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闻摄影专版”,其载体和范围是“报纸”,切入点是《南方周末》的新闻摄影专版。本文所研究摄影专版中的“新闻摄影”概念从总体来上讲是与国外Photojoumalism的概念相吻合的。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南方周末》为代表,从图片本身发散到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人,明确报纸新闻摄影专版所影响到的人群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通过思考摄影专版所表达的思想、态度,总结出它所反映出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在总结和对比的基础上,洞察国内的新闻摄影专版的不足和改进之路,为专版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本论文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摄影专版本身的编辑和操作,而是从更广的范围内,从新闻摄影的影像含义上去研究其发展历程、社会功用和价值以及发展前路。
第二章新闻摄影专版发展概况
第一节国外新闻摄影报道发展概况
1839年摄影术在法国诞生。1854年至1956年,英国人罗杰·芬顿(RogerFenton)用影像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首次使用了新闻组照形式。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摄影记者马修·布雷迪(MathewBrady)”,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报道战争进程的摄影记者,他和他的同事以全景式的记录手法,确立了战争摄影报道的基本样式’O,关于这场战争的照片经印刷出现在全国性的报纸和杂志上,可以说是最早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新闻组照报道。1897年,《纽约论坛报》开始刊登新闻照片,从此摄影图片被引入报刊并成为版面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随军摄影家,将新闻摄影推进了摄影发展的黄金时期。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仅符以简短的文字。1919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图片加说明”的新闻摄影报道。1920年代中期电影摄影机和超高速胶卷出现,胶卷容量以及相机便携度的提高,提供了快速拍摄人物以及在黑暗中进行摄影的可能,同时也扩大了摄影家的活动范围。通迅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提升着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和影响波及范围。20年代的《柏林画报》和《慕尼黑画报》将小型照相机给新闻报道摄影带来的变化及时地反映出来。德国画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29年,“德意志摄影服务社”在柏林成立,创立者A·马科恩和古特曼(Gut~)将德国的摄影报道形式扩展到了法国第一流的期刊杂志。战后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人文主义摄影(Humanistphotography)对当代新闻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当时一枝独秀的德国画报受到整肃,大批优秀人才流亡美国,他们将欧洲成熟的摄影报道带到了美国。1936年11月以新闻图片报道为主的《生活》(Life)杂志创刊,它被很多人认为是新闻摄影报道的开山鼻祖,但实际是由新闻摄影记者从德国将己经流行了多年的摄影报道形式带到美国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新闻摄影报道的环境,新闻摄影照片成为以报纸、杂志为主要传播途径的重要信息媒介。1947年春,在战后图片需求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玛格南摄影图片社(MagnumPhotos)在纽约成立,开创了新型的图片生产与流通的方式。20世纪40至50年代,报纸印刷术不断革新以及战后经济复苏,使得新闻照片、插图以直观形象的优势在报纸版面上与文字报道共同分享版面。1952年摄影史上的经典摄影集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TheDeeisiveMoment)面世。当时在欧洲刊登高水平照片的周刊,只有1949年3月创刊的《巴黎竞报》(ParisMatch)一家,但美国却拥有了世界是最多内容丰富印刷精美的杂志。
第二节中国新闻摄影报道及摄影专版发展概况
一、中国新闻摄影报道起步及走出政治束缚(二十世纪初至八十年代)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已经开始使用照片,标志着中文刊物刊登新闻作品的开端。1927年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关于摄影美学论著”的《半农谈影》出版。1942年,晋察冀画报社成立,《晋察冀画报》创刊,为中国首份新闻摄影画报,开创了中国新闻报道摄影的新纪元。建国初期,我国的新闻摄影基本是建立在服务政治基础上的宣传摄影”,延续着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思想,所有的照相机都围绕着国家政权。此后受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影响,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观念淡薄,“新闻照片没新闻”1976年4月5日,中国摄影进入新时期。“四五运动”’2中压抑已久的摄影者们拿起相机直面现实、正视人生,开中国纪实摄影先河。此后,新闻摄影大为改观,“文革”造假、摆拍、图解政治的摄影图式在媒体开启舆论监督的八十年代初得到批判,开始注重新闻摄影的新闻要素,而不是人的主观规定,新闻摄影记者们开始了追求摄影忠于生活、忠于历史、推动民主进程、表现个性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开始普及,逐渐成为第一传媒,促进了民众对视觉图像的接受和理解,也催化了民众对于媒介的依赖。
二、九十年代视觉化办报思想及新闻摄影专版的产生(二十世纪九+年代)
自1990年开始,中国的报纸经历了加强图片报道、扩版、再加强图片报道、再扩版、厚报时代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让报纸“易读”和“视觉化”由学习、创新变成了常态、主流,报纸逐步实现了导读方式和信息传递的图解化。20世纪90年代早期,党报中开始出现了图片编辑,但工作仅限于推荐图片,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小。1990年的银川会议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口号,成为了新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1995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正式将零散的图片版改为了以图片故事为主线的摄影专版,成为我国第一个报纸图片新闻专版。紧随其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3创刊“华东写真”摄影专版;《南方周末》在10月份也开始效仿,进行摄影专版整合,开办“写真“,用新闻图片讲故事,同时《北京青年报》也进行改版,固定的新闻摄影故事专版渐渐形成。由于当时的报刊媒体还没有把关注力放在图片上,只有《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以及为数不多的几本摄影杂志有这样的版面,因此聚集了一批经过“四五运动”成长起来的新闻摄影爱好者,这几份报纸也成为了他们用镜头关注社会的主要展示平台。
第二章新闻摄影专版发展概况..........8
第一节国外新闻摄影报道发展概况..........8
第二节中国新闻摄影报道及摄影专版发展概况..........9
第三节《南方周末》新闻摄影专版发展概况及特征..........12
第三章新闻摄影专版的功能及价值分析..........26
第一节摄影师:通过镜头之眼观看社会万象..........27
第二节照片中的人:作为被看者的权力与民主..........32
第四章新闻摄影专版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对策..........43
第一节应对报业下滑趋势开发视觉功用..........43
第二节解除传统主题束缚拓宽观察视野..........45
结束语
本论文自2008年5月开题以来,经过文献阅读、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分析、论文撰写、修改完善,历时近一年,最终完成。但本论文所涉及的新闻摄影、报纸摄影专版、视觉图片编辑等多方面内容,并不是一篇论文所以尽言的。因此,在本论文的结尾作简单总结,以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本论文的目标在于:以《南方周末》为代表,从图片本身发散到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人,明确报纸新闻摄影专版所影响到的人群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通过思考摄影专版所表达的思想、态度,总结出它所反映出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在总结和对比的基础上,洞察国内的新闻摄影专版的不足和改进之路,为专版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7月。
2.曾恩波:《世界摄影史》,海外艺术图一}弓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翻印,1973年。
3.曾磺:《报道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8月。
4.延百亮:《新闻摄影》,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3月。
5.李培林:《当代新闻摄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6.李培林:((现代新闻摄影—博弈图像时代》,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7.孙京涛:《纪实摄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6月。
8.王大斌:《专题摄影入门》,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9月。
9.胡武功:《中国影像革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1月。
10.张尉飞:《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