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大学区域舞蹈课程资源建立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36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

课程资源作为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理论支撑,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本章从概念上对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舞蹈课程资源、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和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高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解读,规整和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以便于本研究顺利进行。

第一节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及相关概念
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在课程论研究领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国外的课程研究领域中,有关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在我国有关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而展开才开始的。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分类、特点等方面都与本论文之后要进行的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研究息息相关。在查阅整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之后,我将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做了整理,便于从宏观上把握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为本研究做好理论支撑。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英语原文是 curriculum resource,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作为专门词条进行收录。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其代表性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的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在我国,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基本因素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形成课程的基本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的条件,如,人力、物力、场地、设备、媒介、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态等。
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划分标准不同,课程资源的划分类型也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划分标准,只要符合逻辑上的要求、有助于正确认识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并找到正确解决方法就可以。大多书籍和文献中将课程资源的分类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来划分。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是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并没有绝对界限,现实中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课程素材,也包含课程条件,如:人力、环境、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等。
按课程资源空间的分布不同,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校园、图书馆、实验室、教师、学生、教室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它既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可以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指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和自然资源,它也可以包括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特点
要正确地理解课程资源,除了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有了解,还需要对课程资源所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做清晰的认识,课程资源的显著特点有:
1.潜在性。课程资源不是以完好的形态等待我们拿来用的,它是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发现、开发并加以利用的,只有经过这一过程,将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成分和条件,才能发挥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因此,课程资源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2.丰富多样性。课程资源来源于我们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和各项活动之中,不同的地域,可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也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相应的课程资源也个具特色;课程资源开发者的素质、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的不同,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会有所区别,因此,课程资源信息极为庞大、覆盖面很广,内容十分丰富。
3.地域性、时代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地域的课程资源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4.意义建构性。相同的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因课程开发者的价值观、道德意识、方法立场、目的视角的不同而不同。即不同的课程实施者对同一课程资源可以建构不同的意义,从而发挥课程资源的不同教育价值与功用。如一个故事所讲的,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艺术家在沙漠中同时看到一颗树,他们各自所想问题的角度和各自赋予这颗树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二、课程资源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学术界对课程资源有很多种界定,对课程资源进行明确定义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把握课程资源的概念,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即课程资源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课程资源与课程课程
资源与课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资源对课程的作用与意义主要在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运用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相反,没有课程,课程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二)课程资源与课程的资源
《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辞海》中,“资”指资产,供给,资助。“源”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食物的来源。《世界图书词典》(the WorldBook Dictionary)中,“资源”指“供满足需要的”东西,或“储藏以备需要时提取”。由此可见“资源”一方面指物质的天然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来源;另一方面指某种提
供给其他事物需要的条件或事物。
课程在教育中要发挥作用,离不开课程资源。但是课程资源与课程的资源是不同的,课程的资源即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他的存在方式和形态多种多样,涵盖的范围甚广,既包括课程所需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有形或无形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构成课程的条件性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设备和环境。
课程的资源是一种潜在的、客观存在的资源。课程的资源本身并没有课程价值,当这种潜在的课程的资源依据一定的课程观念和开发策略,经过合理开发利用,转化为现实课程中可利用的资源、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时候,课程的资源便成为课程资源。
三、地方课程资源
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从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的把握,我们从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两方面进行把握:
(一)地方课程资源的概述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由地方开发,具有地方教育价值的、指向课程资源的一种特殊资源。“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确保大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强调普适性,很难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也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地方课程则恰好可以弥补对国家课程的这一不足。”它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较强的针对性。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地方课程资源具有一般课程资源普遍存在的的特征,而从地方课程的角度来看,地方课程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概括来讲,地方课程资源的基本特征为:
1.地域情境性
特征地域性是地方课程资源的首要特征,地方课程资源是一种“写实性”课程资源,是对某一地域生活与本土文化的“原生态”的描述,存在于特定的地域中。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或社区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对未来成员的特殊发展要求而制定的,他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特定地域并始终面向该地域,因此,它在适用范围上必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定的地方课程只能适应于特定的地域。
2.日常生活性特征
地方课程资源来源于地方的现实生产与生活,地方课程必须立足于地方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贴近并反映地方现实生活。地方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地方社会,主动适应和自觉参与地方社会生活。
3.文化性特征
各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必然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而这些文化资源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必然引起课程开发者的重视和利用,进而努力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经过课程开发者认真辨析与加工过的文化资源,最终会直接进入课程领域,从而使地方课程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性特征。
4.丰富多样性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课程资源来源十分广泛,其内容保罗万象,资源信息量十分强大,各地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的丰富多样,决定了地方课程资源的丰富多样。
5.适切性特征
所谓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主要指课程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适应性。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在科目的均衡完整性上不做严格要求,也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特别强调课程内容与时代和现实的适切性。
6.探究性特征
地方课程所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是地方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可观察、可考证、可实践的。不是一大堆死知识,它的传递方式也不是教师给予,学生受纳,不是现成与完整的答案。地方课程是内容鲜活与灵动的课程,是实施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需要学生去不断地寻求和完善。学生在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消除和克服疑惑、洞悉其真相、感悟其真谛。
7.全面开放性特征
地方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开放、生成、连续的概念。他所面对的是地方或社区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地方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介入意识,强调让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扩大学生的发展视野,因此,其空间结构具有开放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已不仅限于实际生活的空间,而是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不仅要立足于当下,还应面向未来,面向学习活动的进程,其时间序列也具有开放性。
8.意义建构性特征
一方面,“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相同的课程资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受课程开发者价值观、立场、人生观、目的和视角的影响,其内涵、意义和用途是不同。也就是,同一地方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情境下和不同的课程实施者眼里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因此,地方课程资源具有意义建构性特征。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结构,其开发与研究无章可循,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出现的地方课程尚处在一种建构性的过程当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陷。

四、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 ........................................................................14-16
第二节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 ..........................................................16-18
一、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 ..........................................................16
..........................................................
第二章 高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18-30
第一节 所选案例基本情况 ..........................................................18-19
一、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基本情况 ..........................................................18-19
二、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基本情况 ..........................................................19
第二节 所选案例的现状调查实施 ..........................................................19-27
一、案例课程内容现状分析 ..........................................................20-23
..........................................................
第三节 案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27-30
..........................................................
第三章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30-36
第一节 地方各级教育部门政策保障 ..........................................................30-31
一、完善地方舞蹈课程政策 ..........................................................31
二、增加资金投入 ..........................................................31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落实保障 ..........................................................31-33
一、完善学校制度,保障地方舞蹈课程资源有效开发.............................................32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资源观,提高教师舞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32-33
第三节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33-36
一、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实例分析 ..........................................................33-34
二、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 ..........................................................34-36

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关于高师教育课程改革却迟迟未进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出台,使得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中小学各学科的关注,并且将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同样,与基础教育不可分离、影响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高师教育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并未同样得到重视,甚至不曾被关注。各地高师舞蹈教育一直沿国家最高舞蹈学府和专业音乐院校的舞蹈教育方向、路线和内容进行,忽略了对各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一方面导致各地方高师院校舞蹈教育内容千篇一律;另一方面造成对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论文通过对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呼吁该领域的重视、为该领域的开发实施提出可行性策略。
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国家、地方、学校三者共同来克服。教育部及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应确立弹性化评价标准,除了在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中起思想统领作用,还要给予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发挥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标准,对本地舞蹈课程资源开发加以规范,使高师院校有明确的开发目标,避免盲目服从,浪费资源。当然 ,这种标准也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发挥余地,充分考虑地域性因素,尽可能保证高师院校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