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洪流充斥着人们生存的每一寸空间。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文体,己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被各式各样的新闻所淹没。语文教育改革也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深入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丁-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新闻显然是一扇窗,一扇沟通学校和社会、学生和社会的窗。成年人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尚难以适应,更何况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都不成熟阶段的中学生。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另一方面媒体信息鱼龙混杂,他们无法理性地选择媒体与信息。这样一种需求和不知所措的困惑迫使我们深思,新闻作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怎样呢?笔者在对中学语文教材、新课程标准、试卷以及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等做了相关的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如下"三有二少"的状况:首先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中有了新闻作品的一席之地,从最近5年来的语文中、高考试卷也可以看出,命题人员越来越偏爱社会热点新闻。
1.课程标准中有相关规定:比如课外新闻被明确列为语文课程资源,课内新闻作品学习要求把握新闻语言特色,会写新闻,会读新闻,要培养迅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要有自己的判断,了解其社会功用。新闻地位的被明确显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与时俱进性。
2.语文考试大纲:从2007年开始,已经把新闻阅读列入了现代文选考部分。大纲考试范围中有:"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②具体耍求如下:"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虽然只是进入选考部分,但也引起了重视。
3.自2007年以来新闻作品的分量越来越重:比如:08年奥运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图书漂流活动、抗震救灾、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农民话题、洼地效应、建国60周年簡兵、世博会、网络与青年教育、低碳经济、绿色城市、食品安全等等均是社会热点话题。
考试的题型也越来越丰富:客观题、主观题均有,形式多样。考査内容也从文体知识的考査转向了文本内涵的探究。有些出自各大报刊的优秀新闻作品已经被选作阅读题材料,更有甚者被用作作文材料,比如,2009年江西卷作文材料——蔡铭超高价拍得兔首、鼠首铜像又拒绝付款的行为,2010年全国卷(一)作文材料——浅阅读,2011年北京卷的材料作文——鹿特丹乒乓球运动会,2011年山西卷的材料作文——中国崛起等等。从2011年几个重要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也可以看出,命题材料更加紧扣时代脉搏,时事热点入题鲜明,很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比如:日本地震核泄漏,建党九十周年等热点话题都在2011年的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体现。遗憾的是,新闻作品在教材中的权重并没有增加,语文教师对新闻教学的热情并没有提高,针对新闻教学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有所增加,但与其它文体研究相比,仍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1.教材方面。笔者选择了纵横两个角度。纵向方面是以新时期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为调査对象;横向方面是以四套语文教材即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和粤教版为比较对象。结果显示,新闻作品所占的比重没有明显的增加,甚至还有断痕出现,显示其弱势地位。虽然有了新闻选修教材,但是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即使有开设选修课的能力的学校也不开设新闻选修课,这就导致新闻选修的课程设置成了泡沫。
2.教师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通过调査问卷得知,许多教师把新闻作品当记叙文、散文或者议论文讲评,或者认为和小说这种能掀起教师课堂情感高峰体验的文体相比,新闻的客观叙述像白开水一样没有趣味。过半的老师认为,考试不会考,新闻只作一般的了解即可,学生根本没有学过如何写新闻作品的大有人在。
3.针对新闻教学的研究和其它文体研究更是没法相比。研究专著只有1本。笔者经过统计,在《中国知网》中能收集到的关于中学新闻教学的研究主耍有: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耍有14篇;实践(阅读、写作、考试等)方面的研究主耍有18篇;新闻阅读教学课堂实录更是少之又少。由上可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语文的中考高考都对新闻有了相应的重视,但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新闻作品量、以及教师的不重视和教学研究的乏,这之间形成了 一对不容忽视的矛盾。面对信息如空气一般的社会,中学新闻教学的作用本应该越来越重耍,可为什么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中学语文教育该如何应对?目前教材设置的现状己经无法更改,并且从教材方面进行改进也不是笔者所能驾驭的,这时中学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则更加凸显。所以,本文主要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展开分析探讨。中学新闻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试图通过研究一些优秀的新闻教学案例给出一些探索。
第1章 中学新闻教学之弱化调研 .................12-19
1.1 教材容量与比例 .................13-14
1.2 课程与教学实况 .................14-15
1.3 教师和学生心态 .................15-17
1.4 成因及不良后果综合分析 .................17-19
第2章: 中学新闻教学的价值、目标及内容探索 .................19-31
2.1 如何认识中学新闻教学的价值 .................19-22
2.1.1 新闻的文体特点及内涵 .................19-20
2.1.2 中学语文教学中新闻文体的分类特点 .................20-21
2.1.3 新闻作品的价值意义 .................21-22
2.2 中学新闻教学目标的设定 .................22-26
2.2.1 文献调研 .................22-23
2.2.2 案例分析探讨 .................23-26
2.3 选定新闻教学内容之思路初探 .................26-31
第3章 中学新闻教学实施(以王君的教学案例为例) .................31-43
3.1 中学新闻阅读教学 .................31-35
3.1.1 教材内的新闻阅读教学 .................31-33
3.1.2 课外新闻阅读教学 .................33-35
3.2 新闻实践教学 .................35-40
3.2.1 新闻写作教学 .................35-38
3.2.2 新闻采访教学 .................38-40
3.3 教学实践的启示 .................40-43
结语
新闻即历史,分分秒秒记录着时代跳动的脉搏,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不仅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更具重大的"教学价值"。所以,中学新闻教学的弱化状况亟需得到改进。现在中学新闻教学仍然沿袭着结构教学模式,偶有突破的竟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因还在于这则新闻浓郁的散文性。笔者在综合了各位专家和优秀语文教师关丁-新闻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教学的六点目标。一般来说,结构、表达、情感是最重要的二个目标,理应并驾齐驱。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教学都耍完全落实六项教学内容。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需耍首先对选文进行内容分类(借鉴了王荣生和李海林的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分类研究),然后耍重新整合课内外新闻资源,最终要根据学生的需耍来决定。一般来讲,学生懂的越多,教师需要讲的越少。
课内的新闻教学无非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乃至关注人类,所以,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所有新闻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对中学新闻教学的创新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实践支持。从王君老师的教育博客以及她的相关著作中,笔者惊奇地发现王君老师是个特例,她不自觉地己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新闻教学体系。这理应归因于她是一位从来不惧失败的人,"恪守的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笔者试着从王君老师的案例中,分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些可以普遍推广的经验,以期能稍稍改进一些中学新闻教学的弱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曾昭葵.让新闻走进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1).
[2]李霖.传媒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现代语文,2005(6).
[3]邵旭.为学生架起一道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开放式新闻教学实践[J].四川教育学报,2006(4).
[4]王荣生.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07(4).
[5]闻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新闻评论训练学语文,2008(3).
[6]颜微.在探索中前行——新闻选修课教学设想[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9(1).
[7]张金明.中学新闻教学的理性把握[J].教研天地,2010(8).
[8] 丁翠玲.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9]李海林.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10]杨忐生.新闻阅读与实践高等教育,2011(2).
中学新闻教学的价值、目标及实施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弱化,改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