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吸烟对小鼠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03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导语:我国目前约有3.5亿吸烟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吸烟能损害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引起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而相对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产生的危害性更大。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危害健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2][3]。1998年11月,WHO第四次“烟草或健康工作会议”指出,在发达国家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几乎等于因酗酒、凶杀、自杀、吸毒、溺水、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能诱发癌症,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4][5]。在发达国家中,吸烟与肺癌死亡人数的85%有关,与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总死亡人数的75%有关,与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25%有据关。据统计,英国平均每4个吸烟者中有1人死于肺癌,中年死亡者中1/3死于肺癌和吸烟引起的心脏病。研究显示全部癌症患者发病的1/3与吸烟有关。在我国引起肺癌的原因,男性约有70%~80%归因于吸烟,而女性约30%归因于吸烟与被动吸烟[6]。如果每天平均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烟民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年龄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平均要缩短寿命20年左右。
2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
香烟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两种烟雾,即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主流烟雾是指吸烟者直接吸入的烟,而侧流烟雾是指吸烟者在吸两口烟之间散至空气中的烟雾[7]。香烟在燃烧过程中,其烟叶燃烧点的温度可高达900℃,这时烟叶及纸中的许多成分与空气中的成分一起发生各种反应,再进一步生成大量化学物质。研究已证实,一支香烟燃烧后可产生4000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具有药物活性的物质、抗原性物质、细胞毒性物质、诱变性物质和致癌物质等,这些燃烧产物一般分为两种状态,即气态和固态(颗粒)[8]。每支卷烟的主流烟的重量约400-500mg,92%为气态,以氮(58%)、氧(12%)、二氧化碳(13%)和一氧化碳(3.5%)为主要成分,8%为颗粒状物质,绝大多数的致癌物均存在于颗粒中,如烟焦油等。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烃、烯烃、羰基化合物、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这些有害成分中最主要的三种有害物质是烟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9][10]。
2.1烟焦油烟
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俗称“烟油子”。它是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镉、砷、β荼、胺、亚硝胺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致癌物质。吸烟过程中生成的烟焦油,约为原烟草重量的1-6‰。烟焦油的产量与吸烟的频率有一定的关系,单位时间内吸的次数越多,焦油的生成量就越多。吸烟过程中生成的烟焦油,随烟流进入吸烟者的呼吸道,其中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能直接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使其分泌物增多、纤毛运动受抑制,造成气管支气管炎症;烟焦油被吸入肺后,产生酵素,肺泡表面产生物理、化学性的刺激,在肺中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使肺泡壁受损,失去弹性,膨胀、破裂,形成肺气肿;烟焦油粘附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积存过多、时间过久可诱发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癌症。一般规律是吸烟指数越高,危害就越大[11][12]。
吸烟指数计算方法如下: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如果您每天平均吸20支烟,已有20年的吸烟史,那么您的吸烟指数就是400。如果每天吸30支,已有15年的吸烟史,吸烟指数就是450。医学家把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列为发生肺癌的“高危险人群”。所以50-59岁期间患肺癌最多,40岁以上肺癌发生率继续上升。
2.2尼古丁
尼古丁是烟草中特有的生物碱,又名烟碱,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气管、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尼古丁有剧烈毒性,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一滴尼古丁可杀死三匹马。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3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少量尼古丁起兴奋刺激作用,使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心率增快,小动脉痉挛。
大量尼古丁起抑制和麻痹作用。人们吸入尼古丁有25%在7秒钟内可进入大脑,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精神活动亢进,促使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刺激心脏的活力,吸烟者吸入第一支烟后,二三十分钟大脑中尼古丁含量逐渐减少,他便会感到不舒服,想吸第二支,一个人一天吸20多支烟时,吸入的尼古丁便控制了他,即是“上瘾”了。吸烟越多越能增加对尼古丁的依赖性,越多也就中毒越深,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吸烟会降低机体的活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一旦爆发就很难治愈[11][13]。2.3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每支烟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20-30毫克。若许多吸烟者聚集在拥挤且不通风的房间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达0.05%,接近发生煤气中毒的浓度。
参考文献:
[1]杨杰,杨慧,石艳,刘基芳,张敏,栗兰珍,于继华. 孕妇被动吸烟对新生儿体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1,(01) .

[2]王继旺,张素华,任伟,杜娟,陈静,包柄楠,李革,卢仙娥,马贵成,张政,倪银星. 吸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J]. 重庆医学, 2004,(03) .

[3]赵薇.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0,(02) .

[4]黄曙海. 香烟主流烟雾有毒化学物质含量检测结果[J]. 应用预防医学, 2008,(06) .

[5]高之清. 香烟烟雾中的毒物及其危害[J]. 化学世界, 2005,(04) .

[6]夏颖. 女性吸烟危害大[J]. 解放军健康, 2006,(03) .

[7]熊必琳,胡德伟,杨功焕. 论坛主题:烟草危害及中国的控烟状况[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6,(02) .

[8]吴禹,周向东. 香烟烟雾可吸入微粒对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的氧化损伤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06,(06) .

[9]王露霞,薛峰. 被动吸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

[10]何晓俐,刘建萍,李又环. 我国部分人群吸烟现状分析与控烟对策[J]. 南方护理学报, 2004,(08) .

[11]Kulkarni,GS,Nadkarni,PP,Cerreta,JM,Ma,S,Cantor,JO. Short-term cigarette smoke exposure potentiates endotoxin-induced pulmonary inflammation .Exp Lung Res, 2007, 33 (1) :1~13 .
[12]Jamrozik K,Ross H,Joossens L,Jones S,Muller T,Kotzias D,et al. Lifting the smokescreen:10reasons for a smoke-free Europe .Belgium: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2006, .
[13]Otsuka,R.,Watanabe,H.,Hirata,K. Acute effects of passive smoking on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JAMA, 2001, 286 :436~441 .

[14]Katherine ME,Peter JP,Helen P,et al.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levels of bioavailable testosterone in healthy men .ClinSci(Lond), 2001, 100 (6) :661-665 .

[15]Wong WY, Thomas CM, Merkus HM, et al. Cigarette smoking and the risk of male factor subfertility: minor association between cotinine in seminal plasma and semen morphology .Fertil Steril, 2000, 74(5) :930-935 .

目录:
1
1吸烟有害健康 1
2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 1
2.1烟焦油 1
2.2尼古丁 2
2.3一氧化碳 2
2.4苯并(a)芘 3
2.5放射性物质 3
2.6刺激性化合物 3
2.7有害金属 3
2.8其他有害物质 3
3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4
3.1致癌作用 4
3.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4
3.3对呼吸道的影响 5
3.4对消化道的影响 5
3.5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5
3.6对肾脏的影响 6
4被动吸烟的危害性 7
5控烟、禁烟的措施 8
5.1世界各国的控烟、禁烟情况. 8
5.2中国的控烟、禁烟情况 9
6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
1材料与仪器. 12
1.1实验动物 12
1.2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12
2方法 13
2.1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处理 13
2.2切片的制作及组织学观察 14
2.3测定项目及生物学统计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14
1日采食量及饮水量 14
2周体重变化 15
3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16
4部分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 17
4.1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17 .........您可能有医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医学论文频道选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