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与受众意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52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绪 论

1.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闻学领域关于新闻评论文体的研究,日益发展成熟,其研究现状是令人可喜的。特别对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的价值功能、文体特征以及与受众群体关系的理论阐述,比较传统的新闻理念,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批新闻评论专著,例如《新闻评论研究引论》(赵振宇著)、《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廖艳君著)等等,走进了读者的视野,也走进了大学课堂。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就是关注新闻评论的当代特征,特别是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与受众的关系。
从历届“新世纪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来看,学者们对当代新闻评论的现状、趋势以及焦点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要深刻认识转型期中国社会状态,从而自觉把握当代中国舆论环境的变化与新闻评论的背景;二是要深刻解读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功能的变化,清醒意识在多元开放的时代,新闻评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是自觉增强受众群体意识,科学理解当代受众的特征与需求,正确处理新闻评论引导与受众群体接受的复杂关系;四是加强对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规范的再认识,进一步强调新闻评论主体的价值取向与职业素养。美国新闻研究机构——“创造一个有媒介素养的美国”联盟曾经指出,媒介素养首先体现为主体的自主与自觉意识,同时包括善于运用图像、语言和声音传播信息的创造力。

1 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的功能拓展

1.2 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信息功能的超越
媒体实践证明,目前人们对新闻评论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新闻评论的生态也正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但社会转型期也是信息的爆炸期,如何判断杂芜纷呈的信息,是新闻评论的新的课题。因此从理论上去为新闻评论正名,开发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的丰富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正是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解读新闻评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于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和有认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传达的有两种信息,一是传播事实信息,二是传播观点信息,二者合一才是新闻评论的完整的功能,这正是新闻评论对新闻报道单一信息功能的超越。
通常人们接受信息,不仅需要了解该事实的发生过程,同时也要知道事实的性质和意义。一般来说,在短时间掌握某一事实并非难事,而且在描述事实上不会存在多少区别。但是,如何评判这一事实,这一事实性质、意义究竟如何,却会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后者不仅有利于帮助受众更深刻地感知和认识该事实,还可以帮助受众提高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一家媒体评论水平高低,也是人们鉴别或偏爱某一媒体的重要尺度。媒体评论水准如何,已成为人们选择某一媒体的重要因素。"

2 社会转型期新闻受众的特征及其应对

2.1 受众心理特征的时代演变
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是以观点和思想对受众的意识以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力图以文体的特殊力量引导受众向着评论者的意图转变。新闻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受众群体特征的把握。这样才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以及和谐统一。而从传统媒体时代向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受众群体及其特征发生变化是必然的趋势,不了解这个变化,不掌握这个变化,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便无从谈起。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媒体受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只能在媒介为他们设置的范围中挑选内容。由于传播渠道稀缺,选择余地很小。进入信息时代,媒介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自从新闻媒体出现以后,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媒体受众的心理特征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求同心理、求乐心理以及逆反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最常有的心理现象。它表现出个体在群体中寻求群体认同的自觉愿望。而在对社会现象的思维判断和行为上,又表现出自觉或不自觉的与社会多数人寻求相一致的现象,并以此为尺度,来取舍媒体信息与观念。求异是所有人一种心理本能,求异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求新。人们阅读新闻,从本质上就是要从中了解以往不知的新奇内容,而这就是求异心理。求异求新往往会成为人们创造欲望的基础。求同与求异并没有矛盾。媒体传播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求得受众认同。受众往往从自己的生活处境及认知程度来决定自己对报道主体的认同。在时间空间以及情感上越接近的东西受众往往越容易相信和接受。人是追求快乐的动物,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无论接受还是给予,无论索取还是奉献,从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受众对新闻的期待当然也是希望获得乐趣。逆反心理是指受众与传播者的思想和行为呈相反方向发展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常常表现为对传播内容的怀疑、抵制甚至怀有敌意。

目录

2 社会转型期新闻受众的特征及其应对……………………………………………………(9)
2.1 受众心理特征的时代演变………………………………………………………………(9)
2.2 受众意识与舆论的“碎片化”……………………………………………………………(11)
2.3 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13)
3 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引导功能的实现途径………………………………………………(15)
3.1 全方位观照受众需求,立足为受众服务………………………………………………(15)
3.2 多方面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确保引导功能的实现…………………………………(20)
·························································································································································

结论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应接不暇的今天,媒体受众不仅乐于接受信息,更乐于接受对于信息的各种评价态度,新闻评论的文体优势大有用武之地。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以及网络评论将各显所长、互动互补,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受众,引导他们以理性的态度认知世界,构建人类社会美好的精神家园。要实现这个目标,依然是任重道远,对新闻评论工作者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新闻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新闻政策,不仅在书本中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做好社会实践的新闻评论者,首先要成为社会实践的知情者与参与者,这样才能体现新闻评论工作者应有的真知灼见与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新闻评论的根本方向是为受众服务的,因此要真正发挥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必须情系于民,面向受众,有感而发,任何脱离时代精神、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受众需求的新闻评论,都是纸上谈兵、苍白无力的,在社会历史转型期尤为如此。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