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以载“道”:作为媒介与讯息的汉代四神纹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0 日期:2023-06-18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笔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神纹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造型,并对这些造型从精神意识角度进行了分析,且对四神纹所体现的时空观进行阐释,至此完成了对“四神纹即媒介”、“四神纹即讯息”的解读。最后笔者探讨了四神纹作为媒介与讯息之式微的原因。四神文化起源于先民的动物崇拜、星宿观念以及阴阳结合的观念,而四神体系则是在汉初逐渐形成的,楚时代还有一种“五灵”学说。四神首先是表示方位的神,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后来由于这种上下同构的意识,人们又将四神与天象相结合,于是二十八宿被四神管辖。青龙管辖东宫七宿、白虎管辖西宫七宿、朱雀管辖南宫七宿,玄武管辖北宫七宿。

第一章 四神纹即媒介

第一节 四神纹作为媒介的出现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意在让大众从本质上理解媒介属性。李曦珍教授认为:“麦克卢汉主义媒介技术本体论由存在论和本质论两个维度组成,换句话说,该媒介技术本体论就是关于媒介技术‘此在之所在’的存在性和‘是者之所是’的规定性的学说。”2因此从媒介技术存在论的角度讲,“媒介是人的延伸”一指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例如轮子是脚的延伸,网络技术是人中枢神经的延伸;二指媒介是人的器官官能的延伸,如“衣服和住宅是人的生物学温度控制机制的延伸”3,电子网络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延伸等等。“顺此我们可以将‘媒介’这一概念采用麦克卢汉式的表述法定义为:‘媒介即延伸’——任何一种技术,只要是人类身体、思想、存在的任何延伸,它就是媒介;媒介的这种延伸,说穿了就是对人的‘器官、感官或曰功能的强化和放大’1”2四神纹是先民在不断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发展而来的纹饰符号,是古人的发明创造,更是先民精神意识的物化形式,联系麦克卢汉的延伸论我们可以认为四神纹作为媒介,是人类思想、精神、意识的延伸。先民不仅将它绘制在礼制建筑中,也将它刻画在墓室壁画上,在铜盒、铜镜、玉器上也能见到四神纹。

一、四神纹是中国先民精神意识的延伸

四神纹作为一种媒介,其形成过程也是先民对世界的认知过程。那么,中国古人是怎样认知这个世界的呢?
首先是观察。古人观察到自然物,一花一草都想要为其命名。因此从植物到动物,从高山到流水,人们不断认识着这个世界。在完成了对动植物的认知之后,人们便开始想要了解宇宙星空,而在对宇宙进行漫长认识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宇宙观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先秦时期存在各类神话传说,并出土了许多与天文星象有关的器物的原因。而四神观念其实也就是起源于这样一个“早期中国”3的历史阶段。四神虽以动物形象出现,但实际扮演着星空分区掌管者的角色,由此体现出的就不仅仅是古人对于神奇动物的崇拜,更包含着对浩瀚宇宙的深情向往。
..........................

第二节 四神纹的媒介功能
四神纹作为媒介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了人们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看法,并作为符号媒介延伸了人们的天人感应观、时空观、安全观、天命论等精神意识。
一、人神沟通的媒介——天人“感应器”

在科技与文明尚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然具有强烈的敬畏之情。尤其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是人们主要信奉的理论。因此汉代人认为上天主宰着世间万物,若是祈求平安与祥和,就要和上天有所连结。此时四神纹作为一种媒介符号,承载了与神与天沟通的媒介功能。它作为媒介实则是一种天人“感应器”,将天、神、人在某种共通的场域下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与神沟通的目的。因此四神纹不仅在宫殿、祠堂以及墓室或陪葬品上出现,它在道教的宗教仪式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道教文化中,四神也被称为“四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术士用它们分别指代穴山(葬坟之山)左、右、前、后四个方位的山峦或道路、水流,认为四神可以收集汇聚穴山的旺气,使其不被风吹散。郭璞《葬书》中说道:“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1其中垂头是“低头”之意。这里说的四神和风水环境有关,是说穴山之后的玄武山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坡度要缓;“翔舞”即“舞动”,意思是穴场前面不能有东西遮挡,必须开阔,但在远处还必须有小山,山外有山,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两山如小鸟飞舞,即“朱雀翔舞”;“青龙蜿蜒”就是处在穴山左边的青龙砂(山)要(穴场)弯曲延伸;“白虎顺俯”则是指右边白虎山要向内(穴场)弯曲、俯卧,而且头要朝外。如果穴山周围的地形满足这种条件,那么此地就是风水宝地。可见四神在中国古人风水观念上的地位。但四神在道教文化中的应用不止于此,有些符咒或仪式的名称也与四神有关,并且符文和法器甚至是祭坛的建造上,都能看到四神纹。它作为一种“通灵媒介”,是古人精神意识的延伸,尤其是古人天人感应思想的延伸。四神纹在这一系列人神沟通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其浓烈的宗教色彩和它作为媒介的独特功能。

............................


第二章 四神纹即“讯息”

第一节 四神纹体现的造型“讯息”
四神纹作为媒介其本身就是一种讯息。它所透露出的人们关于生命力量的崇拜、对“和柔能治”统治思想的追求以及水土同根、阴阳相合的生命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完善有巨大的影响。四神纹的造型便是这样千姿百态。四神纹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放置到一个画面上,产生了多元化的美感。它的构成图式不同、刻绘技法不同,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也不同。四神纹的形成,是人类美术工艺发展以及各种精神意识与思想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不仅反映了艺术创造者的审美意识,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要把握它的艺术风格,

就要从各时期的代表纹饰入手去解读造型样式,发现它们演变的特点,从而把握纹饰演变背后传达出的汉代人民精神意识的转变与审美情趣的体现。四神纹属于动物类纹饰,数量上也以四个为一组,因此它的纹饰样貌相对于其它纹饰来说,制作工艺复杂,造型多变。它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动物形象。由于四神纹历史悠久,且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动物形象又有不同的样式和风格。笔者将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在此做大致梳理,将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做简单呈现。

纹饰是反映人们社会文化的符号,也是人们精神思想的物质表达。四神纹是先民观念意识的物质载体,从不同时期造型的演变可以看出人们精神意识的变化。四神纹在汉代非常流行,必然能够说明人们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崇拜信仰以及对四神体系的价值认同。四神纹的演变以及刻绘方式不仅反映了汉代先民的生活状况,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思想。
..........................

第二节 四神纹体现的色彩“讯息”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体系本就是中国色彩观与动物崇拜观以及宇宙观的结合体。它所包含着的色彩观念是中国画用色方式的指导思想。在《周礼·考工记》中早就有关于四神与色彩的记述:“韦氏(阙)。裘氏(阙)。画缋之事,杂无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无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3翻阅《礼记》可知,古代的色彩用法是包含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士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4这里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四神中只体现了四种色彩,即青、白、赤、玄。为何从上述记载来看,有青、赤、白、黑、玄、黄六色呢?这主要是与五行观念以及阴阳观念的渗透有关,即在四方中加入了天地相对的概念,即“天玄地黄”。因此就变成了东青、西白、南赤、北黑、天玄、地黄。作画的载体——缯,通常被染成麦黄色,是“地”的隐喻,这样便符合了“天玄地黄”的礼制规范。现所见墓室壁画上的汉四神纹,用色大胆,体现出汉代人对色彩的自如运用。“设色以黑色、石青、石绿或朱砂为主,间施以赭、黄、紫、红、白色等色,在沿用春秋战国以来绘色‘尚朱黑’的传统基础上,从单纯的原色扩大为复杂的间色配置,整体色调明亮而又富于变化,带有鲜明的时代性。”1这些颜色的制作运用为后来中国绘画中色彩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四神纹是媒介也是讯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命名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古人的色彩观。这里的青、白、朱、玄并非是说四神纹的颜色,而是将四神文化与五行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这种色彩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讯息”。
............................

第三章 四神纹作为媒介与讯息之式微..................................62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四神纹媒介功能的弱化...............................63
一、厚葬观念与四神纹的传播.................................63
二、佛教思想与四神纹媒介功能的弱化.............................65
第二节 天文科技进步对四神纹“讯息”之影响..........................66

第三章 四神纹作为媒介与讯息之式微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四神纹媒介功能的弱化
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道:“一些新的交往手段的出现使得宗教传播更为便利,这是战争、孤立政策、帝国主义和世界性贸易的积极后果。长长的海陆通道将旧大陆诸文明中心的四面八方联结起来。出现了各种‘混合语言’,例如雅典的希腊共同语,阿拉米语,三种波斯语,印度方言,公元 2世纪在北印度、3 世纪在德干地区取代了各地方言的新梵语,以及一种汉语共同语(汉字和口语的标准化形式),公元前 221 年中国获得政治统一后,全国各地的官员商贾都使用这种语言。第三种交往媒介是视觉艺术。这些具有不同类型特征的媒介,在四大帝国地域上互相联系、并肩共存的年代中尤其有效。”1因此我们可以将四神纹理解为视觉艺术媒介,这种媒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艺术风格,更向人们传达了汉代的主流文化与价值观念,因此从媒介以及传播的角度看待四神纹媒介功能的变化,也就是挖掘媒介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动态关系。主要是文化的消长对媒介功能的影响。
..........................


结语
四神纹是四神文化的物质表达方式,是汉代整个历史的印证和汉文化的精神写照。“地下文物是地上社会的一面镜子。”1借由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一统的兴旺发达也可以看到战乱纷争的割据状态,而在这过程中,中国传统精神思想贯穿其中。全文以“泛媒介”视角出发,借助麦克卢汉的“讯息论”和“延伸论”分别阐释了“四神纹即媒介”以及“四神纹即讯息”这两个命题。四神纹作为媒介是人类精神意识的延伸,因此它是“人神沟通的天人感应器”,是“连接阴阳的生死转换器”,是“时间偏重型媒介”,从“媒介即讯息”的角度来看,四神纹是一种纹饰,它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以及审美取向,因此说“四神纹即讯息”是合理的。笔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神纹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造型,并对这些造型从精神意识角度进行了分析,且对四神纹所体现的时空观进行阐释,至此完成了对“四神纹即媒介”、“四神纹即讯息”的解读。最后笔者探讨了四神纹作为媒介与讯息之式微的原因。
四神文化起源于先民的动物崇拜、星宿观念以及阴阳结合的观念,而四神体系则是在汉初逐渐形成的,楚时代还有一种“五灵”学说。四神首先是表示方位的神,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后来由于这种上下同构的意识,人们又将四神与天象相结合,于是二十八宿被四神管辖。青龙管辖东宫七宿、白虎管辖西宫七宿、朱雀管辖南宫七宿,玄武管辖北宫七宿。
四神纹是四神的艺术表达,虽然最早出现的四神形象是河南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虎图,但四神纹饰大面积出现则是在汉代,并且玄武龟蛇合体的形象也是在汉代被定型且强化的。西汉初期的四神纹数量较少,西汉中期到东汉中期是四神纹成熟且大力发展的时期,到了东汉末期政局动荡,四神纹虽然还呈现出一定的稳定结构,但是祈福意味更加强烈。从造型上看,四神纹造型复杂多变,青龙与白虎最大的特色在于是否有翼,朱雀造型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冠,玄武则呈现出龟蛇相缠和龟蛇平行两种造型。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