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当我们说“我们讲的不是同一种语言”时,这句话其实包含了更广泛的意涵。雷蒙·威廉斯(1921一1988)海峡两岸具有难以分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经过六十多年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下,造成海峡两岸在许多事物上都有所不同,新闻用语的差异就是其中之一。在新闻闻报道中所使用的语言,我们可以按照语言的不同属性区分为口头用语与书面用语,广播媒体着重口头用语,印刷媒体着重书面用语,电视媒体两者并用偏日语,不过书面用语口语化的现象也有逐渐将口语与书写合二为一的趋势,而不同的区域又有不同的变化情况。海峡两岸在书面用语上较大且较明显的差异如:简、繁,体分歧;注音符号拼音、汉语拼音的拼音方式差异;印刷的横、竖排版差异等,其他如翻译上的音译、意译差异;受到不同地区方言的影响;不同的外来语介入等,产生许多词语上的不同。两岸都有父亲节与儿童节等节日,但是每年庆祝的日期却不一样,台湾每年4月4日定为儿童节,加上清明节放假一日,因此在四月初形成连续假期,不过现今也有6月l日国际儿童节的说法。虽然节日庆祝日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两岸则是相当一致,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与春节等。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机
研究动机是从笔者在实务层面遇到问题而引起。最初的研究动机起源于本文研究者在新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却又找不到答案。本文研究者于2000年因采访需求而返乡采访’。,至2008年开始为大陆媒体撰稿,服务于两岸媒体在下笔用字时产生了疑问,加上工作期间察觉到两岸用语的差异与融合现象,却不明白差异由何而来?融合有何规律?明明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也都知道彼此出于炎黄,同文同种,也都真实的使用汉字说着能沟通的共同语,但却存在一种奇妙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台北与台中;或是上海与厦门之间的差异,属于一种非约定俗成的差异,且不容易说清楚。对大多数的台湾人来说,在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之前,大陆经常只是媒体上出现的一个形象“,无论大陆实际情况如何,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的海洋里,媒介框架了台湾受众脑海中的大陆形象,无法较全面的知道、接触、认识与熟悉大陆的人、事、地、物。但是,2008年以来开启的赴台旅游(台称:陆客观光)使得台湾人民就算不出家门,也会亲身接触到因各种因素而赴台的大陆地区人民,当媒介框架的大陆形象从媒体跃然于现实生活,两岸关系已经深入到台湾民众的利益中,变得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台湾人民就算不出岛内也要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海峡对岸的大陆同胞也同样大多依赖在媒介框架下来获得台湾形象。受到传媒的框架,大多数两岸人民无法亲身体会并确实的明白差异,从而内化的去了解、谅解,然后去化解差异。
二、研究价值
如前所述,为何这样目的性明确又对国家民族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到现在却少有学者研究?是否缺少研究上的珍贵题材而无法填补研究空缺?或是因为缺乏研究价值?‘5海峡两岸中较早着手研究两岸词语差异的郑启五认为:(一)缺乏研究意义;(二)缺乏研究新意’6。竺家宁也提出语言应该求同存异,不应该过分强调语言上的差异”。过去的研究虽然有所建树,但是较多的集中在大陆学者,少有台湾学者研究。加上因为各有不同的研究限制,如:缺乏两岸语感或样本准确性等,在词语样本不易取得的情况下,以小推大,总是有某种误差的成分在内。曾有文献拿闽南方言词,如“讨海人”、“游水”、“翁某”等,进行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其实是在对比两种不同的语言,较无可比性,这主要是缺乏两岸语感所造成。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误差是将台湾、香港混合为“港台词语”,可能是台湾、香港较早与海外接触,体制类似,又经常在大陆被归为“港澳台”所致。实际上台湾也引入香港词汇,但是受到不同方言(粤语、闽南语等)与外语(英语、日本语)的影响,港台的差异还是不小。对于此种因研究限制而出现研究误差的现象,学者们也提出现阶段的两岸词汇比较,山台湾学者来进行会比大陆学者来得容易。,吕因为台湾学者比较容易进入大陆社会,可以在大陆社会待一两个月进行调查工作。偏少的台湾学者参与,大陆学者朱广祁也提到编纂一部既包括大陆用语,也包括港台用语的汉语词典,必须有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语言学者参加才妥当’”,刁晏斌、盛继艳也认为不同地区的学者要加强合作。笔者亦认同学者们的观点:过分强调差异则难融合;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发现较多的后续研究确实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缺少创新性的论着。
第二节基本概念与定义
一、新闻用语定义
根据《新华词典》中对“语言”的定义为: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有口语和书面形式。台湾出版的《重编国语辞典修定本》3坝J定义为:人类用嘴说出来的话,由语音、语汇和语法所组成,是表达情意、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新华词典》对于“用语”定义则为:1、措辞;2、某一方面专用的词语。台湾教育部门的《重编国语辞典修定本》(后简称:权威辞典)则定义为:1、术语,专用的语词;2、措辞。对于新闻“用语”和新闻“语言”的选择上,本文以书面语言为主,书面语中又以报纸用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电子媒体、新媒体的书面语为辅,针对报刊中的词语为研究样本。因此除了一般的措辞以外尚具有新闻行业与专业的专门术语,因此全文统一以“新闻‘用语”,一词取代并涵盖“新闻‘语言”。
二、新闻用语特点
新闻是社会变动的记录和反映,新闻用语与社会语言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就算是广播、电视这样的电子传播媒介也离不开语言,何况以文字符号为主的印刷媒介。语言学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都是在不断变化,因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语言会不断的用需要的新词来充实它的词汇,一方面新造,一方面是借入或借出。从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算起,历经近200年,中国的新闻语言已经有过三次极为重要的变化:从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到半文半白的“时务文”,再进而演变成白话文;再到今天普遍应用的现代汉语书面语,它追随着社会变动的步伐亦步亦趋”,。新闻用语的变化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第二章语言的演变
第一节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
研究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界对于不同地区的英语变异和英语文化移入所产生的马赛克现象等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研究己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一泛的语言之一,有研究者根据不同国家英语的渊源和近似程度将英语大致分成英国英语(BritishEnglish)和美国英语(AmeriCaEnglish)两大类’,两者又分别被不同的国家所学习与使用。英国英语主要用于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印度群岛及南非等英语国家;美国英语主要用于美国、加拿大的北美洲国家及其他受到美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与地区。除了前述的分类,亦有美籍印度语言学者BrajKachru以历史发展、社会语言和文化特征来区分不同的英语变体,划分成“内圈英语(innercirCle)’,、“外圈英语(outereirele)”与“发展圈英语(expandingcircle)”。内圈英语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的英语,是规范提供型;外圈英语包括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拉西亚、坦桑尼亚、肯亚、非英语母语的南非和加拿大等,是规范发展型;发展圈英语指的是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的英语,包含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埃及、印度尼西亚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等,是规范依附型。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透过交际而发展社会。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中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内容,因此语言的交际模式也不是单一或简单的,在任何场合或任何时候都可能会用到一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信息的传播。为了满足不同社会各个方面、各种现象的需要,出现了语言的差异,形成了语言的变体,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变体。英语既然被广泛的使用,也被定义为全球性的语言,在受到不同语言的影响之下,不可避免在侮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产生了变体。这种变体是否与海峡两岸新闻用语的差异具有类似的规律呢?先从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渊源与相互的差异看起。
一、英国英语的语言概况
英语属于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原始印欧语是新石器时代曾在欧洲中东部居住的游牧部落的人所使用的语言。而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这些原始印欧人的大迁徙形成了印欧语系也就是现代英语的雏形。法语与英语的交替演变:106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逝世,由于膝下无子,引发王位继承问题。哈罗德获得王冠引发诺曼底公爵发动对英格兰的入侵,长驱直入直达伦敦并大获全胜,史称“诺曼征服(Normanconquest)”。诺曼征服改变了英格兰的发展,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就此结束,诺曼底王朝建立,从此英格兰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加深,而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逐渐衰退。诺曼征服整个改变了英格兰的文化,甚至是其语言,古英语的发展进入低谷。主要是由于诺曼底人在建国之初,就对法国国王承诺臣服于法国并且说法语,因而诺曼征服后的官方用语为法语。诺曼人的法兰西文化影响了英格兰人的文化取向,上层撒克逊人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法国修道院接受法语教育,法语有社会和文化威望,拉丁语是宗教和学识的主要语言,而英语则作为较为通俗的语言在底层流通。政治的因素形成了上层的统治阶级较多使用法语,而下层的被统治阶级使用英语,社会语言的差异代表了阶级的差异。直到十三世纪初英国语言的阶级性仍然存在,上层人和宫廷依然使用法语,法律术语多半是法语,教育界、宗教界和官方文书等依然使用拉丁语。但在这一时期,法语和拉丁语对英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英语中增添了许多法语和拉丁语的词汇。3由此可见,在英国发生的英语、法语、英语的语言演变与统治阶级的语言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统治的更迭会发生语言替换的情况,语言替换的同时,也会发生词语借用的情况。
二、美国英语的语言概况
美国英语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以英语为母语者第一次迁移到美国的移民潮是在17世纪,所以学者认为美国英语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艺。从某种程度上看美国英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国历史的写照。美国英语真实的记录下了美国发展的历程,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美国英语显得尤其重要。美国英语的形成:美国英语的来源是英国英语,所以谈论美国英语,势必联系到英国英语。从语言学的视角来说,美国英语亦属于英语的一种变体,是英语在北美不同语境下,历经数百年演变,融合了当地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及各地移民的语言所形成的若干独特的形式和符合当地生活的意涵的一种变体。1607年,约翰.史密斯等首批殖民者乘三艘大船横越大西洋,在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河口建立了詹姆斯城。1620年,从英国东部来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MayFlower)”船驶抵马萨诸塞州的东南部普利茅斯(Plymouth),建立了殖民地。这些移民将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带到了北美新大陆,成为美国英语的起点,也是至今有部分语言学者认为美国依然保留了伊莉莎白时期的英语口音的逻辑起点。约翰.菲斯克给出了更精确的数字,当时英国有四十个郡的清教徒成批往外迁移,东英格兰的一些郡移出的人数最多,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可以说,新英格兰的美国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祖籍在东英吉利。这样的数字给人最有说服力的结果是美国英语起源于十七世纪的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分离与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斯拉夫语族的演变
斯拉夫语系包含了俄语、白俄语、乌克兰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马其顿语。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俄语成为斯拉夫语系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俄罗斯帝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期(后称苏联)都曾在领土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地区强力推行使用俄语。冷战时期,美苏不仅在世界各地进行军事、政治对抗,而且还进行文化对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大力推广自己的语言,英语和俄语作为当时的“世界语”不断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也使得俄语成为国际性语言与世界最大的语种之一,下列主要论述俄语。
一、前苏联解体俄语的发展变化
(一)苏联的语言政策:
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时有4个成员(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与外高加索联邦),1936年外高加索联邦又一分为三(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亚地区分成五国,二战后又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达维亚作为加盟共和国,形成了由巧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身主体民族的语言。’“‘俄罗斯化”是自沙皇统治时期就开始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分,为了加强统治,沙皇政府确立俄语是俄罗斯帝国境内惟一的国语。在苏联创建之初,民族语言文化曾一度得到保护,但其后,则遭到种种摧残。19世纪30年代,苏联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使民族语言文化受到重创。斯大林时代权力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必然要求有高度统一的语言。1935一1937年儿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从拉丁字母转用了基里尔(俄文)字母,1935年根据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俄语是苏联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必修的课程25。50年代起,苏联加快了俄语推广步伐。1958年,苏联教育部规定各民族地区用“两种语一言”(俄语、民族语言)教学,到1961年,明确规定:“为了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合作的需要,要有一种语言作为民族共同交际语”,“历史注定俄语成为这种语言”。苏联还规定民族地区政府机关、厂矿、文化部门、群众团体、科研机关的工作用语、公文一律使用俄语。俄语自然地成为苏联人民的族际交际语和全国性的语言,其社会功能不断扩大。
(二)苏联解体后语言变化:
俄罗斯的社会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古博格洛认为,语言改革给曾经看起来牢不可破的苏联行政一指挥体系以第一次严重的打击,语言、地域、民族、国家这四个环节联结在一起,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预示着苏联的崩溃26。苏联的这巧个加盟共和国都是以主体民族的名字命名的,而且都在边境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经济实力相差很大。苏联解体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裂成15个独立的民族国家。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俄罗斯政治、经济实力的下降,俄语的地位已无法与英语相提并论了。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始终处于俄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俄语早已成为各国的通用语,但作为独立的象征,这些国家都通过立法把本民族语言定为官方语言,还相继出台各种措施来限制俄语在本国的存在和发展。
二、白俄语、乌克兰语与俄语的差异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同属斯拉夫民族,他们的语言是东斯拉夫语的三个分支,历史上就有亲缘关系。苏联解体后,由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俄政策迥然不同,俄语在这两个国家的处境也大相径庭。
(一)白俄罗斯:
在14世纪时,虽然白俄语已成为官方语言,但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并非在明斯克,而是在基辅和维尔纽斯。16世纪白俄罗斯属波兰立陶宛大公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转移至华沙。白俄罗斯上层社会和地主阶层顺应波兰化政策,热衷于说波兰话,写波兰文,这对白俄罗斯民间口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8世纪末,沙俄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严令禁止使用白俄文,1863年开始,强制性推广俄语,1867年,不仅禁LL使用白俄文,甚至干脆把白俄罗斯人称为“西北俄罗斯人”。白俄语历史语言和基础方言不够明确和稳定,实际上是处于俄罗斯的地方方言的地位。白俄语与俄语两种词汇造词法完全相同,加上同属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区别主要是书写形式略有差异,读音稍有不同,但懂俄语的人,对相对应的白俄语词,一看便通。
(二)乌克兰:
俄语在乌克兰的出现可追溯到前苏联时期,为了传播列宁思想,俄语在乌克兰开始普及。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后开始有自主的语言政策,亲西方派“橙色革命”的前总统尤先科“脱俄”政策指导下,乌克兰主管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家教育科技部颁布了《乌克兰21世纪民族教育发展纲要》,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教育计划中提高乌克兰语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立法、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乌克兰语有北方、东南、西南三大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差异,但不影响交流。规范的乌克兰语以基辅方言为基础。综观乌克兰全国,语言的使用基本可以分三个部分,西部的城市以利沃夫为代表,日常生活以乌克兰语为主,东南部的城市以卢甘斯克,奥德萨为住,主要的交流语言是俄语,而在中部,以基辅为代表的很多地区,日常生活人们既讲俄语又讲乌克兰语,更多的是两种语言混着说。亲俄派的维克托·亚努科维奇在当选乌克兰总统前便表示,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后,将以民族团结的名义暂停讨论导致乌克兰社会分裂的话题。他在给同胞的信中写道:“乌克兰两部分人的对立从2010年2月7日起将永远结束。为了乌克兰的团结,我宣布暂时停止对所有分裂人民的话题的讨论。我的主要义务和目标是团结人民以改变国家。英国《侮口电讯报》在乌克兰2010年大选前评论,代表以农业为主、讲乌克兰语的西部利益集团总统候选人尤利安季莫申科,和代表以重工业为主、讲俄罗斯语的东南部乌克兰利益的“地区党”候选人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无论谁在2月7日的第二轮选举中获胜,都不可能再走与俄对抗的老路。白俄语和俄语虽然是大同小异,但有的学者却认为,从民族、国家角度看,白俄语和俄语当然应视为两种语言,将两种语言比较一下,从语音方面看,读音略有区别,但莫斯科俄语与列宁格勒也有差异,如:“七”,莫斯科读作,而列宁格勒读作,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语言交际。现代语言学区别不同语言的方法是分析语法特征有无根本(或较大)区别,而白俄语与俄语语法基本相同。就词汇看,白俄语与俄语完全不同的词汇不会超过20%,而乌克兰语与俄语约50%。
第二章语言的演变...........34
第一节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研究...........34
一、英国英语的语言概况...........40
第三章全球华语语言概况...........56
第一节华语形态和话语特征...........56
第二节中国大陆普通话的擅变...........56
第四章两岸新闻用语的异同...........74
第一节语言风格...........74
第二节词形词义完全不同............77
结论
借由互联网和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民众对两岸用词的差异的了解也不断加深,像“窝心”这个词,当初大陆没有几个人知道在台湾是“温暖、贴心”的意思,但是现在交流多了,媒体报道多了,慢慢的大陆很多人都知道了。开放陆客赴台游以后,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沟通的障碍会越来越小。不过,毕竟网络是网络,与现实生活中的台湾还是有所差异,从辨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知识,要了解台湾的文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平面媒体的读者年龄层相对大一些,从行政级别来讲相对高一点这个特定的读者群,_巨网时间相对没有那么长,对于一些流行热词就不太熟悉,这当中媒体确实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就像我们用到台湾的词,考虑到读者可能不太熟的情况下,用括号解释,或者注明一下,也是一种消除沟通障碍的办法。
参考文献
【l】编辑部.澳洲中文报纸竞争激烈.国际市场,1996(2).
【2】编辑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考试与招生,2009(6).
【3】柴高.洁抗战时期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文学语言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9(4).
【4】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6).
【5】陈建民.香港文化词汇是如何融入普通话的.语文建设,1994(7).
【6】陈乐.澳大利亚华文媒体现状与特点新闻记者.2005(11).
【7】陈梅、姚剑鹏.澳洲国民性格与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宁波工程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2009(6).
【8】陈艳秋.新时期来自港台的新词语及其社会心理透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刁晏斌、盛继艳.近10年新词语研究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l).
【10】刁晏斌.大陆台湾词语的差别及造成原因.文史杂志,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