该反映时代的变化,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63可以说,这一共同愿望道出了学界和普通读者多年的心声,对当代文坛伟大作品的渴望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隐伤。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深入的问题: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如何?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回答当然是否定。纵然任何文学(包括文学经典)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是一个时代文明发展的标志,但是“伟大时代”与“伟大作品”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地联系。对此,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论断。而我们的文学史和文学实践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

结语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个时代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模式。88确实如此,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媒介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使文学的发展传播发生了极大变化。从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是一个多种媒介相互交融的时代,文学经典在以视觉为主导的时代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诗学建构的视角出发,文学经典与视觉文化之间是可以实现很好的交融的,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延续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只依靠文字媒介,当今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化与图像叙事已成为经典传播的必然趋势,同时文学经典也只有借助图像,与图像融合,加以“图文化”才能适应新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读者的阅读审美需求。经典著作的图文化,在古代典籍中配上精美的图像,高雅的诗词漫画化,经典文学文本的影视化,其神秘性和高雅性遭到了破坏,使文学经典从高居庙堂走向普罗大众。很多古代文学典籍若非专业人士是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奥妙的,没有一些文化常识和文学积累的人去读,难免会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即使是有一些文学底蕴的人,对于较晦涩的典籍恐怕也会产生曲解。因此,很有一大部分古典文献,其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掘,而被束之高阁,其传承功能也被埋没了。而将其加以图像化,让更多的人来接触和了解古典文学,探究其价值与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因而,“语图互文”与“图文并茂”,才是当今时代文学经典诗学建构的合理趋势,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经典观来研究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传承问题。在“图—文”互文的运行机制下重构文学经典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