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选用宋乃光主编的《刘完素医学全书》[2]。本书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十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资料收集来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中药药名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7]、《中药学》[8]进行规范化处理,并根据平台自带的中药记录进行适当调整。如:“赤茯苓、茯苓”统一为“茯苓”、“炙甘草、甘草”统一为“甘草”、“官桂、辣桂、桂心”规范为“肉桂”、“缩砂、缩砂仁”规范为“砂仁”、“蓬莪茂、广茂”规范为“莪术”、“黑牵牛、白牵牛”规范为“牵牛子”、“破故纸”规范为“补骨脂”、“萝卜子”规范为“莱菔子”、“大麻仁”规范为“火麻仁”、“芎䓖”规范为“川芎”、“麦檗”规范为“麦芽”、“盆硝”规范为“芒硝”等。因生地黄与熟地黄、生姜与干姜在《中药学》[8]中分属不同类别,故本研究予以区分。
..........................
2 方剂筛选
2.1 方剂选择标准
以《刘完素医学全书》[2]中收录的所有方剂为蓝本,对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及《中医内科学》[6]的分类与诊断依据,筛选主治为脾胃疾病的方剂。
(1)方剂标题或原文包含疾病名称,如“飧泻证 主冷”、“吐论第十七”、“治泻痢虚损”;
(2)原文主治包含相关症状,如“胸膈痞满”、“呕吐泻痢”等;
(3)病位在中焦脾胃,如“白术散治伤寒下后余热,以药下之太过,胃中虚热,饮水无力也,当生胃中津液”[2]。
2.2 纳入标准
(1)处方明确体现主治脾胃病证的内服方剂,不限剂型;
(2)方剂基本信息记载完整,如名称、主治、药物组成等;
(3)方剂名称相同但药物组成不同者均录入,方剂名称相同且药物重复者只取其一。
2.3 排除标准
(1)功能主治不明确,无法确定归属于脾胃系疾病处方;
(2)妇科、儿科方剂;
(3)仅有方名而无功能主治、药物组成等;
(4)排除内服有严格剂量要求或不能内服的重金属毒物,如信砒、铅霜等。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药物分析
1.1 药物频次统计
共筛选脾胃病方剂 153 首,涉及中药 167 味,经频次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药物频次≥10 的药物共有 25 味,依次为甘草、白术、茯苓、大黄、木香、干姜、半夏、肉桂、牵牛子、厚朴、黄连、陈皮、当归、槟榔、白芍、人参、黄芩、泽泻、枳实、巴豆、黄柏、滑石、藿香、小茴香、栀子。以上高频药物的使用次数共计 549 次,占总频次的 61.20%。
基础医学论文参考
2 药物组合和关联规则分析
2.1 药物组合
在组方规律分析中调整支持度个数为 10,点击用药模式,得到 18个高频药物组合,涉及中药 14 味,包括:白术、茯苓、甘草、人参、半夏、陈皮、槟榔、木香、泽泻、干姜、肉桂、牵牛子、大黄、黄芩。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为“白术,茯苓”,共出现 23 次。
基础医学论文怎么写
.........................
第三部分 讨论.......................... 11
1 研究背景................................................... 11
1.1 刘完素的脾胃观................................11
1.2 刘完素的用药特色..................................... 11
结论..........................................19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背景
1.1 刘完素的脾胃观
李成文[9]在论述金元四大家的脾胃观时,首次将刘完素的脾胃观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用药特色三方面进行论述。此后,杨静、朱星[10]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
认为刘完素在生理上极重视脾胃,将脾胃视为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而脾土本气应于湿,胃中润泽是其生理特性。病理上将脾胃疾病分为本气为病及他气相干为病。本气为病即脾土之湿气不和,或太过或不及,太过则阻滞气机,传化失常,发为积饮、痞膈;不及则胃中燥热干涸,发为消渴等病。除本气盛衰能致病外,六气互相干亦能为病。刘完素将他气相干的情况分为“阴水实而阳火虚”的胃寒虚冷者,及“阳火实而阴火虚”的胃热实者。治疗上提出“燥湿为泻,润燥为补”的治疗原则,并针对他气相干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温、寒不同的治法。
1.2 刘完素的用药特色
对刘完素用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用药是偏寒还是偏温。刘树农先生[12]最早统计《宣明论方》中 350 余首方剂,发现除药性平和和寒温并用的方剂外,偏于温热的占 21%,偏于寒凉的占 13%,据此证实刘完素并非只知火热不知其他。此后李经纬先生[13]有感于主流学术对刘完素存在“悉取寒凉”的偏见,从历史条件、病因病机等十个方面阐述这一观点的片面。丁光迪先生[14]对刘完素代表方剂加以分析,发现苦寒剂中最重者每日用量折合现今剂量也不过 4-5 克。任应秋先生则直言:“刘完素并非唯寒凉攻邪论者”[15]。随着方剂计量学等新型文献学研究方法的兴起,王燕[4]通过更为客观的方剂计量指标发现,刘完素推重寒凉而不宥于寒凉,更重辨证。以上研究均证明了刘完素并非偏执寒凉的医家,但要论顾护脾胃却不足为凭。冯秋瑜[3]曾举防风通圣散、芍药汤中的温药反佐为例,说明刘完素“不宥寒凉,兼顾脾胃”的用药特色。有学者断章取义,就此进入另一个误区,但凡探讨刘完素顾护脾胃就言温药反佐,殊不知刘完素认为脾胃中州不宜温,温燥为泻脾胃之法。这实际是将组方用药规律与刘完素的脾胃学术思想割裂的表现。
..........................
结论
关于河间思想是否戕伐脾胃的问题自古争论不休,本研究试图通过挖掘刘完素的脾胃思想及脾胃病用药规律,纠正学者对寒凉派的刻板印象,以期引发更为客观的探讨,更好的服务临床。研究通过文献学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认为,刘完素并非忽视脾胃生理特征,一味偏执寒凉的医家。其对于脾胃病的辨证论治理论完善,生理上重视脾胃功能,强调胃中润泽,病理上区分本气为病及他气相干为病。但刘完素对脾胃病的阐发并非是本气为病及他气相干为病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疾病阴阳虚实的动态变化。“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而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是阳虚而病寒也。其为治者,泻实补虚,以平为期而已[2]。”而疾病的发生、阴阳虚实变化的发展,其病机核心在于玄府开阖失司。玄府闭密,气液宣行不畅则阳热怫郁,同时热邪又是导致玄府闭塞的原因,火热病因与阳热怫郁的结果共同构成了刘完素的火热思想,但其核心在于玄府而非火热本身。因此,刘完素治疗脾胃病时,强调开通玄府,重视脏腑推陈致新、气血津液的调畅,提倡使用辛苦寒类药,再基于燥湿为泻、润燥为补的治疗总则,根据辨证分别给予温补、寒泻的不同治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