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文献综述
1.1积极情绪的研究概况
1.1.1积极情绪的定义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过去的10多年里,积极情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然而,积极情绪作为情绪的一个类别,像情绪的定义一样,很难给出一个令所有研究者都信服的概念。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情绪,心理学家除外。”这一趟她的状况也适合于对积极情绪的界定。已有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取向强调了由需要满足或目标进展所引起的愉悦体验。如Cabanac (1971,2002)认为积极情绪是指当刺激满足生理需要、有助于个人相关目标的实现、或有助于修正个体的不良状态或与目标不一致的状态时所产生的愉悦感。Carver (2003)则认为积极情绪是指当目标进展的情况好于个体的期望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我国学者王振宏(郭小艳,王振宏,2007;王永,王振宏,2010)则把积极情绪定义为由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事件所引起的、伴随愉快体验的情绪状态。另一种取向则更关注积极情绪所激起的趋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如Bradley和Lang等人(Bradley, Codispoti, Cuthbert, & Lang, 2001)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欲求动机系统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欲求动机激活的程度反映了积极情绪的唤醒程度。Watson等人(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认为积极情绪反映了个体感受到热情、活跃、警觉等体验的程度,并将积极情绪与趋近动机联系在一起(Watson, 2000)0我国学者孟昭兰(1989)则综合了上述两种取向,认为积极情绪是与个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的情绪状态。综上所述,积极情绪是一种包含多种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涉及偷悦体验、趋近性行为或倾向、积极的认知评价、需要的满足及相应的表情模式。
1.1.2积极情绪的分类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是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成分和指标,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即与过去(如满意、满足、安详等)、现在(及时的快感和长久的欣慰)和将来(如乐观、希望等)有关的积极情绪(Sdigman,2002)。这种根据时间维度的划分,尽管对建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操作性意义,但难免显得过于简单。已有关于情绪分类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分立情绪理论和情绪维度理论之间。.............
................
第2章问题提出
由文献综述部分可知,已有关于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Mitchell & Phillips, 2007)o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其一,不少有关研究没有控制积极情绪的唤醒度。己有研究发现高唤醒的情绪刺激会吸引注意,消耗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干扰个体的认知控制,并且唤醒度的干扰效应独立于情绪效价(De Houwer & Tibboel, 2010; Demanet et al.,2011; Verbruggen & DeHouwer, 2007)。
其二,己有研究米用了不同的认知控制任务,如Go/Nogo任务、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等,而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可能会因任务而异(Martin & Kems, 2011 ; Mitchell & Phillips, 2007)。尽管 Go/Nogo 任务与停止信号任务都能测量被试的反应抑制,但执行停止信号任务比执行Go/Nogo任务需要更多的意志努力(Verbruggen & Logan, 2008a)。已有研究发现Go/Nogo任务较为简单,大量练习后会转化为自动加工,因而容易出现“天花板效应”,从行为指标上较难反映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余凤琼,袁加锦,罗跃嘉,2009)。任务转换研究大多采用线索先于目标出现的任务转换范式(cued task-switching paradigm),这有可能会增强被试的准备性,这种准备性与情绪状态或动机状态可以交互影响被试的任务转换成绩(Savine et al., 2010; Savine & Braver, 2010)。其三,已有有关积极情绪对于认知控制影响的研究未考虑积极情绪的动机趋近水平,即未对不同动机趋近水平的积极情绪进行区分。因此,研究得出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控制,加快反应抑制,减少转换损失等结果的,在实验中所诱发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是低动机趋近的(Pessoa, Padmala, Kenzer, & Bauer, 2012; Van der Stigchel, Imants, & Ridderinkhof,2011; Dreisbach, 2006; Dreisbach & Goschke, 2004;王艳梅,郭德俊,2008);而研究得出积极情绪干扰认知控制,减慢反应抑制,增加转换损失等结果的,在实验中所诱发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是高动机趋近的(De Houwer & Tibboel, 2010; Demanetet al., 2011; Phillips, Bull et al. 2002; Verbruggen & De Houwer, 2007)。
而且有些研究所使用的情绪图片中含有高唤醒、高动机趋近的积极情绪图片,如描述裸体异性或性爱等的图片(De Houwer & Tibboel, 2010; Demanet et al., 2011; Verbruggen & DeHouwer, 2007),所得出的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干扰效应很可能是唤醒度和动机趋近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考察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加工影响的研究中有必要将唤醒度和动机趋近水平的效应分离开来。...............
...........................
第3章情绪诱发材料的选择和评定.........................................................-23-
3.1评定方法............................................................................................-23-
3.2结果和讨论.........................................................................................-25-
第4章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27 -
4.1实验方法.............................................................................................-27-
4.2结果....................................................................................................-30-
4.3讨论....................................................................................................-31-
第5章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33 -
5.1实验方法.............................................................................................-34-
5.2结果..................................................................................................-35-
5.3讨论....................................................................................................-37-
第6章总讨论与结论..................................................................................-39-
6.1情绪诱发的有效性...............................................................................-39-
6.2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执行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39 -
6.3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40-
6.4其他可能的解释和未来研究的方向.....................................................-42-
结论
本研究虽然发现了高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增加了反应时转换损失,但未能发现其延长停止信号反应时,这可能是由于高动机趋近水平下的被试为了实现目标调动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付出了更多的心理努力,这些认知资源在完成简单的刺激位置判断任务(停止信号任务中的Go任务)时,还有较多的盈余,因而能用来抑制反应;而在任务转换作业中,被试要完成的任务除了抑制旧的反应之外,还需要加工数字的意义,执行新的反应等,剩余的资源可能无法同时满足这些任务的需要,从而导致较多的转换损失。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操纵任务的复杂性,如操纵线索和目标的知觉显著性或线索与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改变任务所需要的认知负荷,以考察认知负荷对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影响认知控制的调节效应。此外,本研究只考察了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而没有探讨这种影响是发生在知觉加工阶段还是反应加工阶段,未来的研究可以将Go/Nogo范式与任务转换范式结合起来(Philipp et al., 2007),以考察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知觉加工阶段和反应加工阶段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受其动机趋近水平的调节。高动机趋近积极情绪能增强目标聚焦和维持,促进认知稳定性,加快了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低动机趋近积极情绪能增强认知灵活性,加快了反应抑制和任务转换的速度。研究结果支持了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并将其实证证据从认知加工空间领域扩展到了认知控制领域。
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积极情绪,动机趋近强度,认知控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医学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