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科技价值是唯一的。对文化遗产合理的价值挖掘有利于诱发当下生活性状的多边发展。有效地利用文物自身的艺术价值,坚持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协同并进加快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能够提升中华文明在国际的影响力。近年来许多机构推进博物馆文创产品逐渐品牌化,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创产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发展,行之有效的体现着独具魅力的中华文明和审美意趣,形成以文创产品为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形态。2018 恰逢年“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五周年记,“一带一路”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核心基石,带动多业态的区域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促进区域发展力1,给文创产业的发展创造新平台。
中国正处在一个急迫发展的上升时期,文化的传承创新随之作为国家三年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走向成熟,人们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符合时代又不失去文化内涵的产品,而现有的文创产品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引用,得不到精神层面的再现,无法做到真正的传承2。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国家,中华文明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其传承符合时代精神,满足社会、国家、人民的需求。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物理本体元素,解构精神核心元素,重拾裕固族自治区区域文化遗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中国艺术品在全世界范围大热,公众对于这个国家历史与文化传统渴望深入了解,中国艺术品与海外艺术品之间的交流也更为广泛。与此同时世界上各大艺术机构不约而同的对自有的文化遗产进行多元化开发利于利用3。就当下文化遗产价值挖掘和传播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如下:
1.2.1 故事演绎传播
古今中外发展至今,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神话传说。不同民族在旧时期绘画记录传播宗教神学思想,帮助封建统治下劳苦大众获取精神慰藉。
如:歌颂耶稣战胜死亡作为拯救世人的象征,描绘了圣经中耶稣被订在十字架三天后复活的这一传说现象。这一故事在同时期的壁画,书籍,以及项链挂饰等不同的载体中都有出现。
再看国内年年有余,和合二仙这样类似题材在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包括八仙过海、福禄寿三仙、钟馗捉鬼等象征驱邪纳福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这类传说故事,常以贴画,中堂挂轴的形式出现。基于此类传播手法,通过一定图像载体的呈现,丰富饱满了口口相传中的文化主人公形象,以具象规范的艺术形象概括展现在大众面前,是一种实用的文化遗传推广的方式。
.............................
第二章 马蹄寺景区壁画的调研过程与成果
2.1 针对马蹄寺的调研与考察
2.1.1 历史文化调研
就历史背景来说,马蹄寺坐落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集成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的 AAAA 级旅游景点。这是甘肃省著名的森林公园,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点。民间传说:天马贪恋此处美景,在一块青石上驻足停留,留了深深地马蹄印记,由此将这寺庙命名为马蹄寺11。寺院早在北凉时期12信奉汉传佛教,后来受藏传佛教影响13,现寺内相同地理位置的艺术风格呈现不同风格的艺术形态。
马蹄寺自北凉起香火不绝,在其巅峰时期寺内僧众有近千余人,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也有近百名僧众。寺院历史悠久,文物建筑璀璨,在岁月的变迁中,马蹄寺曾遭受过非常沉痛的打击。朝代更迭时战争的践踏;文革时期野蛮粗暴的破坏;各个时期非专业的文物修补;附近居民长久以来的消耗。种种原因导致马蹄寺内许多石窟建筑,精美壁画和佛像雕塑都受到了严重损毁。如今马蹄寺的著名景点皆修复于八九十年代后才对游客开放。马蹄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建在山体之中,悬崖之上。马蹄寺现存石窟的规模以及石窟内的壁画雕塑,保存了马蹄寺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在历史文物价值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2.1.2 实地考察马蹄寺景区壁画现状
笔者通过对马蹄寺的多次实地走访与考察,从博物馆的馆藏以及文献资料中了解其文化背景,多角度拍摄了马蹄寺现存石窟壁画保存现状,纪录这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马蹄寺石窟大多分布在红砂岩壁上,受自然风化影响山崖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坑洞,古人依照山体走势和岩石结构选取较大的洞窟进行绘制,而洞窟与洞窟之间的隧道也是循着岩体结构藏匿于内部,隧道可上可下大小不一要求游客徒手攀岩方能辗转于洞窟之间但不太适合身体素质较差的旅客。
笔者重点考察了马蹄寺北寺和金塔寺这两个主要石窟群,研究表明窟内藏有大量平面壁画与浮雕壁画,属金塔寺内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在整体数量上来看大多数残存的壁画脱落严重,因为山势有背阴,有向阳,有高低错落的不同,洞窟与洞窟之间的保存环境也存在干湿,亮暗,冷暖的不同,所以壁画的保存情况也不同。早期不文明旅客的肆意破坏涂鸦又在近代遭受过非专业人员的修护对文物本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景区管委会对现在保存的精美壁画采用封闭管理式保护禁止对外展览,游客暂时无法欣赏到这些马蹄寺石窟艺术精髓。
............................
2.2 马蹄寺壁画的调研成果分析
2.2.1 艺术价值独特性
在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河西走廊沿线大小寺院林立其中不乏高品质的壁画艺术,敦煌莫高窟17、榆林石窟18等都存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假若把马蹄寺比作是张掖市瑰宝,那“金塔寺”无疑是瑰宝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而马蹄寺壁画艺术与之相比有自己的唯一性。
首先从题材内容上来比较,窟内壁画艺术大多涉及经变、佛像、宗教图像、史迹、装饰图案、供养人等19。各地区石窟在描绘这些图案的过程中,运用佛教常用的水、云、莲花等元素装饰,还会加入当地的人文景物来描绘,广泛地反映生活现状,而主题的表现受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差异更加明显。
其次从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比较,马蹄寺开窟时间较早,榆林石窟于南北朝时期修筑紧随其后。马蹄寺石窟对比榆林石窟和敦煌石窟,马蹄寺平面壁画线条流畅干练,用色简朴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格,由政治权利的变迁,盛唐时期繁缛奢华的壁画风格,精致的装饰风格在寺中无迹可寻。在文物界介定金塔寺飞天艺术价值的不同之处在于“敦煌飞天”只在平面的壁画出现。相比较金塔寺石窟,飞天以大胆的想象力创造力将造像以立体泥塑彩绘的形式呈现,表现其精神具有开创性。从造像容貌上来说,马蹄寺石窟多是少数民族特征,体态憨厚古拙,逸趣横生,多衣着厚重,而敦煌内的多是身着罗裙霓裳,姿态曼妙窈窕。
..............................
第三章 马蹄寺壁画艺术在文创设计内的发展方向......................................11
3.2 文创设计秉承基本原则 .............................. 11
3.3 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关联.................................12
第四章 马蹄寺文化遗产与文创的实践解析..........................................13
4.1 马蹄寺文化遗产的内容提取 ......................................... 13
4.1.1“天马神迹”系列.......................................14
1)马蹄殿神话故事内容 .....................14
2)基于马蹄殿神话故事的图形元素提取 ..................................... 15
3)故事图形元素应用于文创的实践尝试 ..................................... 16
第五章 结语.....................................40
5.1 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 ........................................ 40
5.1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40
第四章 马蹄寺文化遗产与文创的实践结合
4.1 马蹄寺文化遗产的内容提取
马蹄寺文化遗产与文创的结合,便是艺术价值与商业场景的结合。二者需从典故,寓意,象征图形及精神意义等方面进行结合,将人文内容转化为视觉符号,即为通过艺术设计形式将文化特色与商业产品进行结合。本章提取“拾蹄”主题文创(图 4-1)(图4-2),寓为重拾马蹄寺文化形象暗含景区所包含的十个景点,整个主题文创包含 “天马神迹”系列,景区“手工酸奶”系列,金塔寺“神兽飞天”系列及肃南区域文化“一蹄烟尘半世缘”四个主要内容进行文创实践结合尝试,具体进行元素提取,剧情解读,传统形象延伸及色彩对比运用,打造专属故事集 IP,将故事 IP 集与商业产品进行艺术结合,保障商品实用性的同时,赋予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即打造为文创产品。
4.1.1 “天马神迹”系列
.......................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以实践文创设计为基把肃南马蹄寺景区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马蹄寺景区基本文化价值,通过多次实地走访的田野调查形式,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切实的记录马蹄寺现有的石窟壁画以及现存的文化遗迹。对比分析古今文献照片资料并对国内同期的壁画艺术造型进行总结,归纳整理概况景区文化遗产的独立性。总结得出目前马蹄寺景区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只停留在文物遗迹,依靠单薄的旅游展示,只能体现其文化遗产特质的局部,深入挖掘景区文化遗产内在价值是需要不断实践前行的事业。而且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风景名胜旅游点,没有建立完整的旅游产品服务产业链,要勇敢地往前迈进一大步,在新形势下,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笔者针对景区文创产品匮乏以及对高质量文创产品渴求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文创利用探索的开发模式,研究受众与文化遗产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时代趋势,并以马蹄寺石窟壁画艺术为实施点展开以文创应用示范,通过传说演绎法、感性价值法、体验式消费法,网络数字化四种研究方法,开展具体的应用尝试,在整合区域自然环境元素、生物元素、人文元素等过程中不断挖掘景区文化遗产,提取可供使用的艺术元素,将外化的视觉元素与现代审美为之转化推出系列旅游产品,并与当下互联网信息时代潮流结合,运用交互设计等呈现形式让传统文化遗产成为不受时间,空间及渠道限制的共享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