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中国影视表演教育的状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30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本部分将从当今电影生产的创作实践和电影表演教育历史及理论建设几个不同的领域的客观需求出发,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与此同时,厘定并详细剖析、深入探讨了当代电影表演教育中的相关概念和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影表演艺术教育现状来获得对该领域的宏观把握。然后介绍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一流表演人才的大规模输出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9. 5亿,内地故事片产量100部。

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217. 69亿,内地故事片产量达到628部。

十一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近23倍,产量同印度、美国两个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国旗鼓相当。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己连续十余年亢奋增长的数据,也将随着岁月的更迭在一定时期内继续攀升。然而,数字繁荣的背后,种种问题依然严峻。中国电影无论在内容创新和技术手段上都与国际一流水准存在相当的差距。享誉世界的导演和明星频出,但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演员和表演艺术大师却为之寥寥。

我国电影表演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的前提下,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为人才输出的对口单位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而开展的办学机制。几十年来,为中国的电影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杰出的电影演员。然而,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尤其是2002年后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以及电影市场化、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的改革,都使得演员的就业形势、创作环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无疑对传统电影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同时也呼唤着电影表演教育理念巫需从传统单一的“演员培养”,向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方向而转变。

电影表演人才的培养是电影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演员无疑是一部电影最鲜明、最耀眼的名片。有着优秀表演艺术才能的电影演员们还承载着传播国家形象、价值观念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资本、技术、人才裹挟着来自全球的各色欲望纷纷涌向中国。电影演员作为银幕上传达编导意图唯一富有生命和创造价值的载体,首先被观众接纳和感知。那些优秀角色的人生境况、情感遭遇、嬉笑怒骂都会牵动着观众最为敏感细腻的神经。因而,电影演员们的表演艺术创造理应成为一部影片的核心。在激烈的商业电影的竞争和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电影演员的表演创作所承载的价值意义则比以往更丰富。几年前,当章子怡的巨幅海报出现在东京街头的时候,中国演员的世界影响力开始为世人瞩目。近年来,中国明星频繁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对于中国电影表演理论的研究

在现有可查询到的有关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理论的文献中,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基于电影表演艺术本体认识上的教学探讨。回顾早期理论文献中,洪深的《电影戏剧表演术》、袁牧之的《演剧漫谈》、章泯的《导演与演员》、郑君里的《角色的诞生》以及陈卓酞的《演员创造论》作为中国电影表演教育发展源头的重要理论,其有关电影演员培养的早期论断对于理解中国当代电影表演教育框架建立的历史渊源有重要意义。《章泯文集(第3卷论著卷)》(谢晓晶主编)收录了章泯1929至1963年撰写的论著、论文阅读与思考笔记及教学讲稿等,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理论思考或深入完整,或短小精悍。其关于电影表演教学的论述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章泯在演剧理论研究及教育教学方面的贡献,是中国戏剧、电影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其中《表演作为艺术:一一一九六一年对本院表、导系留校青年教员讲课稿》更是对新中国电影表演理论及教学思路做出了民族化的深入思考。2009年陈山在《当代电影》第5期《花样年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理论的初创与勃兴》中围绕“演技派”(表现派)、“体验派”和“中国民族表演艺术体系”三个理论学派为主脉来全面阐述中国电影的表演理论在早期的成果与源流,系统展示了中国的电影人在电影表演艺术领域内的理论智慧。论述了从早期中国电影人对表演理论“现代形态”的认同,到洪深、章泯对推动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理论的建构所作出的积极贡献。我国对于电影表演理论的最初探索,成为日后中国电影表演教育体系建立的不绝动力和源泉。

《论1979年至1984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厉震林)、《论电影表演的技术性》(冯果)、 《挖掘普通人心灵的美—写“我”“你”“他”的一些想法》(李蒋蒋)、《观察,感知和创造》 (李学通)等文章,结合当代电影表演创作的新特点,开展了对于电影表演本质的深入认识。 《电影表演艺术为何上不去》(徐如中)、《中国电影表演传承之重》(高飞)、《创作电影精品与银幕形象塑造》(李平)、《演员的修养》(童道明)等文章则提出表演艺术造诣与演员个人修养境界提升的相互关系。《关于电影表演》(冯果),从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对电影表演中几个基本的问题:狭义电影表演和广义电影表演;电影表演特性以及电影表演与文化等方面重新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观点。厉震林的《论港台演员内地演剧的表演文化效应》则从新时期的内地表演文化在穿插了港台表演文化的影响脉流后,所形成新时期内地表演文化全新景观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新华语电影表演美学的某些端倪。

.....................................

第一章电影表演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专业特性


第一节电影表演教育的学科概念

本论文尝试从当前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出发,在对电影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的历史回溯中,探寻电影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对当今电影表演高等教育更好的对接电影产业、服务社会寻求一种新的可能。作为研究的起点,这里首先对研究对象的内涵进行一定的厘清。

我国当代的“电影表演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体制下实施的,因而涉及“电影表演艺术”、及“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①细分其概念,则包含了“电影”、“表演”、“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多个词汇的内涵与关系。作为当代研究,在时间上则限定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后至今,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对于电影生产中从事表演创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实践的研究。


一、电影表演艺术

电影表演艺术是演员在摄影机前以自身为创作手段,运用自己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语言以及思想感情来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为表演艺术,影视表演与戏剧舞台表演都需要演员从自我出发,利用“有魔力的假定”,塑造角色形象,都要以体验为核心,借助组织行动的技巧获得角色感觉。但区别于戏剧舞台表演,电影镜头前的表演更加逼真,极端的肖似生活,同时电影表演又是一种经过诸多电影元素处理下的表演,它要求演员具备独特的镜头感,并能适应电影生产特点下的各种制约。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电影表..........................36-61

第一节 中国电影表演............... 36-50

一 电影表演教育的历....................... 36-37

二 电影表演教育的.............................37-44

三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教............... 44-46

四 电影表演教育发展中的现.................46-50

第二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50-53

一 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50-51

二 斯氏教学理念在本土化过程........................ 51-53

第三节 我国电影表演教育理..................... 53-61

一 我国电影表演教育的教..................... 53-54

二 结合民族艺术传统,对斯氏.................. 54-55

三 吸收西方的教学模式与教....................55-56

四 案例分析1:北京电影学院表.......................56-58

五 案例分析2:开拓表演教育的电..................58-61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影表演...................61-77

第一节 戏剧学院的人才........................61-69

一 戏剧表演教育与电影表演....................... 61-62

二 案例分析:中央戏剧学院与北京..................... 62-69

第二节 由专业院校的独秀到多.................. 69-75

一 非传统艺术类院校表演..........................69-71

二 综合类大学戏剧影视表演教................... 71-73

三 民办院校表演教育的电影......................73-74

四 案例分析:从“谢晋恒通”到..................... 74-75

第三节 中国高等影视表演教育的发..........................76

第五章未来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的发展策略


如今,从北京电影学院至全国各地开设影视类专业的高校中,有关电影产业、新技术的研究己经成为显学而备受关注。而我们的电影表演教学,却始终埋头于教育教学过程本身,而忽视了电影表演教育作为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责任;忽视了电影表演教学在面向社会人才需求方面而应有的适时变革。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大表演教育观”的概念。“大表演教育观”,并非有意夸大和美化电影表演教育的作用,而是认为,表演教学应该从传统的课堂走出去,迎接市场和新技术的挑战。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办学机构,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方式的思路打开,将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多元化,以适应当今社会十分激烈的就业形式和当今电影业瞬息万变的产业环境。电影表演教育,不应仅着眼于传统意义上表演技艺方面的训练,而应以电影、戏剧表演教育为核心,辐射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专业教育。一方面,就适应电影制作规律本身而言,“大电影表演教育”是指电影表演教育教学应不只停留在现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而着眼于更宽泛的电影教育本体,来重新理解和认识和电影表演教育,并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训练。如试镜的技巧、如何向导演和剧组推销自己,如何试镜,如何适应摄制组生活,如何与不同的制作部门更好地合作,尤其是在与不同导图5-1《魔戒》中的咕噜姆是真人电影中首次完全依靠“动作捕捉”技术完成的角色。演的合作中,如何合理并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电影表演训练也应紧随电影科技的发展开展相应的技能训练,适应数字技术和高科技影片的摄制要求。再者,由于表演教育教学较强的专业性,使其与产业、与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等诸多问题在跨学科的研究方面严重不足。因而,加强跨学科研究,关注电影表演的评论和批评,促进表演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

结论

在我国,电影表演教育被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在共和国成立后,伴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相关艺术培养模式的借鉴,对于前苏联电影教育体系的仿效,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传承与创新,都成为不断探索的源泉和起点。

当代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的历程既有波折和动荡,也有发展与整固。在计划经济时代,新中国举国体制的保证下,电影表演教育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演员人才,确立了规范的教学传统与秩序。伴随于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表演教育建立了自身的基本体系和框架结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高校扩招和表演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数量的增加,以及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的繁荣和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市场对演员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剧变。电影表演教育也在这种社会总体变迁和改革转型以及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冲击,并呈现出一些异于以往的新生面和新特点:首先,电影表演高等教育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构架。其次,电影表演高等教育为同步发展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最后,电影表演教育教学体系也面临着新世纪电影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