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济宁市2007年城乡居民死亡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分析,了解济宁市城乡居民死亡状况,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提出预防控制建议。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前言
死因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死亡统计方法,是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状况的客观综合指标。居民死亡原因统计是研究居民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顺位、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能直接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教育、卫生管理及卫生服务等变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死亡原因的全面分析,可以了解目前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和主要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的疾病、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和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研究变化规律和趋势,为卫生工作指明战略重点和方向,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针对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因提出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第440号报告指出:死亡率研究具有生物、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通过描述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水平和各种死亡原因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1]。
卫生部已经在全国开展了三次居民全死因回顾性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全国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这个死因顺位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是构成我国居民的健康与生命损害的主要疾病或事件,是我国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这对各地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但综合研究表明,不同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医疗条件,甚至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对人群死亡率、死亡构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口分布不均,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各地人群的死亡率及死因都有自身的特点[2-8]。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城乡二元制社会模式,城镇与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及医疗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两者的死亡率及死亡构成也有较大不同,有必要将二者分别描述[9]。有研究表明[10],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是,虽然感染性疾病有所下降,构成比降低,但未得到根本控制,同时,慢性病、意外伤害所致的卫生问题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在济宁市人群的疾病模式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济宁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急性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特别是济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济宁市在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没有掌握济宁城乡居民的死亡原因规律。因此,对济宁市城乡居民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市2007年城乡居民死亡原因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描述济宁市城乡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探索济宁市城乡居民死因变化及死因构成,进一步了解济宁市居民健康状况,为济宁市制订医疗保健政策和卫生部门进行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地方基本情况[11
]1.地理气候
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相望。介于北纬34°26’~35°57’,东经115°52’~117°36’之间,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有阴雨。年平均气温为13.3℃—14.1℃,平均无霜期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
2.自然资源
济宁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资源总量水平年为55亿立方米,天然水资源每平方公里为44.50万立方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万立方米多110.2%;人均占有量74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449立方米多64.8%;可利用水资源每平方公里为27.04万立方米,比全省平均15.29万立方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为449立方米,比全省人均324立方米多38.7%。动植物资源丰富。
参考文献:
[1]韩红梅. 2000年合肥市城市人口死因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1,(05) .
[2]戴达民. 法国城市人口死亡率分析[J]. 城市问题, 1995,(06) .
[3]肖柳红,钟华荪,李宗亮,邝星驰. 广州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社区护理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 1998,(06) .
[4]张友忠. 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外在性原因[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995,(03) .
[5]张益兰. 蚌埠市1999~2003年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J]. 淮海医药, 2005,(03) .
[6]林丽萍. 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概况[J]. 黑龙江医学, 2005,(10) .
[7]李肖红,阎秀芳,郭爱芝,武涛. 郑州市城区2000年人口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05) .
[8]姚常瑶,姚文丽,费春楠. 牡丹江市1993-1999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J]. 疾病监测, 2001,(04) .
[9]谢立,施侣元,廖林贵,舒丽萍,陈晓勇,宋焰超,柳玉枝. 黄石市1981~1996年死亡率与YPLL的动态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 2000,(03) .
[10]林丽萍. 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概况[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5,(07) .
[11]McGinnisJM,FoegeWH. Actual causes of deaht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1993, 270 (18) :2207-2212 .
[1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or and Prevention. summary of notifable diseases -United States,2000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2, 49 (53) :1-100 .
[13]Mokdad AH,Marks JS,Stroup DF,etal.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or and Prevention:Alcohol involvement in pedesrtian fatalities-United States, 1982-1992 .JAMA, 1993, 27 (16) :1916 .
[14]Westerling R. Avoidable,causesofdeath in Sweder 1974-1985 .Qual-Assur Heath Care, 1992, 4 (4) :319-328 .
[15]Taveras JM;FerrucciJT,eds. Primary neoplasms of the lung .Philadelphia: JBL ippincottco, 1986 :636 .
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2-16
材料与方法 16-20
1.资料的来源 16
2.工作程序 16
3.研究方法 16-19
4.质量控制方法 19-20
结果 20-50
.....
参考文献 61-66
附件 66-67
致谢 67-6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8-76
您可能有医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医学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