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 论
2008 年 11 月 2 日,为庆祝世界新闻教育 100 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教育 90 周年,中国高等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题为“传承 创新 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与中国新闻教育”的年会。2009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手该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媒介化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及对策”的世界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除此之外,中国高教会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分别于 2010 年 12 月、2011 年 5 月在重庆和青岛举办了第四、第五次会议。会议议题包括: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变改革思路、多学科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全球传播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融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采取可行方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教育的研究
媒介融合起源于国外,并在国外的学界、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引入“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之后,我国学界也纷纷开始研究,努力探寻符合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之路。
1、国外研究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自由的科技》(The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其作者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认为,数码科技的发展导致传播形态的聚合,因此,“媒体融合”的原意是指各种不同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时代下需要全能记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 奎恩将“全能记者”解释为:对一样多媒体报道精通、对其他媒体基本了解。他认为,对于一个大的传媒集团来说,最需要记者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利用多个媒体、从多种角度进行报道。
他强调说:作为一名多媒体记者,一定要拥有媒介融合的意识,才能“创造”相关融合作品。记者单枪匹马地负责所有材料的收集,要求学习新的多媒体技能,诸如会使用视频、音频、用 Skype(可以边打电话边录音)、Sound slides 等软件工具,具备更多本领。掌握在制作新闻报道时,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视觉材料,包括图形、视频等来更形象地表达新闻内容。笔者认为,很早以前就有“全媒体记者”、“高能记者”、“背包记者”等称谓,因此“全能记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全媒体记者”要在突破传统媒体思维界限的基础上,适应媒体融合岗位的流通与互动。在融媒时代下,这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等能力与一身的人才是最紧缺的。所谓“高能记者”是指不仅具备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底蕴,又要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的新闻人才。 “背包记者”则是一名集文字、图像与一身的全能记者。所以说,上述几个名称就其内涵而言,区别并不大。新闻教育是以传授新闻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全面的新闻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其采用正规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形式。
在媒介融合后,新闻教育则是即要强化学校教育又要抓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如果要问哪所学院教育最成功,那么创办于 2005 年 9 月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和实验室可谓有开先河之功。该学院最早把媒介融合的教育理念推广到了全球,中国汕头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等都在其影响和帮助下建立了新闻融合实验室。密苏里学院将考入本院的学生根据时间的推进,分别安排四个不同侧重点的学习内容:大一期间,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新闻专业的概况,以便能更清楚地选择自己未来职业方向,院学院开设了若干通识课程。大二期间,学生将从如何在新闻中加入照片、视频、音频资料等初级媒介融合课程和新闻专业课程学起。大三期间,学生在确定自己最终选择的具体专业方向后,将再选择一些高级媒介融合课程,全面提升融合新闻的能力。而在大四期间,根据学院要求,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就业倾向与两外几名同学组成团队,来共同完成一个与传媒相关的新闻产品或服务。
除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密苏里新闻学院还建设了一个由五六台计算机组成的媒介融合实验室,通过这四五台计算机合成的一个个信息单元,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公共计算机屏幕内容的共享,来对一个新闻报道的多媒体信息进行合成。当面对一个突发的新闻事件,文字、动态影像、静态图片,以及线性技术和 FLASH 技术都将通过共享信息平台来实现合成。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 Brian S.Brooks 教授平日里主管教学工作,他强调新闻业必须改变自身运作方式的,新闻人要学会如何实现文字、视频和音频之间的动态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
2、国内研究
2005 年,赴美访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把“媒体融合”概念引入中国并加以阐释。她在《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美国的融合新闻教育,并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之后,新闻传播界需要的能在多媒体集团间进行整合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和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的全能记者这两类人才。至此之后,“媒体融合” 在国内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与其的相关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多。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提出了对媒介融合的认识,他认为媒介融合是由于各种媒介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而这些作为传播中介的技术大都通过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传输手段来改变获得的基本信息,使得同一个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得到整合,同时加强不同媒介形式彼此之间的互联性与互换性,从而实现媒介一体化。在王菲编写的《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一书中,作者抓住“任何人”在 “任何时候”、“ 任何地点”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这一发展主线,从媒介、电信、互联网等产中所涉及到的生产形态、行业政策、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融合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具有强烈的伸缩性。其观点从微观到宏观都有深层的见解,例如:她在媒介融合中存在模糊性、平衡性、垄断竞争性;她跟相信传统媒体必将发展为数字媒体,这些崭新观点描绘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媒介融合研究框架,成为世界前沿的研究论著。
(二) 融媒时代下辽宁省新闻教育的研究状况 ...............12-13
(三) 论文研究的缘起、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遇到的问题 .......13-15
第二章、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的要求 ...............15-19
(一) 媒介融合给辽宁省媒体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15-17
(二)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17-19
第三章、辽宁省新闻教育发展现状 ...............19-21
(一) 发展历史及培养层次 ...............19
(二) 名称以及专业设置 ...............19
(三) 教育层次 ...............19-21
第四章、辽宁省新闻教育存在问题 ...............21-27
(一) 新闻专业盲目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大 ...............21-22
(二) 培养目标雷同,且缺少职业精神 ...............22-24
(三) 课程设置比例失调,教学模式陈旧 ...............24-26
(四) 师资力量薄弱,技术设备陈旧 ...............26-27
第五章、融媒时代下辽宁省新闻教育改革对策及思考 ...............27-36
(一) 有层次的制定培养目标 ...............27-28
(二) 改革教育模式,推行双学位 ...............28-29
(三) 重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9-32
(四) 强化实习连贯性、改革考核管理制度 ...............32-34
(五) 完善师资队伍,加强硬件设施 ...............34-36
结语
目前,针对新闻教育应如何发展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支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全才,使其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够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种陷阱,不可能培养出什么都精通的人才,如果一味迎合这种改革反而培养出的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也都做不好。我省的新闻教育改革也是在这种争论中继续前行。笔者认为,与其抱守残缺,不如另辟蹊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辽宁新闻教育的整体实力,以及如何将其走向特色化发展之路等问题,需要研究者们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地探索、发现。本文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多方面阐述了笔者对解决融媒时代下辽宁省新闻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情况。特别是媒介融合的课程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要想培养全能型人才,就一定要有全面的教学计划、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经验都很丰富的教师队伍。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新闻教育师资培训中,适当加大媒介融合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的内容。
不仅如此,作为新闻教育的主管部门,不仅要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还要及时与上下级沟通。各个学校的新闻院系作为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积极改革的同时要夯实自己的实力,求同存异,树立与其它学校共存共荣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院系领导要坚定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和学生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从社会发展来看,新闻人才的培养单靠学校是不够的,作为新闻媒体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大部分媒体还是将自身至于新闻教育体系之外,只知一味的批评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后劲不足,不符合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鲍海波.高等院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2009(4).
[2]陈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美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比较.[D].安徽大学.2010.
[3]大卫 克罗图、威廉 霍伊尼斯.邱凌译,媒介 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4]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J].新闻大学.2009(1).
[5]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变革[J].《今传媒》,2009 年第 1 期
[6]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交流[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年 2 月第一版
[7]程忠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不可或缺的四种能力培养[J].《今传媒》,2010.05
[8]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重印
[9]邓瑜,吴长伟.新媒体内容变革之道与传统媒体内容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07 年,2 月
[10]高钢.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媒介融合对辽宁新闻教育的影响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辽宁省,新闻教育,媒介融合, 改革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