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染艺术在绘本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95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图书等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与整理,对传统蓝染手工艺的艺术语言、手工艺特征进行分析,对后续具体实践的研究奠定基础。对蓝染的载体进行探究,将传统蓝染以布为载体,转化为以纸为载体,通过实验证明了蓝印花布的染布方法同样适用于染纸,这就使手工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可能性。以传统蓝染艺术在绘本中的应用为基础,用《诗经》为例,为《诗经》制作插图版图书。将《诗经》插图进行重点实践,插图风格融合了传统蓝印花布纹样,同时也结合现代装饰风格。并利用蓝印花布的印染手法,制作出了《诗经》插图绘本。希望对传统蓝染艺术的理论归纳和设计实践能对传统蓝染艺术的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蓝染是一种采用植物染料对布匹进行人工染色的技术,据记载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今天用机器和化学染料已经能够大批量制作出颜色漂亮且固定的衣物,而蓝染则从古时的普遍技术变成了一门如今少数人仍在坚持的手工艺,由于其人工性和天然性,它往往象征着匠作精神、环保观念、传统意味等。时至今日,蓝染的作品依然较为传统,蓝染的应用也较为单一。因此无论是在图案设计还是蓝染技艺的载体上都需要以蓝染特色为基础进行创新。笔者将蓝染技艺与载体绘本相结合,制作实验性的新型绘本。笔者在本科大三时于台湾交换期间,学习了蓝染的课程,开始接触蓝染,出于对蓝染的喜爱,本科的毕业课题也是与蓝染有关,根据前期资料收集,分析与初步实践,还有更多更深的内容需要探究,因此将这个课题延续到研究生的选题中。

.......................

1.2 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课题研究价值: 通过对蓝染技艺、《诗经》内容、插图以及对绘本载体的研究,得出:
1.创新了蓝染技艺的表现形式,将蓝染工艺与插图结合,使大众对蓝染工艺有一个新的认识与了解,是对传统蓝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创新了蓝染技艺的载体以及绘本的表现方式,蓝染作品多用于衣物的使用,还未有蓝染类绘本的出现,无论是对蓝染这项工艺或是对绘本这个载体来说都是新的突破。

3.《诗经》之美与蓝染之美相结合,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意义:
蓝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染色技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蓝染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现今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下,蓝染技艺独有的自然、质朴及其体现的匠作精神为复兴蓝染工艺带来了契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诗经》与蓝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两者又有紧密的关系,《诗经·小雅·采绿》中有着最早对蓝染植物的记载。可见人们在春秋诗经时期就已经发现并掌握了蓝染技艺。论文以蓝染技艺为研究切入点,以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找寻利用蓝染技艺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与插图相结合,制作出新型的绘本的承载方式。使《诗经》的意境美,与植物染的艺术美,相互成就,在诗情画意中融入手作的力量,使蓝染技艺在文化中、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蓝染工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创新了绘本的表现形式。从传统中挖掘文化内涵,将蓝染之美与《诗经》之美相结合,在现代应用中开拓出新的生命力。
...............................

2 传统蓝染艺术的艺术规律

2.1 传统蓝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蓝染是一种采用植物染料对布匹进行人工染色的技术,在我国据记载已有千余年历史。《诗经·小雅·采绿》里“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于蓝染植物的记载,可见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了解并掌握了采蓝、染蓝的技艺。几千年来,蓝染技术不断积累,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称夹缬最早出现在秦汉,唐代时已经流行,现存的唐代实物,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有收藏,日本正仓院也有不少蓝夹缬。蜡缬和绞缬也历史悠长,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保留比较完整的蜡缬与绞缬。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化学工业发展迅速,随着列强对我国的严重入侵,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化学合成蓝就替代了传统的蓝染,成为主要的染色技术。不可否认,化学合成蓝凭借其廉价便捷的优势迅速占领整个染织市场,但它却有着致命的缺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今天用机器和化学染料已经能够大批量制作出颜色漂亮且固定的衣物,而蓝染则从古时的普遍技术变成了一门如今少数人仍在坚持的手工艺。正是由于它与化学合成蓝的颜色固定性不同,它的人工性和天然性也代表手作工艺的独一无二,它往往象征着匠作精神、环保、传统意味等等。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与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蓝染的自然与韵味,蓝染业有了复兴的趋势,渐渐受到现代人的接受与喜爱。中国大陆地区的蓝染业,仍坚持以传统蓝染工艺与作品为主,如江苏南通,浙江桐乡的蓝印花布,贵州的蜡染和云南的扎染等。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切入,将蓝染发展成为其特色产业,台湾的蓝染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传统蓝染工作坊;日本的蓝染业发展,主要为靛蓝为主的牛仔制品的染色,一些传统的工坊也专门研究传统蓝染。现代蓝染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彭丽媛穿着白底蓝花蓝印花布连身裙出访法国,蓝印花布在法国参展,这都带领着中国蓝走向国际。除传统的服饰衣物,蓝染也吸引了各个品牌的目光,很多品牌都推出了蓝染类的产品,蓝染正以其自然的情怀。创新的设计和不变的匠人之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2.2 传统蓝染艺术的形式特征表现
蓝染是中国非常传统的染色技艺,又称“植物染”,蓝染取材于民间,资源非常的广泛,因此成为最突出的一种染色选择。蓝染所用的染料全是天然的植物染料即“蓝草”,十分环保自然。常见的蓝草即为四类,马蓝、菘蓝、木蓝、蓼蓝。中国的蓼蓝、日本的山蓝、印度的印度蓝、欧洲的菘蓝这些都是极负盛名的蓝染植物。从各类蓝草的茎叶中提取“靛”来制造蓝靛以染蓝。蓝染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相比于刺绣、编织等手工艺而言更加简单易上手,并且具有不同于其他手工艺的偶然成趣的特点,传统的蓝染以技艺区分通常可分为“四缬”即“夹缬”“灰缬”(即“蓝印花布”)“蜡缬”“绞缬”。
从创作规律上看,蓝夹缬和蓝印花布都要先画,然后刻出花版。蓝夹缬是用木质花版夹紧染布,浸入染液中染出花布,如图 2-1 所示。蓝印花布则是用单张纸质的花版覆于染布上,在花版上涂上糊状涂料,使其从花版镂空处漏入布面上,出现糊状图案,糊料完全干燥后再浸入染液中染蓝,再干燥后刮去糊料,露出花纹即完成,如图 2-2 所示。


..............................


3 《如草之蓝——诗经选》设计实践 ..................................... 9
3.1 绘本与手绘插图 ......................................... 9
3.1.1 绘本的发展概述 ........................................... 9
3.1.2 手绘插图的应用分析 ...................................... 9
4 结论 ................................. 20
4.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20
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20

3 《如草之蓝——诗经选》设计实践

3.1 绘本与手绘插图
3.1.1 绘本的发展概述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起源于西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在绘本中,文字与图画相互成就,共同担当重要角色,营造出绘本的感觉,一些绘本甚至只有图,完全没有文字。
在绘本创作中,绘画媒介和技法构成了绘本艺术的主要风格,不同的媒介和材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绘本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也出现了各种新的形式,有立体书、可触摸的书、夜光书、布书等等。这就给绘本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也给绘本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成就了每一本书的独特气质。

3.1.2 手绘插图的应用
插图是附在书刊中的图画,配合文字出现,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使文字意念变得更加清晰明确。目前,手绘插图在蓝染艺术中的应用虽然很少,但却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手绘插图本身就给人带来一种亲和力,这与传统蓝染崇尚自然、环保的感觉相结合,相比于传统纹样,手绘插图更加贴近生活,将图像语言故事化,传达给观者。手绘插图作为一种新型的蓝染图案,应用在蓝染上,不仅丰富了蓝染的图案构成,也成为平面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与交流的媒介。笔者将手绘插图应用在传统蓝染艺术中,为《诗经》制作新型绘本,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使手绘插图的应用范围与方式、途径变得更加广泛。
..............................

4 结论

4.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图书等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与整理,对传统蓝染手工艺的艺术语言、手工艺特征进行分析,对后续具体实践的研究奠定基础。
对蓝染的载体进行探究,将传统蓝染以布为载体,转化为以纸为载体,通过实验证明了蓝印花布的染布方法同样适用于染纸,这就使手工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可能性。
以传统蓝染艺术在绘本中的应用为基础,用《诗经》为例,为《诗经》制作插图版图书。将《诗经》插图进行重点实践,插图风格融合了传统蓝印花布纹样,同时也结合现代装饰风格。并利用蓝印花布的印染手法,制作出了《诗经》插图绘本。希望对传统蓝染艺术的理论归纳和设计实践能对传统蓝染艺术的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由于学术水平有限以及时间的关系,本文对传统蓝染艺术的图案没有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主要提取了部分经典的传统纹样进行采用。在《诗经》研究的方面,也仅选取了部分篇章,加以自身的理解进行插图创作。对《诗经》文学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插图方面,并未完全按照蓝印花布的传统绘制方法,在图案的断刀处设计中有些稍欠妥当。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随着自身设计实践的不断积累,以及对蓝染纹样的大量赏阅,设计出更加优秀的、既符合诗经内容又具有蓝印花布图形特色的插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