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微波辅助技术对黄芩苷及绿原酸测定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07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导语:黄答昔和绿原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是许多中成药中药效成分。根据报道,黄答营和绿原酸均具有抗菌抗炎、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作用。本文针对银黄片和小儿清热宁颗粒中黄答营和绿原酸的微波辅助提取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1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1.1.1中成药的分类
由于每一种中成药都是有处方和剂型两部分组成。因此中成药的分类,除了从方剂学中处方的角度来分类以外,还可以从药剂学中剂型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l)以组成分类
所谓以处方组成分类,就是主要根据中成药处方中组成单位的性质,数量等特点来分类。比如把中成药分为传统复方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复方制剂,以药粉入药为主)、部分药粉与部分浸膏药和现代复方药—有效部位制剂(包括复方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剂;单味药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剂)三大类。
(2)以病证分类
以病(西医)证分类中成药,是以病证分类方剂的沿用。现代中医临床大都“以病统证”,因此中成药常以科系为纲,以病证为目的方式进行分类介绍。具体说来就是科(系)下设病,病下设证,如将科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肿瘤等;再将内科分系:心系、肺系、肝系、脾系、肾系、气血津液、经络肢体及其他等。
(3)以功能分类
以功能主治来分类中成药,也是不少中成药专著常采用的方法。如2002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组织编写的《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也按功效来分类中成药的,它将中成药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等22类。
(4)以剂型分类
中成药作为中药制剂,也可按剂型对中成药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中成药的剂型特点,能清楚地反映我国中成药剂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以笔画分类
用笔画进行分类检索,是汉语工具书普遍使用的方法。如《中国药典》就是以笔画来分类中成药的。该方法简单清晰,没有功能或病症分类方法的归类交叉
问题。
1.1.2中成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与挑战。然而中成药出口情况并不乐观,制约中药出口,尤其是中成药出口的一大问题就是国际上为中药审批所设立的技术堡垒,而质量和质量控制正是制约中成药与国际医药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主要“瓶颈”之一l2]。影响中成药质量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药材的影响
中药材是生产中成药的基本原料,中药材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也直接制约中成药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在中药管理上重成药,轻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近几年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远远超过其他药品。
(2)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影响
中药成分复杂,一种中药里含有多种成分,加上同一种药材产地不一,有效成分的差异也较大,中药复方制剂里中药成分更为复杂,更难以确定、控制其制剂的质量,现行中药质量检验标准的多种方法尚不足以解决中药检验中的复杂问题,因此中药质量的有效控制应是对其有效成分的控制。
(3)中药炮制的影响
中药材有的可以直接入药,有的则要根据临床需要加工炮制后才能入药,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中药材自身的性质,而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目前中药加工炮制没有统一的规范,炮制质量要求无统一标准,所用辅料亦缺乏量化标准。
(4)中药制剂工艺的影响
中药制剂工艺是否合理是影响中成药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中成药,协定处方完成以后,对药方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及设计合理的制备工艺非常重要。通常在中成药生产制备中,大多数中药要经过加热、提取、分离、精制等过程,采用何种方法、何种设备操作、加水量的多少、操作的次数、用何种方法沉淀浓缩以及操作时间等每一步都对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姜凌,柳春宇,李杰. HPLC法测定银黄片中绿原酸的含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4) .

[2]胡秀丽,刘忠英,邓新煜,张寒琦,于爱民. 密闭微波辅助萃取大黄蒽醌类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3]梅景良.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黄连解毒药剂质量检测上的应用[J]. 福建畜牧兽医, 2005,(01) .

[4]黄旭初,侯娟,张建军,刘艳.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微波预处理提取及检测[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8,(01) .

[5]刘春娟. 微波萃取技术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08,(03) .

[6]杨屹,侯翔燕,郭振库. 微波辅助萃取新鲜芦荟叶中芦荟甙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09) .

[7]王玉堂,于永,汪子明,周新,白立飞,丁兰,张寒琦. 高压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牛黄上清丸中的黄芩苷[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10) .

[8]张帆,杨屹,郭振库. 微波辅助萃取鬼箭羽叶中芦丁和槲皮素[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08) .

[9]熊国华,梁今明,邹世春,何小青,张展霞. 微波萃取土壤中PAHs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10) .

[10]王芳,黄嗣航. 超滤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8,(02) .

[11]Carro N, Garcia C M, Cela R.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monoterpenols in must samples .Analyst, 1997, 122 (4) :325-329 .

[12]Viorica Lopez-Avila, Janet Benedicto.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6, 15 (8) :334-341 .
[13]Brachet A, Christen P, Veuthey J L, et al. Focused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cocaine and benzoylecgonine from coca leaves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02, 13 (3) :162-169 .
[14]PAN Xue-jun, LIU Hui-zhou, JIA Guang-he,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from Licorice Root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0, 5 (3) :173-177 .
[15]M. C Shamanthaka Sastry and M. S. Narasinga Rao. Binding of Chlorogenic Acid by the Isolated Polyphenol-Free 11S Protein of Sunflower Seed .J. Agri. Food Chem, and. 1990, 138(12) :2103~2110 .


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9-13
第一章 绪论 13-31
1.1 中成药概述 13-15
1.1.1 中成药的分类 13-14
1.1.2 中成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4-15
1.2 黄芩苷研究现状 15-18
1.2.1 黄芩苷理化性质 15
1.2.2 黄芩苷药理作用 15-16
1.2.3 黄芩苷提取方法 16-17
1.2.4 黄芩苷分析方法 17-18
1.3 绿原酸研究现状 18-22
1.3.1 绿原酸的发现、命名与化学结构及其性质 18-19
1.3.2 绿原酸的主要功能及生物活性 19
1.3.3 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19-22
1.3.4 绿原酸的分析方法 22
1.4 微波萃取技术 22-30
1.4.1 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 23
1.4.2 微波萃取的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23-24
1.4.3 微波萃取与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 24-26
1.4.4 微波萃取系统进展 26-27
1.4.5 微波萃取在中药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 27-29
1.4.6 微波萃取技术展望 29-30
1.5 本课题的提出 30-31
1.5.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0
1.5.2 本课题的思路 30-31
第二章 密闭微波辅助提取银黄片中黄芩苷和绿原酸 31-43
2.1 引言 31
2.2 实验方法 31-32
2.2.1 仪器 31
2.2.2 试剂 31-32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
2.3 结果与讨论 32-43
2.3.1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32-35
2.3.2 单因素考察 35-39
2.3.3 正交实验 39-40
2.3.4 重复性实验 40-41
2.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41-42
2.3.6 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萃取比较 42-43
第三章 密闭微波辅助提取小儿清热宁颗粒中黄芩苷 43-51
3.1 引言 43
3.2 实验方法 43-44
3.2.1 仪器和试剂 43
3.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43-44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4
3.3 结果与讨论 44-51
3.3.1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44-47
3.3.2 微波提取条件考察 47-48
.......
第四章 结论 51-53
参考文献 53-59
致谢 59-61

您可能有医学论文3000字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医学论文3000字频道选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