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木刻刀法艺术
1、木刻版画的审美
版画作为间接性绘画,是通过艺术家根据创作意图对媒介物进行艺术性处理,经过印刷的间接过程,使该媒介物转化成痕迹的形式呈现为画面。由于痕迹的出现来源于刀法组织,这使版画原作的产生具有浓厚的刀味气息。刀味及木味是版画别于其它画种的关键所在。只有追寻这条线索,才能探寻到版画艺术的本质特征。然而在习惯上对版画特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版画画面与一般性绘画的不同效果,如黑白强烈、造型及色彩的概括、单纯等。事实上这种差异只是表面的、非根本性的。强烈、概括、单纯在油画、国画中同样能得到体现,刀味、木味在版画中有全然不逊于木刻其它方面的表现力及美感。我们以往对版画的认识,在于缺乏对版画语言自身纯粹性的理解,在创作中,不能抓住版画艺术的特点,使版画往往尾随其它画种,而显示不出自身的优越性。所以我认为,应当透过这些表面的非本质的差异,沿刀味、木味两条线索,真正把握住版画艺术最深层特点。
2、木刻刀法的魅力
木刻讲刀法变化。一般都是从刀的组织、排列或从刀法种类上去研究。我认为刀法的问题应当同书法艺术的笔情墨趣相联系。金石、书、画本同源,”这是人们就三者间具有的共性而言的。我看也可以说:“石、书、画、木刻同源”。特别是集中体现了东方审美观念之精髓的书法艺术,对我们从本质上理解木刻的刀法颇具启示意义。刀是最早的书写工具,刀、笔之间有着天然的潜在关系。故刀又称“铁笔”。靠一支毛笔之行驶留于纸上的不同墨迹,能区分出成千上万书法家的不同风格。版画家的不同格调和每件作品的味道差异,除造型因素外,也取决于行刀后留下的墨形的各种视觉感。在这一点上墨迹与刀痕相同。刀法和笔法同可看作是作者的性格气质与现实感受通过强烈的手部触感,流于纸面的痕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刀法味道的变化是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在刻制时受情绪和表现欲望的驱使,画面会生发出并非事先设计的意想不到的丰富的刀法变化。刀法即是凝聚着作者情感的音符,又能体现客观世界固有的节奏与韵律之美,这正是木刻艺术中刀法具有的特殊魅力之所在。它与书法的转深点画之间的意趣一样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我国丰富的书法遗产,为版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对刀法的不同味道的处理多从这里受到启发。
二、木刻创作中的几点看法
1、木刻刀法具有塑造性
各画种之间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与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有很大关系。要充分发挥各画种独特的表现力,需要透彻地了解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如笔、墨、纸是呈现中国画艺术效果所必需的,只有特定的墨、笔,画在特定的纸上才能够出现;版画则离不开刀、板、印,它的艺术特点是以刀代笔,操刀向板,拓印上纸形成的。中国画需讲究笔墨情趣,版画则重视刀法组织。欲提高版画艺术表现的水平,必须熟悉地掌握刀法组织的各种特点。
木刻版画的刀法,即用刀的方法和法则,它有自身的规律。需要深入地研究、认识它,方能更有效地运用、发展它。我在创作实践中,对刀法的性能有如下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刻刀在木板上运转,就象画笔在画布或画纸上挥洒一样,它主要是塑造对象的形象,具体说就是用刀准确地刻划出物象的形体、结构和质感。在版画的刻制过程中,刀型的选择和刀锋的走向,一般要与物象的形体结构、纹理组织和质地特征相贴切,根据对象的持点。选用不同的刀型或运用不同的刀法。这就决定了刀法的塑造功能。
创作木刻以刀代笔,而用刀又有别于用笔。用刀造型、要有刀味,操刀向板,即有板味,拓印上纸,又有印味,熟练掌握刀、板、印的特性,方能发挥版画所长。以刀造型,大体可划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追求刀法的单纯和简练。根据画面格局和形体结构,合理地选用刀型,巧妙地组织刀锋走向,放刀收刀。来龙去脉,刀型痕迹清晰,刀法组合分明。刀法组织与物体结构贴切吻合,恰到好处。另一种是强调刀法的丰富变化,在刻制过程中,不受特定的刀型痕迹及其走向所制约,不择手段地变换刀型和刀法。在保持版画特点的前提下,力求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对象的形和质。这是我的作品《归》如(图一)中的景象,为了较确切地表现这些景象,我曾以三角刀为主并兼用小圆口刀的阳刻方法来处理它们的形体关系。
2、木刻刀法具有表现性
刀法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艺术语言,它不仅服务于对对象形体结构和质地特征的塑造,同时也是能体现作者的情操意趣和思想情感的手段。同样一幅画面或一个题材,运用不同的刀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的感受也是很不相同的刀法是形成木刻版画作品艺术格调和情调的重要因素,它和作者的文化素养、创作风格、艺术趣味是分不开的。
圆口刀的恽厚、圆润,三角刀的严谨、刚劲,方口刀的洒脱、豁达,各具特色,是不能互为代替的。各种刀型又都能够分别呈现或粗犷、或精细、或稚拙、或隽秀的刀法效果,变化无穷尽。根据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掌握艺术感受的脉络,适当地选用一种刀型为主调,促成刀法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刀法特有的表现功能。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我在创作实践中,没有把自己局限在惯用一种刀型和刀法的小天地内,大多是不抱成见,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刀法的安排,有定局于起稿之先的,也有机动于起稿之中或定稿之后的。有时依助于客观物象自身形体结构和质地特征的启示,重视其造型性。有时则根据画面情调、气氛、意趣的需要,力图充分发挥其表现功能。我习惯直接在木板上起稿,有些作品刀法的主调,是在起稿进程中酝酿成熟的。我在《捉鱼》如(图二)中洋槐树浓密的枝叶,用的是大方口刀,就是受到色稿中排笔笔触运行的启示。对洋槐树颇具姿色的枝叶,没有作局部的精确描绘,而试图把握在艳阳中随风摇曳的整体效果。在《放牛》如(图三)中柳树的刀法,主要用三角刀刻画飘逸的柳枝借以抒发放牛娃的欢快情怀。《捉小鸡》如(图四)中竹叶的刀法。主要用小方口刀,是为创造竹林松涛中如闻春风拂面的气氛;而《油菜花香》如(图五)中油菜花的刀法,则是为了造成满山遍野的油菜花随风摇曳的运动感。以上这些刀法的运用,都没有或较少受到物象局部形体结构的制约,而多偏重于依从作品主题和画面气氛的需要,致力于表现个人感受的。我深知自己的主观遐想和意象的索求未必能够完全的充分的、理想地体现出来,但为达到目的而付出的劳动总会是有益处的。
二、木刻创作中的几点看法.................4
1、木刻刀法具有塑造性 ............4
2、木刻刀法具有表现性 ...............5
3、木刻刀法具有美化性 .....................7
4、木刻刀法的情感表现 .............8
结 论................10
结论
以刀刻木头,不是艺术。刀法成为艺术,主要在于它以独有的刀木之味,以高度的概括手法,去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美。如能认识并做到了这点,那么刀刻木的工艺和操作中运用的刀法组织就升华为艺术表现了。木刻刀法,既要讲究刀锋过处所产生的那一点特有的强悍、锋利、富有力度的阳刚之美,而每一刀的强弱、虚实,又要能恰到好处,塑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意境深远、动人心弦的画面。要取得这样的艺术救果,就要靠下刀时成竹在胸,放刀直干。
参考文献(略)
探寻木刻版画中的刀法艺术 ——我的毕业创作有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艺术硕士论文,刀法,审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艺术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